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

工傷保險與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

2024-07-12 閱讀 9276

單項選擇題(請從三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惟一一個正確選項,并在后面的答題卡中將其涂黑)

1.《工傷保險條例》的正式實施日期為()。

A2003年4月27日B2004年1月1日

C2003年10月1日

2.《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B城鎮企業C個體工商戶

3.受《工傷保險條例》保護的職工是指()。

A正式職工B臨時工、農民工

C各類企業全部職工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的全部雇工以及沒有經常性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人員

4.參加工傷保險由()。

A單位繳費,職工個人不繳費B職工繳費

C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

5.工傷保險實行()。

A統一費率B協商費率

C行業差別費率和企業浮動費率

6.用人單位不參加工傷保險的應該如何處理()

A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

B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C由企業主管部門批評改正

7.國家《職業病目錄》共包括()種職業病。

A95B110C115

8.職工應該到哪種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A任何一家衛生醫療機構都可以

B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具有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

C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

9.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應當向()申請鑒定。

A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B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

C做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10.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到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的該怎么辦()

A找企業負責人私了

B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C自己認倒霉

11.職工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應()工傷。

A視同B不認定C視具體情況而定是否認定

12.職工因醉酒導致傷亡的,()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A認定為B不得認定為C視同

13.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A30日B60日C1年

14.職工發生事故傷害后,用人單位未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A半年B1年C2年

15.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多少工作日內如何告知申請人補正材料()

A1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

B30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

C15個工作日內可多次電話告知

16.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承擔舉證責任。

A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B勞動保障部門C用人單位

17.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在受理工傷認定()日內做出工傷認定決定。

A60B30C20

18.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在工作中受到傷害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A不能申請,只有參加工傷保險才可以

B只要其所在單位在《工傷保險條例》覆蓋范圍內都可以申請

C只有其所在單位是國有企業的才可以申請

19.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或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不服的,應當如何辦理()

A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B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C可以向當地政府信訪部門提出申請

20.職工發生工傷,在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A只要發生工傷就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B一發生工傷就應當立即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C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21.勞動能力鑒定是指()。

A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B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C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22.勞動能力鑒定的傷殘等級一共分為()級,最輕是()級,最重是()級。

A8?1?8

B10?1?10

C10101

23.工傷職工應當向()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A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

B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行政部門

C統籌地區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

24.當事人對統籌地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做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應當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之日起()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A15B20C30

25.作出勞動能力鑒定最終結論的部門是()。

A中級人民法院B省高級人民法院

C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

26.已經勞動能力鑒定過的工傷職工,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在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做出()后可以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復查鑒定申請。

A半年B1年C2年

27.參保后治療工傷所需的醫療費用誰由支付()

A完全由工傷職工個人及其直系親屬支付

B完全由用人單位支付

C符合工傷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28.工傷職工治療工傷需要住院的,由()按照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發放住院伙食補助費。

A所在單位70%B所在單位90%

C工傷保險基金70%

29.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中支付。

A用人單位安全措施費B職工個人工資

C工傷保險基金

30.停工留薪期內,工傷職工原工資福利待遇由誰支付()

A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B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C不再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

31.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個月。

A10B12C24

32.停工留薪期內的工傷職工如果傷情嚴重,在12個月內經治療傷情達不到相對穩定狀態的,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停工留薪期,但延長不得超過()個月。

A12B18C24

33.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負責。

A職工個人或者其直系親屬B社保經辦部門

C用人單位

34.已經評定傷殘等級的工傷職工需要生活護理的,()。

A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B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

C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35.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

A80%70%60%B50%40%30%

C40%30%20%

36.一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準為()個月的本人工資。

A18B24C36

37.一級傷殘的工傷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的標準為本人工資的()。

A60%B75%C90%

38.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準為()個月的本人工資。

A18B24C36

39.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的標準為本人工資的()。

A60%B75%C90%

40.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A繼續享受B部分享受C停發

41.計發工傷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的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計算。

A60%B75%C100%

42.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職工,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發給其《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并享受國家規定的()。

A醫療保險待遇B工傷保險待遇C商業保險待遇

43.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喪葬補助金的標準為()。

A6個月的職工本人工資

B6個月的職工所在單位月平均工資

C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44.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整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的依據是()。

