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HSE內審提綱
某公司HSE內審提綱
序號
部門
/單位
要素
HSE內審內容
備注
1
辦公室
5.1
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有公司經理HSE承諾。
QG/SE17.01-2003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制定公司HSE方針和目標。
把HSE要求納入管理業務計劃和決策程序之中,滿足公司HSE發展計劃的總體要求。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本部門適用HSE法律、法規的辯識和評審,有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并負責接收、傳閱和歸檔管理國家、地方政府和上級部門的HSE管理文件。
協助領導貫徹上級有關HSE指示,及時轉發上級和有關部門的HSE文件、資料。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做好領導辦公會HSE會議記錄,對安全管理處的有關資料,及時組織匯審、打印、下發。
在安排、總結工作時,同時安排、總結HSE工作。
組織召開公司HSE委員會會議。
負責打印、發放和管理公司內部的HSE管理文件。
負責審批公司HSE管理體系文件。
5.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負責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時的通訊、交通暢通。
QG/SE17.02.20-2003《應急管理程序》
5.10
審核、評審和持續改進
和安全管理處共同組織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計劃組織實施公司HSE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建立評審記錄,編寫評審報告,并根據審核和評審的結論和建議,編制糾正與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
QG/SE17.02.23-2003《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QG/SE17.02.24-2003《管理評審管理程序》
負責糾正或預防措施的驗證,提出驗證報告。
2
政治工作部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宣傳貫徹HSE管理政策、法規,配合行政抓好團員、青年遵紀守法HSE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員工的HSE意識。組織學習HSE操作技能。
把HSE管理工作業績納入干部晉升和獎懲的考核內容
協助行政總結推廣HSE管理先進經驗,并把HSE工作業績做為評優的重要內容。
開展豐富多樣的HSE生產競賽活動,建立青年HSE監督崗。
3
技術質量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執行公司質量體系標準,對項目工程施工質量實施監督檢查和指導,確保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避免由質量事故引發的人身傷害及環境污染事故。
負責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組織編制、審批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措施和技術交底時,必須保證其具備相應的HSE技術措施。嚴格對大件吊裝方案的審核。
貫徹施工技術管理規定,監督、檢查施工工藝紀律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
負責組織開展HSE管理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研究工作,積極推廣采用先進技術和裝備
負責實施購置和發放管理國家法規及標準。
參加HSE管理評審,并提出技術改進意見。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對承包商施工技術方案/措施進行審核,并監督實施。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5.8
檢查和監督
協助安全管理處對竣工后的重大隱患治理項目驗證。
QG/SE17.02.07-2003《隱患治理管理程序》
4
生活服務公司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負責按規定標準做好保健食品、防暑降溫飲料的供應、發放工作。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食堂、所屬倉庫等設施的HSE管理,做好食堂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負責本部門所屬民用液化氣瓶(罐)、電氣設備及其它設備的HSE管理。
制定完善液化氣站、變電所、鍋爐房等重點防范部位的應急預案,并定期實施演練。
搞好生活區域環境衛生工作。
5.6
運行和維修
根據本單位重大危險源清單,落實防范措施和事故預案
QG/SE17.01-2003運行和維修
5
工會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現行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加強對公司貫徹HSE方針、政策的監督,把HSE工作列入職工代表大會的議題。
協助HSE管理部門搞好HSE競賽活動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參與基層HSE建設。
參加HSE管理的監督、檢查,督促隱患的及時整改。
參加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協助做好員工傷亡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關心員工勞動條件的改善,保護員工在勞動中的安全和健康,做好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監督勞動法規的實施;
