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管理規范
供應商管理辦法
1.0目的
對供應商進行開發、評估、考核,以保證供應商長期穩定地提供滿足本公司規定(含品質、交期、價格、服務等)要求的各類材料,并保證本公司所用的材料品質的穩定與提升。
2.0使用范圍
2.1適用于向本公司提供生產物料(原料、生產輔料)及服務的所有供應商。
2.2考核獎懲的訂單分配原則上不含客戶指定供應商或市場壟斷供應商。
2.3季度評估時要交貨批次少于三次的供應商不列入評估。
3.0定義
3.1新供應商:是指從來沒有與本公司開展業務往來,或半年以上未發生業務往來以及雖有往來但本次采購的物料是與以前采購的物料類別完全不同的供應商。
4.0職責
4.1供應商評估小組
4.1.1供應商評估小組由物控部(物控、采購、倉庫)、工程技術部、品管部、生產部組成
4.1.2進行新供應商的調查、評估、選擇。
4.1.3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評估、考核。
4.1.4確立或終止同各類供應商的業務合作關系。
4.2品質部
4.2.1提供供應商評估期內的各類物料質量統計數據及分析資料,并參與對供應商的品質管理方面的評估。
4.3工程技術部
4.3.1對供應商提供本公司的新物料樣板進行確認,以及采購物料技術標準的制定,并參與對供應商的工藝技術管理方面的評估。
4.4物控部
4.4.1負責和主導對供應商的選擇與評估、評審、考核,并對已確立采購合作業務的供應商的關系作進一步的維護、協調,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5.0作業程序
5.1新供應商的開發
5.1.1對有合作意向的供應商,由物控部組織收集、調查對方基本情況。調查的主要內容有:營業執照、企業規模、資金狀況、設備生產條件、供貨能力、企業信譽、品質技術保障能力等,并將調查結果填寫于《供應商調查表》上。
5.1.2物控部根據《供應商調查表》的相關資料,評審采購的可行性。經過調查有意向的主要供應商,由物控部主導并組織供應商評估小組指派的相關人員對該廠商進行實地考察、評估(零星、輔助易耗材料廠商除外)。參加評估的部門指定人必須獨立如實地評估該企業的生產規模、品質、技術現狀,并將評估結果客觀地記錄于《供應商現場評估表》中。由物控部報生產總監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審批合格的廠商可以作為初步評審合格的供應商。
5.1.3經總經理批準合格的廠商可以作為初步評估合格的供應商,由物控部根據已審批有效的《供應商現場評估表》更新《合格供應商名錄》,并將更新后的《合格供應商名錄》轉行政人力資源部受控,受控后派發至物控部以作為同合格供應商開展購貨合作業務,同時派發至品質部作合格供應商檢驗,發至財務部一份存檔稽查。
5.1.4行政人力資源部須將錄入《合格供應商名錄》中所有供應商必須建立《英第愛納供應商基本資料卡》進行管理與備案。
5.1.5凡客戶指定的供應商可由采購員要求供應商填寫《英第愛納供應商基本資料卡》,隨同相關證明文件一并交回后,即可申請登錄于《合格供應商名錄》中,無需進行現場評審:
5.1.6除5.1.5所規定之條款和總經理特定可開展業務外,凡是沒有錄入《合格供應商名錄》中之供應商一律不得辦理購貨業務。
5.1.7成為合格供應商后,物控部可組織提供樣板交由工程技術部試用。
5.1.8樣品依相關規定試用合格,價格依《物料、物品報價審批作業流程》評審確認通過后,可進行小批量采購。
5.2供應商供貨情況考核與定期評估
5.2.1《合格供應商名錄》中的供應商或正在交易的所有供應商(5.1.5情況除外)須依實際交易情形實行每季度進行一次評估。
5.2.2定期評估按以下方式進行;
5.2.2.1訂單狀況、交期、配合及服務情況方面由物控部評估,主要來源為《供應商交貨統計分析表》。
5.2.2.2質量方面的評估:由品質部提供本評估期各來料品質的相關資料填制在《供應商品質評分表》中,經品質部經理審核后交物控部錄入《英第愛納供應商定期評估匯總表》中。
5.2.3對產品有影響的主要材料供應商的定期評估,除執行5。2。1程序外。需由物控部主導組織品質部、工程技術部指派專人進行實地評估(每年度應至少組織一次),并將現場評估的結論客觀、公正地記錄于《供應商定期評價表》上,并由物控部送制造中心總監,報總經理審批,以確保此部分主要供應商所供材料的品質能持續、穩定地提升且符合本公司的質量要求,審批后再錄入《供應商定期評估匯總表》實地考察評估欄中。依照5。1執行。
5.2.4《供應商定期評估匯總表》按質量、交期、服務(配合度),評定等級進行評估考核。其中質量配分:占30分,交期達成率配分:占30分,服務(配合度)配分:占20分;價格水平配分:占20分。
5.2.5質量得分:由品管部統計進料批次合格率得分,制程零退率得分(取消),以進料批次合格×質量配分比,見《供應商品質評分表》。如某供應商其交貨100批次,合格90批次,則為(90/100)×質量配分=27分。
