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過程控制工作程序
工程項目過程控制程序
對整個工程,按人、機、料、法、環五大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1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
1、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是兩個過程,實際開展中可同時進行,也可分開進行。
2、內部圖紙由設計部送相關部門留存后下發項目部;外部圖紙由經營部門從甲方處拿回送相關部門留存后交工程綜合部下發項目部,當甲方不能一次提供完整圖紙時,由項目部出面從甲方處獲取圖紙,在滿足施工需要后上交相關部門留存。
3、圖紙會審工作由工程綜合部組織;內部圖紙的技術交底工作由工程綜合部組織;外部圖紙的技術交底工作由經營部組織;當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同時開展時,對于外部圖紙由經營部組織開展;相關部門參與該工作。
4、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工作在圖紙下發項目部后開展,具體完成時間應在工程開工后10天內完成。
5、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均應形成記錄,交主管領導審批和相應設計人員確認后下發相關部門。
6、確屬圖紙錯誤方面的問題須通過設計變更的形式來最終解決。
7、當圖紙不能一次提供完整時,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工作也不會一次完成,將分階段進行。
2勞動力班組的考察工作由公司工程綜合部進行,隨后介紹合格的勞動力班組進場進行施工,在施工期間,由項目部負責班組的考核工作,并報公司工程綜合部備案。
3施工準備
1、組建完善的項目領導機構和調派首批入場工人。
2、項目部在開工前后10天內提出工程的總體材料計劃。
3、設立項目部專用帳號,實行資金的專款專用。
4、安置現場設施,解決現場遺留問題并做好后勤工作。
4現場技術交底
1、嚴格執行三級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2、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3、由項目經理負責編制指導實際施工的施工控制計劃或施工方案。
5施工過程
1成本控制(見7.4)
2人員控制
a項目部在工程開工之初提出總體勞動力控制計劃,并根據工程進度提出階段性的詳細勞動力計劃。
b.工程綜合部和項目部共同控制進場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
c.屬有關機構要求需持證上崗的崗位必須持證上崗。
3材料控制
a.項目部根據工程進度提出詳細材料計劃。
b進場材料的數量由庫管員進行驗收,質量由項目經理、工長和質安員進行驗收,并由項目部負責材料的試驗工作。
c材料的發放須憑工長事先簽發的《限額領料單》或《領料單》到倉庫領取,工長簽發前須核對工程量并一次開死,不允許留有活口。
d.班組應確保所領取的材料保質保量地用于應施工部位。
e.因班組原因造成的材料損失由班組承擔。
4設備控制
a.項目部根據需要提出機具設備計劃,設備進場時須完好無損,符合使用要求。
b.設備應登記編號發放,時刻跟蹤設備的使用情況。
c.設備出現故障應立即退回倉庫并由項目部通知物資部派人維修。
d.班組應妥善保管各自領用設備,出現非正常損壞由班組承擔損失。
5工期控制
a.進行工期教育,統一管理人員和工人的思想。
b.合理估計工程,確定長期和短期目標,劃分施工進程。
c.采取靈活的施工部署,實行分片包割,逐個擊破,不給后續工序留尾巴。
d.按期完成者獎,不能按期完成者罰。
6工序控制
a.對于施工方法和檢驗/試驗標準已經明確的正常工序,嚴格按規范或標準施工;對于施工方法和檢驗/試驗標準尚未明確的特殊工序,施工前須以書面形
式制定明確的施工方法和檢驗/試驗標準并嚴格按制定的規范或標準施工。
b.由具有相應資格的操作人員進行施工。
c.對于大面積工序須實行樣板制。
d.管理人員隨時監督施工的進程。
e.在工序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檢驗/試驗標準隨時檢驗/試驗,對于特殊工序,須會同甲方/監理進行檢驗/試驗,檢驗/試驗結果應得到甲方/監理的認可。
f.工序交接時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
7人工費控制
a.人工費采用《施工任務單》的形式按月結算。
b.工長在工序開工前簽發《施工任務單》。
c.嚴格杜絕《施工任務單》的偶然和人為誤差。
8環境控制
a.保持施工現場道路通暢,材料堆放整齊和場地清潔,做到工完場清。
b.保持生活區的室內和室外衛生。
9簽證及隱蔽驗收控制
a.發生非我方原因的變更或增加工程量,均須進行現場簽證,以《現場簽證單》的形式報甲方/監理確認。
b.工序基層施工完成后應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由項目部會同甲方/監理共同進行,驗收結果須得到甲方/監理的確認,《隱蔽驗收記錄》將作為市(區)質監站中間驗收的重要依據。
10安全控制
a.項目開工前,以及班組進場前,分別由工程綜合部和項目部進行相互的安全工作交底和教育培訓。
b.項目經理、工長、質安員經常性的對現場進行巡視,做好安全標識工作,對有安全隱患的現象進行及時整改,情況特別嚴重的由質安員開《整改通知單》責成項目立即整改。
c.項目定期召開例會,對安全工作進行小結和安排。
6檢驗/試驗
