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道安裝作業指導書
一、給水工程
1.1室內給水系統一般由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和用水設備組成,另外配備了給水附件,如閥門、止回閥。還有各種設備,如水池、水箱、水泵、氣壓裝置以及消防栓、特殊消防設備,具體以施工圖為準。
1.2室內給水管的安裝順序為:引入管→室內干管→立管→支管→引入管窩工穿越基基礎或模板時,應留預留洞孔,引入管敷設應坡向室外給水管道.以便檢修時排水.
1.3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m.室內給水管道平行鋪設或交叉鋪設時,管外壁的最小距離應分別為0.5m和0.15m,交叉鋪設時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如必須鋪在下面時應加上套管,其長度不應小于排水管管徑的3倍.
1.4立管安裝。立管一般在一層出地面后50cm以上裝設閥門以便維修,立管通過樓板時應高出地面1-2cm的套管。立管的接口不能置于樓板之內,否則接口漏水時維修困難。
1.5支管安裝:支管應有不小于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以便維修時放出存水,支管明裝沿墻敷設時,管外距離墻面有20-35mm的距離。
1.6給水管道不允許鋪設在排水溝、雨水溝、煙道內。
1.7鍍鋅鋼管應采用螺紋連接,不得焊接,被破壞的鍍鋅層表面及管螺紋露出部份,應做防腐措施。
1.8給水管道不宜穿過伸縮縫、沉降縫,如必須穿過時,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9明裝水表,外表殼距墻面不得大于30mm,水平支管中心有水表時距墻不大于80mm,無水表時,中心距墻面不大于60mm,水表前后直線大于300mm時,其超出管段應火煨彎沿墻敷設。
1.10當冷熱水管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上面,垂直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藏水管面向的左側。
1.11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如無設計要求,應符合規范要求。
1.12室內消火栓,栓口應朝外,閥門中心距地面為1.2m,允許偏差20mm,閥門距箱側面為140mm,距箱后面表面為100mm,允許偏差5mm.
1.13水箱應按設計要求預埋溢水管,出水管和泄水管,當設計無要求時,溢水管規格為Φ50mm,中心距水箱壁頂為150mm,進水管規格為Φ40mm,中心距水箱底2000mm,出水管規格為Φ40mm,中心距水箱100mm,泄水管規格為Φ50mm,在箱底側中心距外壁370mm,其中,進水管和出水管露出室內部份,應按當地要求進行保溫。
二、室內排水管道安裝
2.1穿插管道的接口,應以麻絲填空,用水泥或石棉水泥打口(捻口)不得用一般水泥砂漿封口。
2.2排水管的橫管,橫管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排出管端部的連接,宜采用兩個45°彎頭或曲率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30°的彎頭。
2.3生活污水管道上,設置的檢查口或清掃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立管上應每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低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如為兩層建筑,可僅在底層設置立管檢查口,如有乙字管,則在該乙字管的上部設置檢查口,其高度由地面至檢查口中心一般為1m,允許偏差±20mm,并應高于該衛生器具上邊緣150mm,檢查口的朝向應便于檢修,暗裝立管在檢查口處應設檢修門。
(2)在連接兩個及兩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應設置清掃口,當污水管在樓板下吊敷設可將清掃口設在一層樓地面上,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2000mm,若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與墻面距離不得小于400mm.
(3)在轉角小于130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2.4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沉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橫管不得大于2m,立管不得大于3m,層高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一個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彎管處應設支墩.
2.5安裝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裝設伸縮節,如設計無要求,伸縮節間距不大于4m設置,關于伸縮節安裝的具體規定,可參見建筑工程部標準《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稀管道施工及驗收規程(CJJ30-89)》.
2.6塑料排水橫管固定件的間距,當管徑為50mm時,不得大于0.6m管徑為75mm時,不得大于0.8m,管徑為100mm時,不得大于1.0m。
2.7通風管不得與風道或煙道連接,高出屋面不得小于300mm,但必須大于最大面積厚度。
2.8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過墻壁或基礎必須下通時,應用45°三通或45°彎頭連接,并應在垂直管段頂部設清掃口。
2.9衛生器具的安裝宜采用預埋螺栓或膨
脹螺栓固定,如用木螺絲固定,預埋木磚須作防腐處理,并應凹進凈墻面10mm。
2.10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徑和最小坡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小便槽沖洗后,應采用鍍鋅鋼管或硬質塑料管,沖洗孔應斜向下安裝,同墻面成45°角。
地漏應安裝在地面的最低處,其篦子頂面應低于設置處地面5mm.
