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燃氣防雷技術規范

燃氣防雷技術規范

2024-07-09 閱讀 4062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城鎮燃氣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燃氣場站及設施、燃氣金屬管道及附件、電力系統及安全報警系統的防雷技術要求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和現有城鎮燃氣系統的防雷設計和施工。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28-2006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城鎮燃氣citygas

從城市、鄉鎮或居民點中的地區性氣源點,通過輸配系統供給居民生活、商業、工業企業生產、采暖通風和空調等各類用戶公用性質的,且符合本規范氣質量要求的可燃氣體。城鎮燃氣一般包括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

【GB50028-2006,定義2.0.1】

3.2低壓儲氣罐lowpressuregasholder

工作壓力(表壓)在10kPa以下,依靠容積變化儲存燃氣的儲氣罐、分為濕式儲氣罐和干式儲氣罐兩種。【GB50028-2006,定義2.0.20】

3.3高壓儲氣罐highpressuregasholder

工作壓力(表壓)大于0.4MPa,依靠壓力變化儲存燃氣的儲氣罐。又稱為固定容積儲氣罐。

【GB50028-2006,定義2.0.21】

3.4調壓裝置regulatordevice

將較高燃氣壓力降至所需的較低壓力調壓單元總稱。包括調壓器及其附屬設備。

【GB50028-2006,定義2.0.22】

3.5調壓站regulatorstation

將調壓裝置放置于專用的調壓建(構)筑物中,承擔用氣壓力的調節。包括調壓裝置及調壓室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等。

【GB50028-2006,定義2.0.23】

3.6調壓箱(調壓柜)regulatorbo*

將調壓裝置放置于專用箱體,設于用氣建筑物附近,承擔用氣壓力的調節。包括調壓裝置和箱體。懸掛式和地下式箱成為調壓箱,落地式箱稱為調壓柜。

【GB50028-2006,定義2.0.24】

3.7引入管servicepipe

室外配氣支管與用戶室內燃氣進口管總閥門(當無總閥門時,指距室內地面1m高處)之間的管道。

【GB50028-2006,定義2.0.48】

3.8管道暗埋pipingembedment

管道直接埋設在墻體、地面內。

【GB50028-2006,定義2.0.49】

3.9管道暗封pipingconcealment

管道敷設在管道井、吊頂、管溝、裝飾層內。

【GB50028-2006,定義2.0.49】

3.10防雷區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需要規定和控制雷擊電磁環境的那些區。

【GB50057-94(2000年版),附錄八】

4基本規定

4.1城鎮燃氣的防雷設計,應在認真調查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規律以及城鎮燃氣特點等的基礎上進行,按工程整體要求,進行全面規劃,做到預防為主、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4.2新建城鎮燃氣系統場站應根據雷電災害風險評估預評估中雷電時空分布特征、雷電流散流情況、雷電災害易損性分析和大氣雷電環境狀況等內容,選擇合適的地址及合理地進行功能分區布局。

4.3城鎮燃氣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實施。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

4.4防雷技術評價機構應根據相關技術規范對城鎮燃氣系統的防雷設計進行評價,并及時提出評價意見,以供該工程設計參考。

4.5城鎮燃氣防雷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應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實施,并應根據施工進度,適時進行防雷隱蔽工程分段驗收,確保防雷工程質量。

4.6城鎮燃氣防雷工程竣工后,應將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報告、設計及技術評價意見、安裝、隱蔽工程圖紙、檢測測試記錄等資料及時歸檔并移交城建檔案館。

4.7城鎮燃氣管理單位應根據《雷電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規范》要求,組織開展風險評估,并根據防雷安全評估情況,建立雷電災害應急處置預案。

4.8城鎮燃氣系統的防雷裝置應定期開展防雷安全檢測。

4.9城鎮燃氣管理單位應對防雷裝置定期檢查、維護與維修。發生雷電災害事故后,應及時向防雷主管部門報告,并協助做好雷電災害調查與鑒定工作。

5燃氣場站及設施

5.1一般規定

5.1.1儲氣罐和壓縮機室、調壓劑量室等處于燃燒爆炸危險環境的生產用房,其防雷設計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規定,生產管理、后勤服務及生活用建筑物,其防雷設計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規定。