A根據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

B根據用人單位的工資水平定期調整

C根據相關崗位工資水平及時調整

45.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個月內照發工資,以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

A2B3C4

46.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的,職工發生工傷由()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A原用人單位B社會C承繼單位

47.農民工在注冊地及生產經營地均未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之后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生產經營地的規定由()依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A用人單位B個人C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

48.職工的供養親屬是指()。

A因工死亡職工的姻親

B因工死亡職工的血親

C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49.()有權利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

A有工作的父母B已經工作的子女

C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50.符合享受供養親屬撫恤條件的工亡職工的配偶可以得到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為工亡職工本人工資的()。

A30%B40%C50%

51.工亡職工各供養親屬可以得到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工資的()。

A60%B80%C100%

52.用人單位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時瞞報工資總額或者職工人數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罰款。罰款數額為:()。

A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

B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

C工資總額1倍以上2倍以下

53.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其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由()支付。

A勞動保障行政部門B用人單位

C工傷職工個人或者其直系親屬自己負擔

54.我國當前的安全生產方針是()。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C管生產必須管安全

55.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的指導原則,為“十一五”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

A安全發展

B和諧發展

C節約發展

56.我國以“兩個主體”和“兩個負責制”為內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責任制度中,“兩個主體”是指()。

A企業是責任主體、政府是監管主體

B企業是執行主體、政府是責任主體

C企業是責任主體、政府是執行主體

57.2005年12月21日,國務院第116次常務會議提出了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的()項治本之策。

A12?B15?C10

58.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

A標志B報警裝置C安全警示標志

59.從業人員在()人以下的非高危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但至少應配備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A200B300C500

60.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的農民工首次崗前安全生產培訓時間不得少于()學時。

A36B48C72

61.特種作業人員離開特種作業崗位達()個月以上,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A3B6C12

62.()不屬于特種作業范圍。

A電工作業B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C木工作業

63.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

A可以?

B通過協商,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可以?

C不得以任何形式

64.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

A停止作業,撤離危險現場

B繼續作業C向上級匯報,等待上級指令

65.《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自()起開始施行。

A2007年6月1日B2007年3月1日

C2007年5月1日

66.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以上死亡,或者()以上重傷,或者()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A9人?50人?5000萬

B30人100人1億

C50人100人1億

67.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A1B2C3

68.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A3B5C7

69.事故發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有謊報或者瞞報事故行為的,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的罰款。

A60%~100%B50%~80%C50%~60%

70.《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規定》要求:從業人員300人以上的煤礦、非煤礦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不少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比例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備1名。

A10%B15%C20%

71.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有效期為()年。

A1B2C3

72.()部門負責煙花爆竹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A國防科工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C公安

7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銷售、購買民用爆炸物品,應當通過()進行交易。

A銀行賬戶B現金C實物

74.發現、撿拾無主民用爆炸物品的,應當立即報告當地()。

A安全生產監管部門B公安部門C環保部門

75.生產經營單位除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外的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由()組織實施。

A生產經營單位B縣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C市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76.對懷孕()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A5B6C7

77.女工及年齡在16~18歲的未成年工,單人負重一般不應超過()公斤。

A25B40C50

78.童工是指與單位或個人發生勞動關系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從事個體勞動的未滿()周歲的少年、兒童。

A14B16C18

79.塑料安全帽的使用限期不超過()。

A兩年B兩年半C三年半

80.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制度。

A安全標志管理B登記C備案

81.有異物刺入頭部或胸部時,以下哪項急救方法不正確()

A快速送往醫院救治

B用毛巾等物將異物固定住,不讓其亂動

C馬上拔出,進行止血

82.易燃易爆場所不能穿()。

A純棉工作服B化纖工作服C防靜電工作服

83.工作場所發生火災時,應()。

A盡快乘搭電梯離開B按防火通道標志離開

C各顯其能,憑自己的本領逃離

84.身上著火后,下列哪種滅火方法是正確的()

A就地打滾B用手快速拍打火苗C迎風快跑

85.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該向()方向疏散。

A下風B上風C順風

86.下列那一種癥狀屬于成年人慢性鉛中毒()