統一負責安排職業病患者(包括職業病觀察對象)休息和療養。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6
財務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按規定及時向集團公司交納安全保證基金,并保證返回公司安全保證基金的正確使用。
在編制基本建設和工程費用計劃的同時,編制HSE技術措施費用計劃,確保資金到位,監督HSE資金專款專用。
保證HSE管理費用的資金到位,并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負責審核各類事故處理費用支出,并將其納入公司經濟活動分析內容。
5.8
檢查和監督
對列入公司年度安技措施計劃的重大隱患治理資金列入資金投入計劃,并及時撥付至相關單位和部門。
QG/SE17.02.07-20**HSE隱患治理管理程序
7
經營計劃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嚴格進行合同評審和管理,在簽訂承、發包合同中明確HSE責任條款。
簽定合同前,會同安全管理處對承包商的安全資質進行審查,確保承包商滿足HSE管理的要求。
認真貫徹國家關于企業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提取規定,做到專款專用,并做好監督檢查。
在編制、下達綜合經營計劃和總結計劃完成情況時,應會同安全管理處下達HSE控制指標和保證措施計劃,并及時總結執行情況。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對承包商實施資格預審,填寫承包商HSE表現評價表,報安全管理處處備案。
每年負責對承包商作業HSE的評價,并進行考核。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5.8
檢查和監督
重大隱患治理項目審查立項。
QG/SE17.02.07-2003《隱患治理管理程序》
8
工程管理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辯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在保證滿足HSE要求的前提下,組織施工生產。
參加HSE檢查,隨時掌握施工生產現場HSE工作動態,嚴把外租吊車及運輸車輛的準入審批關。
在施工生產調度例會上,在檢查、布置施工生產的同時,同時檢查、布置HSE工作。
參加HSE管理評審和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
參與分包單位的評審和工程分包的管理工作。
5.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設立應急指揮中心,負責日常應急管理工作。
QG/SE17.01-2003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QG/SE17.02.20-2003《應急管理程序》
負責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確保有關人員熟悉、了解應急預案。
5.8
檢查和監督
負責對生活、生產區域的衛生狀況進行監督,對常見傳染病采取相應防疫措施。
QG/SE17.02.21-2003《檢查和監督管理程序》
9
設備器材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辯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按計劃保質保量及時供應HSE技術措施項目所需設備和材料。
參加HSE檢查,按國家規定標準要求,負責指導二級單位、項目部各類勞動保護用品的采購、保管和發放。
貫徹執行國家《消防法》和《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及《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規定》,檢查各單位、項目部防火、防爆及防盜工作,確保物資儲存安全。
按規定做好所轄范圍內各類貯罐的防雷、防靜電、防火、防爆工作。
對購入設備、配件、材料及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負責,質量必須符合國家、集團公司的標準要求。
負責公司各種機械設備的HSE管理,使其符合相關規范、標準和制度的要求。
負責制定、修訂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建立機械設備管理檔案,掌握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監督檢查機械設備的正確使用、保養和維修。
定期組織機械設備大檢查和機械設備安全性評價,及時消除設備隱患。
負責對鍋爐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的HSE管理工作。
負責組織機械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建立供應商競標制度,制定供應商資格預審、選用和續用標準,建立供應商的表現評價檔案,及時調整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建立供應商競標制度,組織有關人員對各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性能、價格進行綜合評定,選擇符合要求的供應商。
對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物資等進行必要的理化檢驗、試驗,按照驗收程序組織驗收。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按國家規定標準要求或項目施工的實際需要進行勞動防護用品采購、保管、發放管理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5.6
運行和維修
負責施工機具、設備的購置、安裝、檢驗、檢查、報廢工作。
QG/SE17.02.18-2003《設施(設備)管理程序》
負責需購置的施工機具、設備供應商評審。
編制施工機具、設備的大修計劃。
建立設備檔案。
5.8
檢查和監督
