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EMS程序文件:固廢管理作業指導

公司EMS程序文件:固廢管理作業指導

2024-07-10 閱讀 6240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固廢管理作業指導

十七.固廢管理作業指導

1.目的

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便于固體廢物實現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回收和處理。

2.范圍

適用于各部門產生固體廢物的處理。

3.定義

固體廢物:是指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簡稱固廢。

有害廢物:在固體廢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放射性的廢物。

4.職責

相關部門負責固體廢物的分類收集;

行政部負責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

工會負責廢品的回收、出售和統計。

5.內容

5.1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及處理:

S/N分類處理方法分類收集部門處理部門

1廢銅回收Aa

2廢鋼鐵回收Aa

3廢零部件回收A、Bb

4廢紙皮回收A、Bb

5廢木箱回收A、Bb

6廢電線回收Cb

7廢包裝薄膜回收Cb

8廢塑料回收Cb

9其他可回收的回收相關部門b

10廢棉紗收集待處理A、B、Cc

11廢化學品容器收集待處理Ac

12其他有害廢物收集待處理相關部門M

13生活垃圾廢棄BN

14其他不可回收的廢棄BN

5.2所有產生固體廢物的部門和員工,應當采取措施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儲存,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5.3固體廢物應按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存放、運輸和處理。收集儲存固體廢物的相關部門應對用來收集固體廢物的容器或指定地點以其類別進行明確的文字標識。固體廢物應按照5.1的要求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

5.4廢化學品容器由相關部門進行收集存放,一定數量后統一交A集中儲存,以待找到妥善的處理辦法時進行統一處理。廢化學品容器應放在專用容器中并標識,不得放在垃圾中。

5.5廢棉紗和其他有害廢物由相關部門進行收集存放,一定數量后統一交鈑金車間集中儲存,以待找到妥善的處理辦法時進行統一處理。以上有害廢物應放在專用容器中并標識,不得放在垃圾中。

5.6可回收的固體廢物儲存達到一定的數量以后,應由相關部門按《廢品出售登記表》進行登記,廢品應描述其名稱、類別、工藝來源、數量等。經部門經理或主管審批方可出售,《廢品出售登記表》原件交工會收款人保管,購買者和出售部門各存一份復印件。

5.7B負責固廢的出售處理和記錄,并對固體廢物出售每年進行兩次的統計,其結果作為管理評審會議資料的一部分。

5.8垃圾由行政部清潔工每日負責分類處理,可回收的垃圾應分類挑選出來,集中儲存,一定量后進行回收處理。生活垃圾和其他不可回收的固體廢物每日收集后傾倒在開發區指定的垃圾點。不得擅自進行焚燒或隨處丟棄,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6.參考

EF461-01廢品出售登記表

篇2:軌道車指導司機管理細則

第一章指導司機的設置原則

第1條指導司機設置的原則是:專業指導集中、人員培訓包保、相互監督指導、安全風險聯責。

專業指導集中:每月由安全科、技術科、職工教育科、動力設備車間對指導司機某一專業技術進行集中指導,提高專業指導的效果。

人員培訓包保:就是指導司機在一段時期內,針對某一技術薄弱點或運輸的特殊需要,對相關乘務員實施技術包保,通過循環培訓,不斷提高乘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相互監督指導:就是保證指導司機的職責權利對等,各專業指導司機相互監督,及時反饋專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出整改(修改)建議,并實施指導。

安全風險聯責:就是指導司機在實施技術專業指導的同時,既行使安全監督權利,也要承擔相應的安全控制責任。

第2條原則上每個供電車間設1名指導司機,動力設備車間設指導司機2名。具體設置可根據車間、部門的特點適當調整。

第二章軌道車指導司機的任職條件和待遇

第3條任職條件

一、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秉公辦事,吃苦耐勞,有較強的大局意識。

二、具有較強分析、判斷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綜合管理能力,能夠獨立開展工作,能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

三、熟悉有關行車、安全等規章制度和要求,有較強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乘務工作經驗,有較強的指導能力。

四、身體健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聘前年齡原則上45周歲以下,擔當乘務工作不少于6年,連續擔任司機工作不少于5年,連續2年內沒有發生任何責任行車事故。