A興奮B乏力,關節酸痛C頭劇烈疼痛

87.()可通過皮膚損害人體健康。

A汞B塵土C碳

88.為防止高溫場所人員中暑,應多飲()。

A純凈水B汽水C淡鹽水

89.以下哪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A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的B職工患職業病

C用人單位經營困難期間

90.在起重作業中,地面人員禁止()。

A向上張望B站立在懸吊中的重物下面C講話

91.在下列哪種情況下,不可進行機器的清洗工作()

A沒有安全員在場?B機器在開動中C沒有操作手冊

92.金屬切削過程中最有可能發生的傷害是()。

A中毒B觸電事故C眼睛受傷事故

93.操作轉動的機器設備時,不應佩戴()。

A戒指B手套C手表

94.發現人員觸電時,應(),使之脫離電源。

A立即用手拉開觸電人員B用絕緣物體撥開電源或觸電者

C去找領導進行處理

95.在遇到高壓電線斷落地面時,導線斷落點()米內禁止人員進入。

A10B20C30

96.任何電氣設備在未驗明無電之前,一律認為()。

A無電?B也許有電?C有電

97.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三種傷亡事故類型為()。

A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B坍塌、火災、中毒

C機械傷害、觸電、坍塌

98.為防止窒息事故,入管井之前應()。

A用儀器檢測氧氣濃度B攜帶急救設施

C通知主管便可工作

99.每一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

A水壺B礦燈C飯盒

100.《勞動保護》雜志社易安網的網址是()。

AB

C

篇2:全國安全生產與工傷保險試題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安全生產的一貫方針,****在______年作的三點重要指示中又強調:“要堅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企業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必須服從安全第一的原則。”

A.1997B.199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調整勞動關系、確定勞動標準的基本法,這部法律施行的時間是:________.

A.1994年7月5日B.1995年1月1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是我國第一部勞動保護基本法,這部法律施行的時間是__________.

A.1992年11月1日B.1993年5月1日

4.現行工傷保險制度是依據《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來制定和實施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以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發布,施行的時間是:_______.

A.1996年8月12日B.1996年10月1日

5.《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和《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同時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工傷評殘_________.

A.國家標準B.部頒標準

6.《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勞動者進行-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A.勞動安全衛生B.安全文化

7.《勞動法》規定: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_________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A.三級安全教育B.專門培訓

8.《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對責任人員_________.

A.依法追究刑事責任B.給予行政處分

9.《勞動法》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____________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A.年老、患病、傷害、失業、生育B.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

10.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享有規定的勞動權利,同時應當履行義務: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___________,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A.勞動安全衛生規程B.企業規章制度

11.《勞動法》規定:___________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A.用人單位B.各級人民政府

12.《勞動法》規定: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________.

A.檢舉和控告;B.批評和建議

13.《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_________.

A.拒絕執行B.批評建議

14.《勞動法》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對此,我國安全衛生術語稱為________.

A.三同時B.三不放過

15.《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________.

A.勞動防護用品B.保健津貼

16.《勞動法》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未成年工是指_______的勞動者。

A.年滿16周歲末滿18周歲B.年未滿16周歲

17.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必備條款是:_________.

A.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B.工作服和保健用品

18.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違反法律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______確認。

A.職業介紹機構B.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

19.用人單位規定只發給勞動者工資、不負責工傷賠償的勞動合同被稱為“生死合同”,這樣的合同雖經雙方當事人簽字,也應屬于:________.

A.有效合同B.無效合同

20.1980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安全月、安全周等活動,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而決定每年5月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周”活動則是:________確定的。

A.1991年B.1992年

21.1956年國務院頒布實施著名的“三大規程”:《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gg開放后,國務院發布了《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代替和廢止了《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這個《規定》又稱為:_________.

A.19*國務院34號令B.1991年國務院75號令

22.在五六十年代,黨和政府一貫重視企業塵毒防治工作。gg開放以來,國務院于________—年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A.1987B.1998

23.提高職工安全素質,“是杜絕人為事故的關鍵環節。1995年11月勞動部發布了《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文中規定:企業新職工必須通過_______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A.初級、中級、高級B.廠級、車間級、班組級

24.在《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中,對于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及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內容作了基本規定,其中______工傷保險法律法規。

A.包括B.不包括

25.工傷保險政策規定,過去主要是執行《勞動保險條例》及

其《實施細則》和相關政策,現在主要是執行:_______.

