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項目鋼結構工程施工方法
溫室項目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方法
1.鋼結構制作場地、存放、運輸
鋼結構的制作場地定在現場,20m,寬5m,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鋼構件應根據鋼結構的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應。
運輸鋼構件時,根據鋼構件的長度、重量選用車輛;鋼構件在運輸上的支點、兩端伸出的長度及綁扎方法均應保證鋼構件不產生變形、不損傷涂層。
鋼構件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無積水。鋼構件應按種類、型號、安裝順序分區存放;鋼構件底層墊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并應防止支點下沉。相同型號的鋼構件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防止鋼構件被壓壞和變形。
2.鋼結構的制作方法及技術要求
1、檢材
首先對供應部門提供的各種鋼材進行檢查驗收,看是否符合圖紙要求與質量要求,檢查質量保證書或合格證,不盲目下料。
2、矯正
對彎曲、變形的鋼材必須進行校正,以確保制造質量,其方法是使用螺旋式壓力機,千斤頂和氧炔火焰等手段使鋼材恢復平直。
3、放樣
在完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鉚工可按圖制作下料用的樣板和樣桿。樣板用來控制平面幾何尺寸,樣桿用來控制長度尺寸,樣板用油氈制作,樣桿用-30*3的扁鋼制作。
樣板和樣桿必須經技術人員檢查復核。
4、下料
按照施工鋼結構及部件圖,對各種組合件進行編號,列表,并注明每件的數量,準備就緒后,按表依次用樣板劃線下料。
下料時100mm以內的型鋼用砂輪切割機下料。下好的材料必須除盡氧化鐵,堆碼整齊,注明編號和數量。
5、屋架單片屋架的組裝是保證本工程質量的關鍵,該項工作必須在鋼板平臺上進行,首先在鋼平臺上按設計圖放出放樣,并按規定起拱,然后按地樣設置胎模具,胎模具必須水準儀測平,并加以固定,使整個屋架在模具里按規定成型。屋架端部的支座應先采用小拼焊組合,經過矯正后再拼裝到屋架上去,這樣可提高屋架高度尺寸的精確度。
6、焊接變形的予防和矯正
屋架和其它構件在組合過程中,由于局部焊接加熱,隨著焊縫的收縮,會產生焊接變形。為了保證桁架的幾何精度,在焊接過程中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焊接變形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第一種方法采取剛性固定法,把整個構件用卡蘭,倒勾或其它模胎具固定在鋼平臺上,不讓構件有曲繞的余地,(但必須能讓焊縫收縮,以減小內應力)達到減小變形的目的。
第二種方法采取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正確的施焊方法,所謂合理的焊接順序,應先焊腹桿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再焊上、下弦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焊接次序不應集中,應從中間節點開始向兩邊節點間隔跳開焊接,在進行幾個面的立體焊節時應對稱施焊,以達到減小焊接變形和焊接應力的目的。所謂正確的施焊方法是指焊工在施焊時,為減小焊接變形,要根據構件具體情況和焊縫長短來采用不同的焊接方式,如對稱焊法、分段退焊法、跳焊法等等。并且在施焊時在保證焊縫質量的前提下,采用適當的電流,快速施焊。
第三種方法,采取反向變形措施,即在屋架點焊成形后,先將屋架人為的向焊接變形反向彎曲一點,以達到消除焊接變形的目的。但此種方法尚無法提供確切數據,焊工、鉚工如無把握可不采用。
第四種方法,利用屋架翻面對稱施焊來糾正變形,其實這也就是一個合理的焊接次序問題。第一面焊接第一遍后即翻面焊另一面。
如采用了以上的辦法后,構件仍有一些彎曲就得用千斤頂配合卡具來進行矯正,千斤頂每個能力必須要達到施工要求。
除了用機械辦法,還可以用火焰來矯正,用兩把大號焊槍把焊接變形相對部位的金屬局部加熱到熱塑性狀態。
3.鋼構件的吊裝
