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梁鋼護筒施工工藝規程

橋梁鋼護筒施工工藝規程

2024-07-11 閱讀 9752

橋梁鋼護筒施工工藝

⑴概述

本工程基樁施工采用施打鋼護筒工藝,在鋼護筒內鉆孔,形成基礎灌注樁。需施打112根鋼護筒(數量同基樁),鋼護筒直徑為2.4m,頂面標高為3.2m,底標高根據每個鋼護筒所在位置的土質情況確定,即要打入不透水層,又要滿足搭設施工平臺的承載力要求。采用打樁船進行鋼護筒施打,打樁效率為4根/天。

⑵施工前準備

1)打樁船選型

本工程鋼護筒直徑為2.4m,施工水域實測最大水深為-3.99m,打樁船樁架必須能夠滿足要求,且具有較大的抗潮流穩定能力,使用的錨應3t在以上,纜繩加粗加長,保證施工船舶工作的穩定性,確保鋼護筒施打施工順利進行。

表6-2打樁船主要技術參數

船名

技術參數名稱打樁船備注

總長(m)69.4

型寬(m)26.27

型深(m)4.5

滿載吃水(m)2.3

起重量(打樁)(t)80×2

舷外吊距(m)21.5

架高(m)95

打樁最大能力86m+水深

主機功率(kw)200

出廠日期2000

建造廠日本

2)打樁錘選型

打樁船配置D160型柴油打樁錘,可滿足設計對錘擊能量的要求,其主要技術參數見下表:

表6-3打樁錘主要技術參數

型號

技術參數名稱D160備注

活塞重(t)16

最大打擊能量(tm)53.47~32.75

打擊次數/分36~46

錘體總重(t)31.1

錘體總高(m)7.855

錘體寬(m)1.156

工作油壓(bar)/

柴油耗(l/h)45

3)鋼護筒加工

根據樁基直徑和規范要求,進行鋼護筒設計加工,鋼護筒采用壁厚10mm鋼板卷制而成,護筒直徑φ2400mm。為了避免鋼護筒沉放時,鋼護筒頂部及底口應力集中而導致局部變形,在其頂、底口增設1.0m長、厚12mm的加強箍。根據樁長不同,將鋼護筒分節加工,分節加工長度為6~12m之間。最后一節鋼護筒加工時,在系梁位置處開孔,并做止水和連接處理,方便系梁施工。如下圖示:

圖6-5系梁位置預留孔平面圖

圖6-6預留孔立面圖

⑶鋼護筒沉入

1)鋼護筒運輸:

打樁船配駁船,駁船上配備符合要求的錨系設施。嚴格按照施工技術交底的順序裝駁,做到先用的后裝船,后用的先裝船。駁船裝護筒時,護筒底下應布置通木方,并均勻放置,木方頂面在同一平面上;鋼護筒兩側支墊楔形木塊,裝完鋼護筒再用型鋼支撐、鋼絲繩及緊張器將鋼護筒固定在運樁駁的甲板上。

2)打樁船錨纜布設

打樁的船機設備主要包括打樁船、方駁、拖輪、拋錨船、交通艇等,根據施工區域水上作業特點,所有船舶必須具備在本工程區域的作業和適航條件。施工前對所有船舶的錨車、錨纜進行檢驗以滿足要求。在打樁船進入施工現場前與港監等有關部門聯系并獲得確認,以便對一些如海底光纜等設施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打樁船拋全方位錨,考慮漲潮、落潮規律和每天打樁施工作業效率,打樁船平行每排基樁駐位。

3)鋼護筒施打測量定位

①定位方式:

本工程遠離岸線,常規的測量儀器已不適用,所以本工程鋼護筒施打定位采用我局總局--中交一航局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GPS打樁定位系統》,該系統的平面定位及高程控制精度已達到厘米級,能夠滿足本工程測量定位的精度要求。它具有定位準確、迅速、全天候、遠距離、測站與測點無需通視等特點。該系統定位精度已在東海大橋和杭州灣大橋第Ⅶ合同段打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驗證,科研成果已通過天津市科委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鑒定。