A.《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B.《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6.現在執行的工傷評殘標準是《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這個標準將傷殘程度劃定為:________.

A.10級B.4等6級

27.現在執行的職業病名單見于1987年衛生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和全國總工會印發的《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87)衛防字第60號],我國法定職業病有:_________.

A.14種B.102種

28.《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實行工傷保險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后獲得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的權利,分散工傷保險,促進工傷預防”,據此,確定我國工傷保險三大任務是:_________.

A.工傷預防、工傷補償、職業康復B.治療搶救、事故查處、善后處理

29.工傷保險實行________,設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工傷職工提供經濟補償和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

A.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B.社會統籌

30.為了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工傷保險要與_______相結合。

A.事故處理B.事故預防、職業病防治

31.工傷保險費由企業按照企業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職工個人_______.A.不繳納工傷保險費B.繳納本人工資收入的1%

32.確認工傷是處理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現行政策規定有______情形應認定為工傷。

A.《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的10種

B.輕傷、重傷、死亡、重大死亡等4種

33.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賠償原則”,而《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9條規定:“蓄意違章”等6種情形________.

A.不應認定為工傷B.也可認定為工傷

34.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_______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A.20日B.15日

35.勞動行政部門接到企業的工傷報告或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組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進行調查取證;在_______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不得超過30日。

A.7日B.10日

36.對于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勞動部發布的《行政處罰辦法》(勞部發[1994]532號)規定:用人單位對發生的急性中毒或傷亡事故隱瞞、拖延不報或謊報的,以及故意破壞或偽造現場的,應_______.

A.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以2萬元以下罰款B.責令改正,并通報批評

37.職工治療工傷或職業病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________.

A.報銷90%B.全額報銷

38._______對工傷致殘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護理依賴程度進行等級鑒定。

A.勞動鑒定委員會B.醫院或醫療機構

39.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本人受傷前_________.

A.上月的工資收入B.12個月內平均工資收入

40.工傷職工被鑒定為1~4級的,分別按月發給本人工資90%、85%、80%、75%的________,同時應終止與企業的勞動關系(即辦理退休手續)。

A.基本養老金B.傷殘撫恤金

41.職工因工死亡時應當發給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標準是:________.

A.48個月至60個月本省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B.由用人單位自行確定

42.職工勞動關系終止、解除或者轉換工作單位時發現患有職業病的,由原工作單位負責工傷保險處理工作;在新單位發現患有職業病的,由_______負責工傷保險的處理工作。

A.新單位B.原單位

43.職工被借調或聘用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工傷保險責任由_______.

A.借調或聘用單位負責B.由原單位負責

44.工傷保險費根據各行業的傷亡事故風險和職業危害程度的類別實行________.

A.統一費率B.差別費率

45.勞動行政部門對企業上一年度安全衛生狀況和工傷保險費支出情況進行評估,適當調整企業下一年度工傷保險費率,實行_______.

A.浮動費率B.調整費率

46.工傷保險實行_______管理,以中心城市或者地市級為主實行工傷保險費用社會統籌。

A.屬地B.行業

47.工傷職工及其親屬,在申報工傷和處理工傷保險待遇時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_________有關規定辦理。

A.勞動爭議仲裁的B.紀律檢查的

48.工傷職工及其親屬或者企業,對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待遇支付決定不服的,按照______的有關法律法規辦理。

A.國家賠償B.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49.______對勞動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動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復查;對復查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復查鑒定的最終結論由省級勞動鑒定機構作出。

A.職工B.用人單位

50.1997年11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1996年8月2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分別對建筑施工企業從事危險作業和從事煤礦井下作業的職工規定辦理意外傷害保險,企業必須支付_______.