鋼構件吊裝前,應對鋼構件的質量進行檢查。鋼構件的變形、缺陷超過允許偏差時,應進行處理。
吊裝采用一臺5t汽車吊進行。鋼結構的柱、屋架安裝就位后應立即進行校正、固定,當天安裝的鋼構件應形成穩定的空間體系。
吊裝時要做好軸線和標高的控制。各支承面的允許偏差:標高為±3.0mm,水平度為L/1000。
4.鋼結構構件的質量檢查
1、焊縫的外觀檢查
對完成的焊縫必須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進行外觀檢查,不允許有下列缺陷存在:
⑴裂紋;
⑵嚴重咬邊;
⑶未焊透;
⑷焊瘤及焊肉高低不平;
⑸表面沙眼及灰渣;
⑹焊縫斷面尺寸不符合圖紙要求。
以上各項的具體檢驗標準參照"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3、4、14~17條。
2.各構件的組合尺寸偏差按下列數值檢查:
⑴屋架的跨度偏差,從兩端支承處最外側的距離不得超過+3~-7mm。
⑵屋架跨中高度允許偏差不得大于±10mm。
⑶屋架跨中拱度偏差:為+10~-5mm。
⑷鋼柱安裝允許偏差:柱腳底座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偏移為5.0mm;柱基準點標高+5.0~-8.0mm;撓曲矢高H/1000(15.0mm);柱軸線垂直度為10.0mm。
⑸桿件軸線對節點,中心的偏移不得大于3mm。
5.質量保證措施
1、設置專職的質量檢驗員,由質檢員負責復核各放樣尺寸的準確性,以及復查焊縫位置。
2、工程技術員和檢驗員必須按GBJ50205-95國家施工驗收規范指導生產和檢驗產品。
3、焊工必須持證操作,必須對自己所焊焊縫質量進行自檢,并做出標記,以落實責任。
4、施工前對本工程所使用的所有鋼尺進行一次監定。按《鋼直尺檢定規程》和《鋼卷尺標定規程》進行校驗,不合格的一律不用。
5、主體在吊裝之前,由質檢部再進行一次質量檢查。
6、為了克服焊接變形和防止焊接應力造成焊縫裂紋,在施工過程中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群策群力爭創"全優"。
6.安全措施
1、進入制作現場人人必須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操作時戴手套。
2、氧氣、乙炔必須放在規定的位置,不得隨意移動。
3、由于露天操作,下雨天焊工不得進行電焊作業。
4、搞好現場的照明設施。
6、組裝鋼結構時,必須作好安全支撐,防止傾倒。
7.工程驗收
1、鋼結構制作場地、存放、運輸:
鋼結構的制作場地定在現場,20m,寬5m,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鋼構件應根據鋼結構的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應。
運輸鋼構件時,根據鋼構件的長度、重量選用車輛;鋼構件在運輸上的支點、兩端伸出的長度及綁扎方法均應保證鋼構件不產生變形、不損傷涂層。
鋼構件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無積水。鋼構件應按種類、型號、安裝順序分區存放;鋼構件底層墊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并應防止支點下沉。相同型號的鋼構件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防止鋼構件被壓壞和變形。
2、鋼結構的制作方法及技術要求
1)、檢材
首先對供應部門提供的各種鋼材進行檢查驗收,看是否符合圖紙要求與質量要求,檢查質量保證書或合格證,不盲目下料。
2)、矯正
對彎曲、變形的鋼材必須進行校正,以確保制造質量,其方法是使用螺旋式壓力機,千斤頂和氧炔火焰等手段使鋼材恢復平直。
3)、放樣
在完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鉚工可按圖制作下料用的樣板和樣桿。樣板用來控制平面幾何尺寸,樣桿用來控制長度尺寸,樣板用油氈制作,樣桿用-30*3的扁鋼制作。
樣板和樣桿必須經技術人員檢查復核。
4)、下料
按照施工鋼結構及部件圖,對各種組合件進行編號,列表,并注明每件的數量,準備就緒后,按表依次用樣板劃線下料。
下料時100mm以內的型鋼用砂輪切割機下料。下好的材料必須除盡氧化鐵,堆碼整齊,注明編號和數量。