②鋼護筒施打定位

打樁船施打鋼護筒定位,采用"海上遠距離GPS打樁定位系統"來實現。該系統由兩臺GPS流動站及三臺測斜裝置以RTK方式實時控制船體的位置、方向和姿態,同時配合兩臺固定在船上的免棱鏡測距儀測定樁身在一定標高上的相對于船體樁架的位置,由此可推算出鋼護筒在設計標高上的實際位置,并顯示在系統計算機屏幕上。通過與設計坐標比較,進行移船就位,直至偏位滿足設計要求后,開始進行鋼護筒施打。

鋼護筒的傾斜坡度由固定在鋼護筒架上的傳感器測定,并據此調整鋼護筒架傾角以滿足設計要求。

系統能夠自動監測錘擊數、貫入度以及鋼護筒頂標高,并反映在計算機屏幕上,同時在鋼護筒沉入結束后打印沉入記錄。

4)鋼護筒施打

利用GPS控制駐位,駐位于適合打樁的位置,起吊第一節鋼護筒,利用錨纜,在測量人員的指揮下,使鋼護筒位于樁位中心,調整垂直度,施打沉下第一節鋼護筒。第一節鋼護筒下沉后,搭設腳手平臺,用氣割找平護筒頂面,然后吊起第二節護筒就位對接。對接必須保證其垂直度,對接好后,拆除腳手平臺,繼續施打護筒至預定標高。鋼護筒施打時平面位置控制在偏差50mm以內,豎直線傾斜控制不大于1%。鋼護筒施工前利用全站儀校正打樁架龍口應垂直;鋼護筒施打過程中應注意潮水變化,及時帶緊纜繩,并保證鋼護筒與打樁船龍口平行。一個橋墩的四根基樁為組,按順序進行施打。

圖6-7打樁船下錨駐位圖

5)單根護筒承載力計算

表6-4設計垂直荷載

荷載類別荷載名稱重力(KN)

恒載鉆機主機400

鉆具200

雜物300

平臺400

筒410

其他材料250

活載鉆機施工時沖擊系數取45%360

施工人員活載80

鉆機吊重1000

組合荷載合計3400

單樁承受荷載850

考慮分布不均勻,單樁荷載增加30%1105

單根護筒承載力:P=1/2*U∑aiLiτi

P--單根護筒軸向受壓容許承載力(KN)

U--護筒周長(m)

Li--各土層厚度(m)

Ai--震動沉護筒對各土層護筒周摩擦力影響系數。取1.0

Τi--與Li對應的各土層與護筒壁的極限摩擦阻力(KPa)

根據上述公式和平臺處各護筒的地質情況,確定護筒的埋深。

篇2:橋梁鋼護筒施工工藝規程

橋梁鋼護筒施工工藝

⑴概述

本工程基樁施工采用施打鋼護筒工藝,在鋼護筒內鉆孔,形成基礎灌注樁。需施打112根鋼護筒(數量同基樁),鋼護筒直徑為2.4m,頂面標高為3.2m,底標高根據每個鋼護筒所在位置的土質情況確定,即要打入不透水層,又要滿足搭設施工平臺的承載力要求。采用打樁船進行鋼護筒施打,打樁效率為4根/天。

⑵施工前準備

1)打樁船選型

本工程鋼護筒直徑為2.4m,施工水域實測最大水深為-3.99m,打樁船樁架必須能夠滿足要求,且具有較大的抗潮流穩定能力,使用的錨應3t在以上,纜繩加粗加長,保證施工船舶工作的穩定性,確保鋼護筒施打施工順利進行。

表6-2打樁船主要技術參數

船名

技術參數名稱打樁船備注

總長(m)69.4

型寬(m)26.27

型深(m)4.5

滿載吃水(m)2.3

起重量(打樁)(t)80×2

舷外吊距(m)21.5

架高(m)95

打樁最大能力86m+水深

主機功率(kw)200

出廠日期2000

建造廠日本

2)打樁錘選型

打樁船配置D160型柴油打樁錘,可滿足設計對錘擊能量的要求,其主要技術參數見下表:

表6-3打樁錘主要技術參數

型號

技術參數名稱D160備注

活塞重(t)16

最大打擊能量(tm)53.47~32.75

打擊次數/分36~46

錘體總重(t)31.1

錘體總高(m)7.855

錘體寬(m)1.156

工作油壓(bar)/

柴油耗(l/h)45

3)鋼護筒加工

根據樁基直徑和規范要求,進行鋼護筒設計加工,鋼護筒采用壁厚10mm鋼板卷制而成,護筒直徑φ2400mm。為了避免鋼護筒沉放時,鋼護筒頂部及底口應力集中而導致局部變形,在其頂、底口增設1.0m長、厚12mm的加強箍。根據樁長不同,將鋼護筒分節加工,分節加工長度為6~12m之間。最后一節鋼護筒加工時,在系梁位置處開孔,并做止水和連接處理,方便系梁施工。如下圖示:

圖6-5系梁位置預留孔平面圖

圖6-6預留孔立面圖

⑶鋼護筒沉入

1)鋼護筒運輸:

打樁船配駁船,駁船上配備符合要求的錨系設施。嚴格按照施工技術交底的順序裝駁,做到先用的后裝船,后用的先裝船。駁船裝護筒時,護筒底下應布置通木方,并均勻放置,木方頂面在同一平面上;鋼護筒兩側支墊楔形木塊,裝完鋼護筒再用型鋼支撐、鋼絲繩及緊張器將鋼護筒固定在運樁駁的甲板上。

2)打樁船錨纜布設

打樁的船機設備主要包括打樁船、方駁、拖輪、拋錨船、交通艇等,根據施工區域水上作業特點,所有船舶必須具備在本工程區域的作業和適航條件。施工前對所有船舶的錨車、錨纜進行檢驗以滿足要求。在打樁船進入施工現場前與港監等有關部門聯系并獲得確認,以便對一些如海底光纜等設施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打樁船拋全方位錨,考慮漲潮、落潮規律和每天打樁施工作業效率,打樁船平行每排基樁駐位。

3)鋼護筒施打測量定位

①定位方式:

本工程遠離岸線,常規的測量儀器已不適用,所以本工程鋼護筒施打定位采用我局總局--中交一航局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GPS打樁定位系統》,該系統的平面定位及高程控制精度已達到厘米級,能夠滿足本工程測量定位的精度要求。它具有定位準確、迅速、全天候、遠距離、測站與測點無需通視等特點。該系統定位精度已在東海大橋和杭州灣大橋第Ⅶ合同段打樁工程施工中得到了驗證,科研成果已通過天津市科委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鑒定。

②鋼護筒施打定位

打樁船施打鋼護筒定位,采用"海上遠距離GPS打樁定位系統"來實現。該系統由兩臺GPS流動站及三臺測斜裝置以RTK方式實時控制船體的位置、方向和姿態,同時配合兩臺固定在船上的免棱鏡測距儀測定樁身在一定標高上的相對于船體樁架的位置,由此可推算出鋼護筒在設計標高上的實際位置,并顯示在系統計算機屏幕上。通過與設計坐標比較,進行移船就位,直至偏位滿足設計要求后,開始進行鋼護筒施打。