A.保險費B.津貼

篇3:個體防護和工傷保險知識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l、個體防護用品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措施,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A.可靠手段B.主要手段C.有效手段

2、安全帽應保證人的頭部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至少有()毫米才能使用。A.20毫米B.25毫米C.32毫米

3、從事噪聲作業應佩戴什么防護用品?()A.工作服B.安全帽C.耳塞或耳罩

4、耳罩的平均隔聲值在()分貝,對高頻噪聲有良好的隔聲作用。A.10分貝B.15--25分貝C.30分貝以上

5、下列哪一種手套適用于防硫酸?()A.棉手套B.橡膠手套C.毛手套

6、清除電焊熔渣或多余的金屬時,應怎樣做才能減少危險?()

A.清除的方向須靠向身體B.佩戴眼罩和手套等個人防護器具C.須開風扇,加強空氣流通,減少吸入金屬霧氣

7、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無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8、人類正常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A.200Hz--300KHzB.100Hz--200KHzC.20Hz--20KHz

9、安全帽的種類較多,下列哪種作業不宜使用小沿安全帽?()A.室內作業B.露天作業C.隧道

l0、安全帶使用幾年后,應檢查一次?()A.1年B.2年C.3年

11、國家規定一頂安全帽的重量不應超過多少克?()A.400B.500C.600

12、安全帶的正確掛扣應該是?()A.同一水平B.低掛高用C.高掛低用

l3、在進行電焊操作時,必須()。A.佩戴裝有適當濾光鏡片的眼罩或面罩B.佩戴太眼鏡C.佩呼吸器

14、處理液化氣瓶時,應佩戴何種保護用具?A.面罩B.口罩C.眼罩

15、在金屬切割時,工人戴防護手套。A.必須B.不許C.必要時應該

16、操作機械時,工人要穿“三緊”式工作服,“三緊”是指袖緊、領緊和()A.扣子緊B.腰身緊C.下擺緊

17、安全帶、安全繩需能承受千克墜落物沖擊而不斷,安全網必須能經受()千克的墜落物沖擊。A.200,l00B.100;,200C.200,200

18、1987年衛生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頒發的(87)衛防字第60號文件,頌布了《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其中職業病共分類,總病種為99種。()A.7B.8C.9

19、傷殘者經治療痊愈或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由醫療機構作出醫療終結。自工傷事故發少之日起至醫療終結的期限不得超過()個月。因病情需延長治療的,應當經市醫務勞動鑒定機構同意。A.12B.18C.15

20、在上下班、因工外出或者工作調動途中遭受非本人責任的意外事故或者患疾病死亡的()請工傷保險。A.不可以B.可以C.有的不可以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40分)

l、避免手部皮膚接觸有機溶劑,應采取佩戴及用容器盛裝溶劑的措施。

2、為了解職工的健康情況。預防職業傷害,須對職工進行體檢和體檢。

3、防塵面具是由、三部分組成。

4、常用防噪聲用品有、和。

5、為防止有毒汽體或粉塵危害人體。應采取和措施。

6、勞動保護用品是用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與方面的專用物品。

7、凡生嚴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在廣義上均可稱為。但在立法意義上,職業病卻具有一定的范圍,通常指政府主管部門的法定職業病。

8、企業實行租賃、兼并、轉讓、分離時,繼續經營者原企業職工的工傷保險責任。并到部門辦理工傷保險登記。

9、職工因公外出期間因意外事故失蹤的。從事故發生的—ff個月起月內,本人工資照發。從月起停發工資,對失蹤職工的供養親屬。

l0、建設工程由若干企業承包或者實行內、外部經營承包時,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的勞動

負責。

11、企業必須如實申報和,及時報告公式和職業病情況,不得瞞報、虛報。

12、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人員調查。廠解”廠傷保險情況時,企業應當給予和。

13、企業必須落實工傷措施,確保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沒有條件設立醫務室的企業應當請當地推薦醫生兼職管理。

14、企業應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和勞動衛生教育,做好預防和傷病職工管理工作。對從事的職工。在終止、解除勞動關系或者轉換工作單位時,應當進行。發現有職業病的,由原單位做好的處理工作。

l5、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申請工傷待遇時,應當如實反映事故發生的時間、、,現成證人和本人等情況。

16、工傷職工經過勞動部門鑒定確認或者勞動能力可以工作的。應當企業的工作安排。

17、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或其它物品勞動防護用品。

18、對特殊勞動防護用品應建立制度,的、的一律不準使用。

l9、發生職業病,方面與生產環境中性有害因素的或有關,一方面又與工人的有關。

20、為防止職業病,企業應當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標準,定期檢測作業環境中生產性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時,。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發生工傷事故后單位立即向勞動部門報告,如單位不報告,職工成職工家屬應直接向勞動行政部門

