首頁 > 職責大全 > 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2024-07-13 閱讀 944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檢驗機構)的管理,保證檢測檢驗質量,規范檢測檢驗機構認證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

第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由勞動部負責認證;地(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負責認證。

第二章認證基本條件及范圍

第四條檢測檢驗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第五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有完善的《質量管理手冊》,并能嚴格執行其中的有關制度和規定(見附件1)。

第六條檢測檢驗機構的人員構成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技術人員占全體人員的比例應不少于百分之八十。其中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應不少于技術人員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地(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應不少于百分之三十;

(二)擁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檢測檢驗人員(見附件2);

(三)部、省級檢測檢驗機構技術負責人應由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并有一定管理經驗者擔任,其他檢測檢驗機構技術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四)檢測檢驗人員應取得勞動行政部門簽發的檢測檢驗員證。

第七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具備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性能、量程和精度必須滿足承檢項目的要求(見附件2)。

第八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備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關的法規、規章、標準及規范的文本,并能正確執行。

第九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工作環境。

第十條檢測檢驗機構應使用經有關部門批準并統一制定的檢驗報告書和原始記錄紙。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認證范圍包括下列各項:

(一)在用和新安裝(修理)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

(二)在用和新安裝(修理)電梯、自動扶梯、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等(以下簡稱電梯)安全技術檢驗;

(三)廠內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檢驗;

(四)客運架空索道安全技術檢驗;

(五)游藝機和游樂設施安全技術檢驗;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二條勞動衛生檢測認證范圍包括下列各項:

(一)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勞動衛生檢測;

(二)有毒作業勞動衛生檢測;

(三)高溫、低溫作業勞動衛生檢測;

(四)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勞動衛生檢測;

(五)噪聲、振動和輻射等物理因素危害勞動衛生檢測及其評價;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衛生項目檢測。

第三章認證審查程序

第十三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按要求(見附件3)填寫申請書和有關申報材料,報主管勞動行政部門初審;經初審合格者,再向負責認證工作的勞動行政部門提出認證申報。

第十四條認證單位接到認證申請書后,組織審查組(一般不少于五人)進行審查。

第十五條審查組按《認證審查評定表》(附件4)進行審查和綜合評定。完成審查后,審查組應向認證單位提交完整的審查報告。

第十六條經審查合格后,由認證單位頒發由勞動部統一印制的《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許可證》;經省級勞動行政部門審查發證的,應報勞動部備案。

第十七條《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許可證》有效期為四年。許可證有效期滿前六個月,取證單位應向認證單位申請復審。

第四章認證審查方法

第十八條檢測檢驗機構認證審查按《認證審查評定表》規定內容逐項進行,并根據各項內容的完善程度評分,合格標準為各大項應得分數的百分之八十。評定分數最高不得超過標準分,最低為零分。

第十九條認證審查項目包括機構人員、規章制度、檢驗報告、儀器設備、環境條件五個大項。各大項認證審查方法如下:

(一)機構人員的審查應通過審閱機構設置和人員任命文件進行考核,人員素質考核可采取面試、筆試等形式;

(二)規章制度重點審查各類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內容是否合理及實際貫徹執行情況,可以通過詢問、座談和查閱有關文件資料等方式,考核該單位工作人員掌握和執行規章制度情況;

(三)檢驗報告審查采取隨機抽樣方法,按檢驗報告登記編號抽取,每種項目的檢驗報告至少抽樣審查三份,檢驗報告應與檢驗原始記錄對照審查,必要時到設備安裝作業現場或使用現場對照實物檢查;

(四)儀器設備重點考核該單位配置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等能否滿足開檢項目的需要,并根據被審單位規模的大小,采取逐臺或重點抽查辦法進行考核,也可以與考核檢驗員掌握儀器設備的熟練程度同時進行;

(五)環境條件應按照開檢項目執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現場檢查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噪聲、振動和輻射等有關條件。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企業自檢機構的資格認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參照本辦法制定。

第二十一條認證中的有關開支費用由被審查單位承擔。

第二十二條礦山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考核題

一、判斷題

1、凡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站所出具的報告都可以使用CMA標志。(*)

2、通過計量認證/審查認可的檢測站,其最高管理者(站長)當然是“授權簽字人”。(*)

3、檢測站計量認證是由本站上級主管機關(局、公司等)負責進行現場評審。(*)

4、檢測設備計量檢定應由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負責。(√)

二、填空題

1.機動車喇叭聲級在距車前2m、離地高1.2m處測量時,其值對發動機最大凈功率為7kW以下的摩托車及輕便摩托車為80dB(A)~112dB(A),對其它機動車為90dB(A)~115dB(A)。

2.測量轉向輪橫向側滑量時,應將汽車對正側滑檢驗臺,方向盤處于正中位置,使汽車沿臺板上的指示線以3km/h~5km/h車速平穩前行,在行進過程中,不允許轉動方向盤。

