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服裝企業生產過程應用文件

服裝企業生產過程應用文件

2024-07-10 閱讀 9489

服裝企業生產過程應用文件

在服裝企業生產活動中,生產過程中主要用的文件有以下幾種。

一、生產合約書

“生產合約書”是一種來料加工的合約書。表中主要的填寫項目和使用方法說明如下:

1、編號便于合作雙方查詢使用。

2、款式提供客戶所要求的款式名稱。

3、數量了解客戶所需的產品數量。

4、貨期雙方商議的交貨時間。

5、水洗方法通常對一些天然纖維的布料作后整理,一般根據客戶要求而定,不需要水洗的可以不填。

6、布種產品原料、布料名稱、紗線密度、經緯密度、布幅等。

7、備注廠方地一些內容作出補充或詳細的說明。

二、成衣樣板制造通知單

成衣樣板制造通知單的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1、制單號制單號必須與大貨投產時的生產制造通知單號一致,便于生產各部門對號領料、裁剪、車縫、包裝等。

2、款式使生產各部門更好了解加工訂單生產類別和式樣。

3、布料組織制造樣板時能清楚布料的成份,正確使用布料,樣板準確規范。

4、用布量大貨生產時的用料指標。

5、輔料清楚列明成衣的輔料名稱、規格等,便于樣板和輔料配備齊全。

6、車縫工序及其時數每道工序的內容和所需的生產時間。

7、尺寸成衣的尺碼及一些主要部位的尺寸(包括定位尺寸)。

8、布板(布樣)通常要貼上一小塊樣布,使生產部門了解和掌握布料的情況。

9、制作注意事項對重要工序的提醒。

10、圖例及度量方法通常應繪制出服裝款式的平面圖,圖中注明需度量尺寸的地方。

11、裁剪及品質檢驗在這一欄里闡明裁剪和品質檢驗方面的注意事項。

樣板制造單通常是一式三份,營業部、板部和客戶各一份,作為資料的儲存和信息的溝通。

篇2:生產過程變更管理制度

1.人員變更管理

1.1領導管理層人員變更,需及時補充責任制,簽訂責任狀,進行上崗培訓教育。

1.2安全主管、安全員變更,需及時補充責任制,簽訂責任狀,并到管理部門報名參加業務培訓,獲取安全員資格證書,方能上崗。

1.3技術人員人員變更,需進行技能考核和崗前培訓教育。

1.4新工人上崗,需進行“三級教育”培訓考核。

1.5換崗復工人員,需從新進行崗前培訓教育。

1.6特殊工種操作人員變更,需進行體檢,辦理操作證,進行崗前教育和培訓。

2.機構變更管理

2.1中層管理部門變更,需及時補充責任制,簽訂責任狀,傳達規章制度。

2.2車間班組變更,需及時補充責任制,簽訂責任狀,傳達規章制度。

2.3按照管生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不能隨意進行機構變更。

3.工藝和技術變更管理

對變更環節進行評估、評價,組織建立管理檔案,注重完善安全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標準,工作人員開展“四新”教育。

4.設施變更管理

嚴格執行設備、設施驗收和設備、設施拆除、報廢管理制度,建立檔案,完善手續,新設備安裝驗收,必須安全設施齊全,狀態良好,達到標準操作環境狀態。

5.作業過程變更管理

制定詳實操作規程,建立危險辨識與控制措施,建立管理檔案,對作業全過程進行安全狀態評估評價,保障安全作業過程良好運行。

6.環境變更的管理

6.1環境變更必須要嚴格執行新、改、擴、建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定值管理,保證事故應急、安全救護、疏散條件,通道、設施標準規范。

6.2變更前做好審批、申報工作,不能隨意違建、改建。

6.3充分調查了解周邊環境影響狀態,落實評估評價程序,以免造成建后變更,財產損失。

7.制度管理

嚴格執行安全組織機構執行制度的責任落實工作,充分發揮組織機構的管理職能,發揮工會、員工代表的監督作用,為企業領導決策保駕護航。

篇3:A工廠產品生產過程策劃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生產過程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確定并策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過程。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廠產品生產過程的策劃和確定。

3.定義

過程策劃:批量生產前由供方實行的對所有所需資源如工裝、設備、工藝、方法、人員和運輸等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以確保加工過程與工藝流程的順利實施。

4.職責

4.1技術開發部負責過程策劃的歸口管理,負責產品工藝、技術要求、制造過程的策劃。

4.2生產準備部負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工裝、設備、工具配置的策劃。

4.3計劃供應部負責產品生產所需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采購的策劃和服務過程的策劃。