舉報;保護現場。以便有關人員調查確認;搶救傷員,盡可能減少人員傷害程度。()

2、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公司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有根本的區別。()

3、如果工傷事故責任在傷者,那么它將不享受工傷保險補償。()

4、建筑工人安全帽和摩托車頭盔可以通用。()

5、享受因工傷殘保險的的職工就算違法犯罪也不能被企業開除。()

6、職工因工負傷痊愈后。經醫院檢查證明確實舊傷復發,可按因工負傷處理。()

7、安全帽的主要作用防止物料下落擊中頭部及行進中碰撞突出物而受傷。()

8、使用電鉆或手待電動工具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可以不穿絕緣鞋。()

9、防護用品必須嚴格保證質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適和方便。()

10、企業與職工簽定招工合同中明確注明“工傷概不負責”屬無效民事行為。()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正確使用和維護安全帽的方法。

2、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工作造成傷亡時,而本

3、女職工的特殊保護的內容是什么?

4、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哪些安全衛生制度

五、論述題(每題l0分,共10分)

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B2.C3.C4.B5.B

6.B7.C8.C9.Bl0.B

11.A12.C13.A14.Al5.B

l6.Cl7.B18.C19.C20.B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40分)

1.膠皮手套防腐蝕金屬

2.就業前的定期

3.頭罩眼窗濾料

4.防噪聲耳塞耳罩防噪聲服

5.呼吸防護皮膚防護

6.安全健康

7.職業病明文規定

8.必須承擔當地勞動行政主管

9.三個第四個提供撫恤金

l0.關系所在企業

11.工資總額職工人數

12.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配合協助

l3.醫療搶救勞動鑒定委員會

14.工傷有職業危害職業健康檢查工傷保險

15.地點主要經過工資收人家庭成員

16.完全恢復部分恢復服從

17.免費國家規定代替

18.定期檢查不合格失效

19.生產深度強度健康狀況

20.衛生有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

2.√

3.×(工傷保險是無責任補償)

4.×(不可以)

5.×(可以被開除)

6.√

7.√

8.×(必須穿絕緣鞋)

9.×(要舒適和方便)

10.√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正確使用和維護安全帽的方法。答:要正確使用各類安全帽,如果戴法不正確,就起不到充分的防護作用,特別是對防墜落物打擊的一般安全帽,更要懂得其性能,注意正確使用和維護的方法。

(1)緩沖襯墊的松緊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至少要有32毫米才能使用。

(2)使用時不要將安全帽歪戴在腦后,否則會降低對沖擊的防護作用。

(3)安全帽帶要系緊,防止因松動而降低抗沖能力。

(4)安全帽要定期檢查,發現帽子有龜裂、下凹、裂痕或嚴重磨損等,應立即更換。

2.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工作造成傷亡時,而本人有一定責任的,能否算作工傷?

答: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傷亡(包括因工隨車外出發生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傷亡),即使職工本人有一定的責任,都應認定為工傷,但不包括犯罪或自殺行為。認定職工工傷,給予職工工傷保險待遇,并不影響企業按規定對違章操作的職工給予行政處分。

3.女職工的特殊保護的內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企業按國家法規規定,不得安排妊娠、哺乳的女職工從事嚴重有毒有害作業和繁重體力勞動;女職工生育和施行結扎手術,應按規定給予休假;對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更年期要給予保護。

4.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哪些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答:用人單位必須建立的勞動安全衛生制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技術措施經費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制度;勞動安全衛生檢查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健康檢查制度;傷亡事故與職業病統計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五、論述題(每題l0分,共10分)

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

1.大搞技術革新、改革生產工藝,如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或劇毒的物質;以低噪聲設備代替高噪聲設備等。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減少工人與有害因素接觸的機會。

2.采取通風除法、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

3.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環境。

4.對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進行“三同時”審查,確保這些項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5.制定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6.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質進人體內。

7.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營養,增強機體對有害物質的抵抗能力。

8.對接觸生產性有害作業的工人,進行就業前體格檢查和定期體格檢查,及早發現禁忌癥及職業病患者,及早進行處理。

9.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衛生標準,定期檢測作業環境中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