負責組織公司級設備專項安全檢查和監督,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簽發隱患整改通知單,督促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驗收。
QG/SE17.02.21-2003《檢查和監督管理程序》
對受客觀條件限制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應采取相應臨時措施并報安全管理處備案,制定整改計劃或列入公司隱患治理項目。
協助安全管理處對竣工后的重大隱患治理項目驗證。
建立設備安全檢查記錄。
10
人力資源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辯識、評審與本部門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并有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組織HSE的教育和培訓工作。
負責組織新入廠員工上崗前的體檢工作,根據職業禁忌的要求,做好員工的工種分配和調整工作。
貫徹執行《勞動法》,控制加班加點,切實保證員工的休息、休假權利。
參與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在簽訂臨時用工協議書時,應有HSE方面的條款,并會同有關部門監督執行。
把HSE工作業績納入干部考核晉升、職稱評聘和獎懲的重要內容。
從質量和數量上來保證配備HSE管理所需人力資源。
編制公司年度HSE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QG/SE17.02.02-2003《HSE培訓管理程序》
負責組織實施全員HSE管理基本知識培訓。
負責組織新入廠員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實習生等上崗前一級HSE教育。
將公司各級領導、安全管理處負責人及HSE監督員的培訓列入企業年度HSE培訓計劃,統一安排實施。
審批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計劃,并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
審批未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特種作業人員的HSE培訓。
建立各類HSE培訓記錄,包括計劃、考核記錄、考核后獲取的資格證書記錄。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根據工傷、職業病患者勞動能力鑒定的結果,合理安排工作。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5.9
事故處理和預防
負責各類工傷事故傷亡人員、職業病患者工傷保險待遇處置。
QG/SE17.02.22-2003《事故處置和預防管理程序》
11
安全管理處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公司相關HSE法律、法規的辨識與評審,及時完善和更新公司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在公司HSE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公司的HSE監督管理工作。
組織制定、修訂公司HSE管理體系文件,負責體系運行的管理和監督,處理HSE管理體系運行中的有關事項。
積極貫徹執行HSE管理的方針目標,并負責指標的分解和落實。
制定HSE管理體系審核計劃,組織HSE管理體系審核活動,提出可持續改進建議。
組織并檢查對員工的有關HSE技術方面的培訓和考核。
組織開展HSE技術研究工作,積極推廣采用先進技術和裝備。
負責監督檢查HSE工作的貫徹執行情況,組織HSE定期與專項檢查。
組織或參加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并負責統計、上報。
貫徹執行有關交通安全規定,負責機動車輛的年檢和駕駛員的年審、教育和考核工作。
負責進行交通方面的HSE宣傳教育,增強司駕人員的HSE意識。
按照HSE標準要求,負責對機動車輛的維護保養進行監督、檢查。
負責交通方面的HSE管理,使施工生產、生活區域的交通工作符合HSE要求。
參與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統計和上報工作。
貫徹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關于工業衛生、職業病防治、環境保護的法規、規范和規定,做好職業衛生和職業病的防治工作。
按規定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全員工健康監護檔案。
負責作業現場職業衛生監測,監督檢查職業衛生隱患的治理,對有毒有害作業相應防護用品提出配備建議。
負責組織職業病人的定期復查、治療工作,做好職業病的登記、統計和報告工作。
負責對生活、施工生產區域的衛生狀況進行監督,對常見傳染病采取相應防疫措施。
負責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監測工作,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參加HSE管理評審。
實施新入廠員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實習生等上崗前一級HSE教育培訓。
QG/SE17.02.02-2003《HSE培訓管理程序》
QG/SE11.02.03-2003《HSE會議管理程序》
根據有關規定和施工生產HSE管理的需要,提出公司各級領導和安全技術處負責人及HSE監督員的培訓計劃,并由公司人力資源處列入企業年度HSE培訓計劃,統一安排實施。
編制特種作業人員的HSE培訓計劃,報人力資源處審批后,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對未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特種作業人員的HSE培訓編制應急培訓計劃,報人力資源處審批后組織實施。
建立各類HSE培訓記錄,包括計劃、考核記錄、考核后獲取的資格證書記錄。
負責公司HSE委員會會議的會務準備和記錄工作。
負責匯總本月公司內外各類HSE管理情況并向HSE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公司的HSE管理工作情況。