5.2.6交期達成率得分:由物控部依《供應商交貨統計分析表》資料,以“交貨準時率”×交期配分得出。
5.2.7服務(配合度)得分:依《供應商交貨統計分析表》資料,影響生產批次1次扣除2分,直至扣完為止。
5.2.8價格水平得分:在整個市場行情下降時,供應商自行降價的不扣分,通知其降價才配合進行的1次扣2分,通知其降價拒絕降價的分值為0。
5.2.9供應商評估總得分:質量得分+交期得分+服務得分+價格水平得分。并須將得分情況記錄于《××供應商定期評估匯總表》中。
5.2.10《××供應商定期評估分析表》中等級的注明與界定:
一級供應商:總得分
檔案管理制度
篇2:工程項目供應商評估管理規范
適用范圍:所有向公司提供建材及設備的供應商,以甲供、限價及限品牌供應商為主(包括生產廠家、代理商、經銷商)。
規范目的:1、全面了解供應商的資質,信譽及供貨能力。
2、全面評估供應商所供產品的價格、質量、供貨情況及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等方面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3、建立長期穩定的、可比較選擇的建材及設備供應商網絡。使公司的材料、設備采購工作達到"快速、準確、及時、優質、價廉"的水平。從而降低采購成本,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交貨期。
第一部分:評估小組人員的組成
第一條:評估小組由公司建材采購協調小組及各專業人員組成。
第二條:專業人員包括公司專業工程師、項目審算、工程及設計人員。物業管理人員。專業人員由公司建材采購協調小組按產品類別組織。必要時可邀請供應商對其產品作當面介紹。
第二部分:工作內容及程序
第三條:評估工作依據二個評估表的項目進行:《認可材料、設備供應商評估表》、《供應商供貨情況評估表》。
第四條:《認可材料、設備供應商評估表》由供應商和專業評估小組填寫;《供應商供貨情況評估表》由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和各部門填寫。
第五條:《認可材料、設備供應商評估表》由向我司提供建材、設備的供應商填寫后,經建材采購協調小組按產品類別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第六條:評估的方法是按產品類別及銷售形式對供應商逐項進行審定。從所提供的資料中判斷其規模、產品質量和供貨能力,挑選出有意向的供應商,對其進行實地考察后,確定評估結果。
第七條:評估結果上報公司主管領導批準認可后,由建材采購協調小組進行分檔。
第八條:評估結果可分為三個檔次:"可以合作"、::"留作備用"、"不能合作"。"可以合作"即評估小組一致認為該供應商可以合作的。進入公司《已評估供應商名錄》。待有合作項目時優先試用進行合作。"留作備用"即評估小組有兩人以上認為該供應商只能留作備用的。進入公司《留作備用供應商名錄》。待將來應急時使用。"不能合作"即評估小組兩人以上認為該供應商不能合作的,將其淘汰。進入公司《不能合作供應商名錄》。
第九條:《供應商供貨情況評估表》適用于已與我司合作的供應商。在保修期滿以前由項目經理部經辦人填寫,保修期滿一個月內由公司建材采購協調小組組織各部門進行評估。
第十條:評估方法為權重比例和百分制評分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實際操作情況給出各單項評分,然后按權重計算總得分,得出評估結果,上報公司領導批準認可。
第十一條:評估結果按總得分高低分為四個檔次:"可以合作"、"需要改進"、"重新評估"、"不能合作"。
第十二條:"可以合作"即80分以上可直接進入公司《可以合作供應商名錄》,將來有采購項目時優先選擇。"需要改進"即79-70分之間,向其指出需改進部分要求其整改后,進入公司《可以合作供應商名錄》。"重新評估"即69-60分之間,向其指出需整改部分并要求其提供整改方案后,進入公司《留作備用供應商名錄》,留作將來應急時再合作,如在重新評估時沒有改進的則進入不能合作檔。"不能合作"即60分以下,因此不能合作而將其淘汰,進入公司《不能合作供應商名錄》。對此類供應商要加以注明,防止與其再合作。
第十三條:所有與公司簽定的建材、設備采購合同,在執行后都要填寫《供應商供貨情況評估表》并對供應商進行評估。當進入公司《可以合作供應商名錄》后,經過三次合作均為理想的供應商,可確定為公司建材及設備采購《長期供應商名錄》。但在每次合作中有一次合作不理想的供應商,即作降級處理。《長期供應商名錄》作為公司今后建材和設備采購的首選對象。并逐步向定向采購供應商發展。
第十四條:所有評估表格評定后均由采購協調小組存檔,并交公司辦公室和集團協調小組備案。
第三部分:評估表格
第十五條:附表1《認可材料、設備供應商評估表》:
第十六條:附表2《供應商供貨情況評估表》:
第十七條:本規范監督執行人:公司采購協調小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