5)、屋架單片屋架的組裝是保證本工程質量的關鍵,該項工作必須在鋼板平臺上進行,首先在鋼平臺上按設計圖放出放樣,并按規定起拱,然后按地樣設置胎模具,胎模具必須水準儀測平,并加以固定,使整個屋架在模具里按規定成型。屋架端部的支座應先采用小拼焊組合,經過矯正后再拼裝到屋架上去,這樣可提高屋架高度尺寸的精確度。
6)、焊接變形的予防和矯正
屋架和其它構件在組合過程中,由于局部焊接加熱,隨著焊縫的收縮,會產生焊接變形。為了保證桁架的幾何精度,在焊接過程中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焊接變形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第一種方法采取剛性固定法,把整個構件用卡蘭,倒勾或其它模胎具固定在鋼平臺上,不讓構件有曲繞的余地,(但必須能讓焊縫收縮,以減小內應力)達到減小變形的目的。
第二種方法采取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正確的施焊方法,所謂合理的焊接順序,應先焊腹桿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再焊上、下弦與節點板之間的焊縫,焊接次序不應集中,應從中間節點開始向兩邊節點間隔跳開焊接,在進行幾個面的立體焊節時應對稱施焊,以達到減小焊接變形和焊接應力的目的。所謂正確的施焊方法是指焊工在施焊時,為減小焊接變形,要根據構件具體情況和焊縫長短來采用不同的焊接方式,如對稱焊法、分段退焊法、跳焊法等等。并且在施焊時在保證焊縫質量的前提下,采用適當的電流,快速施焊。
第三種方法,采取反向變形措施,即在屋架點焊成形后,先將屋架人為的向焊接變形反向彎曲一點,以達到消除焊接變形的目的。但此種方法尚無法提供確切數據,焊工、鉚工如無把握可不采用。
第四種方法,利用屋架翻面對稱施焊來糾正變形,其實這也就是一個合理的焊接次序問題。第一面焊接第一遍后即翻面焊另一面。
如采用了以上的辦法后,構件仍有一些彎曲就得用千斤頂配合卡具來進行矯正,千斤頂每個能力必須要達到施工要求。
除了用機械辦法,還可以用火焰來矯正,用兩把大號焊槍把焊接變形相對部位的金屬局部加熱到熱塑性狀態。
3、鋼構件的吊裝
鋼構件吊裝前,應對鋼構件的質量進行檢查。鋼構件的變形、缺陷超過允許偏差時,應進行處理。
吊裝采用一臺5t汽車吊進行。鋼結構的柱、屋架安裝就位后應立即進行校正、固定,當天安裝的鋼構件應形成穩定的空間體系。
吊裝時要做好軸線和標高的控制。各支承面的允許偏差:標高為±3.0mm,水平度為L/1000。
4、鋼結構構件的質量檢查。
1)、焊縫的外觀檢查
對完成的焊縫必須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鏡進行外觀檢查,不允許有下列缺陷存在:
⑴裂紋;
⑵嚴重咬邊;
⑶未焊透;
⑷焊瘤及焊肉高低不平;
⑸表面沙眼及灰渣;
⑹焊縫斷面尺寸不符合圖紙要求。
以上各項的具體檢驗標準參照"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3、4、14~17條。
2).各構件的組合尺寸偏差按下列數值檢查:
⑴屋架的跨度偏差,從兩端支承處最外側的距離不得超過+3~-7mm。
⑵屋架跨中高度允許偏差不得大于±10mm。
⑶屋架跨中拱度偏差:為+10~-5mm。
⑷鋼柱安裝允許偏差:柱腳底座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偏移為5.0mm;柱基準點標高+5.0~-8.0mm;撓曲矢高H/1000(15.0mm);柱軸線垂直度為10.0mm。
⑸桿件軸線對節點,中心的偏移不得大于3mm。
5、質量保證措施
1)、設置專職的質量檢驗員,由質檢員負責復核各放樣尺寸的準確性,以及復查焊縫位置。
2)、工程技術員和檢驗員必須按GBJ50205-95國家施工驗收規范指導生產和檢驗產品。
3)、焊工必須持證操作,必須對自己所焊焊縫質量進行自檢,并做出標記,以落實責任。
4)、施工前對本工程所使用的所有鋼尺進行一次監定。按《鋼直尺檢定規程》和《鋼卷尺標定規程》進行校驗,不合格的一律不用。
5)、主體在吊裝之前,由質檢部再進行一次質量檢查。
6)、為了克服焊接變形和防止焊接應力造成焊縫裂紋,在施工過程中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群策群力爭創"全優"。
6、安全措施
1)、進入制作現場人人必須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操作時戴手套。
