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合樓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缺陷處理方案

綜合樓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缺陷處理方案

2024-07-11 閱讀 6094

綜合樓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缺陷處理方案

一、現場情況

由我單位施工的**公安邊防指揮中心綜合樓工程,在一層頂樓板混凝土施工時,因操作不當,造成⑥-⑦軸間后澆帶處上部鋼筋保護層偏大,明顯超過設計和規范要求,經我公司領導及項目部有關人員現場勘查研究后決定采取以下處理措施。

二、原因分析

1、后澆帶留設時沒有按照技術交底進行施工,馬凳鋼筋高度不夠,后澆帶模板支設時保護層明顯偏大。

2、成品保護不到位:模板支設完畢后,對后澆帶沒有進行必要的保護,作業人員隨意踩壓,導致保護層超過要求。

3、跟蹤檢查不到位:混凝土澆注時,鋼筋工、木工沒有進行跟蹤值班,管理人員缺少跟蹤檢查。

三、質量缺陷分析

本工程主體1-6層均為辦公樓結構體系,根據《結構設計規范》可知樓面恒載和活載基本一致,因二層⑤-⑥軸之間存在較大洞口,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整個樓層的整體抗震剛度,故采取局部整體剛度增強措施(增加混凝土厚度和樓板鋼筋配筋)。根據《塑性極限平衡法理論》可知板跨中主要依靠下部鋼筋來承受彎矩(在跨中L/2板跨范圍內),上部支座鋼筋來承受剪力(在支座處L/4板跨范圍內)

現場后澆帶處(板跨中間)上部鋼筋保護層明顯變小,通過分析支座鋼筋放在梁鋼筋的上部,可以保證其在支座處受力位置能滿足要求,但是跨中鋼筋混凝土整體抗震剛度則被削弱。為保證其整體穩定性,經研究決定在后澆帶底層鋼筋上部南北方向通長設置5根12鋼筋(HRB400),將其原來的單向板受力形式變更為雙向板受力形式,進而保證其整體穩定性。

四、處理方法及保證措施

(一)處理方法:

1、在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開始準備后澆帶混凝土的澆注。將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鑿毛并剔去表面的松動石子和浮漿層,露出堅硬石子;并根據主體模板技術交底和模板施工方案有關要求進行模板支設,經驗收合格后在澆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濕潤、沖洗。在后澆帶處每間距60cm設置一個馬凳鋼筋和墊塊,保證上下鋼筋的保護層均滿足要求。

2、在后澆帶底層鋼筋上部南北方向通長均勻設置5根12鋼筋(HRB400),鋼筋端頭直錨至框架梁底層鋼筋上部。鋼筋在板跨中間1/3L范圍內搭結,搭結長度55cm。(具體設置見后附示意圖)

2)根據實驗室提供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配合比(比原樓層混凝土提高一級)進行混凝土澆注,澆注前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同配比的減石子砂漿,澆筑時振搗要細致,使新舊混凝土結合緊密。澆注完24h內覆蓋進行成品保護,并定期澆水養護。

(二)、保證措施:

1、混凝土澆注時加強管理、嚴格監控,把好質量關。在振動棒振搗后,用平板振動器進行縱橫操作,控制拖動平板的速度進而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

2、加強過程控制和成品保護,嚴格進行跟蹤檢查,技術員、質檢員及各級管理人員做好施工的過程檢查控制,對每個施工細節進行逐項落實,確保沒有任何質量隱患。

救助站制度

篇2:設備缺陷處理索賠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妥善處理設備驗收、安裝和調試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問題,保證設備的質量,避免由于設備的缺陷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進度,特制訂本制度。

2.原則

2.1設備缺陷處理及索賠管理必須符合國家、華電集團、華電國際及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的有關規定。

2.2以“講誠信、守協議”的道德準則進行設備缺陷處理及索賠管理。

2.3以有利于問題解決為出發點,明確有關各方責任,確定解決方案,并落實解決方案。

3.釋義

設備缺陷處理及索賠管理是指通過對缺陷處理工作的組織、鑒定設備缺陷和造成缺陷的責任方、確定解決方案以及缺陷處理結果的驗收、審核及落實處理費用等管理活動,保證設備質量和工程質量的管理過程。

4.管理要求

4.1缺陷的提出

4.1.1物資代保管單位在接貨卸車過程中,對外觀、數量提出缺陷。

4.1.2在設備開箱驗收時,由參與驗收的各單位技術人員提出設備缺陷,并由代保管單位統一形成書面材料(驗收程序參照《設備材料檢驗驗收管理制度》。

4.1.3安裝和調試過程中的缺陷主要由安裝和調試單位提出,其它監督單位發現缺陷也有權利和義務提出。

4.2對缺陷的鑒定與審批

4.2.1監理單位組織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商、調試單位、代保管單位、供貨單位等相關單位進行設備材料缺陷及缺陷責任的鑒定,確定缺陷對工程的影響:影響接口性能、影響設備性能、影響設備壽命,可能達到的修復水平以及對工期的影響等,同時,填寫《現場物資缺陷及責任鑒定表》(附件一),并經總監確認,三期辦批準后,進行缺陷處理。必要時還可外請專家,如廠家無人參加,可傳真通知或確認。若屬于在開箱驗收時發現的缺陷(缺件),且責任明確,處理方案簡單,可在驗收時直接提出處理方案。

4.2.2建設單位根據鑒定結果,確定是否繼續使用、修復或退貨、重新購買。

4.3缺陷的處理及費用負擔

4.3.1缺陷的處理原則上由責任單位自行解決。

4.3.1設備材料的缺陷及責任鑒定明確后,由施工承包商提供《現場物資缺陷處理方案報審單》(附件二),責任單位出具處理方案,施工承包商審核,監理單位審批,三期辦批準后由監理轉責任單位處理并承擔所需費用。

4.3.3如責任單位不能及時予以處理,為了確保工程進度,在征得責任單位的同意后,由三期辦以附件三的格式提出委托處理意見,設備物資組確認。如果責任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明確表態是否委托,也不自行處理,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建設單位可先行委托處理。

4.3.4設備材料現場消缺的費用由缺陷處理單位提出《異常處理費用申請表》(附件四),責任單位確認,三期辦、設備物資組共同核實。責任單位可通過傳真確認,如責任單位遲遲不予確認,為不影響施工進度,則建設單位直接批準,費用在其合同款中扣除。

4.3.5如需返廠,由責任單位具體辦理返廠事宜,物資代保管單位配合;若屬于供貨單位責任的,由物資代保管單位具體負責辦理。所有費用由責任單位承擔。

4.4消缺設備的質量保證及驗收。

4.4.1監理單位組織有關單位、人員跟蹤缺陷的處理過程,并對在安裝和調試過程中的消缺設備材料進行缺陷處理驗收,并組織審批由施工承包商填寫的《設備材料缺陷報驗表》(附件五)。

4.4.2未出庫的設備材料消缺后,由物資代保管單位重新組織驗收,直至合格為止。

4.5確因責任過大或缺陷處理過程中無法協調解決,需要進行索賠的由設備物資組負責組織協調進行索賠。

4.5索賠過程原則上通過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解決。

5.附則

5.1本管理制度自頒發之日起實施。

5.2本管理制度解釋權歸屬設備物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