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現場安全用電作業指導書
1概述為了規范我局施工現場安全用電,防止觸電事故發生,保證員工身體健康,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2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我局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3參照文件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3.2《廣州地區電氣設備裝置規程》。3.3《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J54—83。3.4《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GB6829—86。3.5四航局《管理手冊》7.5.6。3.6四航局《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程序》QP7-6。4職責和權限4.1項目部電氣工程師負責施工現場用電方案的設計。4.2工程、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安全用電方案的實施,項目部安全部門負責施工安全用電的安全檢查和監督。4.3電工負責電氣設備的安裝、檢修,做到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4.4施工現場的所有作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用電的有關規定。5實施要求5.1作業人員管理5.1.1電工5.1.1.1電工必須由當地勞動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電工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書后方能操作。5.1.1.2電工應熟悉施工現場的各種電器設備,并能及時檢查和定期保養。5.1.1.3電工必須熟悉本施工現場的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并嚴格執行。5.1.2各類用電人員:5.1.2.1使用設備前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停止使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5.1.2.2停電檢修時,在開關箱上必須掛有禁止合閘的警示標識。5.1.2.3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作妥善處理后進行。5.2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上總容量50KW以上,都要有完善的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其內容包括:5.2.1現場勘察、了解工程需要用電力、電源供給情況。5.2.2確定電源進線、變、配電及結線圖。5.2.3進行負荷計算。5.2.4選擇變壓器。5.2.5制定用電安全措施。5.3配電室、自備電源的選址及要求。5.3.1配電室應靠近電源,并應設在不受灰塵、蒸汽、腐蝕電解質污染、腐蝕及受潮的地方。5.3.2配電室應能自然通風,并應采取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防蛇鼠等小動物出入的措施,配備絕緣手套、絕緣鞋,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并配鎖。5.3.3配電室通道暢通,室內裸導電部分必須用金屬網屏蔽,令操作人員不可觸及。5.3.4自備發電機組的排煙管道必須伸出室外,室內嚴禁貯存油桶及其它易燃物體和雜物。5.3.5發電機電源與外電線路電源互鎖,嚴禁并列運行。5.4配電線路5.1架空線必須采取外表加以絕緣保護的導線,負荷電流小于其允許載流量,線路末端電壓偏移小于額定電壓5%,滿足機械強度要求,相線與零線要用顏色區分,并設在專用的電桿上,電桿應采用砼桿或木桿,木桿梢(尾)徑不少于13cm。嚴禁使用金屬裸線作為綁線拉線用,拉線宜用截面大于3×Ф4鍍鋅鐵絲,在高于地面2.5米處設拉線瓷隔離,桿距小于25米,橫擔牢固,絕緣子固定電線,線距不得小于0.3米,排列整齊。5.2電纜干線應穿管埋地敷設,埋深不小于1米,管內導線無接頭,管口密封,嚴禁地面明設,并加以保護,避免機械損傷和電解質腐蝕。其接頭設在地面上可靠的接線盒內,過機動車道段應用鋼管護套,直埋式通過道段應鋪磚保護或采用塑管護套。5.5配電開關箱5.5.1配電系統應實行分級配電,總配電箱應靠近電源,分配電箱應設在負荷相對集中地。開關箱應由末級分配電箱配電,二者距離不超過30米。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米。5.5.2配電開關箱應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并應裝設端正牢固,必須有效防漏、防灰塵。電源線、電閘插座用專用電板安裝。5.5.3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分別設置,不得破損、松動和有外露帶電部分。金屬箱體內所有漏電情況下可能帶電部分必須接可靠的保護零線。開關上工作零線不應接保險絲,應接與零線截面相符的銅導線,確保零線不會熔斷。5.5.4開關箱內設漏電保護器,實行“一機、一閘”。嚴禁用一個開關控制二個及以上用電設備。5.5.5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的規定,按產品說明書安裝使用。工作零線必須插入漏電保護器,保護零線不得接入漏電保護器。5.5.6配電箱內不得放置任何雜物,不得掛任何臨時用電設備,并經常保持清潔。5.6接地接零5.6.1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供電系統中采用三相五線保護接零系統,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或配電室的中性線或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中性線都可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5.6.2施工現場引用外電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要求作保護零線或作保護接地,但不得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作保護接地。5.6.3保護零線必須滿足機械強度要求,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5.6.4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5.6.5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線總配電箱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或末端作重復接地,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歐姆。