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壓大鉗安裝操作規程維護保養

液壓大鉗安裝操作規程維護保養

2024-07-10 閱讀 2986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液壓大鉗的安裝、操作及維護保養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鉆井隊液壓大鉗的安裝、操作和維護保養。

2主要技術參數

2.1液壓大鉗主要技術參數見附錄A。

2.2液壓大鉗在不同壓力下鉗頭扭矩見附錄B。

3安裝

3.1液壓源安裝在鉆臺底座或鉆臺偏房內,水平放置,固定牢靠。

3.2將額定鉤載為5t的滑輪,用D15.875mm的鋼絲繩雙股固定在井架天車大梁上,滑輪鉤要封口。

3.3吊繩采用D15.875mm鋼絲繩,將鋼絲繩穿過滑輪,一端固定在大鉗吊桿上,一端固定在3t手拉葫蘆吊鉤上,手拉葫蘆的下端用D15.875mm的鋼絲繩雙股固定在井架底座大梁上。

3.4塔式鉆機專用尾柱使用不小于D137mm的鋼管,長度以高出鉆臺面1m為宜,安裝在鉆臺右前邊,距井口3.3m為宜,牢固地固定在井架底座上。A型井架也可以將井架大腿作為尾柱。

3.5將大鉗與移送缸連接,吊起固定在吊繩上,再將移送缸與尾柱連接,移送缸與大鉗連接端應比尾樁固定端低100mm~350mm,井口、大鉗、尾柱保持一條線,手拉葫蘆要留有足夠的調節余量。

3.6接通液壓管線、氣路、電路。

4調校

4.1啟動液壓源,觀察電機轉向,確保電機轉向正確。

4.2井口立1柱鉆桿,扣上吊卡,坐穩井口。打開氣源閥門,扳動氣開關將大鉗送至井口。調節大鉗高度,使其底面與吊卡上平面保持40mm距離。大鉗缺口套入鉆桿后,轉動吊桿上螺旋桿,調平鉗頭,使上下鉗兩個堵頭螺釘與鉆桿公母扣貼合。

4.3操作高低擋氣閥、下鉗夾緊氣閥和移送缸氣閥,觀察是否靈活和漏氣。

4.4試運轉,壓力在2.5MPa以內低擋空轉1min-2min,壓力在5MPa以內高擋空轉1min-2min,確保:

a)馬達運轉平穩,鉗頭復位機構正常;

b)大鉗送至井口,下鉗準確卡住接頭;

c)各氣、液管路無刺漏現象;

d)各閥門靈活好用。

4.5調節扭矩。起下鉆作業扭矩不超過100kN.m。調節時,將鉗子送到井口,夾住接頭,操作高擋上扣到鉗子不轉動時,關死鉗子上的上扣溢流閥,調節油箱溢流閥到要求壓力(即規定扭矩),然后再打開上扣溢流閥,調到規定上扣壓力(即規定上扣扭矩)。嚴禁用低擋調節扭矩。壓力、扭矩對照見附錄B。

5操作要求

5.1準備

5.1.1打開大鉗氣源管線閥門。

5.1.2啟動油泵,合上單向氣閥使油泵在空載情況下運轉,系統壓力保持1.5MPa以下。

5.1.3對大鉗進行檢查,確保達到以下要求:

a)油箱油面在指示下限以上;

b)氣、液管路無刺漏,儀表靈敏,各氣、液閥靈活可靠;

c)大鉗各連接銷連接可靠;

d)鉗頭鍔板尺寸與鉆桿接頭尺寸相符。

5.1.4把鉗頭兩個定位手柄根據上扣或卸扣需要轉到相應位置;

