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技改工程管理辦法規定

技改工程管理辦法規定

2024-07-11 閱讀 5175

范圍

本辦法規定了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直屬、全資、控股火力發電企業設備技改工程管理的職責、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和考核等。

本辦法適用于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直屬、全資、控股火力發電企業設備技改工程管理工作。

2引用標準及參考文件

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

GB/T15498-1995企業標準體系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的構成和要求

GL/T800-20**電力行業標準編制規則

DL/T600-20**電力標準編寫的基本規定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生產性資本性支出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3職責

3.1生產技術部門職責

3.1.1生產技術部門是技改工程的歸口管理部門。

3.1.2負責組織工程項目及計劃的申報,指導工程可研報告、概(預)算、效益分析報告的編制。

3.1.3負責審查、平衡、匯總、上報的工程項目計劃,并負責組織、審查重點工程項目的方案論證、可研報告或初設文件,編制工程項目年度計劃。

3.1.4負責下達技改工程計劃,并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管理,監督、檢查計劃的實施(包括質量、工期、費用等)。

3.1.5參與工程項目的招投(議)標。

3.1.6監督工程項目的實施,負責工程項目的后評估工作,并對工程實施效果、指標進行考核和調整。

3.1.7負責重大項目簽訂承包責任書。

3.1.8負責工程資金使用計劃的審核,配合財務、審計部門對工程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1.9管理技改項目的監理工作。

3.1.10參與審核工程的年終決算工作。

3.1.11負責審查技術改造的規劃,組織編制本單位技術改造等規劃。

3.2財務部門職責

3.2.1財務部門是工程財務監督的專業管理部門。

3.2.2負責將生產部門擬定的技改項目計劃納入企業總預算進行平衡,并提出調整意見。

3.2.3負責對月度技改工程用款進行審查、撥付。

3.2.4負責對工程資金的使用情況實行財務管理監督。

3.3審計部門負責組織對工程項目的概(預)算、結算(決算)等全過程審計監督。

3.4安監部門職責

3.4.1安監部門是工程項目安全監督的專業管理部門。

3.4.2負責組織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指導工作。

3.4.3負責監督、檢查、指導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施工隊伍的安全資質審查等工作。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年度工程計劃的申報與審批

4.1.1技改工程項目實行年度計劃和三年重點項目滾動規劃的管理。企業應在每年9月1日前完成項目年度計劃和三年滾動規劃的制定工作,并報送分支機構審核。申報項目時不得將一個獨立項目分解,也不得將沒有聯系的若干獨立項目合并為一個項目。

4.1.2項目計劃的編報和審批

4.1.2.1自定項目及計劃建議書,經企業主管領導批準后,報集團主管部門備案。

4.1.2.2單項費用在20萬元-100萬元之間的一般技術改造項目和小型基建項目,項目計劃及建議書報集團公司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4.1.2.3單項費用在100萬元-500萬元之間的重點項目,應單獨提交立項申請,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和概況、可行性分析報告、初步設計方案、工程概算、技術經濟效果分析、項目實施計劃等,立項申請經集團公司批準后實施。

4.1.2.4單項費用在500萬元-1000萬元之間的重大項目,應單獨提交立項報告,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和概況、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相關文件、工程概算、技術經濟效果分析、項目實施計劃等,立項報告經集團公司批準后實施。

4.1.2.5單項費用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提出立項申請報集團公司批準后,開展可行性研究并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報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審批。對需國家綜合經濟部門審批的,按建設程序報批;不需國家綜合經濟部門審批的,經集團公司批準后實施。