2)、氧氣、乙炔必須放在規定的位置,不得隨意移動。
3)、由于露天操作,下雨天焊工不得進行電焊作業。
4)、搞好現場的照明設施。
5)、組裝鋼結構時,必須作好安全支撐,防止傾倒。
6、工程驗收
鋼結構工程的驗收,應在鋼結構的全部或空間剛度單元部分的安裝工作完成后進行。
工程驗收,應提交下列資料:
(1)鋼結構工程竣工圖和設計文件;
(2)安裝過程中形成的與工程技術有關的文件;
(
3)安裝所采用的鋼材、連接材料和涂料等材料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復驗報告;
(4)制作構件的出廠合格證;
(5)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6)焊接質量檢驗報告;
(7)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8)工程中間檢查交接記錄;
(9)結構安裝檢測記錄及安裝質量評定資料;
(10)鋼結構安裝后涂裝檢測資料;
(11)設計要求的鋼結構試驗報告。
篇2:項目鋼結構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1、鋼結構工程所需的構件按深化設計圖紙在生產廠家,運輸到工地現場吊裝焊接完成。
2、本著先安裝先運輸的原則,合理安排材料運輸的時間和數量,保證材料按時到達施工現場。安排專人指揮車輛進出工地及材料的吊裝缷貨。
3、鋼結構的吊裝
鋼結構的吊裝采用TC7035塔吊,下方沿警戒帶專人守護。
4、鋼結構安裝
(1)高強螺栓的穿入應在結構中心調整后進行,其穿入方向應以施工方便為準,力求方向一致。
(2)安裝時注意墊圈的正反面,螺母帶圓臺面的一側應朝向墊圈有倒角的一側。
(3)安裝時嚴格控制高強螺栓長度,避免由于以長代短或以短代長而造成的強度不夠、螺栓混亂情況。終擰結束后要保證有2~3個絲扣露在螺母外圈。
(4)同一高強螺栓初擰和終擰的時間間隔,要求不得超過一天。且初擰終擰都得做出標記。
(5)雨天不得進行高強螺栓安裝,摩擦面上和螺栓上不得有水及其它污物,并要注意氣候變化對高強螺栓的影響。
(6)高強螺栓安裝應能自由穿入孔,個別螺栓孔不能自由穿入時,可用鉸刀或銼刀進行擴孔處理,但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徑不應大于1.2倍螺栓直徑,其四周可自由穿入的螺栓必須擰緊,擴孔產生的毛刺等應清除干凈,嚴禁氣焊擴孔或強行插入高強螺栓。
(7)當大部分不能自由穿入時,可先將安裝螺栓穿入,可自由通過的螺栓孔擰緊后再將不能自由通過的螺栓孔擴孔,然后放入高強螺栓。
(8)高空作業時注意拿穩扳手,梅花頭應收集在專用容器中,防止高空墜物傷人。
(9)指派專業質檢員按照規范要求對整個高強螺栓安裝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將檢驗結果記錄在檢驗報告中,檢查報告送到項目質量負責人處審批。
(10)扭剪型高強螺栓終擰完成后進行檢查時,以擰掉尾部為合格,同時要保證有2-3扣以上的余絲露在螺母外圈。對于因空間限制而必須用扭矩扳手擰緊的高強螺栓,則使用經過核定的扭矩扳手用轉角法進行抽驗。
(11)如果檢驗時發現螺栓緊固強度未達到要求,則需要檢查擰固該螺栓所使用的板手的擰固力矩(力矩的變化幅度在10%以下視為合格)。
(12)高強螺栓安裝檢查在終擰1h以后、24h之前完成。
(13)如果檢查不符合規定,應再擴大檢查10%,若仍有不合格者,則整個節點的高強度螺栓應重新擰緊。
篇3:鋼結構施工安全檢查制度
第一條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分定期檢查、經常性檢查、季節性及節假日檢查、專業(項)安全檢查等類型。
1、定期檢查(含綜合性、季節性檢查)。公司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項目部每月二次、隊每周一次、班組每日對施工生產進行定期檢查。班組做到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檢查安全,工后總結安全的“三工”安全檢查制度。
2、不定期檢查(含經常性、專業(項)性和節假日安全檢查)。檢查應根據不同情況、不同時間進行。對重點工程、專項方案、關鍵工序和易發生安全隱患的部位,實行重點檢查和跟蹤。對危險較大的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環境的管理、監督、定量檢驗應增加檢查頻數,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研究整改對策,及時進行處理,消除隱患,確保安全施工生產。
