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在修車輛管理規范

在修車輛管理規范

2024-07-09 閱讀 1516

(一)、在修合同戶車輛

1、維修業務部門嚴格按照送修單送修項目開具派工單,進行維修。如因擅自增加送修項目,導致客戶不予認可拒絕結賬的,拒絕結算部分的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2、在維修過程中,確實發現有需要加項維修的,必須先電話聯系車輛單位車管人員

同意,并由送修人員在送修單上寫明增項原因,增項內容,簽字后再予以施工。

3、由于特殊原因未帶送修單的,必須由合同戶結算人員與送修單位車管人員聯系確認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

(二)、在修需路試車輛

1、路試車輛需征得客戶同意。

2、路試車輛需由車間主管開據試車證,路試人員需在試車證上簽名。

2、路試人員由店內指定,需具備駕駛能力和故障判斷能力。

(三)、過夜在修車輛

1、當天未提車輛由維修技師下班前將車鑰匙及維修單據交由前臺統一保管,有加班情況交由前臺值班服務顧問處保管。

2、任何人不得私自駕駛過夜在修車輛出廠。

3、車輛過夜應將蓄電池負極線去掉(由維修此車輛的班組長負責),停放位置須安全、妥當,車輛門窗應處于閉鎖狀態。

4、不能閉鎖閉窗的車輛,車上物品及零部件需由維修組長負責專門保管。

(四)、竣工車輛

1、隨車工單上必須有質檢人員的簽章,確認車輛峻工。

2、峻工車輛須停放在指定位置,并在車身醒目位置懸掛相應標識。

3、服務顧問應及時通知客戶來店提車,如客戶有事不能按時提車的,服務顧問應向客戶說明在我店停放的注意事項,并負責車輛安全及鑰匙保管。

篇2:車間維修車輛開車規定

為了確保車間維修車輛安全,人身安全及公司財產安全,現對外出試車和車間內部移動車輛作出如下規定:

1、只有經過公司批準,獲得駕車資格的人員才能在廠內駕駛車輛。

2、發現沒有駕車資格的人員(包括有駕駛證的人員)開動車輛時,第一次

罰款500元并在公司早會上做公開檢討,第二次罰款500元并予以辭退。造成的經濟損失及責任由肇事者負全責。

3、未經允許私自出廠外路試者,一經發現罰款500元并開除處理,造成的經濟損失及責任由肇事者負全責。

4、廠區內限速15公里/時,車間內限速10公里/時,上下樓坡道限速5公

里/時。發現超速行駛時,每次處罰50元。

5、嚴禁開動的車輛有:剎車失效、轉向失效、前檔玻璃被遮擋、無法正常

坐姿駕駛、機頭蓋升起、車門關不上、輪胎氣壓嚴重不足、底盤嚴重變

形等車輛。違反此項規定的,每次罰款100元。

6、起步和行駛時應緩慢平穩,禁止急加速。

7、起步前必須關緊所有車門。

8、車輛進出車間時,實行出車間車輛優先原則。進入車間的車輛應主動避

讓。

9、上車前應觀察車輛周圍情況,確認車輛周圍和車下無無障礙物。

10、車間內駕駛車輛時,必須降下左前玻璃,以便聽清他人警告。

11、啟動發動機前應檢查檔位、手剎、轉速表,防止出現誤操作。

12、啟動發動機時不允許踩下油門踏板。

13、起步前先掛檔,再松手剎車。

14、倒車時不允許踩油門,右腳應始終放在剎車踏板上。倒車時應不斷從三個倒車鏡中觀察車后情況。

15、倒入雙柱舉升機未通過凸起地板時,禁止加油通過。應前行半米后再倒車,利用慣性通過凸起地板。

16、右側倒車鏡拆下后,倒車時必須有人指揮。

17、倒車時車后禁止有人,指揮人員應在車輛右后部指揮。

18、從舉升工位開出前,要先踩幾下剎車踏板。防止剎車踩空。

19、停車位置不能妨礙其它車輛通行和作業。

20、下車前應熄火,拉緊手剎車。

21、任何員工都有義務和權利制止和舉報違反規定的駕駛車輛行為。

22、各部門主管和現場巡查人員都有權力對違章駕車人直接進行處罰。

篇3:維修車輛登記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維修車輛進入廠區后的安全,保護客戶的正當利益,維護本廠的聲譽,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接待人員拿到客戶鑰匙后,應第一時間對該車進行檢查,核對車主的貴重物品及隨車工具等,進行造冊登記。

二、登記好的車輛資料,如客戶在場的需要客戶簽字認可。客戶不在場的要及時與客戶取得聯系,做好相關認可手續。

三、車輛進入預檢工位,檢驗人員經過檢驗確認維修項目,交調度室對維修費用進行預核算,然后與客戶簽訂維修合同。進入車間維修的車輛,調度室必須將派工單交與維修班組。汽車維修竣工檢驗合格后,根據工時、材料結算清單結清費用,向車輛托修方提供結算憑證和竣工出廠合格證。

做好交接手續,上道工序對下道進行交接,直到最后完工,鑰匙返回接待人員。

四、班組接車后應對車內物品負責到底,及時關好車門,離開車輛或車輛過夜必須鎖好車門。過夜車輛鑰匙應交廠區負責人保管。

五、接待人員對完工車輛要進行物品驗收,確保物品無損后,收交車鑰匙,并及時與客戶取得聯系進行交車。

六、車輛進廠送修時,客戶應描述故障現象,提供技術檔案和行駛證等有關資料。接待人員如發現維修車輛證件不全或不合法時,應拒絕登記修理,并向廠區負責人匯報。

七、如接待事故車輛,業務接待人員和檢驗人員應積極主動配合,認真聽取客戶陳述,了解車輛技術狀況。

八、因不負責任、工作失職造成物品丟失,誰造成誰負責。因交接手續不清,接收人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