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900閃光電阻焊機現場作業探索
一、概述
1.線路下長軌焊接采用單臺K900焊軌作業車進行焊接。
2.鋼軌工地接觸焊頭采用移動中頻正火車或氧氣―乙炔火焰加熱進行焊后正火,正火完畢后立即用彎軌器調直并使用強風吹風機進行吹風冷卻,提高軌頭硬度。
二、K900接觸焊焊接作業程序及技術要求
1.施工封鎖前
(1)焊軌前量軌技術人員準確丈量待焊軌條,并進行單元配軌作業,標明鋸軌量,配軌丈量時確定每個單元起端的位置(考慮焊縫在枕木盒中間),兩個單元之間有足夠的搭接量(400~500mm)。
(2)將翻倒的鋼軌條撥上碴肩并立正。
(3)在焊接的位置預先將焊頭下的石碴扒低200mm,便于軌端打磨、焊接對軌和焊后正火。
(4)焊軌作業車及中頻正火車封鎖前按接觸焊接有關操作要求檢查、調試設備,確認各項參數設置正確,設備工況良好并到達鄰站待命。
2.施工封鎖
(1)焊軌前準備
①施工封鎖后焊軌作業車按規定憑調度命令進入封鎖區間,根據施工領導人指令和地面信號,按調車辦法進入各自的作業地段。
②用拋光機或角磨機對軌端和軌腰進行拋光除銹,軌腰拋光除銹長度為軌端向內600mm范圍,如在此范圍內有鋼軌出廠的凸出標記,必須用手砂輪機磨平軌腰;如軌端垂直度誤差大于0.8mm時,應用端磨機打磨軌端。打磨時機應掌握在焊前2小時內進行,防止打磨后放置時間過長金屬表面出現氧化。
③在當天焊軌施工范圍內,按正常通行列車限界條件,每隔15~25米(具體根據現場定)一處,在新軌條下支墊滾筒。支墊時使用起道機機將長軌頂起,墊入滾筒支墊起長鋼軌(應避開間距拉桿軌卡處)。所墊鋼軌軌頭內側距既有線鋼軌軌頭外側不小于750mm,所墊鋼軌軌面比既有線鋼軌軌面高不得大于25mm,曲線下股不高于75mm,上股不高于125mm,墊好后必須檢查新軌軌底不得高于間距拉桿的軌卡槽;墊軌后讓軌端頂面落低于墊滾筒處基本軌頂面,并用枕木頭控制軌頭,各處滾筒(或枕木頭)須墊平、墊實,防止在列車震動下傾斜、內移或鋼軌翻倒侵限,在道床缺碴地段須均勻石碴或增加枕木頭進行加固,必要時安裝防翻拉桿。
墊在新鋼軌下的滾筒,焊軌工作完成后不拆除,保留至鋼軌鋪換上道后回收上車,以利于鋪換過程減輕打軌工作量和利于換軌小車行走。線路坡度較大時應考慮鋼軌縱向串動,焊好的軌條至少連續400m不墊滾筒。
(2)使用K900電阻焊機焊軌
①封鎖后,重新將待焊軌條的兩軌端墊實、墊平、對直,調節鋼軌預留3mm焊縫(注意不要侵限影響軌道車或長軌列車通過)。在墊滾筒時要保證軌縫前后15~20m鋼軌目視平直,用1米直尺測量,軌縫軌頂面中軸線上拱度不大于+0.3mm。鋼軌作用邊平直度偏差不超過±0.3mm(此項作業可在臨近封鎖的最后一趟車過后開始進行)。
②按設計位置用葫蘆將墊好的軌條拖拉至焊接位置;撥直墊平焊縫兩端15~20m范圍內的鋼軌,對軌工作在焊軌作業車到達前應至少準備好兩對待焊接頭,保證焊軌作業車發揮最高效率。
③焊軌作業車到達后,吊下焊機頭,利用吊機的伸縮和偏轉調整焊機位置使焊機對準焊縫。
④張開焊機夾鉗裝置,落下焊機置于軌面上并夾住鋼軌,調整預留縫和檢查對軌情況良好后,吊機稍作提升,使鋼軌稍離支墊,再次檢查對軌情況良好后啟動焊接。
