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八一醫院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八一醫院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2855

第一醫院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員

1、嚴格控制手術室人員數量,私人物品一概不得進入無菌區。面部、頸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進入手術室。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須進入手術室時,應帶雙層口罩。

2、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更換手術衣褲、鞋、帽、戴口罩,頭發、內衣領及袖邊、褲邊不得外露;外出必須穿外出衣鞋。手術完畢,衣褲、鞋等須放到指定地點。

3、手術室一切物品概不外借,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

4、醫務人員在實施手術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原則,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實施標準預防。

5、手術室醫務人員應當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有關文件要求,使用手術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證醫療安全。

6、手術室醫務人員應當與臨床科室等有關部門共同實施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措施,包括正確準備皮膚、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以及預防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低體溫等。

7、手術室應當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制定具體措施,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

8、手術室醫務人員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處理。

(二)清潔與消毒

1、手術室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拖布及一切衛生用品要分開使用,并有明顯標志。

2、手術室工作區域,應當每24小時清潔消毒一次。室內物品全部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紫外線燈或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

3、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其推車、升降臺、麻醉桌、無影燈、窗臺等。保持桌面、地面、墻壁及手術間各種物品清潔、無塵、無血跡。

4、連臺手術之間、當天手術全部完畢后,應當及時打掃手術間,桌面、地面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并行空氣消毒。

5、每月對滅菌器進行生物監測一次,空氣、物表、手、腔鏡每月進行細菌培養一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再次復查。

6、無菌與有菌物品分開放置。無菌物品由專室或專柜保存,并有明顯滅菌標記及滅菌日期。無菌物品一經開封不得超過24小時。干式無菌持物鉗有效時間為4小時,并注明開封日期及時間。

7、手術間使用原則為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污染手術,特殊感染手術應在專用手術間進行。手術開始后,各手術臺的一切物品不得交叉使用。

8、手術臺上的各種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壓力蒸汽或環氧乙烷),使用前必須經兩人核查滅菌日期或滅菌標志。

9、手術室平車內外不得交叉使用。

10、凡污染敷料、廢棄組織等應放置在黃色防滲漏塑料袋內,集中焚燒處理。

11、滅菌器械(鍋)每周進行生物監測一次,無菌生長證明滅菌鍋合格。

(三)特殊感染手術終末消毒措施

特殊感染患者手術,各科室應當提前與手術室聯系,并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感染名稱,以便于合理安排手術。處理原則:嚴密隔離,選用敏感的消毒液;先行預消毒,后清洗、滅菌,必要實行雙滅菌。

1、澳抗陽性手術處理

(1)手術間掛隔離標志,專用消毒物品及浸泡桶,門口備隔離鞋套。

(2)嚴禁參觀手術。

(3)手術人員要穿手術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手術衣,戴雙層手套),不得隨意出入手術間,室內外設兩名巡回護士,所需物品均由室外護士傳遞。

(4)術后處理:①被服和布類敷料:放入黃色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標記,送洗滌房處理。②器械、吸引器瓶: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后沖洗。③一次性物品及廢棄物品:放置雙層黃色塑料袋內,標記、焚燒處理。④手術間地面、桌椅、器械臺、手術床等用消毒液擦拭,空氣消毒機消毒2小時。

2、特殊感染(綠膿桿菌、破傷風桿菌、炭疽桿菌)和氣性壞疽等患者手術的處理:

(1)同澳抗陽性手術處理。

(2)手術應在其他手術完畢后開始,手術前將非手術用物移至室外,術畢房間消毒密閉12小時后方可開放,進一步處理。其他術后處理同(二)4。

篇2:醫院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手術室工作人員必必須嚴格遵守《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熟練掌握預防院內感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防止感染的發生。

二.保持室內整潔,凡進入手術室必須更換手術室的鞋、帽、衣、褲及口罩,嚴格控制參觀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擅入。

三.手術物品需定期消毒更換,并由專人檢查。手術用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滅菌。已滅菌和未滅菌的物品應分室放置,并有明顯標識。

四.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無條件時,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有菌手術。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

五.接送病人的平車要定期消毒,車輪應每次清潔,車上物品保持清潔。接送隔離病人的平車應專車專用,用后嚴格消毒。

六.每月對空氣、消毒器械、物品、工作臺面及洗過的手進行細菌監測。

七.手術廢棄物品必須置在有明顯標識的塑料袋內,封閉運送,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