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生產員工安全管理辦法
目的:保護員工身體不受意外傷害
范圍:沖壓生產
一、具體措施:
1、進入工作場地工作前必須認真穿戴好勞保用品(包含工作服、勞保鞋、勞保手套、勞保護腕、勞保護頸、安全帽六種勞保用品)。
2、毛刺鉗工工作時,必須戴護目鏡。
3、手套劃破時應及時更換,禁止戴破手套操作。
4、模修人員從事電焊作業時,必須使用護目罩。
5、模修人員從事車、銑、鉆機加作業時,嚴禁戴手套。
6、工作場地禁止有積油、積水產生。
7、禁止非小沖人員和大沖班長以下人員操作電瓶叉車。
8、行車工發現模具吊繩鋼絲斷裂有10根以上時,應及時更換。
9、必須有效使用光電保護裝置。
10、小沖操作人員盡量使用鑷子和吸附鉗等二類工具,只有在條料落料工序時,在手不伸入模區條件下,在使用光電保護器不能操作時,經組長同意,方可關掉光電保護器生產。
11、吊運材料時,人員嚴禁站在材料無約束方向,以避免材料滑出傷人。
12、大沖操作人員禁止用手抓邊料,必須用廢料抓鉤,清理工作臺及模具上的邊料。
13、滑塊在下行過程中,禁止將手伸入模區糾正工件位置。
14、取放零件時,必須輕拿輕放,禁止拋甩。
15、吊運模具離開工作臺時,應先檢查確認螺栓是否拆出完畢。
16、模具吊運到存放區域時,需重疊的應當重疊平穩,重疊數量不能超過3層,只能小模具重在大模具上,避免中心偏移而造成模具滑倒。
17、模具吊上工作臺定位時,使用的模具定位鍵必須有手柄。
18、吊運模具一次只能吊運一副,禁止2副以上重疊吊運。
19、必須嚴格按作業標準書設置參數,禁止私自更改作業參數。
20、嚴禁酒后上機操作。
21、嚴禁疲勞上班。
二、檢查方式
1、日常檢查:組長、安全員負責檢查,并將檢查到的問題報告課長。
2、專職檢查:由制造廠譚克宇負責檢查出問題并報告相關課長及制造廠。
3、不定期抽查:由沖壓課課長和助理負責。
三、處罰方式:
1、安全員、組長查出的違章由組長提出處理意見(只處罰當事人),報課長。
2、課長及助理抽查出的違章,當事人和所在班組的班組長和機長一并受罰。
3、公司、工廠檢查出的違章,課長、班組長、機長和當事人一并受罰。
4、凡是安全違章,一律公布在沖壓課安全違章曝光欄中。
四、處罰金額
1、不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者,一項一次罰50元。
2、要求使用而未使用光電保護器者,一次罰50元。
3、私自更改作業參數者,一次罰50元。
4、違章操作造成的傷害,自己承擔30%醫療費用。
5、野蠻操作傷害他人,承擔50%醫療費用。
6、相關責任人,按逐級減半原則進行處罰。
7、凡是違章直接責任人,每次扣2分,作為薪資調整考核減分依據。
本辦法如與公司安全管理條例有抵觸,以公司安全管理條例為準.