鋼護筒的傾斜坡度由固定在鋼護筒架上的傳感器測定,并據此調整鋼護筒架傾角以滿足設計要求。

系統能夠自動監測錘擊數、貫入度以及鋼護筒頂標高,并反映在計算機屏幕上,同時在鋼護筒沉入結束后打印沉入記錄。

4)鋼護筒施打

利用GPS控制駐位,駐位于適合打樁的位置,起吊第一節鋼護筒,利用錨纜,在測量人員的指揮下,使鋼護筒位于樁位中心,調整垂直度,施打沉下第一節鋼護筒。第一節鋼護筒下沉后,搭設腳手平臺,用氣割找平護筒頂面,然后吊起第二節護筒就位對接。對接必須保證其垂直度,對接好后,拆除腳手平臺,繼續施打護筒至預定標高。鋼護筒施打時平面位置控制在偏差50mm以內,豎直線傾斜控制不大于1%。鋼護筒施工前利用全站儀校正打樁架龍口應垂直;鋼護筒施打過程中應注意潮水變化,及時帶緊纜繩,并保證鋼護筒與打樁船龍口平行。一個橋墩的四根基樁為組,按順序進行施打。

圖6-7打樁船下錨駐位圖

5)單根護筒承載力計算

表6-4設計垂直荷載

荷載類別荷載名稱重力(KN)

恒載鉆機主機400

鉆具200

雜物300

平臺400

筒410

其他材料250

活載鉆機施工時沖擊系數取45%360

施工人員活載80

鉆機吊重1000

組合荷載合計3400

單樁承受荷載850

考慮分布不均勻,單樁荷載增加30%1105

單根護筒承載力:P=1/2*U∑aiLiτi

P--單根護筒軸向受壓容許承載力(KN)

U--護筒周長(m)

Li--各土層厚度(m)

Ai--震動沉護筒對各土層護筒周摩擦力影響系數。取1.0

Τi--與Li對應的各土層與護筒壁的極限摩擦阻力(KPa)

根據上述公式和平臺處各護筒的地質情況,確定護筒的埋深。

篇3:振動錘打拔護筒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交底記錄編號工程名稱交底日期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振動錘打、拔護筒交底提要振動錘打、拔護筒施工安全交底交底內容:一、作業前的準備及應檢查1.液壓操縱箱、電氣操縱箱應置于安全平坦的地方;作業場地距主電源距離應在200M以內。2.電源容量與導線截面必須符合說明書的規定,啟動時電壓下降比不得超過規定電壓的10%。3.振動錘電氣控制柜和液壓控制柜的安全閥、壓力表及各指示針等要保持良好狀態,電氣設備要接地。4.檢查電源連接機控制系統接觸的可靠性,連接的電纜應無破損,必要時進行維修或更換。主體電纜應使用橡膠皮做襯墊,固定在箱體上。電纜和液壓油管必須使用聚氯乙烯絕緣帶捆綁在一起。5.檢查振動錘減震彈簧與連接螺栓的堅固性,不得在螺栓松動或缺少的情況下啟動。6.檢查振動錘箱體內的油位應在規定范圍內,不得在缺油或超油位狀態下啟動運行。7.檢查每根傳動帶的松緊程度,不合適要進行調整。8.檢查夾具、液壓系統及電氣控制是否正常并進行試夾,不符合要求時,必須進行修理或更換。9.使用吊車懸掛振動錘,吊鉤必須有保險裝置,振動錘必須裝有保險鋼絲繩。二、施工中注意事項1.啟動振動錘時應監視啟動電流、電壓。一次啟動時間不超過10秒,啟動困難時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啟動。2.夾具工作時,操作人員應密切監視油壓表,壓力應保持在規定范圍內,方可進行打、拔作業。3.拔護筒時,應在護筒上拴好鋼絲繩后方可松開夾具。4.作業中如電流急劇上升時,應停止運轉,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5.作業中應經常注意振動錘各摩擦部位的潤滑情況。6.作業中,應有專人對電纜進行監護,防止電纜被纏繞或磨損、擠壓。7.作業中,振動錘應用兩根攬風繩拉住,防止電纜纏繞振動錘及油管扭結受傷。8.振動錘工作時,振動錘作業半徑內嚴禁站人,禁止在震動時和尚未完全停止工作時到錘下進行測量、糾偏等工作。9.停止作業或作業結束時,將錘放平并且切斷操作箱上的總開關及配電盤上的開關。10.惡劣天氣下禁止使用振動錘。安全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