3.滾筒式制動檢驗臺滾筒表面應干燥,沒有松散物質及油污,滾筒標面當量附著系數不應小于0.75。

4.機動車方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不允許大于:

最高設計車速不小于100km/h的記大型機動車:20°

三輪汽車:45°

其他機動車:30°

5.對機動車進行改裝或修理時,轉向橫、直拉桿不允許拼焊

6.進行行車制動性能檢驗時,制動踏板力或制動氣壓應符合:

空載檢驗時,

氣壓制動系:氣壓表的指示氣壓≤600kPa

液壓制動系:踏板力,乘用車≤400N

其他機動車≤450N

7.駐車制動性能檢驗時的操縱力:

手操縱時:

乘用車不應大于400N,其他機動車不應大于600N。

腳操縱時:

乘用車不應大于500N,其他機動車不應大于700N。

8、同一輛機動車上的前照燈不允許左、右的遠、近光燈交叉開亮。前照燈的遠近光燈上下并列設置時,近光燈應位于上側,其他情況下近光燈應位于外側。所有前照燈的近光都不允許眩目。

三、選擇題

1.計量認證的法律依據C

A.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2.我國法定計量單位是以C為基礎,加上國家選定的其它單位構成的。

A.基本單位B.導出單位C.國際單位制單位D.A+B+C

3.每臺儀器設備都應D。

A.指定專人保管B.按周期校驗C.加以維護D.A+B+C

4.向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檢測機構應通過C。

A.ISO9000認證B.檢測站認可C.計量認證D.A、B、C均可。

5.授權簽字人系指檢測報告的C。

A.編制者B.審核者C.批準人D.A+B+C

四、問答題

1、簡述質量審核(內審)與管理評審的目的、作用,及它們的區別

2、簡述為達到質量體系運行的有效,檢測站應采取的措施

答:為達到質量體系運行的有效,檢測站應采取以下措施:

⑴.編制的文件化的質量體系(即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質量記錄等)應完全覆蓋該站所有業務活動范圍,包括工作類型、范圍(專業領域范圍和地理領域范圍)、工作量的要素,覆蓋《評審準則》中所必需要的要素。

⑵.要認真貫徹和實施質量體系文件,嚴格按規定去做的?

⑶.實施質量內審程序,很快地自身發現(識別)檢查差錯的情況,并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進行有效的控制。要通過一系列技術校核的辦法[5、6條款中(a)……(f)]來證實檢測數據和報告質量是過得硬的,是可靠的。

⑷.通過管理評審不斷地持續改進與提高。

3、什么是計量認證

答:計量認證是指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計量法》的規定,對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計量檢定、測試能力和可靠性的考核。

4、什么叫周期檢定

答:周期檢定是按時間間隔和規定程序,對計量器具定期進行的一種后續檢定。其中,相鄰兩次周期檢定的時間間隔稱檢定周期。

5、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的依據是什么

答:產品質檢機構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的評審依據均為《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因此申請計量認證的實驗室除完善所申請檢測項目的檢測能力外,還應按照《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其有效運行,運行時間一般應在3個月以上,至少應進行一次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管理評審。

6、機動車產品標牌上標注的內容有哪些

7、敘述車速表誤差值檢驗方法

答:車速表指示誤差的檢驗宜在滾筒式車速表檢驗臺上進行。將被測機動車的車輪駛上車速表檢驗臺的滾筒上使之旋轉,當該機動車車速表的指示值(V1)為40km/h時,車速表檢驗臺速度指示儀表的指示值(V2)為32.8km/h~40km/h范圍內為合格;當車速表檢驗臺速度指示儀表的指示值(V2)為40km/h時,讀取該機動車車速表的指示值(V1),當V1的讀數在40km/h~48km/h范圍內時為合格。

8、外觀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答:外觀檢查包括:車輛唯一性認定、車身外觀、發動機艙、駕駛室(區)、發動機運轉狀況、燈光信號、客車內部、底盤件、車輪。

9、外觀檢查時發動機運轉狀況的主要技術要求是什么

答:外觀檢查時發動機運轉狀況的主要技術要求:a發動機應能正常起動;各儀表工作正常;電源系統充電正常;怠速運轉穩定。b發動機加、減速反應正常,應無“回火”和“放炮”現象。c水溫、油壓指示應正常。d關閉點火開關后能正常熄火。e柴油車停機裝置應靈活有效。

10、對汽油車和柴油車進行排氣污染物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答:汽油車:雙怠速法、怠速法、工況法