沖壓工廠
20**.2.01
篇2:員工私有機動車輛管理辦法
1.0目的:為進一步規范員工駕駛私有機動車的安全管理,明確責任,根據有關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辦法。
2.0范圍:適用于公司員工私有機動車用于從事公務及上下班過程的交通安全管理。
3.0定義
3.1私有機動車:本辦法主要是指單位員工家庭擁有的私人汽車、摩托車、電瓶車等交通工具(以下簡稱:私車)。
3.2私車公用:是指符合一定條件的員工按規定報單位領導批準后,將其私車用于公務的活動。
4.0職責
4.1各單位(部門)主要領導是本單位(部門)員工私車交通安全第一責任人,提供私車公用和上下班安全管理所需的資源。
4.2各單位(部門)分管領導是本單位(部門)員工私車交通安全管理人,管理本單位(部門)員工私車。
4.3州局(公司)安監科負責公司員工私車的監督管理,擬定、修訂和實施本辦法。
4.4各單位(部門)歸口車輛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單位(部門)員工私車公用具體管理。
4.5各單位(部門)安監股、專兼安全管理員負責本單位(部門)員工私車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4.6各股、站(室、部、科)是對本部門員工在工作時間以內的行車安全負有直接管理責任。
4.7家庭擁有私車的員工是車輛安全直接責任人,應自覺學習并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交通法規、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服從管理,接受各種交通安全教育。
5.0管理要求
5.1各單位(部門)應將員工私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標管理,作為安全工作關鍵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逐級逐人與私車駕駛人員簽訂《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嚴格私車安全責任目標的考核,并將私車安全責任事故作為責任單位(部門)評先的重要依據。
5.2私車駕駛人安全宣傳教育和學習培訓
5.2.1各單位(部門)應加強員工交通安全教育,把本單位有私家車的駕駛人納入本單位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和學習培訓范圍,切實做到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不留死角。
5.2.2各單位(部門)應每年邀請轄區交警大隊為職工講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交通事故應急救助、違章案例分析等交通安全知識。
5.2.3各基層部門負責人應采取開例會、印發學習資料的形式,每月組織員工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5.2.4各單位(部門)應在單位的大門口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建立固定的安全宣傳專欄,分設“交通安全專欄”,選登交通法律法規、知識、圖片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印發機動車駕駛相關宣傳資料,對廣大員工進行安全宣傳教育教育。
5.3家庭擁有私車的員工管理
5.3.1各單位(部門)應對本單位(部門)有駕駛證的員工建立管理臺帳并每年更新1次,認真核對駕駛證編號、類別、取證年限及審驗情況,并報送轄區交警部門和州局(公司)安監部門。。
5.3.2各單位(部門)要每季度通過交警部門交通違法查詢系統確認員工私車違法行駛記錄、處理情況及駕駛證違章記錄,對有嚴重違法行車行為(一次記滿12分)和1年內累計記滿12分的駕駛人,要列為重點教育對象,進行安全教育。
5.3.3將私車用于上下班和私車公用的員工應在本單位安全(部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車輛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并寫出“所使用私車保證按證照齊全,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規,遵守公司有關私車駕駛管理相關工作要求,如證照不齊、違反交通規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自行承擔經濟及法律責任的《承諾書》。
5.3.4員工學習駕駛畢業取證、增駕、調出、調入,均須主動及時到本單位安全(部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車輛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5.3.5駕駛私車的員工應當依法取得并審驗機動車駕駛證,嚴禁無證駕駛,駕駛證丟失后,本人必須及時提出申請,按有關規定辦理補領手續,并報本單位安全(部門)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備案。
5.3.6私車駕駛員工應積極參加交通安全會議、學習、培訓等交通安全方面活動,服從單位管理,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和單位的有關交通安全規章制度。
5.3.7擁有家庭私車的員工對家庭用車負有監督、指導責任,應做好家庭成員交通安全教育,正確引導家庭成員嚴格遵守各項交通法律法規。及時制止家庭成員中駕駛報廢和非法車輛行為。
5.4私車管理
5.4.1各單位(部門)應對本單位(部門)員工家庭私車建立規范性管理臺帳并每年更新,掌握員工家庭私車數量、車牌號碼、車型、年限、入戶情況、年檢情況、購買保險情況、駕駛人情況等,并報送轄區交警部門和州局(公司)安監部門.