1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及完成后由我公司不同方面和層次的人員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和抽檢。
2各工序施工過程中甲方/監理隨時巡視現場;隱蔽工程施工完畢后由甲方/監理對隱蔽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整個工程施工完畢后由甲方/監理對工程進行全面驗收。
3市(區)質監站
在接到甲乙雙方的核驗申請后對已完工的單位工程或整體工程進行中間驗收或竣工驗收。
7竣工
1各工序在施工完畢后須切實做好產品保護工作。
2有關人員在規定日期內編制完成工程竣工圖。
3項目部整理完成竣工資料。
4報請甲方/監理進行竣工驗收,通過后共同報當地質監站進行竣工核驗。
5相關人員在規定日期內完成工程決算。
篇2:學校后勤管理服務過程控制工作程序
學院后勤總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學校后勤管理服務過程控制程序
后勤管理服務控制程序
1.目的
為政法學院和廣大師生員工提供后勤管理服務,確保公司提供的各類服務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及相關方的需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總公司后勤管理服務提供過程和服務質量的管理、監視測量和控制。
3.職責
3.1監察中心負責后勤管理服務過程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
3.2各服務部門負責后勤管理服務過程的提供、控制和自檢工作;
3.3各崗位服務人員負責服務任務的實施。
4工作程序
總公司后勤管理服務的提供過程按國家、地方和教育部的要求執行,詳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文件清單》。
4.1后勤管理服務提供的內容
依據政法學院的要求,總公司后勤管理服務的內容主要是新老校區水電暖的供應、環衛、綠化、工程維修、教室管理、物業費用的收繳及西校區的食堂租賃、公寓管理。
4.2后勤管理服務提供過程的控制
4.2.1服務提供前的控制
a.獲得表述服務特性的信息和文件。服務部門根據對服務實現過程策劃的輸出以及顧客要求評審的結果等,獲得必要的服務信息,充分了解學院領導的要求及廣大師生員工的需求和期望,具體執行《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
b.總公司編制了以下程序和服務過程的工作標準、服務規范等文件,對服務提供過程進行控制:《資源管理控制程序》、《后勤管理服務過程控制程序》、《供方評價準則》、《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辦法》、《校園綠化管理辦法》、《教學樓教室管理條例序》、《工程維修管理辦法》、《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供電管理辦法》、《供暖管理辦法》、《公寓管理制度》、《緊急情況處理規定》、《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西校區食堂衛生管理條例》等,明確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行為。
4.2.2服務提供過程中的控制
a.服務人員根據所提供的服務信息要求,嚴格按相關程序文件和服務標準的要求進行服務,各服務部門和監察中心給予支持和監督。
b.各服務部門負責定期組織員工學習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和崗位職責的內容,使每位員工了解本職工作的要求以及如何進行服務方能滿足顧客的要求。
c.公司為后勤服務提供和配備適用的基礎設施,部門編制主要的使用說明書并對相關人員提出明確要求,設施和設備的檢修要在相關文件中予以明確。
d.為了確保服務提供過程符合要求,公司配備相應的監視和測量設備,保證后勤服務的開展;
e.監察中心按檢查標準全面檢查各班組和個人的服務質量并記錄結果,確保各項服務滿足要求;
f.各服務部門負責人不定期的對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公司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和部門全面檢查服務質量,每月各服務部門負責向監察中心上報《月服務質量檢查與考核表》,監察中心匯總各服務部門、各班組的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并抽樣檢查記錄的符合性,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和控制。
4.2.3服務完成后的控制
監察中心負責對服務完成后的活動進行控制:
a.與各學院的師生和住戶聯絡,妥善處理他們意見和投訴,及時做好服務回訪工作,保存相關記錄;
b.測量全校師生員工對公司后勤管理服務提供的滿意程度,確定他們的需求和潛在需求,了解所需的服務傾向,具體執行《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
4.2.4為滿足公司發展和顧客的需求,辦公室負責開拓新的服務項目,不斷滿足顧客的期望和要求,執行《服務項目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4.2.5對后勤管理服務項目實施監控活動
