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恒大地產企業理念

恒大地產企業理念

2024-07-09 閱讀 4308

恒大地產企業理念

企業宗旨: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

企業精神: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努力拼搏、開拓進取

工作作風: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

戰略目標:努力實現規模一流、品牌一流、團隊一流

第一節企業宗旨

企業宗旨: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

“質量樹品牌”:質量是企業樹立品牌的基石。品牌代表著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體現企業知名度、美譽度和客戶對企業品牌忠誠度。在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進程中,恒大人要內鑄精品,外塑形象,鑄就國際品牌。

“誠信立偉業”:誠信是企業發展的保證。誠信貫穿于經營管理、客戶服務、溝通合作、發展共贏等每一個環節。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伴隨鑄造“百年恒大”全過程。

第二節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努力拼搏、開拓進取

“艱苦創業”:集中體現在勤儉樸實、堅忍不拔、吃苦耐勞,是恒大集團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源動力,是恒大人的優良傳統。

“無私奉獻”:集中體現恒大人的主人翁意識,胸懷廣闊、奉公正己、獻身事業、回報社會,以實現企業和個人共同進步,是恒大人的價值取向。

“努力拼搏”:集中體現恒大人勇往直前、孜孜以求、敢于挑戰、奮發有為,是恒大人的精神寫照。

“開拓進取”:集中體現恒大人在工作中要光大傳統、與時俱進、勇于創新、追求卓越,是恒大人的致勝法寶。

第三節工作作風

工作作風: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

“精心策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情無論大小,關鍵在于策劃,策

劃無論大小,關鍵在于精心。要做到時時有策劃,事事有策劃。凡事謀定而后動,三思而后行,大膽設想、反復推敲、周密部署。

“狠抓落實”:細節決定成敗。抓落實,首先要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按照工作要求,真抓實干,注重細節,應對得力。

“辦事高效”:效率構筑優勢,就需要在科學決策、計劃管理、關鍵環節、日事日畢、適度超前等各個工作層面上注意方法,認真及時落實到位。

第四節戰略目標

戰略目標:努力實現三個“一流”,即規模一流,品牌一流,團隊一流,尊敬來自價值,價值源于品牌。恒大地產集團積極倡導誠信經營理念,致力于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努力營造房地產業健康經營環境,推動城市運營和中國住宅業的良性發展;堅持自主創新,以國際視野創造和發展“恒大模式”,探索和建設中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切實踐行企業公民理念,體現主流房地產開發企業社會責任感,積極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恒大人矢志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地產規模一流、品牌一流、團隊一流的企業,全力打造全球化地產航母品牌。

篇2:房地產公司股權收購程序

房地產項目公司股權收購程序

1、收集、整理和分析項目、目標公司以及目標公司關聯方的公開資料和信息,考查有無重大障礙影響收購活動的進行。

2、與目標公司或其股東進行洽談,初步了解情況,進而達成收購意向;

3、前期調查:

(1)應對目標公司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情況進行審慎的調查與評估,包括公司的基本資料;財務、稅收狀況、股東出資、對外簽署的合同及其執行情況、對外擔保情況、對外債權債務關系、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等級、其他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和經營狀況等。

(2)針對項目本身進行調查,對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及其合法性;項目用地的性質、占用空間、使用年限、項目的功能和土地用途、項目開發進度情況、相關審批手續是否已經依法辦好、項目規劃、資產權屬是否無瑕疵、項目的相鄰關系等因素綜合考慮。

(3)對具體行政程序進行調查,是否需要經當地政府批準或進行事先報告,地方政策對同類收購有無傾向性態度。

(4)對收購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4、簽訂收購意向書;

5、收購雙方及目標公司債權人代表組成小組,草擬并通過收購實施預案。

6、收購雙方正式談判,協商簽訂收購合同。

7、各方提交各自的權力機構如股東會就收購事宜進行審議表決。

8、雙方將收購合同交有關部門批準或備案。

9、辦理資產轉移、經營管理權轉移手續。

10、股東變更登記在內的工商、稅務登記變更手續。

11、股權轉讓后期對接。

篇3:房地產企業ERP信息化管理

房地產企業信息化管理(ERP)

當企業管理告別泰勒時代,逐步向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電腦和網絡的發展,促使企業的反應機制和協調手段進一步發展,逐漸誕生了最新的新經濟理論。據新經濟理論的學者研究發現,資本在進100年中對現代經濟的貢獻為15%,非知識化勞動的貢獻率為19%,而知識、信息的貢獻率卻占到了66%。

房地產企業是一個以整合供方資源為主的企業,本身沒有技術核心競爭力,他所涉及到的供方達到三、四十家,屬于資金和密集型產業,如何通過供方的科學管理而進行合理的采購并對成本環節進行有效控制,是決定房地產企業最終獲利多少的一個關鍵,也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一個前提。

在這里我們講信息化管理應該首先講的的是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核心ERP(enterpriseresouricesplanning).ERP是一種適用與生產流通企業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技術,他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對企業內部以及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的資源進行全面規劃,統籌安排和嚴格控制以保證人、財、物,信息等各類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應用,ERP是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的產物,它將許多現代管理方法,體現在ERP軟件系統中,成為房地產企業的致勝的一個法寶。

信息化管理能有效進行供方控制,其收益分析如下:

1.降低交易成本:96年,杰克?韋爾奇在GE中率先通過internet建立了聯機采購系統(TPN),將企業的采購項目在世界招標將采購過程由7天縮短為1天,相關人員減少60%,由于接觸廣泛,引起了更大的競爭,材料費下降達20%,其架構應當是"平面無限大,層次相當少,總部是大腦,網絡是神經末梢"。

2.企業流程再造(BPR):從價值鏈的角度出發,對企業流程中不能增值環節進行徹底改造海爾集團在組織結構上形成麗權明確的五個層次的管理體系。集團總部是投資決策中心,各事業本部是經濟決策中心,各事業部是利潤中心,生產為成本控制中心,員工為質量控制中心。通過海爾BPR案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按照信息化管理對企業的要求,各個部門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造,明確地產生的管理層次而房地產企業所要依隨的方式更應該是趨向于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由傳統的"金字塔"式轉型為扁平式,從而充分發揮信息化的綜合效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保證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3.有效的控制買賣雙方的溢價能力:假如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原材料漲價而銷售商逼你讓利,企業在兩邊的擠壓下還能活嗎但是當CRP系統建立以后,有與賣方建立長期的供貨關系,控制賣方溢價,在買方建立相應機制,控制買方溢價。

ERP是現代經濟理論下的成果,是由創新理論到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到現代經濟學到新增長理論的實踐,對于現代大型企業也許是一個方向,而對于中小型企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指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