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裝修木工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木門窗的施工工藝流程:
1.施工內容:
木門窗主要可分為平開門窗及推拉門窗兩大類。
對原門窗的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是對原門窗進行更換,拆去原門窗,定購或現場制作新門。
第二種是原門、框不動,進行裝修改造,在原門扇上加貼優質飾面材料并做裝飾造型,原框保留加包門套及門口。
第三種方法是加門窗,即在無門的空間加作新隔斷門,在原窗不動的條件下在內側加裝飾性強的窗戶,以提高密封性。
2.施工工藝:
(1)平開木門窗:安裝平開木門窗的安裝程序如下:
確定安裝位置→彈出安裝位置線→將門窗框就位,擺正→臨時固定→用線墜、水平尺將門窗框校正、找直→將門窗框固定于→預埋在墻內→將門窗扇靠在框上→按門口劃出高低、寬窄尺寸后刨修合頁槽→位置應準確。
(2)懸掛式推拉木門窗的安裝程序如下:
確定安裝位置→固定門的頂部→側框板固定→吊掛件套在工字鋼滑軌上→工字鋼滑軌固定→固定下導軌→裝入門扇上冒頭頂上的專用孔內→把門順下導軌墊平→懸掛螺栓與掛件固定→檢查門邊與側框板吻合后→固定門→安裝貼臉。
(3)下承式推拉窗的安裝程序如下:
確定安裝位置→下框板固定→側框板固定→上框板固定→剔修出與鋼皮厚度相等的木槽→鋼皮滑槽粘在木槽內→專用輪盒粘在窗扇下端的預留孔里→將窗扇裝上軌道→檢查窗邊與側框板縫隙→調整→安上貼臉。
3.施工要點:
在木門窗套施工中,首先應在基層墻面內打孔,下木模。木模上下間距小于300毫米,每行間距小于150毫米。
然后按設計門窗貼臉寬度及門口寬度鋸切大芯板,用圓釘固定在墻面及門洞口,圓釘要釘在木模子上。檢查底層墊板牢固安全后,可做防火阻燃涂料涂刷處理。
門窗套飾面板應選擇圖案花紋美觀、表面平整的膠合板,膠合板的樹種應符合設計要求。
裁切飾面板時,應先按門洞口及貼臉寬度彈出裁切線,用鋒利裁刀裁開,對縫處刨45°角,背面刷乳膠液后貼于底板上,表層用射釘槍釘入無帽直釘加固。
門洞口及墻面接口處的接縫要求平直,45°角對縫。飾面板粘貼安裝后用木角線封邊收口,角線橫豎接口處刨45°角接縫處理。
暖氣罩的施工工藝流程:
1.施工內容:
暖氣罩就是將暖氣散熱片做隱蔽包裝的設施。最常用的處理方法就是制作暖氣罩,將暖氣散熱片做隱蔽處理,再在暖氣罩的飾面進行裝修裝飾處理,以提高居室的裝修效果。常見的暖氣罩有固定式和活動式兩種。
2.施工工藝:
確定暖氣罩的位置→打孔下木模→制作術龍骨架→木龍骨架固定→散熱罩的框架應刨光、平正→暖氣罩框架外側刷乳膠→面飾板對→固定。
3.施工要點:
暖氣罩施工應在室內頂棚、墻體已做完基層處理后開始,基層墻面應平整。
飾面板應加工尺寸正確,表面光滑平整,線條順通,嵌合嚴密,無明棒、掛膠、外露釘帽和污染等缺陷。
暖氣罩木工制作完成后,應立即進行飾面處理,涂刷一遍清油后方可進行其他作業。
保證散熱片散熱良好,罩體遇熱不變形,表面造型美觀、安全,便于檢查維修暖氣散熱片。
暖氣罩的長度應比散熱片長100毫米,高度應在窗臺以下或與窗臺接平,厚度應比暖氣寬10毫米以上,散熱罩面積應占散熱片面積80%以上。
活動式暖氣罩應視為家具制作,根據散熱片的長、寬、高尺寸,按長度大于100毫米、高度大于50毫米、寬度大于15毫米的尺寸即可。
木窗簾盒的施工工藝流程:
1.施工內容:
窗簾盒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房間有吊頂的,窗簾盒應隱蔽在吊頂內,在做頂部吊頂時就一同完成
另一種是房間未吊頂,窗簾盒固定在墻上,與窗框套成為一個整體。
2.施工要點:
窗簾盒的規格為高100毫米左右,單桿寬度為120毫米,雙桿寬度為150毫米以上,長度最短應超過窗口寬度300毫米,窗口兩側各超出150毫米,最長可與墻體通長。
制作窗簾盒使用大芯板,如飾面為清油涂刷,應做與窗框套同材質的飾面板粘貼,粘貼面為窗簾盒的外側面及底面。
貫通式窗簾盒可直接固定在兩側墻面及頂面上,非貫通式窗簾應使用金屬支架,為保證窗簾盒安裝平整,兩側距窗洞口長度相等,安裝前應先彈線。
篇2:施工工藝流程設計試驗制度
1、確保試驗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全面提高試驗工作的管理水平,為施工質量提供安全、可靠、真實的有效數據。
2、結合施工工藝的要求,及時選配合格的材料,提供質量可靠、數據真實的試驗報告。
3、檢驗人員必須認真做好原始記錄,原始數據要完整無缺,不得涂改。
4、檢驗結果擬寫報告,依據充分,結論準確合理,文字簡練、順暢,工整潔凈,簽字手續齊全,按程序辦理審批后執行。
5、試驗人員對試驗的配比、數據的準確性,出據的報告結果必須負責。
6、試驗人員對試驗的所用資料要妥善保管,不得丟失和損壞、受潮變質等。
7、堅持儀器設備的周期校驗工作,校驗后的合格證應明確、清晰粘貼在儀器上,必須建立儀器有效臺賬。
8、施工工藝流程必須嚴格按現行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及施工。
篇3:保溫杯生產工藝流程(二)
保溫杯的生產工藝流程(2)
一、生產工藝流程圖
1、外殼加工流程
外管領料―割管―水脹―分段―脹形―滾中角―縮底―割底―沖筋―平上口―沖底―平底口―清洗烘干―檢驗敲坑―合格外殼
2、內殼加工流程
內管領料―割管―平管―脹形―滾上角―平上口―平底口―滾螺紋―清洗烘干―檢驗敲坑―對焊―試水檢漏―烘干――合格內膽