4.1.2.6當年實施的一般和重點項目應提前半年報出;重大項目應提前一年報出,且原則上應是三年滾動規劃中所列項目。

4.1.2.7三年滾動規劃包括重點和重大項目。三年滾動規劃每年應進行修訂,隨年度計劃一并上報,經集團公司批準列入規劃的項目方可開展前期工作。

4.1.2.8已列入年度計劃的項目一經批準,不得隨意變更。在執行過程中因情況發生變化確需調整時,必須經原批準部門審查批準。

4.1.2.9遇特殊情況需增加項目時,應按規定提出專項申請,按規定程序報批,經集團公司批準列入年度計劃后組織實施。

4.2計劃的實施與調整

4.2.1企業應嚴格實行項目開工、竣工報告制度,重點和重大項目開工報告應經集團公司批準。對一般項目開工、竣工報告,應同時報集團公司項目主管部門和分支機構備案;對經批準的項目應迅速組織實施,落實專人管理;同時應加強過程控制,嚴把安全質量關。

4.2.2嚴格控制外包工程,對一般和重點技術改造工程原則上不外包。凡外包工程項目,均應按項目的建設規模、工期、工程質量等要求按有關規定進行招議標,擇優選擇施工單位。

4.2.3企業必須嚴格按批準的概算控制項目投資,加強預算管理,努力降低造價,如因不可預見原因造成項目方案變更并可能超預算的,必須書面報集團公司審批。

4.2.4企業應在項目竣工一個月內,組織進行項目驗收,編寫竣工報告。重點及以上項目的竣工報告應報集團公司項目主管部門和分支機構。對重大項目,一年內應進行項目后評估工作,內容包括:項目運營情況、技術評價、投資分析及效益分析等,并編寫項目評估報告報集團公司項目主管部門。

4.2.5企業應及時做好各項帳務、物資、債權、債務的清理結算,做到工完賬清,并及時按投資估價增加固定資產,以及時提取折舊。

4.3工程規劃的編制

4.3.1規劃編制的原則是必須在設備進行綜合技術評估和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以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和綜合經濟效益為目的,根據國家、行業、集團公司的規定,進行統籌安排、綜合平衡。

4.3.2報送年度工程項目計劃的同時報送工程規劃。生產技術部門組織對設備進行綜合評估和安全性評價。

4.3.3應根據下發的工程規劃和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規劃。

4.4工程資金管理

4.4.1集團公司內部核算企業技改項目資金由集團公司統一管理、統籌使用。為便于企業自行安排投資額較小的技改項目及小額零星購置,按年度固定資產折舊資金總額的10%左右自留,其余部分全部上交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在下達年度計劃時依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集團公司控股企業年度技改項目及費用經集團公司審核后報董事會批準。

4.4.2企業應嚴格按批準的項目和資金(含自留資金)專款專用。自留資金必須納入企業年度預算管理中統籌安排,用于投資額在20萬元以下的技改項目、技改項目前期工作及單項費用在5萬元以下的零購項目,其中直接用于生產性設備改造的費用不得小于80%,不得用此資金購買小汽車等消費性物資。

4.4.3對需跨年度實施的技改項目,其費用應統一預算,分年度控制。

4.5工程全過程管理

4.5.1工程項目實行“六制管理”(項目負責人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概預算制、后評估制)。根據項目的進展,有關部室不定期進行現場監督和抽查,對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后評估。

4.5.2接到下達的年度工程計劃后應編制技改的實施計劃。

4.5.3對重點工程和機組大修項目,在項目或大修開工前與有關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對指定的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垂直管理模式,即: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或工作小組,定期對工程的進展情況進行分析、協調和監督,根據情況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工程后評估和工程審計。

4.5.4應認真組織實施已批準的工程項目,確保工程的安全、質量和按期竣工,及時向集團公司匯報重點工程進展情況和資金的使用情況。集團公司對工程的實施情況、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技術管理以及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5.5在工程結束后,在規定的時間報送驗收總結、竣工報告,生產技術部門、財務審計部門對單項費用在1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的實施情況、竣工報告和總結報告進行審核和評估。

4.5.6項目完工后,對工程項目的相應指標進行調整。對重點技改工程進行抽查,并對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審計和后評估。

5檢查與考核

5.1本辦法的執行情況由生產技術部門負責檢查與考核。

5.2依據本辦法和企業經濟責任制相關規定進行考核。

篇2:技改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本制度是依據《公司所屬各廠礦檢修施工(含項目施工)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一般安全要求、現場安全要求、特殊作業以及設備檢修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基層單位所承攬的各廠礦檢修及新建、擴建、改建等項目。