根據公司實際需要將公司內外的HSE管理信息向有關單位進行傳遞。
協助技術管理部門負責實施購置和發放管理國家HSE管理法規和標準。
QG/SE17.02.05-2003《HSE文件資料控制管理程序》
協助公司HSE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組織召開好內部審核會議和管理評審會議的會務準備和記錄工作。
負責組織采集和歸檔管理HSE事故隱患治理材料。
匯總整理和管理HSE管理檢查、審核和評審資料。
負責按審批程序對HSE管理體系文件審批后,印制和發放。
做好HSE管理文件、資料的標識管理。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協同經營計劃處對承包商實施資格預審,對承包商HSE表現評價表備案。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制定完善的獎懲辦法,對施工作業的HSE管理表現,進行獎懲。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做好員工的身體健康檢查,負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員工健康檔案材料,編制年度體檢計劃,實施身體健康檢查,并將體檢情況記入員工健康檔案。
負責安排職業病患者(包括職業病觀察對象)治療、復查。
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活動。
5.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負責公司HSE管理體系文件和HSE管理體系組織結構與管理職能的變更管理。
QG/SE17.02.19-2003《變更管理程序》
5.8
檢查和監督
負責組織公司級安全檢查和監督以及除設備專項安全檢查以外的各類專項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簽發隱患整改通知單,督促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驗收。
QG/SE17.02.21-2003《檢查和監督管理程序》
對受客觀條件限制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應采取相應臨時措施,制定整改計劃或列入公司隱患治理項目。
重大隱患治理項目匯總后報公司經營計劃處審查立項。
組織竣工后的重大隱患治理項目驗證。
建立各類檢查記錄。
5.9
事故處理和預防
負責重傷及以上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QG/SE17.02.22-2003《事故處置和預防管理程序》
負責組織各類工傷事故傷亡人員的工傷、職業病認定、勞動能力鑒定。
負責事故檔案管理。
負責按規定程序完成各類事故報表的統計上報工作。
5.10
審核、評審和持續改進
負責組建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小組,協助辦公室進行內部HSE管理體系審核的組織實施,編制HSE管理評審計劃。
QG/SE17.02.23-2003《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QG/SE17.02.24-2003《管理評審管理程序》
15
二級生產經營單位(專業公司)
5.1
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有經理(廠長)HSE承諾。
QG/SE17.01-2003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制定本單位HSE方針和目標。
把HSE要求納入管理業務計劃和決策程序之中,滿足公司HSE發展計劃的總體要求。
建立和完善HSE管理制度,明確HSE職責,配置相應的資源。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本單位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及時完善和更新公司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全員HSE管理基本知識培訓。
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新入廠員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實習生等上崗前二、三級HSE教育。
編制本單位的HSE培訓計劃,并報人力資源處審批后組織實施。
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復工、轉崗人員的HSE教育。
對外來人員的HSE教育,由用人單位HSE主管部門負責按照公司相應規定組織HSE教育。
建立各類HSE培訓記錄,包括計劃、考核記錄、考核后獲取的資格證書記錄。
主持召開本單位HSE委員會會議、本單位HSE專題會議。指導、檢查施工隊(車間)HSE例
會、班組HSE例會(周一安全活動)。
召開班前會,布置、安排本班組當天施工生產任務和相應的HSE管理工作。
做好各類HSE會議記錄,必要時應形成會議紀要,并進行整理建帳登記和歸檔管理。
按規定每月向安全管理處報《信息月報》,每月向安全管理處報告本月HSE管理情況。
負責進行HSE管理工作臺帳建立和相關HSE管理資料采集、編制。
依據企業和上級部門的相應管理要求,做好HSE管理工作報告、報表編制和歸檔管理。
負責匯總整理和管理HSE管理檢查資料。
做好HSE管理文件、資料的標識管理。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定期或隨機對承包商進行HSE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予以記錄。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按要求簽訂《HSE管理協議書》并按規定收取HSE抵押金,定期對承包商的HSE表現實施評價,在承包商作業完成后,將綜合評價結果填寫承包商HSE表現評價表,報安全管理技術處備案。