5.4.2各單位(部門)員工原有或新購置的私車,經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驗核發行駛證后,應持機動車行駛證、保險證、本人駕駛證到本單位(部門)車管部門和安監門部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5.4.3機動車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機動車所有者應及時到本單位(部門)車管部門和安監門部辦理登記備案等有關手續。
(1)機動車變更、過戶、改裝、停駛、復駛、報廢等情況的;
(2)機動車租出、租用或借給他人使用三個月以上和被盜或車號牌、行駛證丟失的。
(3)機動車年度檢驗和車輛保險到期后續投保后。
5.4.4私車駕駛人應及時辦理駕駛證、行車證(未規定上牌除外)、保險證、尾氣檢測合格證、車輛號牌,并按要求進行機動車相關的證照年審和購買機動車保險。嚴禁無駕駛證開車,嚴禁駕駛無行車證(法規未規定上牌除外)、尾氣檢測合格證、保險證或證件無效的車輛;嚴禁駕駛假牌、套牌、無牌、無手續、報廢、走私車、無保險和交通違法尚未處理的車輛。
5.4.5私車所有者或駕駛人應加強對車輛的檢測檢驗,按行車里程、使用時間及車輛狀況,進行保養或維修,保證車輛技術狀態良好,嚴禁駕駛帶“病”車輛。
5.4.6員工私車應配備滅火器、三角警示牌、護目鏡等安全用具,摩托車、電瓶車還應配備安全帽、手套和鞋、安全護肘、護腕和護腿等安全護具,在醒目位置安裝安全駕駛警示牌。
5.4.7員工私車嚴禁掛靠單位,不得隨意借給他人駕駛,嚴禁借給無駕駛證人員駕駛。
5.4.8私車駕駛人行駛前,應隨身攜帶駕駛證和行駛證,認真檢查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駕駛摩托車時,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等安全用具,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嚴禁酒后駕車、疲勞駕駛、違法會車、爭道搶行、闖紅燈、強行超車、逆向行駛以及超員、超速、違章停放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嚴禁穿拖鞋駕駛摩托車;不準在行駛途中接打電話。
5.4.9摩托車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使速度為80km/h,城市道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為40km/h,在標線雙向2車道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為50km/h,在沒有標線雙向2車道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為40km/h,在通鄉公路的最高行駛速度為30km/h,在通村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為20km/h,遇有高于或低于上述規定的限速交通標志和路面文字標記時,準許按所示時速行駛。
5.4.10私車進入單位院落應嚴格執行登記放行制度,服從統一安排,嚴格遵守限速、禁鳴等規定,按規定停放,不得妨礙交通、宣傳櫥窗、消防設施、安全疏散通道,大門附近不準停車,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意外事故。
5.4.11如發生交通事故,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除應先急救傷者及向附近警察機關報案外,應立即聯絡單位主管或處理,并通知保險公司辦理理賠及確認肇事責任。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5.5私車公用管理
5.5.1公司對私車公用實行派車制度,私車公用車輛調派由各單位綜合辦公室負責,基層部門員工摩托車或汽車由本部門負責人派遣。
5.5.2具備以下條件的員工因公外出,公務車輛調派不足或爭取時效及方便,可以申請使用私車。
(1)本人或家庭成員合法擁有私車,具有有效的行車證、保險證、尾氣檢測合格證、車輛號牌,并按要求進行機動車相關的證照年審和購買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險)。
(2)取得有效機動車駕駛證,并按規定審驗的;
(3)無嚴重違法(一次扣滿6分)和責任重大事故肇事記錄;
5.5.3員工私車公出應事先填具《私車公用申請單》經直屬部門主管核簽,分管領導批準后,到車管部門開具《私車派遣單》,方可私車公出,未按規定辦理派車手續,不得私車公用。
5.5.4基層煙葉站、卷煙服務部、專賣稽查總隊負責人應嚴格執行“私車派車單”程序,督促煙葉輔導員、客戶經理、專賣稽查員嚴格按照“私車派車單”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
5.5.5存在以下情況的,一律不準駕駛私車上下班和私車公用。
(1)未按要求,到本單位車管部門和安監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的;
(2)不參加單位組織安全學習、培訓等活動,一年達3次的;
(3)對于一年發生3次以上一般交通事故、等責以上重大交通事故或次責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的;
(4)嚴重違法(一次記滿12分)或1年內累計記滿12分的;
(5)發生交通事故逃逸或駕駛證被吊銷的;
(6)沒有按規定審驗駕駛證、機動車相關的證照年審和購買機動車保險一個月以上的;
(7)違反單位交通安全規章制度,不服從管理、屢教不改、拒絕接受處罰的;
(8)其他不能駕駛機動車行為的。
5.5.6員工私車必須按時交納相關規費,車輛一切規費由車輛所有人自行承擔,單位不得報銷應由個人承擔的車船使用稅、保險費、年檢費、燃料費、修理費、過路(橋)費、停車費等與車輛有關的費用。
5.5.7私車公用途中,違反交通法規,罰款由當事人自行負擔,發生的交通事故責任自行承擔。
5.5.8經批準派出因公外出的私車,本次外出產生的費用經核對后據實給予交通補助費;私用摩托車公用的按月發放交通補助費。