5.1.5調整大鉗高度和水平度,具體參見4.2。

5.2上扣

5.2.1控制移送缸雙向氣閥將大鉗平穩送到井口。

5.2.2鉆桿進入大鉗后,使鉗頭上下兩堵頭螺釘和鉆具公母接頭貼合,扣上合門,操縱夾緊氣閥將鉆具上下接頭夾緊,將移送氣缸雙向氣閥扳到零位,將氣放掉。

5.2.3低擋緩慢旋進兩圈,順利后將氣閥扳至高擋進行快速上扣,扣基本上滿時換低擋緊扣。

5.2.4扣上緊后,打開夾緊氣閥,松開鉗頭,對正上下缺口,退回大鉗。

5.3卸扣

5.3.1操縱移送缸雙向氣閥將大鉗平穩送到井口。

5.3.2鉆桿進入大鉗后,使鉗頭上下兩堵頭螺釘和鉆具公母接頭貼合,操縱夾緊氣閥將鉆具上下接頭夾緊,將移送氣缸雙向氣閥扳到零位,將氣放掉。

5.3.3當公扣全部從母扣中旋出后,松開上鉗,上提立根,然后復位。上鉗沒有松開鉆具前,嚴禁上提立根。

5.3.4操作雙向氣閥,退回大鉗。

5.4.結束

用完后,把所有液壓氣閥恢復零位,把單向閥轉向關閉位置,停油泵,關閉氣源。

5.5其它要求

5.5.1上下鉗定位手柄位置根據上扣或卸扣要求而定,變換位置時,鉗頭的各個缺口應對正后,方可操作。

5.5.2操作氣閥向前移動大鉗時,嚴禁將氣閥一次合到底使鉗子快速移向井口造成撞擊。

5.5.3在使用過程,大鉗平面要與轉盤面保持平行,上下鉗兩個堵頭螺釘與鉆桿公母螺紋貼合。

6維護保養

6.1使用30號抗磨液壓油,使用溫度在零下25℃以下時,可選用30號低溫液壓油。在液壓傳動中,油箱中油溫應保持在15℃~70℃之間,必要時應予以加熱或冷卻。

6.2新鉗子投入使用,液壓油一個月后應更換,以后每半年更換一次,確保液壓油質量。

6.3液壓系統濾清器應保持清潔,根據使用情況及時清洗或更換濾芯。

6.4液壓和傳動系統軸承每150h進行一次鋰基脂潤滑保養。

6.5起下鉆前,花鍵軸、夾緊氣缸、惰輪軸頭黃油嘴要注黃油一次。

6.6每鉆進一萬米,換齒輪箱機油一次,換變速箱二硫化鉬潤滑脂一次。

6.7起下鉆完畢,移送缸、夾緊缸要用清水洗凈,活塞桿擦干涂一層黃油,伸出部分全部收入缸筒內;鉗頭用清水洗凈,壓縮空氣吹干;坡板滾子部分用清水洗凈,涂一層黃油。

6.8每起下一趟鉆,氣閥中要注入50ml清潔機械油潤滑氣路各元件并防銹。

6.9保持護罩、大鉗、液壓源的外表清潔衛生。

篇2:液壓大鉗安裝操作規程維護保養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液壓大鉗的安裝、操作及維護保養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鉆井隊液壓大鉗的安裝、操作和維護保養。

2主要技術參數

2.1液壓大鉗主要技術參數見附錄A。

2.2液壓大鉗在不同壓力下鉗頭扭矩見附錄B。

3安裝

3.1液壓源安裝在鉆臺底座或鉆臺偏房內,水平放置,固定牢靠。

3.2將額定鉤載為5t的滑輪,用D15.875mm的鋼絲繩雙股固定在井架天車大梁上,滑輪鉤要封口。

3.3吊繩采用D15.875mm鋼絲繩,將鋼絲繩穿過滑輪,一端固定在大鉗吊桿上,一端固定在3t手拉葫蘆吊鉤上,手拉葫蘆的下端用D15.875mm的鋼絲繩雙股固定在井架底座大梁上。

3.4塔式鉆機專用尾柱使用不小于D137mm的鋼管,長度以高出鉆臺面1m為宜,安裝在鉆臺右前邊,距井口3.3m為宜,牢固地固定在井架底座上。A型井架也可以將井架大腿作為尾柱。

3.5將大鉗與移送缸連接,吊起固定在吊繩上,再將移送缸與尾柱連接,移送缸與大鉗連接端應比尾樁固定端低100mm~350mm,井口、大鉗、尾柱保持一條線,手拉葫蘆要留有足夠的調節余量。

3.6接通液壓管線、氣路、電路。

4調校

4.1啟動液壓源,觀察電機轉向,確保電機轉向正確。

4.2井口立1柱鉆桿,扣上吊卡,坐穩井口。打開氣源閥門,扳動氣開關將大鉗送至井口。調節大鉗高度,使其底面與吊卡上平面保持40mm距離。大鉗缺口套入鉆桿后,轉動吊桿上螺旋桿,調平鉗頭,使上下鉗兩個堵頭螺釘與鉆桿公母扣貼合。

4.3操作高低擋氣閥、下鉗夾緊氣閥和移送缸氣閥,觀察是否靈活和漏氣。

4.4試運轉,壓力在2.5MPa以內低擋空轉1min-2min,壓力在5MPa以內高擋空轉1min-2min,確保:

a)馬達運轉平穩,鉗頭復位機構正常;

b)大鉗送至井口,下鉗準確卡住接頭;

c)各氣、液管路無刺漏現象;

d)各閥門靈活好用。

4.5調節扭矩。起下鉆作業扭矩不超過100kN.m。調節時,將鉗子送到井口,夾住接頭,操作高擋上扣到鉗子不轉動時,關死鉗子上的上扣溢流閥,調節油箱溢流閥到要求壓力(即規定扭矩),然后再打開上扣溢流閥,調到規定上扣壓力(即規定上扣扭矩)。嚴禁用低擋調節扭矩。壓力、扭矩對照見附錄B。