3、外殼和內殼裝配流程
配杯口―焊口―壓中底―焊底―檢焊口焊底―中底點焊吸氣劑―抽真空―測溫―電解―拋光
―測溫―檢驗拋光―壓外底―噴漆―抽檢測溫―檢驗噴漆―絲印―包裝―成品入庫
二、生產工藝簡要說明
1、割管:用車床,具體按《割管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尺寸準確,及時發現不良品、料廢,操作中要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2、水脹:用水脹壓機,具體按《水脹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注意力集中,時刻注意產品的凹坑、尺寸、形狀是否符合要求。
3、分段:用儀表車,把水脹一出二的二個外殼割斷,要求尺寸準確,割口均勻、無缺口、毛邊,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4、脹形:用大壓機,具體可按《水脹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注意力集中,是外殼的管子焊處要與模具的合處相對應,時刻注意產品的凹坑、尺寸、形狀是否符合要求。
5、滾中角:用車床,把通過脹形外殼的內凹形狀處的二邊角滾至符合尺寸求,要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6、縮底:用車床,具體按《縮口作業指導書》執行。把通過脹形外殼圓弧底口縮至符合尺寸要求,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7、割底:用車床,把縮過底的外殼底口割至標準尺寸,割口均勻、無缺口、毛邊,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8、沖筋:在小壓機上把外殼口處的焊接縫壓扁,在焊口時不會跳焊,使焊口平滑均勻。
9、外殼平上口:用車床,平口均勻、無缺口、毛邊,符合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0、沖底:用壓機,要求注意力集中,時刻注意產品的凹坑、尺寸、形狀是否符合要求,特別要注意沖壓底部是否有裂縫。
11、平底口:用儀表車,平底口均勻、無缺口、毛邊,符合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2、平管:用儀表車,平一頭管口,平口均勻、無缺口、毛邊,符合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3、滾上角:用車床,把脹形好的內膽凸出角處滾至符合尺寸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4、內膽平上口:用儀表車,平口均勻、無缺口、毛邊,符合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5、滾螺紋:用專用螺紋機,具體按《滾螺紋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注意力集中,調整螺紋深淺符合尺寸要求;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6、清洗烘干:把內膽、外殼清洗干凈并烘干;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17、檢驗敲坑:檢驗內膽、外殼是否合格,有凹坑、凹點的敲平至符合要求,輕拿輕放。
18、對焊:把內膽與內底對焊起來,具體按《對焊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焊接的焊縫光滑、無漏洞、無凹坑。
19、試水檢漏:把對焊好的內膽充氣試水,對焊縫有無漏洞,不漏為合格。
20、配杯口:把內膽、外殼合一起,杯口合平;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凹坑、凹點、麻點、報廢品。
21、焊口焊底:具體按《焊口焊底工藝作業指導書》執行,要求確保焊口底焊透并圓滑,無凹凸點、焊瘤及漏焊點。
22、點焊:中底內點焊上吸氣劑,注意點焊上的吸氣劑必須在24小時內去抽真空效果才好,否則會無效。
23、壓中底:把焊好口的杯壓上點焊上吸氣劑的中底,壓與底口平整。
24、檢焊口焊底:對焊好口底的杯進行檢驗,挑出是否有漏焊、杯口焊不好或其它不良原因的杯。
25、抽真空:無尾抽真空,嚴格按照抽真空操作標準執行。
26、測溫:具體按《電測溫工序作業指導書》執行,檢驗杯是否真空,挑出不真空杯。
27、電解:送外協電解,要求杯內電解光亮均勻,無水印、黃點。
28、拋光:要求杯外殼拋得細膩且紋路有序,杯口平滑光亮,不可有明顯拉絲、擦傷、黑絲及凹點、拋光膏殘留的現象。
29、檢驗拋光:拋光后的杯是否符合要求,不好的要重新拋,好的流到下一工序。
30、壓外底:對拋光好的杯壓上外底,要求壓平整。
31、噴漆:送外協噴漆,顏色如樣,要求噴漆均勻牢固,不可有掉漆、麻點等。
32、檢驗噴漆:對噴漆后的杯是否符合噴漆要求,不好的要重新退漆拋光,好的流到下一工序。
33、絲印:按要求絲印上商標LOGO,要清晰,圖案標志、大小、顏色、位置如樣品;絲印標用膠袋粘不下,用指甲不易扣下,所以絲印后必需要用烘道烘過。
34、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