5.6私車監督檢查
5.6.1各單位(部門)安監部門要對私車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抽查,嚴查違章,避免私車交通事故的發生。
5.6.2各單位(部門)車輛管理部門應將本單位員工的私車與單位公車一樣,每月對私車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6.3各有私車員工的直管部門應將私車納入部門安全檢查的重要檢查內容,每周檢查1次,及時掌握本單位(部門)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職工情況。
5.6.4各單位安保人員負責在上下班期間對員工駕駛私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糾正無牌、無證、不戴安全頭盔、違法載人等行為。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
5.6.5因從事單位公務活動(發展指導煙葉生產、市場走訪、市場檢查等)而駕駛私車和上下班使用私車代步者,必須在三個月期限內補辦完善車年駕駛證、行駛證、車船稅、保險費相關手續,并接受公司檢查。
5.7獎懲制度
5.7.1各單位(部門)綜合辦或安監部門,對私車駕駛員交通違法違章行為,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罰款、不予報銷或發放交通補貼、納入工作績效考核直至解除勞動關系、退回勞務公司。
5.7.2因公外出必須駕駛私有車輛時,應經批準并辦理派車手續,否則,不予報銷出差交通補助費。
5.7.3員工因公使用摩托車外出,派車單指定的時間、路線必須與工作計劃和工作日志保持一致,否則,不得發放交通補助費。
5.7.4無駕駛證及私車證件不齊、失效等的違法本辦法。
5.4.4條款要求的員工,在未完善手續、辦理齊全所有證件前執意駕駛者:對全日制員工取消交通補助費和交通補貼,對勞務派遣及其他季節性臨時用工作解除勞動合同處理,退回勞務公司。
5.7.5違法本辦法5.4.7、5.4.8、5.4.9條款要求的,視情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5.7.6違法本辦法5.4.5、5.4.6、5.4.10條款要求的,視情節處以50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5.7.7違法本方法其他要求的,視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5.7.8員工駕駛私車造成交通事故的,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實行事故責任倒查制,特別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遵照公車事故的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肇事者和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6.0相關文件無
7.0相關記錄
《黔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私車公用申請單》
篇3:油田分公司員工安全上崗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依據《安全生產法》及長慶油田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相關規定,為全面實行全員安全上崗證制度,規范崗位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考核、發證與復審工作,提高崗位員工安全操作技能和防險避險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安全上崗證采用A證和B證兩種。
生產崗位操作層員工持A證上崗。包括:采油、采氣、油氣集輸、煉油化工、輔助生產崗位及三級以下站庫的班站長等操作崗位人員。
基層生產組織、指揮管理層員工持B證上崗。包括:三級以上(含三級)站庫的站長、井區長等管理崗位人員。
第三條?安全上崗證是崗位員工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技能、符合單獨上崗條件的基本證明,員工必須持安全上崗證上崗,隨身攜帶,一人一證。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油田公司所屬各單位及其基層管理、操作崗位的各類用工人員。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油田公司HSE委員會全面負責全公司安全上崗證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六條?員工安全上崗證的培訓取證工作由公司安全環保部門牽頭,人事教育部門配合。安全環保處具體負責制定員工安全上崗證培訓、取證管理辦法、確定試題范圍及日常管理等工作;人事(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員工安全上崗證的培訓、考核及復審等工作。
第七條?各二級單位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要具體負責本單位安全上崗證的取證培訓及發證等工作。
第三章?教育培訓
第八條?培訓對象:安全上崗證的培訓對象為A證和B證的所有待取證人員。
第九條?培訓內容:員工安全上崗證培訓,分理論培訓(包括熟悉了解法律、法規、標準、規章制度等)與實際操作培訓兩個方面。
理論培訓:以崗位應知應會、員工安全生產合同條款、事故應急預案、危險源辯識、工作過程安全注意事項、自救互救及應急處理等為重點內容。
實際操作培訓:以規范操作、危險源辯識、正確處理各類險情及相鄰作業、關聯作業、交叉作業過程中的密切配合、相互監督等為重點內容。
基層管理人員培訓以熟練掌握HSE“兩書一表一卡”基本要素、風險識別方法、應急預案、應知應會和安全管理技能等為重點。