5.1.2門站和儲配站室內電氣防爆等級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的“1區”設計的規定;站區內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設備、管道以及管道分支處均應采取防靜電接地措施,應符合現行的化工標準《化工企業靜電接地裝置設計規范》HGJ28的規定。

5.1.3站區內儲氣罐、罐區、露天工藝裝置及建構筑物之間,以及與站外建構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和《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的有關規定。

5.2儲罐區

5.2.1獨立避雷針、架空避雷線(網)的保護范圍,應包括整個儲罐區。

5.2.2當儲罐頂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時,可以用頂板作為接閃器;若儲罐頂板厚度小于4mm時,則須裝設防直擊雷裝置。但在雷擊區,即使儲罐頂板厚度大于4mm時,仍需裝設防直擊雷裝置。

5.2.3浮頂罐、內浮頂罐不應直接在罐體上安裝避雷針(線),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兩根導線作電氣連接。浮頂罐連接導線應選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軟銅復絞線。對于內浮頂罐,鋼質浮盤的連接導線應選用截面積不小于16mm2的軟銅復絞線;鋁質浮盤的連接導線應選用直徑不小于1.8㎜的不銹鋼鋼絲繩。

5.2.4鋼儲罐防雷接地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罐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宜大于30m。

5.2.5防雷接地裝置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當鋼儲罐僅做防感應雷接地時,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

5.2.6罐區內儲罐頂法蘭盤等金屬構件應與罐體可靠電氣連接,放散塔頂的金屬構件亦應與放散塔可靠電氣連接。

5.2.7當液化石油氣罐的陰極防腐采取下列措施時,可不再單獨設置防雷和防靜電接地裝置:

液化石油氣罐采用犧牲陽極法進行陰極防腐時,犧牲陽極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陽極與儲罐的銅芯連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6mm2;液化石油氣罐采用強制電流法進行陰極防腐時,接地電極必須用鋅棒或鎂鋅復合棒,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接地電極與儲罐的銅芯連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6mm2。

5.3調壓計量區

5.3.1設于空曠地帶的調壓站及采用高架遙測天線的調壓站應單獨設置避雷裝置,其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Ω。

5.3.2當調壓站內、外燃氣金屬管道為絕緣連接時,調壓器及其附屬設備必須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

5.4其他

5.4.1站區內所有正常不帶電的金屬物體,均應就近接地,且接地的設備、管道等均應設接地端頭,接地端頭與接地線之間,可采用螺栓緊固連接。對有振動、位移的設備和管道,其連接處應加撓性連接線過渡。

5.4.2進出站區的金屬管道、電纜的金屬外皮、所穿鋼管或架空電纜金屬槽,在站區外側應做一處接地,接地裝置應與保護接地裝置及避雷帶(網)接地裝置合用。如存在遠端至站區的金屬管道、軌道等長金屬物,則應在進入站區前端每隔25米接地一次,以防止雷電感應電流沿輸氣管道進入配氣站。

5.4.3電絕緣裝置應埋地設置于站場防雷防靜電接地區域外,使配管區(設備撬)及進出站管道能夠置于同一防雷防靜電接地網中。

5.4.4站區內處于燃燒爆炸危險環境的生產用房應采用40×4鍍鋅扁鋼或同等規格的其他金屬材料構成避雷網格,并敷設明式避雷帶。其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8m,網格不應大于10m×10m或12m×8m。

5.4.5除獨立防直擊雷裝置外,該項目的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等可共用同一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Ω,宜小于1Ω。如各類接地不共用,則各類接地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規范要求。

6燃氣金屬管道及附件

6.1一般規定

6.1.1平行敷設于地上或管溝的燃氣金屬管道,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管道交叉點凈距小于100mm時,其交叉點應用金屬線跨接。

6.1.2架空或埋地敷設的燃氣金屬管道的始端、末端、分支處以及直線段每隔200~300m處,應設置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接地點應設置在固定管墩(架)處。距離建筑物100m內的管道,應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6.1.3燃氣金屬管道在進出建筑物處,應與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相連,并宜利用金屬支架或鋼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綁扎鋼筋網作為引下線,其鋼筋混凝土基礎宜作為接地裝置。

