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項目雷擊事故應急預案
工程項目雷擊事故應急預案
1、目的
為避免或減少雷擊事故給現場施工人員造成的傷害和施工設備的損失,結合實際施工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組織機構
為了更好的防治雷擊自然災害,當發生雷擊自然災害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特成立防雷擊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現場控制小組、救援小組、后勤小組、調查小組、善后小組。
3、應急管理職責
3.1領導小組組長職責
1)全面負責雷擊應急救援預案的審批;
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3)領導督促小組成員做好雷擊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求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5)組織指揮求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求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求援經驗教訓。
3.2領導小組副組長職責
1)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求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2)負責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危險性的評估,發生重大事故時,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3.3現場控制小組
1)負責治安保衛疏散工作;
2)必要時代表領導小組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3.4、救援小組
1)為不脫產的專業救援隊伍,平時針對危險目標,配備裝備器材,并對信號做出規定。報警方法、聯絡號碼和信號使用規定要置于明顯位置,使每一位員工都能熟練掌握。
2)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3.5、后勤小組
1)負責事故處理措施相關計劃資金的落實,并收集、核算、計劃、控制成本費用,降低資源消耗,對救援活動提供資金保障;
2)編制處理事故的所需物質及費用報表,并對物資采購進行監督管理。
3)按照區域劃分做好防雷設施設置
4)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3.6、調查小組
1)負責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發生事故時負責技術處理措施及督促措施落實情況;
2)收集各種現場證據供進行事故分析使用;
3)通過調查形成調查報告。
3.7、善后小組
1)處理傷亡人員的保險賠償和設備的維修;
2)清理現場恢復生產施工,安撫人員的情緒。
4、應急事故或情況的識別
4.1通過調度獲取動態氣象信息;
4.2根據氣象信息,掌握天氣動態,隨時觀察天氣變化及時按應急程序向上級報告應急情況,采取應急措施。
5、應急管理
5.1暴雨雷擊來臨前,應急小組成員應當不斷地在場內巡視,并與上級有關部門保持聯系,通知應急小組人員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5.2采取現場應急行動對策:
1)災情的初步估計,通過現場情況觀察,判斷事故擴展可能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外援,并根據有效的信息迅速做出決定。
2)探明危險源及危險物質,確定事故的致因或有害物質。
3)建立現場工作區域,確定重點保護區域、人員、環境、財產及場外保護范圍。
4)現場洗消、處置有毒有害物質。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引發二次事故。
6)當事故處理完畢,救援人員方可撤離現場。
5.3常備物品和應急材料的儲備與管理
消防器材報警標志人員使用安全裝備救援車輛急救設施
手提式4公斤干粉滅火器金屬標志牌絕緣手套、鞋、防毒面罩小型面包車擔架、急救包10具10張各1套1臺各2套
6、應急程序和原則:
6.1應急程序
發生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經理部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向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組長宣布是否啟動應急救援程序--→應急小組作好應急準備--→進入事故現場,啟動應急響應--→清理現場,確認現場警備解除--組長宣布解除應急狀態--評價應急救援過程并完善--作好應急救援相關記錄--向上級領導單位匯報事故情況。
6.2應急原則
1)先救人,后救物原則
2)作好自身保護,避免事故擴大
3)應急小組成員應牢記分工,按小組行動,服從指揮。
4)應急小組成員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帶好隨身搶險工具和個人安全防護用品,迅速各就各位。
7、應急響應
7.1在事故及緊急情況發生后,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積極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并及時向各級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7.2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3嚴格執行有關救援規程和規定,嚴禁救援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傷亡和財產損失。