五、指導司機實行聘任制,必須從現職的軌道車司機中的工人技師、技術能手等技術拔尖人才或司機長中選拔。聘任周期2-3年。

六、現任指導司機由所在車間考察、推薦,職工教育科培訓、考試,動力設備車間匯總、審核后報勞動人事科,段長辦公會研究通過后,正式聘任。新提拔指導司機,按局、段文件要求,實行公開選拔、招聘。

第4條按照《武漢鐵路局運輸站段班組長管理辦法》的規定,指導司機享受接觸網工區正工長同等待遇。

第三章指導司機的職責和權限

第5條指導司機的職責

一、按照專業分工,有計劃地參與乘務員規章、理論、技術、業務學習,不斷提高乘務員規章、理論、技術、業務水平。

二、指導乘務員正確執行規章制度、辦法措施、作業標準,通過監控分析、添乘寫實、檢查(抽查)、考試(包括提問)對乘務員一次乘務作業過程進行綜合考核評定。及時制止、糾正乘務員的違章違紀行為,對共性問題向段安全科、技術科、動力車間提出整改建議。

三、落實段制定的薄弱環節控制措施,抽查乘務員在關鍵站、關鍵區段的作業情況,對分析確定的安全、技術、操縱薄弱人添乘、保幫、轉化寫實。

四、對包保乘務員在一定時期內的技術狀態進行分析,結合業務能力、心理素質對乘務員進行綜合評價;按照乘務員綜合素質,向車間提出合理搭配班次建議,合理搭配班次,做到強弱互補、新老互補、能力互補。

五、努力鉆研理論、技術、業務,探索落實規章制度、辦法的有效措施;熟悉擔當區段的站場、線路設備,掌握全段擔當區段的列車操縱、監控操作方法。

六、指導乘務員進行崗位練兵,推廣先進操縱(操作)應急故障處理經驗,幫助乘務員提高實作能力。

七、對包保乘務組的行車安全、人身安全、設備質量、作業標準負責,發生嚴重的違章違紀及事故實行聯責考核。

第6條指導司機專業管理職責

一、安全指導職責

1、參與安全形勢教育,負責相關文件和電報的傳達、貫徹、落實、檢查。

2、根據上級文電要求,參與軌道車乘務員規章制度的修改、指導、驗收、考核。

3、結合安全管理的需要,及時修訂本供電車間相關辦法措施,并進行培訓、指導、檢查、考核。

4、組織乘務員開展各種勞動安全競賽活動。

5、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參與對行車事故和重要信息進行調查、分析、處理和整改。

6、針對形勢、政策、人員思想動態、季節等因素,定期進行安全預測分析并制定相關措施。

7、對乘務員一次乘務作業全面驗收,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方案。

8、對執行規章制度、辦法措施薄弱的機班進行分析確定并進行轉化。

二、技術指導職責

1、對乘務員在軌道車輛全面檢查、機能試驗及應急故障判斷處理進行培訓、指導、檢查、考核工作。

2、對軌道車車載設備、加改項目的作用原理、使用要求及應急故障處理培訓、指導、檢查、考核工作。

3、對車輛故障處所(車輛熱軸、車輛抱閘、車輛制動機故障、車輛分離、作業平臺、軌道起重車的大臂支腿故障等)的應急處理技能培訓、指導、實做、演練。

4、督促、檢查軌道車乘務員自檢自修范圍內的工作質量。

5、參與季節性故障預防措施的制訂、培訓和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工作。

6、督促軌道車乘務員按包保項目保養軌道車,落實運行途中巡檢、中間站停車檢查項目、標準。

7、組織軌道車乘務員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競賽活動。

8、參與對機破臨修事件調查、分析并制訂改進及預防措施;對技術薄弱機班進行分析確定并進行轉化。

三、操縱指導職責

1、針對不同牽引機型、種類,結合線路限速變化,按照列車運行圖要求,組織軌道車乘務員落實操縱標準。

2、對擔當區段的關鍵站、關鍵區段及施工慢行地段制訂操縱提示卡,并及時組織乘務員學習掌握。

3、對所包保的司機操縱存在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并進行重點添乘指導,在限定時間內提高操縱水平。