第二條公司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其檢查由相關部門與分管安全生產的專業安全管理人員共同組成安全生產檢查組,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檢查主要是查制度、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查查事故處理等。
檢查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內容主要有: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查閱、掌握有關法規、標準、規程的要求;了解檢查對象的施工工藝、施工情況、可能出現危險危害的情況;制定檢查計劃,確定檢查內容、方法、步驟;編寫檢查表或檢查提綱;準備必要的檢測工具、儀器、書寫表格或記錄本;并對檢查人員進行分工。
檢查的方法:可采用訪談、查閱文件和記錄、現場觀察、儀器測量等。
檢查中對查出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和登記,對能夠及時整改的要及時改正,不能及時整改的事故隱患,要通過分析、判斷,下達隱患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改正,整改后要復查驗證,形成工作閉環。
檢查后要對檢查工作做出評價,并進行通報。
第三條項目部每月首次組織進行二次安全檢查,應由經理或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經理帶隊,相關科室組成檢查組,對所屬工地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檢查要做好準備工作,對檢查出的問題,指定施工隊立即進行整改,對重大事故隱患若不能及時整改,應做出整改計劃,限期整改。工程隊每周對所屬施工現場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作為本周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行教育。
第四條生產班組的班組長、班組兼職安全員,班前對施工現場、作業場所、工具設備、安全防護用品、危險源標識進行檢查,施工過程中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第五條項目部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要根據本單位的施工生產實際情況,制定安全檢查計劃,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通知施工隊立即整改,并上報項目部主管領導。
第六條季節性安全檢查。主要由相關專業人員組成檢查組,實施雨季防洪防汛、防雨、防雷電、防坍塌、施工用電、電氣設備、環保等方面檢查;冬季重點對機械設備、施工用電、消防、預防煤氣中毒以及防滑防凍措施等檢查;節假日的檢查,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對節假日工地值班,交通車輛的管理(駕駛人員)、鍋爐房和一些易燃性、放射性、腐蝕性、易燃易爆等場所的防護情況檢查。
第七條各項目部在組織安全檢查時,必須對本項目部工程勞務分包隊伍安全生產情況同時進行檢查。
第八條各級對檢查出的問題,必須嚴格按照“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進行整改,實行登記跟蹤,直至事故隱患消除。在事故隱患未消除前要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防護。
第九條開復工前安全檢查。新項目開工前和在建項目停工后復工前,由監理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安全準備工作檢查驗收,符合安全條件的方可開工。
上海浦潮鋼結構安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