三、質量保證資料
3.1應提供下列材料、設備出廠合格證。
管材及型鋼的出廠合格證。
各種閥類合格證。
離心式水泵和汽泵出廠合格證。
零配件合格證。
3.2"室內給水工程的管道安裝分項工程"規定,閥門安裝的嚴密性試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提供記錄。
3.3"室內給水工程的管道安裝分項工程"和"室外給水分項工程"規定,給排水管道安裝竣工后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吹洗,并提供記錄.
3.4"室內排水工程中的管道安裝分項工程"規定,隱蔽的排水和雨水管道的試驗結果,排水系統竣工后的通水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3.5所有隱埋于地下的工程都應做隱蔽工程驗收.
3.6室內給水工程規定:隱蔽管道和給水消防系統的水壓試驗結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篇2:駕駛員作業指導書
1、目的和范圍
--對駕駛作業及其相互關系的操作予以規定,以確保組織內質量管理目標的實現。
--適用于貨運駕駛員工作內容與要求。
2、職責
--駕駛員負責運輸過程中質量的控制。
3、程序
駕駛員資格:槽車車輛駕駛員需在普通貨物車輛駕駛員任職基礎上同時具備“危險品運輸從業資格證”及三年以上安全駕駛經驗。
駕駛員崗位職責
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行業標準、操作規程及貨運管理有關規定;按時參加安全活動日學習;精心保養車輛,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出車前、行駛中、收車后)和例行保養制度,確保車輛技術性能良好和行車安全。
遵守運輸紀律,服從調度命令和現場指揮,認真執行運輸作業計劃,正點運行,按時完成各項任務。
愛護車輛,保持車容整潔,車上各種設施齊備有效,危險品運輸車輛標志、標牌清晰有效,擺放位置正確。節約油料,做到安全、優質、高效、低耗及滿意服務。
運輸途中要檢查各個壓力表及閥門是否關緊,有無跑漏情況。運輸危險品時特別注意安全,確保貨物萬無一失。
服從車輛調度的指揮和管理,押運人員做好清車和點貨工作,不捎帶違禁物品,不以貨車代客車、客貨混裝。
3、駕駛員工作標準
(1)出車前應認真檢查車輛各系統特別是制動、轉向、燈光系統的技術狀況是否良好,清潔整理車容車貌,檢查各種設施是否安全有效,油、水是否充足,嚴禁車輛帶"病"行駛。
(2)攜帶好各種證件,填好運單,按規定時間進倉裝卸貨。
(3)運行時集中精力,謹慎駕駛,按規定時速運行,禮貌行車,安全第一。途經險橋、險路、渡口等危險地段,要主動停車,確認安全后緩慢行車。遇有非常情況或發生事故應盡快呼救,保護現場。
(4)沿途按調度單裝卸貨。要利用卸貨和裝貨的空隙檢查車輛,發現小故障立即排除。
(5)收車后也應進行例行檢查,加足油料,做好下一次出車準備。
(6)向調度匯報當班情況,接領下班任務。
(7)出車前的準備與檢查。
a對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必須按《車輛檢查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嚴格檢查,發現故障必須排除后,才能投入運行。
b攜帶的運輸危險貨物有關的證件必須齊全、有效。
c隨車攜帶的遮蓋、捆扎、防潮等工屬具必須齊全、有效。
d車廂攔板必須平整牢固,車廂內不得有與所裝貨物性質相抵觸的殘留物。(8)行車過程中的要求
a駕駛員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的有關規定。
b押運員必須乘座在指定位置上,車上嚴禁搭乘無關人員,不得攜帶與所裝貨物性質相抵觸物品。
c根據車輛裝載情況,途中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中途臨時停車在有利于安全防護的地方。
d運輸危險品過程中,必須在指定位置設置危險品信號標志。
e運輸途中遇天氣發生變化,應根據貨物特性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遇有雷雨時,
不得在樹下、電桿、高壓線、鐵塔、高層建筑及容易遭到雷擊和產生火花的地點停車。若要避雨時,應選擇安全地點。
f車輛發生故障需修車,應選擇安全地點。
g運輸途中發生貨物滅失或泄漏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并進行應急處理。
h危險貨物運輸、裝卸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組織搶救及負責維護現場并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如實報告。