5.6.6施工現場高度超過30米的金屬腳手架、井字架、門式架和塔吊等機械設備,在相鄰建筑防雷裝置保護范圍外,應安裝防雷裝置,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得大于30歐姆。5.6.7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二根以上為一股導線,在不同點與接地裝置作電氣連接。不得用鋁導體引接地下接地線,施工現場的供電系統嚴禁用大地作零線。5.7用電設備的保護與要求5.7.1外用電梯、井字架等垂直運輸機械的上下極限位置安裝限位開關,外用電梯橋廂內外均安裝緊急停止開關,外用電梯所經過的樓層,應設置聯鎖裝置的防護門。5.7.2潛水泵外殼防護應符合防水密封8級要求,電源線應采用防水橡皮護套,并不得承受外力。5.7.3交流弧焊機一次側電源線長度應不大于5米,設置防護罩,二次側電纜長度一般應在20米——30米為宜。5.7.4手持式電動工具的使用、管理應符合GB3787—83的規定,電源線不得有接頭,外殼、手柄、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作空載檢查,正常后方可使用。5.7.5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按危險等級選擇照明燈具,潮濕、導電良好場所使用的照明燈具采用安全電壓。5.8安全用電距離和外電保護5.8.1外電線路下方不得搭設工棚、建造生產設施或堆放物件、架具、材料及其它雜物。5.8.2在建工程及其腳手架、作業機械外側邊緣與外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少于下表:外電線路?電壓1千伏以下1—10千伏35—110千伏154—220千伏330—500千伏最少安全距離(m)46810155.8.3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最低點與路面垂直距離不少于6米。5.8.4施工過程中,由于特定環境和條件限制達不到(1)、(2)、(3)項要求時,要采取屏蔽遮欄等防護辦法。5.8.5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倒。在廠礦、居民住宅區施工時,要查明開挖位置是否埋有電纜,避免損傷電纜,防止觸電。?6記錄與歸檔6.1項目部對安全用電應有施工組織設計并有記錄,并按《記錄控制程序》的要求記錄與歸檔。6.2檔案資料的建立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執行。6.3建立用電和變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資料。6.4主管部門檢查驗收意見資料。6.5接地電阻(包括避雷針)測定記錄。6.6定期檢查記錄。6.7技術交底資料。
篇2:建筑工人安全作業指導書機械工具用電防護
建筑安裝工人安全作業指導書--機械、工具的用電及防護
第九章電動建筑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用電及防護
9.1一般規定,施工現場中一切電動建筑機械和手持電動工具的選購、使用、檢查和維修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9.1.1選購的電動建筑機械、手持電動工具和用電安全裝置。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并且有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9.1.2建立和執行專人專機負責制,并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
9.1.3設備不帶電部分的金屬體,外殼應做好相應的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其接地電阻值應符合有關規定。在做好接零或接地的同時,還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的動作時間應符合有關規定,對產生振動的設備其保護零線、地線的連接點不得少于兩處。
9.1.4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井架等在安裝避雷裝置的同時,還必須按規定做重復接地,設備的金屬結構之間應保證安裝連接。
9.1.5電動建筑機械或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必須按其容量選用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并應符合GB1169-74《通用橡套軟電纜的要求》其中的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之下只能作保護零線或重復接地線,嚴禁作相線使用。
9.1.6大型設備應單獨設置線路及配電箱,如《塔吊、施工電梯等》,為保證線路的電壓與電流的穩定與平衡。對單箱與兩箱用電的設備,用電相位應作相應的搭配如《電焊機、對焊機、照明用電》。
9.2手持電動工具
9.2.1一般場所應選用II類手持電動工具,應裝設額定漏電動作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的漏電保護器,如采用I類工具,必須作保護接零或接地。
9.2.2露天、潮濕場所或在金屬構架上操作,必須選用II類工具,并裝設防濺型的漏電保護器,嚴禁使用I類電動工具。
9.2.3在狹窄場所,鍋爐、金屬容器、地溝、管道內應選用帶隔離變電器的II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如采用II工具,必須裝設防濺型的漏電開關。
9.2.4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必須采用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并不得有接頭,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作空載檢查,運行正常方可使用。
篇3:建筑工人安全作業指導書施工現場臨時用電
建筑安裝工人安全作業指導書--施工現場臨時用電
第七章施工現場臨時用電
7.1用電管理:
7.1.1凡用電設備在5臺及5臺以上或設備容量在50KW以上者,均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設備在5臺和總容量在50KW以下者,應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7.1.2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和步驟
7.1.2.1現場勘探,目的是了解施工現場的地貌環境,是否受外電線路的影響,了解供電源的位置,便于下步工作的安排。
7.1.2.2確定電源進線、變電所、配電室、總配電箱的位置及線路走向,目的是為了解對今后的臨時用電創造一個良好的便利條件,有合理的布置,不影響今后的施工,對電源供用電進行合理的分配。
7.1.2.3進行負荷計算,目的是經過用電量的計算來確定配變及供電源的供電量,選擇輸電線路的截面和配電箱用電設備的容量。