6.2屋面燃氣金屬管道

6.2.1屋面燃氣金屬管道、放散管、排煙管、鍋爐等燃氣設施宜設置在建筑物防雷保護范圍之內。應盡量遠離建筑物的屋角、檐角、女兒墻的上方、屋脊等雷擊率較高的部位。

6.2.2屋面工業燃氣金屬管道在最高處應設放散管和放散閥。屋面燃氣金屬管道末端和放散管應分別與樓頂防雷網相連接,并應在放散管或排煙管處加裝阻火器或燃氣金屬管道防雷絕緣接頭,對燃氣金屬管道防雷絕緣接頭兩端的金屬管道做好接地處理。

6.2.3屋面燃氣金屬管道與避雷網(帶)(或埋地燃氣金屬管道與防雷接地裝置)至少應有兩處采用金屬線跨接,且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當屋面燃氣金屬管道與避雷網(帶)(或埋地燃氣金屬管道與防雷接地裝置)的水平、垂直凈距小于100mm時,也應跨接。

6.2.4屋面燃氣管與避雷網之間的金屬跨接線可采用圓鋼或扁鋼,圓鋼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截面積不應小于48mm2,其厚度不應小于4mm,應優先選用圓鋼。

篇2:CNG站消防防雷防靜電安全制度

為貫徹*同志關于安全工作:“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確保國家、企業財產和人身安全,制定以下制度:

1、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列入CNG加氣站的議事日程,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安全、防火、防雷的知識講座,定期檢查重點部位(壓縮機房、儲氣庫等)防火、防雷措施是否落實到實處,器材是否有專人管理。

2、CNG加氣站的主要負責人抓生產的同時,必須抓好安全,將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分解到班組,落實到人,實行逐級負責目標管理。

3、進行經常性的自檢、自查制度。公司每月對CNG加氣站進行安全檢查,加氣站實行每日巡查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認真填好記錄,

4、任何人禁止在具有火險、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經有關部門審批,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能進行。

5、進站充氣的車輛,應按指定的方向停放,加氣時汽車必須熄火,關閉車上所有電路開關,嚴禁在充氣時發動車輛,嚴禁在站內修車。

6、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和器材,按消防、防雷主管部門及相應規范配備,并按規定定期檢查和更換。

7、CNG加氣站內嚴禁使用手機和吸煙,全體人員都有維護設施、預防災害的義務,一旦發生火險和雷擊,要立即切斷電源、氣源,迅速啟動消防預案。

站內人員必須按規定著裝上班,不得穿化纖制品和帶鐵釘鞋進入生產區。

篇3:加油站設備防雷防靜電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1)加油站的下列設施設備應當設置防靜電接地:

a.金屬油罐及其通氣管;

b.加油站工藝設備;

c.輸油管道及閥門;

前款所列設施設備設有防雷接地的可以不另做防靜電接地。

(2)加油站設施設備的防靜電接地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a.防靜電接地、防感應雷接地和電氣設備接地可以共同設置,防靜電接地裝置單獨設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0歐姆,防靜電接地與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防靜電接地與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b.設施設備和車輛的防靜電接地,不得使用鏈條類導體連線;

c.防靜電接地不得使用防直接雷引下線和電氣工作零線;

d.防靜電接地的測量點位置不宜設在爆炸危險區域內;

e.設備、管道的法蘭連接螺栓少于5根的,應當設置防靜電跨接連線;

f.檢修設備、管道可能導致防靜電接地系統斷路時,應當預先設置臨時性接地,檢修完畢后及時恢復。

(3)加油站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a.在爆炸危險場所作業的運油車輛,應當設置接地端板,作業前接好防靜電接地,作業后待罐裝油料達到規定的靜置時間,方可拆除靜電接地線;

b.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線必須連接在作業場所的專用防靜電接地點上,并不得采用纏繞等不可靠的連接方法;

c.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連線應當采用銅芯軟絞線,橫截面積不得小于10平方毫米;

d.裝卸油料的輸油軟管,應當使用耐油導靜電軟管,作業時軟管兩端的導靜電鋼(銅)絲必須與設備可靠連接并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