⑤焊接程序完成后,張開夾鉗裝置釋放鋼軌,轉至另一股鋼軌繼續焊接。
⑥兩股鋼軌焊接完成后,將焊機頭收上車放置平穩并轉移到下一焊頭進行焊接。
⑦焊接作業按接觸焊接工藝操作要求進行,執行TB1632.1―2005(鋼軌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術條件)和TB1632.2―2005(鋼軌焊接第二部分:閃光焊接)的焊接技術標準。焊接程序完整完成,閃光加熱、頂鍛過程及焊接顯示圖形、參數正常,推凸后未經打磨處理的焊頭軌頂面中心線及工作邊軌頂面下16mm處的錯邊量≤0.5mm,軌腳邊緣水平方向錯邊量≤2.0mm,無裂紋或其他無法整修的外觀缺陷,可視為焊接成功,否則應切掉焊頭,重新焊接。
(3)焊后熱處理(焊后正火)
①在焊軌車轉移到下一焊軌點,焊頭軌溫降低至400℃(用測溫儀)后,用中頻正火或火焰加熱器對焊頭進行正火(正火前工班長必須全面檢查焊頭外觀,以便在正火后及時矯正外觀超標的焊頭,對矯正過的焊頭須進行二次正火,火焰正火加熱溫度850℃~950℃,中頻正火車正火溫度920℃),正火熄火后立即使用強風吹風機對準焊頭頂面進行冷卻吹風(風冷淬火),正火后要對焊頭進行細磨。
②正火工序按中頻正火(按試驗通過后確定的參數進行)、原氣壓焊正火工藝進行,各工藝參數必須嚴格執行。火焰正火時必須由有經驗的線路工負責流量控制、加熱器搖火、測溫看火。正火時必須用紅外測溫儀(或光學點溫儀)測定正火全過程的焊頭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的正火加熱終了溫度后,才能熄火,禁止憑經驗臆測加熱終了溫度。
③正火工序必須在封鎖時間內進行,中頻正火車作業條件與焊軌車相同。
(4)焊縫糾正和焊頭打磨
①焊接接頭經過推瘤后須在焊縫及其兩側各150mm范圍內對軌頭、軌腰和軌底進行打磨處理(外型精整打磨長度不應超過焊縫中心兩側各450mm)。軌頭采用仿形打磨機打磨,其它部位采用手砂輪機打磨,K900焊接接頭的軌腰必須打磨與母材平齊。
②鋼軌打磨方向必須與鋼軌縱軸線方向一致,不得橫向打磨,打磨后不得出現鋼軌發藍、燒傷痕跡或焊縫凹陷。
③焊頭外觀必須達到如下標準:用一米直尺測量鋼軌焊頭頂面的不直度為0~+0.3mm,不得有低接頭;軌頭內側工作面不順度控制在±0.3mm之內。軌底面及軌底頂面凸出量不應大于1.0mm,其它位置不應大于2.0mm;軌頭及軌底上圓角應圓順,軌底上表面焊縫兩側各150mm范圍內應打磨平整,軌腰必須打磨與母材平齊。
④對外觀尺寸超標的焊縫應進行矯正整治,矯正作業前應對焊頭加熱,矯正時焊頭溫度應低于400℃,矯正后應重新正火處理。通過矯正整治難以使外觀達到要求的焊縫須鋸掉重焊。
(5)焊頭探傷
①焊縫應按TB/T2685.21-2007的規定進行全斷面探傷檢查,內部缺陷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否則要鋸掉重焊。探傷時焊頭的軌溫不應高于40℃,當焊頭溫度高于40℃時,可以澆水降溫,但澆水時軌頭的表面溫度應低于250℃。未經焊頭探傷的長軌不得鋪設上道使用。