第二章?一般安全要求

第三條?一切項目的施工工作,應嚴格遵守上級及本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

第四條?施工作業前,應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落實施工中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制,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應由技術負責人事先擬定施工計劃,施工計劃中應明確檢修、技改中總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措施、安全要求以及各項目具體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經建設單位和公司安全管理部審定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過程中的具體安全工作由工程公司(項目部)經理全面負責。

第五條?項目施工過程中,執行“誰主管,誰負責”和“誰施工,誰負責”的安全管理原則,要明確該工程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并將名單予以成文公布。

第六條?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在作業前必須由建設單位組織進行安全教育,詳細交待施工項目、作業時間、作業現場的安全情況、危險危害因素和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再由承攬該工程的分公司(項目部)工程公司技術負責人結合工程的工期、質量、成本等實際情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第七條?外委的施工項目,建設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向施工單位做好檢修項目的技術交底,掌握其施工進度、質量、安全情況,及時做好協調工作;各分公司要積極配合建設單位做好該項目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員入場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第八條?對危險部位和特殊部位的施工,應嚴格遵守《公司危險作業審批制度》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參加作業的人員除經安全教育外,還應進行考試,考試合格者才能進行工作。

第九條?凡獨立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本工種、本崗位的上崗證或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學徒工、實習人員等沒有取得操作資格證的人員不得單獨上崗工作。

第十條?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班前班中嚴禁飲酒,檢修施工現場禁止吸煙。

第十一條?技改項目和停工檢修的重大檢修施工項目,分公司(項目部)必須向公司安全管理部上報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經審核批準后,方可組織施工。

第十二條?各種起重運輸機械必須按規定進行定期維修檢驗,聯鎖開關及超載、回轉、卷揚和行程控制等安全裝置必須完好有效;常用起重工具,如機械卷揚機、桅桿、井字架、手動葫蘆、千斤頂、鋼絲繩等均應完好,安全可靠。

第十三條?施工中所使用的腳手架、跳板、所系安全帶、安全繩和安全網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性能安全可靠。

第十四條?施工中所使用的電器設備和手持電動工具絕緣要良好,外殼必須接地,應配備漏電保護裝置。嚴格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進行配置,工器具應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第十五條?電氣焊工具安全附件要良好;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氣焊的乙炔氣瓶必須直立放置使用,要注意固定,防止傾斜;減壓閥出口要加防止回火器。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應大于10米,氧氣瓶、乙炔瓶周邊10米范圍內不能存在明火,不得靠近熱源及電氣設備,夏天氧氣瓶、乙炔瓶要注意防止曝曬。

第十六條?施工中使用的分析、檢測、計量儀器、儀表必須經過維修、檢驗、標定,并有經過計量監督部門檢驗標定的合格證。

第十七條?安全管理部不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專職安全員(安全監督崗)必須跟班作業,深入現場,做好現場安全監督檢查,發現危及安全的人和事有權制止。

第十八條?項目竣工后,生產和檢修雙方要執行交接驗收手續,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質量是否合格,安全防護設施、保護裝置是否恢復齊全。如不合格或安全防護設施、保護裝置沒有恢復齊全,則不能驗收投入生產。

第三章?檢修現場安全要求

第十九條?施工現場必須根據方便施工、布置合理、保證安全、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則,設立檢修休息室、作業工棚以及施工機具及設備材料的堆放場。

第二十條?施工現場的道路必須暢通,道路寬度、轉彎半徑等必須保證行車安全;施工現場機動車輛按規定限速行駛。

第二十一條?施工現場的危險點,如井、坑、電器設備、壓力容器及氣、液排放點等,必須設危險警示標志、夜間要設紅燈信號。現場應有充足的照明,有明顯的標志和警示。

第二十二條?施工現場的各種井、溝、池、洞等必須有可靠的蓋板、欄桿,并懸掛安全警示標示牌,不得任意拆除,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第二十三條?施工現場電氣線路架設必須符合有關規程要求;在防火、防爆場所,要使用防爆開關、接線盒等;在容器內、巷道內和潮濕的作業現場內必須配裝安全低壓電源;現場臨時用電設施必須有可靠的防雨雪和防潮措施。