負責對承包商人員進行入場教育。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結合生產實際開展識別危害和風險評估活動,有重大危害清單和單項作業項目的工作危害分析(JHA)。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按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保證員工身體健康的設施、條件和管理措施,以滿足員工的身體健康、學習、活動需要。
按規定配置勞動防護用品,采取必要的采暖和防暑降溫等措施。
監督檢查進入施工生產區域的所有員工,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協助安全管理處做好員工身體健康檢查的組織實施。
負責對有職業禁忌癥職工調換工作崗位。
負責組織現場事故和緊急事件急救處理。
做好女職工的勞動保護。
負責施工生產范圍內的作業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和施工生活暫設區的環境保護。
QG/SE17.02.14-2003《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5.6
運行和維修
建立本單位設備檔案。
QG/SE17.02.18-2003《設施(設備)管理程序》
負責本單位施工機具、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和保養。
定期對本公司設備進行檢查,對設施、設備的檢查、檢驗和維修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明確整改措施、整改人和整改期限。
對本單位施工機具、設備購置或大修向設備處提出申請。
施工機具、設備和檢驗、測量、試驗設備及施工暫設,必須實行專人管理,有持證操作要求的機具、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實行持證操作管理。
施工現場吊裝或提升用特種設備,應經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檢驗合格,進入施工現場需組裝、豎立的起重機械,豎立后還須經項目部HSE監督站進行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用電動機具、設備,應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一保護”的制度規定,并應按規定進行絕緣防護、接地(接零)保護或安裝防雷裝置。
施工機具、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并及時填寫設備運轉記錄。
5.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負責本單位施工生產HSE實施程序、施工生產規范、標準和施工技術文件、施工生產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配置、施工生產過程中的設施(設備)配置變更和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應急特殊事項變更管理。
QG/SE17.02.19-2003《變更管理程序》
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確保有關人員熟悉、了解應急預案。
QG/SE17.02.20-2003《應急管理程序》
5.8
檢查和監督
負責本單位HSE檢查監督和日常檢查監督,對各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落實整改,并報安全技術處備案。
QG/SE17.02.21-2003《檢查和監督管理程序》
對受客觀條件限制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應采取相應臨時措施并報安全管理處備案,制定整改計劃或列入公司隱患治理項目。
重大隱患治理項目,每年按安全技措項目上報公司安全管理處,由安全管理處匯總后報公司經營計劃處審查立項。
對一般隱患整改后組織驗收。
建立各類檢查記錄。
5.9
事故處理和預防
負責輕傷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對本單位發生的各類事故按規定的事故報告程序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管理處,同時上報“四不放過”登記表。
QG/SE17.02.22-2003《事故處置和預防管理程序》
5.10
審核、評審和持續改進
針對審核不合格項組織不合格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或預防措施,指定專人負責整改,并建立整改記錄。
QG/SE17.02.23-2003《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16
項目部
5.1
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有項目經理HSE承諾。
QG/SE17.01-2003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制定項目HSE方針和目標,并報公司安全管理處備案。
把HSE要求納入管理業務計劃和決策程序之中,滿足公司HSE發展計劃的總體要求。
建立和完善HSE管理制度,明確HSE職責,配置相應的資源。
5.2
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負責辨識、評審本單位相適應的HSE法律、法規。及時完善和更新公司法律、法規清單。
QG/SE17.01-2003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編制外埠工程施工范圍內的大中型HSE培訓計劃,并先進行培訓后,報人力資源處備案。
負責組織本項目部新入廠員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實習生等上崗前二級、三級HSE教育。
編制班組長的HSE培訓計劃,并報人力資源處審批后組織實施。
負責組織實施本項目部復工、轉崗人員的HSE教育。
負責組織進入現場前的HSE教育,并負責組織實施本項目部外來人員的HSE教育。
建立各類HSE培訓記錄,包括計劃、考核記錄、考核后獲取的資格證書記錄。
主持召開本項目部HSE委員會會議、施工隊(車間)HSE例會、班組HSE例會(周一安全活動)以及本單位HSE專題會議。
召開班前會,布置、安排本班組當天施工生產任務和相應的HSE管理工作。