i因路阻、故障等原因不能按時到達時;要及時通知配送室,告知情況,車輛所在位置,預計到達時間等,避免客戶等待。
j因交通事故、車輛故障需要急救時;應立刻通知運輸部負責人及調度員;各部門配合協調處理好善后工作。
4、駕駛管理制度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道路交通法規;遵守公司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2)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參加業務技術學習,安全知識教育。
(3)文明運輸、優質服務,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
(4)杜絕以車謀私和有損公司利益的行為,維護企業良好形象。
(5)上崗駕駛人員須交納安全風險抵押金。
(6)車輛進出公司大門限速5公里;廠區道路上嚴禁停車;違反上述規定處罰10元。
(7)車輛回場按現場管理規定路線、速度行駛,將車輛清洗干凈,按指定車位停放;違反規定處罰10元。
(8)不服從工作安排的,每次處罰100元。
(9)因保管不善遺失車輛牌證的,補辦牌證工本費由責任人承擔,另加收100元/本辦
證手續費,省級機關辦證補加費用1000元;因此而引起路途扣車、罰款由責任人承擔。
(10)認真保管隨車工具、消防器具、槽罐車輛專用工具、蓬布繩索和防護用品等,如有丟失照價賠償。
(12)未按調度命令指定線路行駛,私自繞道行駛一切費用自理,發生交通事故,責任由當事人承擔,費用自理;處罰繞道里程的費用。
(13)以車謀私或不如實交納貨款,一經查實,處罰當事人出車起訖點至終點市場運價三倍,第二次發現處五倍罰款,并作待崗處理。
(14)人為因素造成不能按時到貨,按公司相關規定處理。
(15)未按調度單要求簽收貨單、匯票等帶回、帶全,未造成損失,每次處罰200元;
對造成損失的除負擔全部損失外另追加處罰500元,并作待崗處理。
(16)不得向貨主或外單位人員透露供貨方和公司內部情報,不得私自開展運輸業務,一經發現待崗處理。
5、事故處理規程
車輛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后,必須認真執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立即報警,并接受交通警察的調查和處理。同時立即報告部門主管,聽取指示、要求。同時向保險公司報案。
運輸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及時通知安保部和調度部門。報告上級領導。根據需要派員前往事故所在地參與事故的處理。
途中發生事故,當事人確認為單方事故的,經請示單位領導同意,可以通過保險公司查勘確認處理,但必須是單方事故,且不違反當地交通安全管理部門的規定。否則后果自負。
6、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廠規廠法、勞動紀律。遵守裝卸貨物所在單位的管理制度。
積極參加公司及車隊組織的政治、業務技術學習;參加安全知識學習教育和安全活動。
每年評選一次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給予獎勵。
每年評選一次先進安全駕駛員,給予獎勵。
廠內吸煙,自查每次處罰50元,公司查發現每次處罰100元;
無故不參加安全學習活動,每次處罰50元;
事故逃逸,一切法律責任自負。車輛疏于檢查或明知車輛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違章行車發生事故,賠償事故經濟損失的20%~50%。
將車輛交給他人或無證人員駕駛而發生事故,賠償事故經濟損失的100%,并追究違規責任。
7、車輛修理、保養制度
車輛必須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下待命,發現故障及時向車管員報修,報清修理項目,配合、督促修理廠及時修車,并向車管員及瓶氣運行部匯報。
車輛小修實行白班、小夜班工作制,原則上小修不過夜。車輛小修工作時間內回場的,必須及時報修,填報修理項目,交接車輛鑰匙,不得影響下一工作日的運行。
出車途中車輛發生故障,必須先判斷故障的原因,再向車管員報告,等待修理方案的通知。
必須做好車輛出車前、行駛中、回場后的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
車輛二保以上作業,驗車由車管和駕駛人員負責;小修作業由駕駛員驗車,并辦理驗收手續。
維修結束更換下的配件,原則上必須帶回公司備查。維修過程中,未安排出車的駕駛員必須在場。