第二十四條?凡進入有毒、有害部位(包括進入設備內、容器、井下通風不良場所、下水井內等)作業前,必須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濃度監測,必須配備適用的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等特殊防護用品,以防中毒。

第二十五條?施工現場的扶手、欄桿、爬梯、平臺、蓋板、承重件等均應在作業前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使之安全可靠。

第二十六條?各分公司(項目部)、承包單位在施工期間必須保證通訊暢通、急救電話、消防、保衛報警電話要暢通,責任要落實到人。

第二十七條?在設備檢修中,要及時與建設單位工藝操作人員配合檢修作業區域,及時監督處理檢修時生產工藝中發現的各類問題,生產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可隨時停止檢修,撤離現場。

第二十八條?施工過程中如有易燃、易爆、帶壓、有毒、高溫、腐蝕等物料的機泵、管道設備時,必須先停車,切斷物料,卸壓降溫,進行倒空、蒸煮、吹掃、置換、通風處理,加堵盲板,切斷物料來源。

第二十九條?進行倒空、卸壓、置換、吹掃時,必須由建設單位操作人員處理,防止因排放造成火災、有毒有害危險和污染環境。

第三十條?電器設備線路檢修必須先切斷電源,并掛上“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等警告牌;必須指定專門人員進行,嚴格執行電業檢修安全規程。

第三十一條?用電設備、照明等被拆除后,不得留有帶電部分線路,如必須保留電源線時,必須切斷電源,將電線端頭包以絕緣膠布,并將其固定在離地面2.5米高空或適當的地方。

第五章?非正常的特殊施工作業安全要求

第三十二條?高空作業安全要求

在距離基礎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空進行作業,稱為高空作業。

(一)患有精神病、癲癇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人不準參加高空作業。

(二)高空作業必須要有安全監護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進入高空作業現場的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三)作業開始前,高空作業項目負責人必須檢查作業場所欄桿、扶手、跳板、腳手架等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要求時,不準進行作業。

(四)高空作業一律使用工具袋;遞送工具、材料、設備零部件及拆除物不準上下投擲,應用繩索吊送;較大的工具應拴(固定)在構件上;上下層同時作業時,應有可靠的隔絕設施;工作完畢,應將工具、材料收拾清理,防止落下傷人。

(五)遇雷電、大雨、大霧、六級以上大風等天氣,不準進行露天高空作業。

(六)高空作業現場必須設立圍欄或其他明顯安全界標,無關人員不準在作業點下面通行和逗留。高空作業和架空電力線路必須保持安全距離,以防觸電。

第三十三條?進入容器作業安全要求:

凡進入有可能缺氧或有毒害的有限空間的作業,如塔、釜、管道、儲罐、余熱鍋爐、地坑、井、溝、池等處,稱為進入容器作業。

(一)進入容器作業,要與有關的涉及或影響單位聯系,并得到許可,辦理有關手續和保障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

(二)進入容器時,必須有熟悉工藝和工作環境的人員,在能夠觀察到容器內作業者的位置進行監護(必要時可以聯系氣體監測人員到場協助監護)。

(三)進入容器作業,容器內照明必須符合防爆要求,所用電壓不得高于36V;如遇潮濕、金屬容器內作業,其電壓不得高于12V;燈具必須有玻璃保護罩和金屬保護網,導線絕緣良好。

(四)進入容器作業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電動工具,必需使用時,要按動火管理規定進行;電動工具外殼要可靠接地、導線絕緣良好,并配備漏電保護裝置,使用者必須穿戴絕緣鞋和絕緣手套。

(五)進入容器作業,要有良好的出入通道和換氣通道,通風不良時,要強制通風。作業人員要根據需要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另一頭應拴好延長繩索,交給容器外監護人員,并事先規定好聯系信號,監護人不得離開崗位。