做好各類HSE會議記錄,必要時應形成會議紀要,并進行整理建帳登記和歸檔管理。
按規定每周向安全管理處報《HSE動態報表》,每月向安全管理處報告本月HSE管理情況。
負責組織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安全管理交底文件的編制、審核、報批和發放管理。
負責組織編制項目HSE實施程序,并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的審批程序進行審批、發放管理。
負責進行HSE管理工作臺帳建立和相關HSE管理資料采集、編制。
依據企業和上級部門的相應管理要求,做好HSE管理工作報告、報表編制和歸檔管理。
負責匯總整理和管理HSE管理檢查資料
做好HSE管理文件、資料的標識管理。
5.3
風險評價和隱患治理
大型設備吊裝、生產裝置的檢修和改擴建施工等危險性作業的風險評價;一般施工作業的風險評價。
QG/SE17.02.06-2003《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管理程序》
5.4
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定期或隨機對承包商進行HSE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予以記錄。
QG/SE17.02.08-2003《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程序》
按要求簽訂《HSE管理協議書》并按規定收取HSE抵押金,定期對承包商的HSE表現實施評價,在承包商作業完成后,將綜合評價結果填寫承包商HSE表現評價表,報安全管理技術處備案。
負責對承包商人員進行入場教育。
5.5
項目HSE策劃和施工作業管理
明確項目工程的HSE管理方針、目標和HSE管理承諾;建立項目HSE管理組織機構,繪出項目HSE管理組織機構圖;明確項目HSE管理體系人員的崗位職責。
QG/SE17.02.09-2003《項目HSE策劃管理程序》
項目HSE實施程序的編制與審批,并組織落實;作業過程中應做好協調、檢查和整改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獎勵先進、處罰違章者。
負責項目HSE實施程序的編制與審批。
負責對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施工作業HSE管理交底,辦理相關的工作許可證。
按照施工技術方案和相應施工工藝技術要求組織施工作業,嚴格執行企業HSE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的相應管理程序規定要求。
明確項目HSE管理相應的管理文件內容和要求。
每日進行針對性的班前講話并做好記錄。
做好事故的調查、統計和報告工作。
改擴建和檢修工程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接受生產廠的HSE教育。
QG/SE17.02.11-2003《改擴建及檢修施工管理程序》
編制應急預案,并報生產廠備案。
負責施工生產范圍內的HSE標識牌購置、組織實施,并負責監督檢查與管理。
QG/SE17.02.12-2003《HSE標識管理程序》
按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保證員工身體健康的設施、條件和管理措施,以滿足員工的身體健康、學習、活動需要;按規定配置勞動防護用品,采取必要的采暖和防暑降溫等措施。監督檢查進入施工生產區域的所有員工,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協助安全管理處做好員工身體健康檢查的組織實施。負責對有職業禁忌癥職工調換工作崗位。負責組織現場事故和緊急事件急救處理;做好女職工的勞動保護。
QG/SE17.02.13-2003《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負責施工生產范圍內的作業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和施工生活暫設區的環境保護。
QG/SE17.02.14-2003《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5.6
運行和維修
負責本項目部施工機具、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和保養。
QG/SE17.02.18-2003《設施(設備)管理程序》
定期對本項目部設備進行檢查,對設施、設備的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明確整改措施、整改人和整改期限。
對本項目部施工機具、設備購置或大修向設備處提出申請。
施工機具、設備和檢驗、測量、試驗設備及施工暫設,必須實行專人管理,有持證操作要求的機具、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實行持證操作管理。
施工現場吊裝或提升用特種設備,應經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檢驗合格,進入施工現場需組裝、豎立的起重機械,豎立后還須經項目部HSE監督站進行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用電動機具、設備,應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一保護”的制度規定,并應按規定進行絕緣防護、接地(接零)保護或安裝防雷裝置。
施工機具、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并及時填寫設備運轉記錄。
5.7
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負責本項目部施工生產HSE實施程序、施工生產規范、標準和施工技術文件、施工生產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配置、施工生產過程中的設施(設備)配置變更和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應急特殊事項變更管理。
QG/SE17.02.19-2003《變更管理程序》
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確保有關人員熟悉、了解應急預案。