a.水電暖的供應服務:能源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供水、供電、供暖的服務和相關費用的收繳,具體執行《后勤管理服務控制程序》、《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供電管理辦法》、《供暖管理辦法》、《部門目標管理責任制》等,填寫相應記錄。
b.設備設施維修服務:能源管理服務中心和西校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新老校園內道路、房屋建筑、排水設施等的維修;校園內建筑物門窗、桌椅等設施的維修。具體執行《資源管理控制程序》、《工程維修管理辦法》、《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填寫相應記錄。
c.綠化服務: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和西校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學院和西校區綠化美化,澆灌修剪花草、樹木,修整草坪、打藥殺蟲、施肥、植被保養等工作。執行《校園綠化管理辦法》,填寫相應記錄。
d.清潔服務: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和西校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轄區公共場所清潔、垃圾清運、室內清潔服務,具體執行《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填寫相應記錄。
e.飲食服務:西校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對食堂租賃供方進行選擇和評價,監督檢查飲食質量、服務態度和環境衛生。具體執行《西校區食堂衛生管理條例》、《供方評價準則》。
f.物業管理、服務費用收繳服務:辦公室負責各種服務費用的收繳管理,各業務部門負責催繳工作,具體執行公司服務費用收繳有關規定。
4.3后勤管理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
4.3.1后勤管理服務提供過程具有特殊的性質,屬于應事先確認的過程,在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接觸的過程中服務質量立即表現出來,多數情況下,用常規的最終檢驗方法對服務質量進行控制不能滿足要求。
4.3.2對后勤管理服務特性及服務提供特性的質量控制可通過控制過程的符合性來實現。服務部門應對本部門服務活動中的這些過程進行確認,以證實過程能力。確認包括:
a.對服務提供過程規定評審和批準的準則,執行《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辦法》、《校園綠化管理辦法》、《教學樓教室管理條例序》、《工程維修管理辦法》、《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供電管理辦法》、《供暖管理辦法》、《公寓管理制度》等公司各類服務要求的管理規定;
b.對所使用的服務設施能力的認可,包括設施能力(安全性、適用性等要求)及維護保養的要求,并保存維護保養記,執行《資源管理控制程序》;
c.對相關的服務人員要進行崗位培訓、資格鑒定,考核上崗和持證上崗,執行《資源管理控制程序》、《公司崗位任職要求》;
d.監察中心組織各業務部門編制工作標準、服務規范和質量檢查辦法;辦公室編制《公司崗位任職要求》,經總經理批準后實施,以保證后勤服務工作滿足規定的要求;
e.對服務提供過程的實施和質量考核、檢查應進行記錄,填寫相關服務記錄和《服務質量檢查表》,執行公司《勞動人事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f.過程的再確認:當服務條件發生變化時(如
服務內容、設施、人員、服務對象等),應對上述過程進行再確認。并對相應的作業文
件如工作標準和操作規程、質量檢查辦法等進行更改,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4.4標識和可追溯性
4.4.1辦公室編制《服務人員掛牌和著裝的規定》,確定各類服務人員的標識要求。上班時間,工作人員應著工作裝、佩帶工作牌。胸牌、工裝由辦公室統一設計制作、配發。
4.4.2公共服務設施與建筑物的標識:由各服務部門按服務區域,以指示牌標明服務功能(如教室、公寓、食堂、道路、教學樓、停車場等),監察中心負責監督指示牌的制作、訂購和安裝。
4.4.3倉庫保管人員負責做好入庫物資的標識和檢驗狀態的標識
a.入庫物資應采用原包裝標識,如標識不清,應掛《物資標識卡》,注明品名、規格、數量、產地及入庫時間。物資出入庫時,保管人員應填寫《領物單》或《登記表》。
b.采購物資的檢驗狀態分為:待檢、合格、不合格三類。
責任部門保管人員根據物資驗收結果,采用分區分別放置的辦法予以區別,并掛牌標識合格和不合格物資,防止誤用。
4.4.4各項服務質量的檢查狀態標識:分為合格、不合格。
監察中心和各服務部門根據檢查、考核結果,對合格、不合格服務在《服務質量檢查與考核表》或服務記錄中注明,以便識別。
4.4.5可追溯性
a.對影響服務質量的采購物資可根據物品標識和《領物單》進行追溯,查供貨來源,以防類似質量問題的發生。
b.服務人員的工牌號是唯一的,當涉及到服務工作質量問題時,可通過工牌號及相應服務記錄追查到責任人。
4.5.顧客財產
4.5.1公司應加強驗收和交接管理,維護學院提供的各類設施,保障服務區內建筑物及配套設施的質量和各項功能完好。
4.5.2教室管理站和管理員應加強門衛制度、做好安全保衛和巡視,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防止學校、學生、住戶的財產損壞或丟失。