(六)容器、設備內進行作業時,其空氣中含氧量、有毒有害氣體(或蒸汽)及粉塵應在作業之前30分鐘內進行監測分析。空氣中的含氧量應為18—22%;有毒有害氣體(或蒸汽)及粉塵的濃度應小于《車間空氣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容器、設備內作業時間不宜過長,應輪換休息。

(七)若強制通風仍不能滿足作業要求而必須進行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佩帶隔絕式防毒面具,并要根據具體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和隱患,對可能產生火花的器具、能產生靜電的衣服、釘子鞋進行全部或部分禁止。

第三十四條?交叉作業安全要求

(一)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二)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三)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米,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米。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四)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電梯的進出通道口),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層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五)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

第三十五條?動火作業安全要求

(一)動火作業應采取嚴格的防火、防爆措施,并事先與安全、保衛部門聯系,辦理《動火證》方可動火。

(二)動火作業必須明確動火負責人、執行人、監護人,監護人要對動火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不得在作業時離開現場。

(三)動火作業前要認真檢查清除現場的易燃、可燃物,不能清除的,要嚴密監視控制。

(四)危險場所的重大動火作業,應派消防車輛和消防人員監護。

(五)動火作業結束后,要認真檢查清理作業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現場。

第三十六條?起重、吊裝作業安全要求

(一)起重作業人員必須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

(二)起重作業前,要對所使用的起重器械、機具、索具等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必要的試驗。

(三)重大、復雜的起吊工程,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其作業現場應劃出警戒區、設置安全標志,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工作現場。

(四)一般情況下,嚴禁利用生產設備、管道、管架、電桿及生產性建筑物、構筑物作吊裝錨點。必需使用時,應經過計算并經機動部門審查批準。

(五)額定起重量大于0.5噸的起重機械(包括電葫蘆),必須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的起重機械安全檢測站檢測,無檢測合格證的設備,不準進行起重作業。

(六)起重作業人員作業前必須熟知施工方案、起重設備性能、操作規程、指揮信號和安全要求。起重吊裝作業必須明確分工、統一指揮、統一規定信號、旗語,禁止無人指揮或多頭指揮。要嚴格執行起重作業“十不吊”。

第三十七條?電器施工作業安全要求

(一)電器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

(二)電器施工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鞋、絕緣手套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三)電器施工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有兩人以上,并明確監護人,監護人技術等級必須高于操作人。

第三十八條?動土作業安全技術要求

(一)凡能影響到地下設備、管道、電纜及臨近裝置、建(構)筑物安全的動土作業,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廠內動土施工,各分公司(項目部)應根據建設單位的施工任務、要求擬定動土方案、安全措施,向作業區域主管單位提出請求,由作業區域主管單位的機動等有關部門核實同意后方可動土,防止地下電纜、管道發生損壞事故。

(三)挖掘的溝、坑、池等,必須在其周圍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夜間設紅燈警示。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制度如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設備檢修技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設備檢修(技改)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行,裝備技術進步和生產經營目標實現的重要環節。其施工作業安全是設備檢修(技改)的首要任務和前提條件。

2.?設備檢修(技改)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設備檢修(技改)領導小組安全責任:

①公司分管設備的副總經理擔任設備檢修(技改)領導小組組長。

②貫徹執行各項勞動保護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

③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設備檢修(技改)工作時,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④研究處理設備檢修(技改)中的安全問題,督促各有關部門和作業區落實檢修(技改)安全責任制。

(2)?生產技術與裝備部安全職責:

①監督協調生產與檢修安全工作。委托公司以外的單位施工的要簽訂安全協議書。

②審查作業區設備檢修安全措施、項目安全責任人,并督促其實施。

③指派安全員負責檢修(技改)施工的安全檢查工作。

④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檢查,查隱患、促整改、查“三違”,監督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勞動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并進行嚴格考核。

⑤在編制檢修(技改)計劃時,應同時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⑥在檢修(技改)過程中,組織有關人員召開安全會,研究、處理檢修(技改)中存在的各種安全問題。