QG/SE17.02.20-2003《應急管理程序》
5.8
檢查和監督
負責本項目部HSE檢查監督和日常檢查監督,對各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落實整改,并報安全管理處備案。
QG/SE17.02.21-2003《檢查和監督管理程序》
對受客觀條件限制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應采取相應臨時措施并報安全管理處備案,制定整改計劃或列入公司隱患治理項目。
重大隱患治理項目,每年按安全技措項目上報公司安全管理處,由安全管理處匯總后報公司經營計劃處審查立項。
對一般隱患整改后組織驗收。
有各類檢查記錄。
5.9
事故處理和預防
負責輕傷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QG/SE17.02.22-2003《事故處置和預防管理程序》
對本項目部發生的各類事故按規定的事故報告程序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管理處,同時上報“四不放過”登記表。
依據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的事故糾正與預防措施建議,編制詳細的糾正與預防措施,經審批后,嚴格組織實施。
5.10
審核、評審和持續改進
針對HSE審核不合格項組織不合格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或預防措施,指定專人負責整改,并建立整改記錄。
QG/SE17.02.23-2003《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篇2:公司內審管理工作程序
公司內審管理程序(三)
1.目的
驗證環境管理物質體系是否被正確實施,以及適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矯正措施。
2.范圍
凡一切與環境管理物質體系有關之規定事項與實施部門皆為核準范圍。
3.定義
管理代表:組織、總結內部審核工作的開展和確認
內審組長:務責內部審核計劃、實施、總結的監督
審核員:依內審計劃、內審點檢表實施點檢
4.職責
主導部門:ISO事務局/管理代表
相關部門:制造部、生產管理部
5.管理內容
5.1審核規劃
5.1.1定期審核: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內部審核,原則上監督審核提前一個月執行。由管理代表制定審核計劃,組織成立內部環境管理物質審核組,內審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出任。
5.1.2不定期審核:當系統中的組織架構出現重大改動或出現嚴重異常或重大客戶投訴時依管理代表之通知執行。
5.2審核準備:
審核前一周內由管理代表召集內部環境管理物質體質審核組成員召開工作會議,任命審核組長,制定“審核計劃表”確定審核范圍和內容,明確審核組成員的分工(分工原則:審核員與被審核部門無直接責任關系,并對該部門工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5.3審核計劃表必須提前一個星期發放到被審核部門,以便于被審部門安排工作,同時便于審核員熟悉了解各被審部門的運作程序和的文件。
5.4執行審核:
5.4.1正式審核前,由審核組長組織召集環境管理物質體系管理代表、審核員和被審核部門負責人舉行首次會議,并確認審核核準的范圍、方法、依據與行程。
5.4.2審核員通過觀察、詢問、查閱文件等方式進行審核,并詳細的記錄審核過程中所發現的不符合項目,客觀公正的反正環境管理物質體系實際運行情況。
5.5現場審核行動完成后,審核組長先召開審核小組會議確認各內審員不符合項數及總數等整理資料后再召集審核員與被審核部門負責人及管理代表舉行結束會議,并確定受審核部門負責人對審核發現情況確實了解。
5.6實施改善:
5.6.1上述工作完成后,由管理代表主持召開總結大會,由內審組成員說明審核結果和不符合項目的情況。各審核員根據內審不符合事項發出糾正和預措施報告書給不符合項發生部門,并要求不符合項目發生部門提出糾正措施和完成日期。
5.6.2各不符合事項發生部門負責人員針對本部門所發生不符合項目之內容認真制定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各不符合項目的實施改善情狀況由審核小組執行檢查、核對,管理代表負責確認。
5.6.3糾正對策仍有不符合情形,則退回責任單位重新提出。
5.7由內審組長將內審結果情況作成內部審核總結報告,經管理代表確認后向總經理報告。并在管理評審會議上提出及進行評審。
5.8內審員:
5.8.1內審員具有培訓機構頒發的體系內審員證書或經過公司培訓有資格認可的人員,
5.8.2內審員負責公司體系文件的建立與維持,擔當公司的內審工作。
5.8.3不符合事項的跟進、有效性確認。
6.相關附件
6.1內審檢查表
6.2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書
篇3:公司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工作程序
公司ISO14000手冊--環境管理體系內審程序
編號-EP19EMS程序文件
1目的
定期進行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以驗證環境活動和有關結果是否符合策劃的安排并是否有效,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和預防不合格,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和不斷地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控制(簡稱內審)。
3職責
3.1綜合辦公室負責制定內部體系年度審核計劃,報環境管理者代表批準。
3.2環境管理者代表確定審核組成員,任命審核組長。
3.3審核組長負責制定審核計劃,提交審核報告,內審員負責配合組長實施內審,并對不符合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綜合辦公室是內審的實施部門。
3.4環境管理者代表對審核報告評審,并將審核報告下發到相關部門,同時向最高管理者代表匯報,提交管理評審。
3.5各部門負責對內審提出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