②填寫焊縫焊接和探傷記錄、標注焊縫標識編號。長軌焊接、正火、探傷、外觀檢查、焊縫標識編號等情況均須按規定進行書面記錄。記錄必須及時、規范、詳實,并做好整理和存檔。
三、其它工作
1.在夜間或隧道內焊軌(正火)的照明。利用焊軌(正火)發電機帶動燈具照明。
2.焊好的長軌條,應檢查確認軌條支墊穩固不侵限,沒有往線路一側臌曲或翻倒的隱患,必須檢查軌底是否高出間距固定桿的卡槽,如有高出立即處理使軌底落入間距固定桿的卡槽中。
四、試驗結果
2005年以來,運用此方法在南寧鐵路局內現場更換長鋼軌,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目前止,已成功焊接3500多個焊頭。
篇2:電阻焊機維護保養規程
(一)日常保養
這是保證焊機正常運行,延長使用期限的重要環節。主要項目是:保持焊機清潔;對電氣部分要保持干燥;注意觀察冷卻水流通狀況;檢查電路各部位的接觸和絕緣狀況。
(二)定期維護檢查
機械部位應定期加潤滑油。縫焊機還應在旋轉導電部分定期加特制的潤滑脂;檢查活動部分的間隙;觀察電極及電極握杠之間的配合是否正常,有無漏水;電磁氣閥的工作是否可靠;水路和氣路管道有否堵塞;電氣接觸處有否松動;控制設備中各個旋鈕有否打滑,元件有否脫焊或損壞,
(三)性能參數檢測
(1)焊接電流及通電時間的檢測一臺新的電阻焊機在裝配好出廠前要通過規定項目的試驗,包括空載試驗和短路試驗以確定阻焊變壓器及整臺焊機的性能是否符合出廠標準。空載試驗和短路試驗要求有專門的試驗設備才能進行。在焊機的使用現場,可使用電阻焊大電流測量儀對次級短路電流(電極直接接觸)或焊接電流(電極間有工件置入)及通電時間進行檢測。電阻焊電流測量儀是一種專用儀表,通過套在次級回路中的感應線圈(傳感器)獲取通電瞬間的電磁訊號,然后經過電路轉換,以數字形式顯示出電流值及時間值。
(2)次級回路直流電阻值的檢測對特定的一臺焊機來說,次級回路尺寸是固定的,因此感抗是不變的。只有電阻值會因接觸表面氧化膜的增厚緊固螺栓的松動等而增大。次級回路電阻的增大將使焊機次級短路電流值(或焊接電流值)減小,降低了焊機的焊接能力。所以,在長期使用后應對次級回路進行清理和檢測。
次級回路直流電阻值的檢測方法可采用微歐姆計進行直接測量,也可對次級回路外接直流電源,通過測定電流及電壓降的方法換算成電阻值。
(3)測定壓力對于一般氣動焊機來說,壓力是由氣缸產生的。因此接入氣缸的壓縮空氣的壓強與氣缸壓力是成比例的。可建立電極壓力與壓縮空氣壓強的關系曲線,定期檢測電極壓力,并與之對照。
電極壓力的檢測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采用U形彈簧鋼制成的測力計,根據已知變形量與壓力的關系曲線。從百分表讀數可得知壓力值。
(2)采用鋼球壓痕的方法。即取一直徑適當的鋼球和一塊平整的鋼板或銅板,先在材料試驗機上測得壓痕直徑與壓力的關系曲線,然后與在焊機上以同一鋼球和同一鋼板測得的壓痕作對比而得到焊機的壓力值。
(3)使用電阻應變片及相應的儀表組成的測力計直接測定。
(4)用專用的機械式測力計測定。