7.4暴雨時,若房屋內漏雨,應當切斷電源,有秩序地轉移室內員工,以及貴重設備,寢室和廠房應當盡量關閉所有門窗。
7.5若有雷電,應當盡可能地切斷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設施設備的電源,防止電器在雷擊時遭到雷電襲擊。強弱電房和電氣設施周圍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險、救護等應急人員應當做好救援準備。
7.6若暴風造成房屋進水,場地積水:
1)應當切斷電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必要時詢問市政部門排水設施運行情況。
2)應當盡可能防止廁所進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3)由應急小組組織員工,有秩序地轉移,避免推擠踩踏,堵塞通道。
4)房屋積水時應當把設備、資料等物品往高處轉移。
7.7如場內積水嚴重或場外汛情嚴重,應根據情況在報請上級部門批準后,轉移員工到安全地帶,并安排好場地內保衛工作、留守工作。
7.8事故及緊急情況得到遏制后,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并按國務院75號令開展事故調查處理。一般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將事故調查處理意見上報公司。
8、應急狀態的解除
8.1現場清理必須在事故調查取證完畢,并完整記錄在案后方可進行;
8.2當自然災害結束,
傷亡人員得到及時救助,現場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由應急小組組長確認后,宣布解除應急狀態。
9、培訓要求和演習
9.1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雷電知識
大力宣傳防御雷電災害的的知識,宣傳有關防雷減災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提高員工的防雷意識,熟悉防雷減災工作要求,掌握雷電防護基本知識,增強自身的防護能力。
9.2演習
1)通過演習確定救援機構的反應時間,將傷者以最短時間和最佳運送路線送到醫院。
2)確定人員可能受傷的程度,做到病情的控制為運送患者到醫院贏得搶救時間。
3)通過演習讓救援小組成員能明確各自職責,正確使用制所購置的搶救器材和了解正確的搶救方法,同時對應急救援中各成員間配合進行演練。
4)演練應保留相應記錄,演練時間頻率要求應急救援小組至少達到1-2次/年。
篇2:進貨檢驗規范作業指導書(防雷擊管)
1目的及適用范圍
本檢驗規范的目的是保證本公司所購防雷擊管的質量符合要求。
本檢驗規范適用于**制造有限公司E風201智能電話機或其它電話機所用的同型號同性能的防雷擊管。
2參照文件:
本作業規范參照本公司程序文件《進貨檢驗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熱實驗規范》,《電子產品(包括元器件)外觀檢查和尺寸檢驗規范》以及相關可靠性試驗和相關技術、設計參數資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樣程序。
3規范內容:
3.1測試工量具及儀表:耐壓測試儀(DF2672)或滿足測試條件的交流電源,防雷擊管測試工
裝,游標卡尺,錫爐,測力計,濃度不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類及定義:
A類:單位產品的極重要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者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極嚴重不符合規定。
B類:單位產品的重要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者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嚴重不符合規定。
C類:單位產品的一般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者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輕微不符合規定。
3.3判定依據:抽樣檢驗依GB2828標準,取一般檢驗水平Ⅱ;AQL:A類缺陷為0,B類缺陷為0.4,C類缺陷為1.0。標有◆號的檢驗項目抽樣檢驗依GB2829標準,規定RQL
為30,DL為III,抽樣方案為:n=6,Ac=0,Re=1。
3.4檢驗項目、標準、缺陷分類一覽表
缺陷分類
序號
檢驗項目
驗收標準
驗收方法及工具
A
B
C
1
電性能
防雷擊管兩端加上測試電壓AC120V,無過壓保護現象
耐壓測試儀及工裝
√
2
標識
標識完備、準確、無錯誤
目測
√
3
標識附著力
標識清晰,用浸酒精的棉球擦拭三次后無變化
酒精棉球
√
4
外觀檢查
無變形、無破損、無污跡,引線無氧化現象
目測
√
5
尺寸及封裝
符合設計要求
游標卡尺
√
◆6
可焊性
溫度260±10℃,時間2S,滲錫表面光滑,無起珠和波紋狀
錫爐
√
◆7
耐焊接熱
溫度260±10℃,浸錫時間5S后,外觀、電氣與機械性能良好
錫爐
√
8
引出端強度
水平拉力10N,時間5S,無可見損傷
測力計
√
9
包裝
包裝良好,隨附出廠時間及檢驗合格證
目測
√
4相關記錄與表格
《進貨檢驗報告》HWM-QR099-
批準人簽名審核人簽名制定人簽名
批準日期審核日期制定日期
篇3:外檐幕墻工程現場防雷擊措施
外檐幕墻工程現場防雷擊措施
1、在建筑最高點處設避雷針,通過引下線至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2、雷擊時,作業人員停止作業,不得在高處、低涯處或接地線處停留。應提前撤至安全地帶。
3、雷擊前,應關閉電源,以防電用設備遭雷擊毀損。
4、為防止雷災,易燃物不應放在高處,以免落地造成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