4工作程序
4.1每年1月初,由綜合辦公室負責制定《年度審核計劃》,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一般情況下每年一次對公司環境管理體系所涉及的各部門各要素覆蓋一次審核。如有下列情況,可臨時增加頻次。
a發生嚴重的環境問題或相關方有嚴重抱怨。;
b組織的領導層、環境方針、目標、指標、重大環境因素、生產工藝等有較大改變。;
c即將進行第二、三方審核。。
4.3審核的準備
4.3.1組建審核組。
a.審核組長:由綜合辦公室成員擔任。
b.審核組成員: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內審資格證書且被公司總經理任命的內審員組成。
4.3.2審核組的職責
a.審核組長
(1)代表審核小組對審核實施管理并負有最終責任。制定《EMS內部審核計劃》。
(2)確定審核范圍。
(3)確定審核結果。
(4)向環境管理者代表匯報。
b.審核組成員
(1)根據審核準則進行審核。
(2)審核應客觀公正,并與被審核區域無直接責任。
(3)記錄審核中的不符合項,并向審核組長匯報。
c.被審核部門
(1)將審核的有關事項及時傳達給部門的有關人員。
(2)提供審核所需的資料及作現場說明,積極配合審核組審核。
(3)對審核出的不符合項,提出糾正措施。
(4)實施糾正措施并確認效果后,向審核組長報告。
4.3.3編制審核計劃
由審核組長根據年度審核計劃編制《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批后實施。審核計劃于審核前七天由ISO14001審核組發至各部門。各部門負責人在收到審核通知后,如對審核計劃有異議,可在兩天內通知審核組,協商調整。審核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審核的目的、依據、范圍、日期、受審核的部門、時間安排、審核員分工等。
a受審核的范圍:覆蓋全公司所有部門和分廠所涉及活動、產品和服務,ISO14001標準17個要素;
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范圍是:位于浙江紹興縣安昌鎮盛陵村的紹興縣方圓染整有限公司紡織產品的印染整理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
b審核的目的:
1)環境管理體系是否符合對環境管理工作的預定安排和ISO14001標準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實施和保持;
3)向管理者報送審核結果。
c審核的準則:
1)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2)適用于公司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3)公司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4.3.4審核組預備會議
審核員分工、編制檢查表、準備不符合報告表式等。
4.4審核實施
按《審核實施計劃》審核
4.4.1召開首次會議
審核組長負責主持會議,總經理、管理者代表、審核員及受審核部門領導和陪同人員參加。會議內容主要是:明確審核目的、范圍、介紹審核員分工、確認審核計劃,介紹審核方法和程序、澄清審核計劃中不明確的內容等。
4.4.2現場審核
審核員按分工到受審核部門進行現場審核,收集客觀證據,填制《審核檢查表》,確定不符合項,內審員依據《EMS內審檢查表》通過面談、文件審閱和對現場活動與情況的觀察,收集證據,對偏離EMS審核準則的表現作出記錄,以便判定。
a.通過與部門負責人、主管及操作工的面談、了解EMS在該部門的貫徹情況。
b.通過查閱程序文件、EMS相關文件、作業指導書執行情況。
4.4.3審核組內部交流
現場觀察結束后,審核小組進行審核評議,審核組長負責主持,全體審核員參加。
交流主要內容是:總結審核工作,研究所有的不合格項及其分布,其不符合項事實應得到受審部門的認可;并開具不符合報告。報環境管理者代表復審。評價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初步擬制審核報告等。
4.4.4召開末次會議
審核組長負責主持會議。公司級領導、管理者代表、受審核部門領導人及陪同人員、審核員參加。會議主要內容為:審核組長介紹審核總體情況;宣布不合格報告;提出糾正措施;審核的審核結論;總經理或管理者代表講話。
4.4.5編制審核報告
《審核報告》由審核組長或其授權的審核員編寫。《審核報告》的主要內容有:
a審核目的和范圍;
b審核日期;
c審核的準則;
d審核組成員;
e審核發現;
f不符合報告;
g審核結論,包括對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評價;
審核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核批準后分發給受審核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
4.6糾正措施的跟蹤
4.6.1受審核部門根據不符合報告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和實施計劃,并按“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4.6.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不符合項的整改,組織人員在1周內提出糾正與預防措施,向審核組長提出復查要求。
審核組
長接到部門復查要求后,3天內安排內審員驗證,驗證結果向審核組長匯報。
4.7審核員認為責任部門糾正措施的實施為無效時,由責任部門修改糾正措施計劃按4.6.1執行。
因責任部門人員失職致使糾正措施不得力時,由審核員報管理者代表處理。
4.8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中使用的全部記錄由審核組長移交綜合辦公室按《環境記錄管理程序》進行管理。
4.10內審的記錄由綜合辦公室負責整理和保存。
5相關文件
《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
《環境記錄管理程序》
6記錄
6.1《年度內審實施計劃》
6.2《內審實施計劃》
6.3《內審檢查表》
6.4《不符合項匯總分析表》
6.5《內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