篇3:K900閃光電阻焊機現場作業探索
一、概述
1.線路下長軌焊接采用單臺K900焊軌作業車進行焊接。
2.鋼軌工地接觸焊頭采用移動中頻正火車或氧氣―乙炔火焰加熱進行焊后正火,正火完畢后立即用彎軌器調直并使用強風吹風機進行吹風冷卻,提高軌頭硬度。
二、K900接觸焊焊接作業程序及技術要求
1.施工封鎖前
(1)焊軌前量軌技術人員準確丈量待焊軌條,并進行單元配軌作業,標明鋸軌量,配軌丈量時確定每個單元起端的位置(考慮焊縫在枕木盒中間),兩個單元之間有足夠的搭接量(400~500mm)。
(2)將翻倒的鋼軌條撥上碴肩并立正。
(3)在焊接的位置預先將焊頭下的石碴扒低200mm,便于軌端打磨、焊接對軌和焊后正火。
(4)焊軌作業車及中頻正火車封鎖前按接觸焊接有關操作要求檢查、調試設備,確認各項參數設置正確,設備工況良好并到達鄰站待命。
2.施工封鎖
(1)焊軌前準備
①施工封鎖后焊軌作業車按規定憑調度命令進入封鎖區間,根據施工領導人指令和地面信號,按調車辦法進入各自的作業地段。
②用拋光機或角磨機對軌端和軌腰進行拋光除銹,軌腰拋光除銹長度為軌端向內600mm范圍,如在此范圍內有鋼軌出廠的凸出標記,必須用手砂輪機磨平軌腰;如軌端垂直度誤差大于0.8mm時,應用端磨機打磨軌端。打磨時機應掌握在焊前2小時內進行,防止打磨后放置時間過長金屬表面出現氧化。
③在當天焊軌施工范圍內,按正常通行列車限界條件,每隔15~25米(具體根據現場定)一處,在新軌條下支墊滾筒。支墊時使用起道機機將長軌頂起,墊入滾筒支墊起長鋼軌(應避開間距拉桿軌卡處)。所墊鋼軌軌頭內側距既有線鋼軌軌頭外側不小于750mm,所墊鋼軌軌面比既有線鋼軌軌面高不得大于25mm,曲線下股不高于75mm,上股不高于125mm,墊好后必須檢查新軌軌底不得高于間距拉桿的軌卡槽;墊軌后讓軌端頂面落低于墊滾筒處基本軌頂面,并用枕木頭控制軌頭,各處滾筒(或枕木頭)須墊平、墊實,防止在列車震動下傾斜、內移或鋼軌翻倒侵限,在道床缺碴地段須均勻石碴或增加枕木頭進行加固,必要時安裝防翻拉桿。
墊在新鋼軌下的滾筒,焊軌工作完成后不拆除,保留至鋼軌鋪換上道后回收上車,以利于鋪換過程減輕打軌工作量和利于換軌小車行走。線路坡度較大時應考慮鋼軌縱向串動,焊好的軌條至少連續400m不墊滾筒。
(2)使用K900電阻焊機焊軌
①封鎖后,重新將待焊軌條的兩軌端墊實、墊平、對直,調節鋼軌預留3mm焊縫(注意不要侵限影響軌道車或長軌列車通過)。在墊滾筒時要保證軌縫前后15~20m鋼軌目視平直,用1米直尺測量,軌縫軌頂面中軸線上拱度不大于+0.3mm。鋼軌作用邊平直度偏差不超過±0.3mm(此項作業可在臨近封鎖的最后一趟車過后開始進行)。
②按設計位置用葫蘆將墊好的軌條拖拉至焊接位置;撥直墊平焊縫兩端15~20m范圍內的鋼軌,對軌工作在焊軌作業車到達前應至少準備好兩對待焊接頭,保證焊軌作業車發揮最高效率。
③焊軌作業車到達后,吊下焊機頭,利用吊機的伸縮和偏轉調整焊機位置使焊機對準焊縫。
④張開焊機夾鉗裝置,落下焊機置于軌面上并夾住鋼軌,調整預留縫和檢查對軌情況良好后,吊機稍作提升,使鋼軌稍離支墊,再次檢查對軌情況良好后啟動焊接。