⑦負責改進各種機器設備安全裝置的設計;負責將設備原有的安全防護裝置恢復完善;負責將設備缺少的安全防護裝置補齊。

⑧指派專人負責協調水、電、風、氣的停、送管理工作。

(3)?生產作業區的安全職責:

①應在檢修人員進場前,組織人員對檢修現場、設備等進行清理和清掃,為安全檢修(技改)創造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并與檢修人員協調好檢修期間的安全事宜。

②指定專人負責協調水、電、風、氣的停送工作,并在現場向檢修負責人交接清楚。

③對配合檢修(技改)使用的用具、設備作全面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④在生產與檢修(技改)同時交叉進行時,負責處理影響檢修現場的不安全因素。

⑤負責制訂檢修(技改)安全措施,并組織實施;指派專人負責檢修(技改)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4)?檢修作業區的安全職責:

①檢修作業區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員在檢修(技改)施工人員進場前,應全面了解作業現場情況,對安全施工有關交通道路、車輛、場地、水、電、風、氣、管網以及使用的用具、設備等情況作全面調查了解。

②負責設置安全檢修(技改)施工區域與生產區域的警戒線和安全標志牌;劃定電焊機、氣瓶安全擺放地;搭設施工安全防護平臺、圍欄及走梯等安全防護設施。

③動用生產單位的設備和接用臨時施工電源前,應事先征得生產技術與裝備部領導同意,經確實許可后方可實施。

③施工單位必須在檢修(技改)前對參與檢修(技能)施工的員工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動員與交底;制定檢修(技能)施工安全措施,并負責監督實施。指派專人負責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④認真填寫檢修(技能)安全措施申報表,報安環科審批。并在檢修(技能)施工三天前與委托單位簽訂《設備檢修(技能)安全協議書》。

4.設備檢修(技能)安全規定:

(1)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設備檢修(技能)的安全領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網絡。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檢修(技能)安全措施,并檢查、督促、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及時發現和整改隱患,對“三違”現象要立即制止并糾正。

(3)檢修(技能)施工前,必須對參加施工的員工(含臨時工、民工)進行安全教育,對任務、項目、危險情況、安全要求進行交底,以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4)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

(5)立體交叉作業時,應保持聯絡渠道暢通,在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及拉好警戒線的前提下,應指派專人指揮,專人監護,在確認無任何危險的情況下,才允許同時作業。嚴禁從高處往下拋丟物件。

(6)高空作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起重作業要嚴格執行國家《起重機械安全技術規程》、煤氣作業要嚴格執行國家《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電氣作業要嚴格執行國家《電氣安全技術規程》、焊接與切割作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焊接與切割安全規程》、建筑施工要嚴格執行國家《建筑安裝工程安裝技術規程》。

(7)凡在現場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氣割、爆破、機動車輛、搭架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有關部門簽發的合格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

(8)凡對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質的設備如煤氣管道、焦油管道、粗苯管道、煤氣水封冷凝液管道、初冷器、電捕焦油器、苯塔等動火或進入內部檢修時,應有作業區安全員及專職安全員在場,必要時應有工藝工程技術人員在場,檢修時應攜帶co便攜監測器做好co的監測防止人員中毒,檢修前應進行置換并作爆破試驗,試驗次數不少于3次,試驗合格后才能動火,爆破試驗每兩小時重新做一次,在檢修停止半小時或半小時以上的應重新進行置換并作爆破試驗。在有氧含量測定分析儀時,爆破試驗合格后應加做含氧分析保證含氧量18%22%。

(9)在檢修過程中,必須維護好設備原有的安全防護設施和環保設施,不得隨意拆除,因檢修需要拆除。在檢修設備完成后必須及時修復。同時,要利用檢修機會,補齊完善安全防護設施。

(10)施工單位對廢棄的設備、設施和工業垃圾要及時清理,確保安全通道暢通,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好現場,不留隱患,為恢復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

(11)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進行動火作業,必須按等級提前三天辦好動火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認真落實防火防爆措施。

(12)檢修、技改期間必須加強保衛工作,防止偷盜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