5操作要求

5.1準備

5.1.1打開大鉗氣源管線閥門。

5.1.2啟動油泵,合上單向氣閥使油泵在空載情況下運轉,系統壓力保持1.5MPa以下。

5.1.3對大鉗進行檢查,確保達到以下要求:

a)油箱油面在指示下限以上;

b)氣、液管路無刺漏,儀表靈敏,各氣、液閥靈活可靠;

c)大鉗各連接銷連接可靠;

d)鉗頭鍔板尺寸與鉆桿接頭尺寸相符。

5.1.4把鉗頭兩個定位手柄根據上扣或卸扣需要轉到相應位置;

5.1.5調整大鉗高度和水平度,具體參見4.2。

5.2上扣

5.2.1控制移送缸雙向氣閥將大鉗平穩送到井口。

5.2.2鉆桿進入大鉗后,使鉗頭上下兩堵頭螺釘和鉆具公母接頭貼合,扣上合門,操縱夾緊氣閥將鉆具上下接頭夾緊,將移送氣缸雙向氣閥扳到零位,將氣放掉。

5.2.3低擋緩慢旋進兩圈,順利后將氣閥扳至高擋進行快速上扣,扣基本上滿時換低擋緊扣。

5.2.4扣上緊后,打開夾緊氣閥,松開鉗頭,對正上下缺口,退回大鉗。

5.3卸扣

5.3.1操縱移送缸雙向氣閥將大鉗平穩送到井口。

5.3.2鉆桿進入大鉗后,使鉗頭上下兩堵頭螺釘和鉆具公母接頭貼合,操縱夾緊氣閥將鉆具上下接頭夾緊,將移送氣缸雙向氣閥扳到零位,將氣放掉。

5.3.3當公扣全部從母扣中旋出后,松開上鉗,上提立根,然后復位。上鉗沒有松開鉆具前,嚴禁上提立根。

5.3.4操作雙向氣閥,退回大鉗。

5.4.結束

用完后,把所有液壓氣閥恢復零位,把單向閥轉向關閉位置,停油泵,關閉氣源。

5.5其它要求

5.5.1上下鉗定位手柄位置根據上扣或卸扣要求而定,變換位置時,鉗頭的各個缺口應對正后,方可操作。

5.5.2操作氣閥向前移動大鉗時,嚴禁將氣閥一次合到底使鉗子快速移向井口造成撞擊。

5.5.3在使用過程,大鉗平面要與轉盤面保持平行,上下鉗兩個堵頭螺釘與鉆桿公母螺紋貼合。

6維護保養

6.1使用30號抗磨液壓油,使用溫度在零下25℃以下時,可選用30號低溫液壓油。在液壓傳動中,油箱中油溫應保持在15℃~70℃之間,必要時應予以加熱或冷卻。

6.2新鉗子投入使用,液壓油一個月后應更換,以后每半年更換一次,確保液壓油質量。

6.3液壓系統濾清器應保持清潔,根據使用情況及時清洗或更換濾芯。

6.4液壓和傳動系統軸承每150h進行一次鋰基脂潤滑保養。

6.5起下鉆前,花鍵軸、夾緊氣缸、惰輪軸頭黃油嘴要注黃油一次。

6.6每鉆進一萬米,換齒輪箱機油一次,換變速箱二硫化鉬潤滑脂一次。

6.7起下鉆完畢,移送缸、夾緊缸要用清水洗凈,活塞桿擦干涂一層黃油,伸出部分全部收入缸筒內;鉗頭用清水洗凈,壓縮空氣吹干;坡板滾子部分用清水洗凈,涂一層黃油。

6.8每起下一趟鉆,氣閥中要注入50ml清潔機械油潤滑氣路各元件并防銹。

6.9保持護罩、大鉗、液壓源的外表清潔衛生。

篇3:叉車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叉車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各部機件必然會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和損壞。為避免零部件的早期損壞,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即進行車輛的維護工作。

  (一)、定期保養

  1、日常保養:以清潔、潤滑、檢查為中心內容,由駕駛員負責完成;

  2、一級保養:以檢查、潤滑、緊固、調整為中心內容,除了日常保養的內容外,還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工作。由駕駛員完成,累計作業100小時進行一次;

  3、二級保養:以檢查、調整為中心內容,對機械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清洗、換油、修復或更換易損部件,作業500小時進行一次,由維修員負責,駕駛員協助;

  4、磨合期保養:主要是針對新車和大修車的保養,磨合期內,應降低車速,不要滿載,初始期一般為40工作小時。

  (二)、非定期保養:主要是入冬和入夏的換季保養

  1、清洗燃油箱,檢查防凍液;

  2、按地區季節要求更換潤滑油;

  3、清潔蓄電池,調整電解液密度;

  4、調整好化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