7.1.2.4選擇變壓器容量,導線截面和電器的類型、規格,根據總用電量確定變壓器,供電量的容量。(一般變壓器功率因素按0.8計算),根據設備容量選擇,總輸電線路,分支線路的導線截面目的是為了滿足設備供電量,防止導線因過截而受熱發生火災事故,同時還要避免大馬拉小車現象,減少不必要的能源和經濟損失。
7.1.2.5繪制電氣平面圖、立面圖和接線系統圖,目的是了為了便于管理和維修。
7.1.2.6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目的是為了強化對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在事故發生的同時有一個合理的對策。
7.2配備專業人員
7.2.1施工現場用電設備的安裝,維修拆除,必須有專業人員完成;電工的技術水平,應與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的復雜性相適應。安裝、維修、拆除、移動必須在停電情況下進行,必要時有專人監護,同時應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防護用品。
7.2.2各類用電人員,應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和設備的性能,正確使用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開機前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作妥善處理。
7.2.3下班后或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箱門,以防止他人玩弄。
7.3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與外電防護
7.3.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也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目的是為了防止雷電、桿塔倒塌、斷線時造成的傷害。
7.3.2建筑物、外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線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是為了防止材料、構件的碰撞,造成觸電事故以及電弧的傷害和電磁場的感應而造成觸電事故,建筑物、腳手架外側與外電邊線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下列規定:1KV以下為4m,1~10KV為6m,35~110KV為8m,154~220KV為10m,330~500KV為15m。
7.3.3超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
7.4外電的防護
7.4.1對于達不到7.3.2、7.3.3條中規定的最小距離時,應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拆牽移位,無條件的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同時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在加設防護設施時,要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員負責監護。
7.4.2在無法加設防護設施的情況下,必須與有關部門聯系,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則不得施工。
7.4.3在線路附近開挖溝槽,必須防止外電線路的電桿傾斜、懸倒,應與有關部門聯系采取加因的措施。
7.4.4在有靜電的施工場地內,集聚在機械設備上的靜電,應采取接地泄漏措施。
7.5架空配電線路及電纜線路
7.5.1架空線路的電桿安裝
7.5.1.1架空線路架設的桿件一般宜采用水泥混凝土電桿,但不得有露筋和環向裂紋出現,否則不得使用,若使用木桿,材質必須堅硬,不得有腐朽、劈裂及其他損傷現象,木桿總長不小于8m,梢徑不小于140mm。
7.5.1.2桿件的埋深深長不得小于桿總長的六分之一,不得有傾斜,并應防止桿基礎積水的現象,回填時每0.5m夯實一次,并要高出地面0.3m。
7.5.1.3拉線坑的深度應不小于1.2m,拉線桿應用ф14~16鍍鋅園鋼,拉線石用50×50×10鋼混凝土預制板,拉線用不小于ф8鋼絞線,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小于45°,當受到地形限制時不得小于30°,終端拉線應與線路方向相對應,防風拉線應于線路垂直。
7.5.2架空線的導線選擇
7.5.2.1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其導線截面的選擇應根據負荷電流不大于其允許載流量,未端電壓的偏移不大于額定電壓的5%。
7.5.2.2單相線路的零線截面與相線面相同,三相四線制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的截面不小于相線截面的50%,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絕緣鉛導線截面不得小于16mm2,絕緣銅導線截面不得小于10mm2。
7.5.2.3導線的相序排列,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L1、N、L2、L3,保護零線在同一橫面上時的相序排列為L1、N、L2、L3、PE。
7.5.2.4架空線路的擋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離不得小于0.3m。
7.5.2.5架空導線的固定應采用絕緣子,嚴禁直接固定在橫旦上,綁扎應采用單股絕緣線,嚴禁用鐵絲綁扎。
7.6電纜線路
7.6.1電纜線應采用埋地和架空敷設,嚴禁地面明敷,要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
7.6.2電纜線在室外直接埋地時其深度不小于0.6m,上下鋪設50mm厚的細沙,然后再覆蓋磚及硬質物保護。穿越建筑物,道路及引出地面2m高度,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進行保護,進入配電箱,應用橡膠防護卷,不得與電箱直接接觸。
7.6.3地埋電纜需要接頭,應設在地面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遠離易燃物和腐蝕場所,嚴禁將電纜接頭處埋入地下。
7.6.4電纜架空敷設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并用絕緣子固定,嚴禁用金屬裸線綁扎,固定點距離應能保證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來的荷重,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是2.5m。
7.6.5輸入建筑高層的臨時電纜配電必須采用埋地引入,電纜垂直敷設時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并要靠近負荷中心,固定點每層不得少于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