4.4質保部負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質量保證的計劃和手段的策劃。

4.5生產部負責生產過程中,定置管理、物流、運輸、縮短生產周期,最小庫存量等方面的策劃。

4.6廠辦人事教育室負責生產過程中所需人力資源配置的策劃。

4.7財務部負責生產過程中,所需財務資源的策劃。

4.8各部門負責人須對本部門所策劃的任務與各部門配合,保障其系統性。

4.9管理者代表須對各部門的策劃工作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協調。

5.工作程序

5.1過程的策劃的確定

5.1.1由廠長確定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和老產品的重大更改任務,確定并組織項目小組,指定項目小組負責人。

5.1.2各部門負責人在工廠下達任務后及時在產品開發和更改的同時、批量生產前開展對所需過程(如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過程、檢驗過程和服務過程等)進行確定。確定哪些過程直接影響產品質量。

5.2過程策劃的時機:

5.2.1新的/更改的產品;

5.2.2過程更改;

5.2.3停產六個月以后重新投產的產品;

5.3過程策劃的內容

5.3.1過程策劃項目小組針對產品的技術要求、工藝要求及用戶特殊要求,對所需資源和配置時間提出計劃,編制里程碑計劃、網絡計劃等詳細計劃。其內容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a.工藝文件的編制、一般工序、特殊工序、關鍵工序的確定;

b.生產策劃;

c.工裝、夾具、檢測器具的設計制造;

d.對分供方的采購(產品、原材料、輔料);

e.生產設備的提供;

f.外協的配合(外部開發)

g.即時更新過程開發計劃。

5.3.2技術開發部根據產品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和顧客的特殊要求,編制工藝規程、檢驗規程、主輔材料消耗定額、專用工裝、夾具、檢測器具。

5.3.3計劃供應部根據技術開發部提供的主輔材料消耗定額,擬定分供方的選擇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采購計劃,對服務過程進行策劃。

5.3.4生產準備部在過程策劃時對生產所需的設備、工裝、夾具、檢測器具擬定制造計劃。

5.3.5技術開發部針對一般工序、特殊工序、關鍵工序,對工序能力和機器能力(如需要)擬制能力調查計劃,并按規定的方法驗證過程能力。

5.3.6質量保證部依據技術開發部提供的新產品的質量要求與技術開發部配合,對批量生產所需質控點的布置,擬定質控方法、檢測設備的計劃。質控手段策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a.工序質控點的設置;

b各個工序流程分析方法設定;

c.檢驗、試驗設備的布置及精度、等級要求;

d.檢驗計劃、檢驗人員的配備。

5.3.7生產部在過程策劃時針對下列項目進行有目的試驗試制,以保證這些試制、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和方法盡可能多的直接用于批量生產。

a.材料的控制;

b.生產、安裝和維修設備的認可;

c.質量計劃;

d.計算機軟件;

e.質量保證文件。

5.3.8廠辦人事教育室針對新產品合同確定后的規模、數量以及機器設備的配置計劃,合理制訂人員的配置計劃。包括:

a.特殊工序人員的培訓、考核計劃;

b.生產所需人員的數量、素質的配備計劃;

c.各生產過程(工序)人員的工時、定額計劃。

5.4過程策劃的質量評審

在各個具體階段,過程策劃可通過不同的質量評價,以論證其可行性。

5.4.1新產品試制階段

a.風險分析(例如:FMEA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故障樹);

b.實驗設計(DOE)。

5.4.2批生產開始前的階段

a.過程分析(如離散的原因,合適的檢驗方法,例如:故障樹分析、實驗方法、因果圖);

b.流程工序的優化;

c.過程評審;

d.對規范的遵守;

e.過程開發的認可。

5.5過程策劃的結果

5.5.1過程策劃中所得到的經驗數據和結果,必須加以分析利用,形成《過程策劃總結報告》。包括:

a.過程(工藝)流程,過程(工藝)數據,可行性研究;

b.過程(工藝)FMEA;

c.試驗結果和過程問題的記錄;

d.機器、設備和過程能力的研究及設備履歷。

5.5.2過程策劃的結果,必須在工藝規程等工藝文件中形成文件,供有關部門使用。

5.5.3過程策劃的結果,由技術開發部負責人審核,廠長批準,以利于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控,避免發生重復錯誤,并不斷改進控制方法,以合理、經濟性批量的生產。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P/SH09-01-2000《過程控制程序》

QP/SH05-02-2000《技術文件和資料的控制程序》

QP/SH16-01-2000《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QP/SH20-01-2000《統計技術應用控制程序》

QR/SH04.01-01《過程策劃總結報告》

QR/SH02.04-10《機器能力分析記錄》

QR/SH02.04-06

《FMEA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