柴油車:濾紙煙度法、用不透光煙度計測量光吸收系數

11、機動車每只前照燈的遠光光束發光強度應達到的要求是什么

12、敘述濾紙煙度法的檢驗程序

答:濾紙煙度法的檢驗程序:

a)由怠速工況將油門踏板迅速踏到底,4s后松開,反復三次,以清除排氣管和消聲器里的碳碴;

b)將取樣探頭插入被檢汽車的排氣管約300mm,并使其中心線與排氣管軸線平行,固定穩妥;

c)將腳踏板開關固定在油門踏板上端;

d)將腳踏板開關和油門踏板一并迅速踏到底,保待4s后迅速松開油門踏板和腳踏板開關,完成第一次檢驗;

e)讀取示值(自動)或取樣(手動);

f)相隔11s后,重復d)、e)的檢驗步驟;

g)重復檢驗三次,取三次檢驗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排氣煙度的檢驗結果。

h)當發動機出現黑煙冒出排氣管的時間和抽氣泵開始抽氣的時間不同步現象時,應取最大煙度值。

13、什么叫運行檢查

答:運行檢查也稱期間核查或中間檢查,是指計量標準{器}或檢測設備在兩次校準{或檢定、驗證}期間,為保持其校準狀態的可信度,按規定的程序對其執行的核查。

篇3: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檢驗機構)的管理,保證檢測檢驗質量,規范檢測檢驗機構認證工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

第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由勞動部負責認證;地(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負責認證。

第二章認證基本條件及范圍

第四條檢測檢驗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第五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有完善的《質量管理手冊》,并能嚴格執行其中的有關制度和規定(見附件1)。

第六條檢測檢驗機構的人員構成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技術人員占全體人員的比例應不少于百分之八十。其中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應不少于技術人員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地(市)勞動行政部門所屬檢測檢驗機構應不少于百分之三十;

(二)擁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檢測檢驗人員(見附件2);

(三)部、省級檢測檢驗機構技術負責人應由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并有一定管理經驗者擔任,其他檢測檢驗機構技術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四)檢測檢驗人員應取得勞動行政部門簽發的檢測檢驗員證。

第七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具備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性能、量程和精度必須滿足承檢項目的要求(見附件2)。

第八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備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關的法規、規章、標準及規范的文本,并能正確執行。

第九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有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工作環境。

第十條檢測檢驗機構應使用經有關部門批準并統一制定的檢驗報告書和原始記錄紙。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認證范圍包括下列各項:

(一)在用和新安裝(修理)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

(二)在用和新安裝(修理)電梯、自動扶梯、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等(以下簡稱電梯)安全技術檢驗;

(三)廠內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檢驗;

(四)客運架空索道安全技術檢驗;

(五)游藝機和游樂設施安全技術檢驗;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二條勞動衛生檢測認證范圍包括下列各項:

(一)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勞動衛生檢測;

(二)有毒作業勞動衛生檢測;

(三)高溫、低溫作業勞動衛生檢測;

(四)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勞動衛生檢測;

(五)噪聲、振動和輻射等物理因素危害勞動衛生檢測及其評價;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衛生項目檢測。

第三章認證審查程序

第十三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按要求(見附件3)填寫申請書和有關申報材料,報主管勞動行政部門初審;經初審合格者,再向負責認證工作的勞動行政部門提出認證申報。

第十四條認證單位接到認證申請書后,組織審查組(一般不少于五人)進行審查。

第十五條審查組按《認證審查評定表》(附件4)進行審查和綜合評定。完成審查后,審查組應向認證單位提交完整的審查報告。

第十六條經審查合格后,由認證單位頒發由勞動部統一印制的《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許可證》;經省級勞動行政部門審查發證的,應報勞動部備案。

第十七條《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許可證》有效期為四年。許可證有效期滿前六個月,取證單位應向認證單位申請復審。

第四章認證審查方法

第十八條檢測檢驗機構認證審查按《認證審查評定表》規定內容逐項進行,并根據各項內容的完善程度評分,合格標準為各大項應得分數的百分之八十。評定分數最高不得超過標準分,最低為零分。

第十九條認證審查項目包括機構人員、規章制度、檢驗報告、儀器設備、環境條件五個大項。各大項認證審查方法如下:

(一)機構人員的審查應通過審閱機構設置和人員任命文件進行考核,人員素質考核可采取面試、筆試等形式;

(二)規章制度重點審查各類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內容是否合理及實際貫徹執行情況,可以通過詢問、座談和查閱有關文件資料等方式,考核該單位工作人員掌握和執行規章制度情況;

(三)檢驗報告審查采取隨機抽樣方法,按檢驗報告登記編號抽取,每種項目的檢驗報告至少抽樣審查三份,檢驗報告應與檢驗原始記錄對照審查,必要時到設備安裝作業現場或使用現場對照實物檢查;

(四)儀器設備重點考核該單位配置儀器設備的種類、數量、性能、量程、精度等能否滿足開檢項目的需要,并根據被審單位規模的大小,采取逐臺或重點抽查辦法進行考核,也可以與考核檢驗員掌握儀器設備的熟練程度同時進行;

(五)環境條件應按照開檢項目執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現場檢查實驗室的溫度、濕度、噪聲、振動和輻射等有關條件。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企業自檢機構的資格認證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參照本辦法制定。

第二十一條認證中的有關開支費用由被審查單位承擔。

第二十二條礦山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