未按規定做到的,處罰100-300元/人次。
篇3:企業作業指導書編寫計劃
企業作業指導書編寫計劃方案
編寫好企業的生產作業、產品檢驗作業和設備操作作業指導書,使之成為指導員工正確進行生產作業、產品檢驗和設備操作的基本規范,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基礎性建設工作。
有許多中小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在生產、質檢和生產操作方面沒有一套規范的作業指導書,導致企業生產工藝混亂、產品檢驗失控、設備操作保養無序,造成生產現場秩序混亂、不合格品增多、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浪費嚴重、生產效率低下等不良情況;不僅給企業培養、提升新員工的生產技能造成困難,而且還給企業進行生產作業的規范化管理帶來不可逾越的障礙。
因此,編輯一套適合企業生產實際的作業指導書,已經成為企業實現提高品質、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浪費、改善管理的一個治標治本的根本措施,如何快速、有效地編輯一套適合企業生產實際的作業指導書是企業的當務之急?,F將我多年以前在給企業編寫作業指導書時,起草的工作計劃方案在此發布,以供相關企業參考。
關于編寫作業指導書的工作計劃方案
一、成立由總經理掛帥的工作小組;
組長:總經理;副組長:z老師、企業生產副總、生產總監、技術總監等,具體工作由生產總監全面負責;
小組成員:由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工裝、質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二、召開小組會議,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分工與職責;
1、由各生產工序、質檢員、設備操作人員負責作業指導書的初稿起草;
2、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等相關人員參與作業指導書的編寫、審核、校準等工作;
3、作業指導書的編寫、匯總:由生產總監負責。
4、作業指導書的審核、評審:由生產、技術、設備、工裝、質檢等人參與;
三、具體工作步驟:
1)首先由宋小平老師對如何編寫生產作業、質量檢驗和設備操作指導書進行做一次《作業指導書編制方法》專題培訓,并提供、講解生產作業、檢驗作業和設備操作作業指導書的表格模板式樣等;
2)由設備操作人員(或維修班組長)、質檢員(化驗員)和生產主管分別起草編寫生產作業、質量檢驗和設備操作指導書的初稿;
3)由宋小平老師及生產、技術、設備、工裝、質檢等人參與對《指導書初稿》的審閱、評審,修改、完善;
4)由宋小平老師對通過初步審核的《指導書初稿》,按照標準格式或標準表單(模板)并對作業指導書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配置、插入相關的圖紙、照片、技術參數等;對作業指導書的格式進行編號、套版、完善,實現其初步的規范化、標準化,形成《作業指導書的二審稿》;
5)作業指導書標準化應包括的主要內容是:
關鍵因素;相關文件和參考資料
操作示意圖、設備示意圖;操作前準備
操作步驟;常見故障及簡單排除方法
緊急情況的處理;操作流程圖
注意事項(開機前、停機前和停機后)。
四、組織指導書的試運行并錄制視頻
1、將《指導書二審稿》,在全公司內部下達執行(試行),試行2-3個月后,再次組織一次對作業指導書文件全面的評審和修訂、完善等;
2、在通過評審確認后,在請專業技能較高的操作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的演練、示范,并用照相機進行全程拍照或用攝像機錄制視頻,對錄制的視頻或照片進行編輯、審閱、校對。
3、在作業指導書文件中插入操作方法的演示照片、視頻,包括正確的操作方法和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開機前和停機前的注意事項等。
五、指導書文件的定稿、排版、裝訂、發行;
待試行結束后,由公司工作小組研究確認,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正式交付有關的音像、印刷出版廠商刻錄光盤、印刷指導書,成為公司永久保存的一份技術資料。
六、培訓學習、提升技能
按照新編輯的生產作業、檢驗作業和設備操作指導書組織對生產一線全體員工進行全面培訓、考核,作為今后員工確定上崗技能資格、技術等級、工資檔次的一個重要依據,成為公司考核員工的一個標準規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