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治住宅質量通病技術措施:屋面防滲漏

防治住宅質量通病技術措施:屋面防滲漏

2024-07-12 閱讀 6478

防治住宅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屋面防滲漏

一、設計

1、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明確防水等級

2、對女兒墻、高低跨、人孔、變形縫、出氣管等節點應有防滲構造詳圖。

3、水落管內徑不應小于75mm,一根水落管屋面最大匯水面積不應大于200mm。

二、材料

1、防水涂料應采用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保溫材料當采用有機膠結材料時,保溫層的含水率不得超過5%,當采用無機膠結材料時,保溫層的含水率不得超過20%。

三、施工

1、為防止找平層開裂,空鼓,基層清理后,找平層在基層混凝土終凝之后隨即進行;同時控制好分格縫的設置和壓光時間,終凝后應及時對找平層覆蓋和養護。

2、進行聚氨酯涂膜施工時嚴格控制基層的含水率在9%以下,防止涂膜產生氣泡。

3、控制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使排水暢通。

4、對出屋面管道、煙道、落水斗、女兒墻、變形縫應嚴格控制施丁質量,防止周圍產生積水?;鶎优c突出屋面的結構交接處以及轉角處,找平層均要做成園弧形。此處易滲漏部位宜增設一道防水措施。防水施工完成后,應做蓄水或淋水試驗。

篇2:學校工程滲漏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學校工程滲漏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工程質量滲漏通病,給使用者帶來極大的煩惱,嚴重影響了用戶的正常使用,工程質量通病主要有屋面、衛生間、地下室、外墻門窗等部位滲漏,管道堵塞、裝修視面起殼等,本工程一旦由我公司中標,將把通病作為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并根據本工程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屋面滲漏預防措施

1.1原因分析:

屋面滲漏的主要原因有:保溫層、隔熱層起殼,防水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找坡層坡度不足,卷材鋪設搭接不足,逆水鋪貼,撬邊粘結不牢,穿越屋面的管道、通風井等處節點部位。

1.2預防措施

1、施工前基層保持干燥,直至水泥砂漿翻白止,表面清潔干凈,平整堅固,不起皮、不起砂,防水層平整均勻,無脫皮、裂縫、起泡等缺陷。每刷一度應待其充分干燥后再刷下一度。在涂層結膜結硬之前,不得在其上行走。防水涂料、防水卷材上澆細石砼時,應嚴格把關,注意手推車在其一行走,傾倒時損傷防水層。

2、穿越屋面的透氣管,落水管等管道穿越外,用細石砼二次灌實,并用氯丁膠在管道四周涂刷二遍,在盛水試驗以后確實無滲漏情況下,再用水泥砂漿粉面,然后在管道四周做成3

篇3:防治住宅質量通病技術措施:防滲漏部份

防治住宅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防滲漏部份

廚衛間防滲漏

―、設計

廚衛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樓板周邊除門洞外?熏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混凝土翻邊,與樓板一同澆筑。

二、施工

1、結構施工時,廚衛間現澆地面比室內其它房間低20~30mm。

2、保證預留洞口坐標位置正確,避免鑿洞;預留洞口宜留置為上火下小的形狀。

3、穿樓板的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應做毛化處理,再均勻涂上一層401塑料膠,然后用篩洗的中粗砂噴灑均勻,灌縫采用HLC抗裂防滲劑(摻水泥用量的7%)、細石混凝土分二次澆筑。

4、廚衛間地面防水材料施:正完畢后,應認真做好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30mm,24小時內無滲漏為合格。

外墻面防滲漏

一、材料

1、外墻涂料應確保涂料的質量,優先選用顆粒細、吸附力強、耐堿、耐洗刷的外墻涂料,從而更好地封閉外墻裝飾抹灰面層,提高外墻防滲能力。

2、外墻粉刷用的砂子細度模數應大于2.5。

窗墻防滲漏

一、材料

1、外窗進場前,應按規定進行三項性能的檢驗,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外竊進場后,應經監理(建設)單位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并簽置有關驗收文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施工

1、應嚴格按照標準圖和設計文件的要求施工。

地下防水

一、設計

1、應明確地下防水施丁的防水等級

二、施工

1、底板混凝土不應留置施工縫

2、施工中止水帶應交圈,防止止水帶損壞,止水帶設置位置方向應正確。

3、底板鋼筋鐵馬凳應做止水措施;穿墻管道周邊處應做好封閉處理。

一般梁配筋率在1.5%~2%左右,配筋率是根據抗震等級來確定的,不同的抗震等級對應不同的最小配筋率

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住宅樓(江蘇省)

1.一般磚混結構在28~30公斤

2.框架結構在38~41公斤

3.綜合樓一般6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