第十條?培訓時間:理論知識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其中復審培訓不少于8學時;實際操作培訓應根據崗位及現場熟悉程度確定,一般不少于4學時。
第十一條?培訓形式:崗位操作人員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以崗位、班站為單元,采取分期分批、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由各二級單位合理、統一組織實施。
基層管理人員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以作業區、車間為單位,由二級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各二級單位要建立健全員工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檔案,培訓計劃、教員資格、考試答卷、考核成績等資料要存檔、備案。
第四章?考核、發證及復審
第十三條?員工安全上崗證的考核、發證及復審工作,必須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不得弄虛作假。
第十四條?安全上崗證的考核分為安全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
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理論考試題由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部門按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兩個層面,分專業、類別、工種、工藝特點建立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題庫,考核、復審時從題庫中隨機抽題考試。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內容要結合崗位特點與現場實際確定。
第十五條?發證:崗位操作人員理論考試70分以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后,由二級單位質量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簽發“安全上崗證(A)”。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有一項不及格或不合格者,不得發證。
基層管理人員經過理論考試70分以上并能熟練辯識和分析作業過程中的危害因素,能正確判斷傷害(危害)方式,危害因素原因分析準確、預防措施切實可行、應急措施得當、應知應會清楚的,由本單位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簽發“安全上崗證(B)”,準予單獨頂崗組織指揮生產。
凡經考試、考核不合格的管理和操作人員,經重新培訓后允許補考1次,補考合格后予以發證。沒有取得安全上崗證的員工不得單獨上崗操作或組織指揮生產。
第十六條?復審
(一)復審內容。除包括本辦法第九條的內容外,還包括以下內容。
1.健康檢查;
2.違章作業記錄檢查;
3.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
4.本崗位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考試、考核。
(二)復審確認。復審合格的由復審單位簽章、登記,予以確認。復審不合格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原復審部門申請再次復審。復審單位可根據申請,再復審1次。再復審仍不合格或未按期復審的,則安全上崗證失效。
(三)復審周期。安全上崗證一年復審1次。由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部門在復審欄填寫“至某年某月有效”條形印章。
第五章?管理與獎懲
第十七條?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持安全上崗證人員的管理,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的檢查工作,安全部門應當定期對申報、培訓、考核、復審工作實施監督。
第十八條?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12月10日前向安全環保處、人事處報送本年度本單位有關安全上崗證人員培訓、考核、發證和復審的統計資料。
第十九條?員工出現重大違章指揮、違章操作行為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部門收繳其安全上崗證,并及時組織進行培訓、考核和復審。
(一)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
(二)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違章操作記錄達2次以上的;
(三)弄虛作假騙取安全上崗證的;
(四)拒絕出示安全上崗證或拒絕上級部門監督檢查的;
(五)私自涂改證件內容或撕毀證件的;
(六)將證件轉借他人使用的;
(七)經確認健康狀況已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作業的。
第二十條?離開本崗位達3個月以上的崗位人員、轉崗、并崗、調整崗位人員或安全上崗證丟失的崗位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取得安全上崗證上崗作業。
第二十一條?從事安全上崗證人員考核、發證和復審工作的有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應給予行政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處、人事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