4、分析因操縱原因發生的運行事件概況。

5、通過監控分析、檢索,發現所包保的司機操縱技術是否達標。

第7條指導司機權限

1、對全段所有乘務員的乘務作業有教育指導的權利。

2、對新職司機、學習司機及操縱練習人員的鑒定權。

3、對不稱職的司機有吊扣司機駕駛證建議權。

4、對不勝任乘務工作的人員有調整崗位的建議權。

5、對乘務員作業標準和勞動紀律有檢查考核權,對違章違紀有考核權。

6、對乘務中違反勞動紀律及影響安全行車的人員有權停止其工作。

7、對表現優秀、貢獻突出的機班和乘務員有獎勵建議權利。

第四章指導司機的日常管理

第8條供電車間是軌道車指導司機的管理主體,負責軌道車指導司機的日常管理,實現季度包保目標的推進措施和月工作計劃的審批,對工作定量的完成及技術、業務指導業績進行審核。

第9條動力設備車間側重于業務管理和業務指導,對月度總體工作質量進行評價,對安全工作質量進行考核,組織指導司機的學習培訓。

第10條指導司機必須參加所在車間和動力設備車間月度安全生產分析會。針對軌道車的管理、安全、設備質量上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分析會做出的相關決定。

第11條根據車間月度安全分析,確定指導司機對薄弱乘務組實行包保,指導司機根據車間提出包保目標值,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

第12條段每月對各車間擔當的牽引區段內關鍵站、關鍵區段、關鍵點等情況,制定聯合檢查控制方案,指導司機結合《軌道車指導司機考核表》有關量化要求,按照統一活動安排完成工作定量。

第五章指導司機的培訓

第13條為提高指導司機的技術水平,有計劃的對指導司機進行培訓。定期對指導司機進行規章制度、辦法措施,軌道車檢查、故障處理,列車操縱、監控操作考試,并通過經濟連掛督促指導司機自我學習。

第14條擬任用的指導司機應送部、局培訓班培訓或由職教科組織進行一次上崗前的脫產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指導司機的職責范圍、崗位責任、技術業務等內容。

第15條現職培訓為指導司機的日常學習和脫產培訓。

脫產培訓:職教科每年制定培訓計劃,確保每年不少于人均15天的短期培訓,

日常學習:每月指導司機政治、業務學習不少于4小時。

第16條軌道車指導司機工作業績考核

一、將軌道車指導司機津貼納入考核,考核采用百分制,根據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兌現,考核時間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由軌道車指導司機填寫《軌道車指導司機考核表》,對本月工作進行自評,由所在供電車間主任或分管副主任簽字確認,每月25日前報動力設備車間匯總。段軌道車管理小組每月召開指導司機月講評會,對指導司機進行綜合評比,提報考核資料。

二、全年綜合評定

1、年個人月度考評中累計3次排在最后一名、所在車間軌道車發生一般B類及以上事故、在段及上級組織的理論及實作考試中成績排名不及格指導司機自動解聘;

2、將全年綜合考評成績與晉升、解聘、評先、獎勵掛起鉤來;

3、指導司機月評倒數第一名由所在車間主任、書記談話并制定有針對性整改措施,幫助整改。

附表:《軌道車指導司機考核表》

篇3:指導船長安全職責

1.在部門經理的領導下,對船舶實施海務安全,航行技術業務的管理工作,確保船舶安全航行。

2.定期對船舶進行安全檢查,督促船舶按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發現問題限期糾正。

3.關注船舶日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監督船舶及人員遵章守紀情況。

4.對船員實施技術指導,協助部門經理開展對船員的技術和安全培訓,提高船舶駕駛人員的技術水平。

5.對船長、駕駛人員的技術業務進行考核、審查、并提出使用意見。

6、船舶發生事故及險情時,對海損應急局面做出指導性分析,提出應急措施的建議方案。

7.參與海損事故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制訂整改措施,結合事故案例對船員進行教育,吸取經驗教訓,提高廣大船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

8.對船舶實施航行技術和航行保障,為船舶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指導船舶開展安全日活動和救生消防等各種險情的演習。

9.及時為船舶提供航行保障資料和信息,以及規避惡劣氣象的指導意見。

10.當遇有洪水、臺風、霧季或突發性事件時,協助部門經理對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指導意見和防范措施,根據經理的指派赴現場指揮或協助工作,確保船舶安全航行。

11.參與制定和完善有關航務安全和甲板部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須知以及季節性的安全措施,并監督船舶實施。

12.負責處理船員工傷、保險及其報銷審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