4.5.3加強對顧客提供的維修產品的管理,能源服務中心在接受維修通知時,在《派工單》上注明顧客維修要求,維修工持《派工單》前往維修時,應記載產品名稱及詳細信息,維修前先對顧客提供的產品進行質量驗證,確認該產品能達到維修安裝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若用戶提供的產品不合格,維修工應告知顧客,更換產品,以免發生質量糾紛。
4.6服務記錄和文件、服務用物品的防護
4.6.1后勤管理服務過程的記錄,如各種文件、合同、值班記錄、維修記錄、綠化清掃記錄、員工檔案等,是公司寶貴的無形資產,應妥善保管。公司應提供適宜的防護用品,指定專人保管,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防水、防潮、防污染措施,保證其清晰、完整、不受損壞。
4.6.2對于服務提供過程中使用的物品、配件、材料、殺蟲藥品等從儲存、搬運、使用的所有階段,應提供符合性的防護,防止物品的丟失、損壞和錯用。
4.6.3物品搬運控制:搬運負責人應配置適宜的搬運工具,規定合理的搬運方法,防止物品損壞。
4.6.4物品的儲存:應規范庫房管理,提供適宜的儲存條件,按規定碼放,對有儲存期限的物品,要明確標識有效期,保證先入先出。
5.相關文件
5.1《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HQZGS/C*-0
5.2《資源管理控制程序》HQZGS/C*-04
5.3《文件管理控制程序》HQZGS/C*-01
5.4《記錄控制程序》HQZGS/C*-02
5.5《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HQZGS/C*-01
5.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QZGS/C*-0
5.7《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HQZGS/C*-
5.8《公司資產管理和采購辦法》HQZGS/ZD-0
5.9《校園綠化管理規程》HQZGS/ZD-0
5.10《校園環境衛生管理辦法》HQZGS/ZD-
5.11《供方評價準則》HQZGS/ZD-
5.12《二次供水管理制度》HQZGS/ZD-
5.13《教學樓教室管理管理條例》HQZGS/ZD-
5.14《公寓管理辦法》HQZGS/ZD-
6.記錄
6.1服務質量考核表JL/C*04-01
6.2各類監控、檢查記錄
篇3:產品過程檢驗工作程序
產品過程檢驗程序
⒈目的:
對產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裝配的各工序的質量進行規定的檢驗和試驗,防止不合格產品的流失,保證產品加工過程中符合標準要求。
⒉范圍:
適用于指導產品零件加工,和成品裝配過程中的工序檢驗工作。
⒊職責:
3.1檢驗組是工序檢驗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工序檢驗的組織實施工作。
3.2技術部負責工序檢驗的技術標準等有關文件的編制工作。
3.3生產部及有關產品加工車間負責工序的首檢、自檢等檢驗工作的管理。
⒋工作程序:
4.1.1過程檢驗的策劃:
技術部根據產品工藝流程圖及產品質量特性等技術文件的要求,制定產品的工序檢驗流程,設立適當的工序檢驗點、站、網絡,合理配置資源,生產部檢驗組按檢驗規程實施工序檢驗,以保證產品的工序加工質量。
4.1.2生產車間要按作業指導書和工序檢驗要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首檢、自檢、完工檢。工段長應確保工序產品質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4.2過程檢驗
4.2.1首檢:
操作人員對上班加工的首件或首次產品,以及更換型號、工裝、刀具后加工的首件產品,都要進行首檢。首檢按"作業指導書"的檢驗要求執行。操作者首檢合格后交專職檢驗員進行確認。確認前,檢驗員首先核對儀表、標準件,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首檢一般查3--5件,有異常時加倍抽樣。首檢產品質量正常可繼續加工,如發現問題則立即通知操作者進行機床、工裝調整。出現異常現象時,向有關領導反饋,等候處理,首檢記錄由操作者負責在《工序質量檢查記錄表》上填寫,檢驗員在"認可欄"簽字確認。
4.2.2巡檢:
加工中,檢驗員按照檢驗規程要求的頻次進行巡檢,巡檢間隔時間不大于二小時,對重點的工序或機床應當適當的增加巡檢次數,巡檢抽樣一般為3--5件,異常時加倍抽樣。巡檢中發現異常波動,應立即通知操作者進行分析調整;如發現嚴重質量問題,按程序規定向有關部門及時反饋,等候處理。對巡檢情況檢驗員要在《工序質量檢驗記錄表》中做好記錄。
4.2.3工序間的下轉驗收:
工段或車間之間的轉序檢驗,按下轉產品的各項質量特性和技術條件由檢驗員進行抽檢,抽檢合格后和工段長共同在《工序流轉單》中簽字后方可后移交到下一道工序。
4.2.4裝前檢:
為確保成品質量,對加工完畢的零件質量中的容易引起用戶投訴的質量特性,在成品裝配前實行100%全檢。檢驗標準執行企業的內控標準。
4.2.6自檢:
各工序操作者要按工藝文件要求進行自檢,操作者的自檢記錄須經檢驗員認可后方可生產。
⒌相關文件:
5.1QS/TSB21301-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QS/TSB21401-20**《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3QS/TSB20801-20**《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⒍質量記錄:
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