⑤焊接程序完成后,張開夾鉗裝置釋放鋼軌,轉至另一股鋼軌繼續焊接。
⑥兩股鋼軌焊接完成后,將焊機頭收上車放置平穩并轉移到下一焊頭進行焊接。
⑦焊接作業按接觸焊接工藝操作要求進行,執行TB1632.1―2005(鋼軌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術條件)和TB1632.2―2005(鋼軌焊接第二部分:閃光焊接)的焊接技術標準。焊接程序完整完成,閃光加熱、頂鍛過程及焊接顯示圖形、參數正常,推凸后未經打磨處理的焊頭軌頂面中心線及工作邊軌頂面下16mm處的錯邊量≤0.5mm,軌腳邊緣水平方向錯邊量≤2.0mm,無裂紋或其他無法整修的外觀缺陷,可視為焊接成功,否則應切掉焊頭,重新焊接。
(3)焊后熱處理(焊后正火)
①在焊軌車轉移到下一焊軌點,焊頭軌溫降低至400℃(用測溫儀)后,用中頻正火或火焰加熱器對焊頭進行正火(正火前工班長必須全面檢查焊頭外觀,以便在正火后及時矯正外觀超標的焊頭,對矯正過的焊頭須進行二次正火,火焰正火加熱溫度850℃~950℃,中頻正火車正火溫度920℃),正火熄火后立即使用強風吹風機對準焊頭頂面進行冷卻吹風(風冷淬火),正火后要對焊頭進行細磨。
②正火工序按中頻正火(按試驗通過后確定的參數進行)、原氣壓焊正火工藝進行,各工藝參數必須嚴格執行。火焰正火時必須由有經驗的線路工負責流量控制、加熱器搖火、測溫看火。正火時必須用紅外測溫儀(或光學點溫儀)測定正火全過程的焊頭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的正火加熱終了溫度后,才能熄火,禁止憑經驗臆測加熱終了溫度。
③正火工序必須在封鎖時間內進行,中頻正火車作業條件與焊軌車相同。
(4)焊縫糾正和焊頭打磨
①焊接接頭經過推瘤后須在焊縫及其兩側各150mm范圍內對軌頭、軌腰和軌底進行打磨處理(外型精整打磨長度不應超過焊縫中心兩側各450mm)。軌頭采用仿形打磨機打磨,其它部位采用手砂輪機打磨,K900焊接接頭的軌腰必須打磨與母材平齊。
②鋼軌打磨方向必須與鋼軌縱軸線方向一致,不得橫向打磨,打磨后不得出現鋼軌發藍、燒傷痕跡或焊縫凹陷。
③焊頭外觀必須達到如下標準:用一米直尺測量鋼軌焊頭頂面的不直度為0~+0.3mm,不得有低接頭;軌頭內側工作面不順度控制在±0.3mm之內。軌底面及軌底頂面凸出量不應大于1.0mm,其它位置不應大于2.0mm;軌頭及軌底上圓角應圓順,軌底上表面焊縫兩側各150mm范圍內應打磨平整,軌腰必須打磨與母材平齊。
④對外觀尺寸超標的焊縫應進行矯正整治,矯正作業前應對焊頭加熱,矯正時焊頭溫度應低于400℃,矯正后應重新正火處理。通過矯正整治難以使外觀達到要求的焊縫須鋸掉重焊。
(5)焊頭探傷
①焊縫應按TB/T2685.21-2007的規定進行全斷面探傷檢查,內部缺陷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否則要鋸掉重焊。探傷時焊頭的軌溫不應高于40℃,當焊頭溫度高于40℃時,可以澆水降溫,但澆水時軌頭的表面溫度應低于250℃。未經焊頭探傷的長軌不得鋪設上道使用。
②填寫焊縫焊接和探傷記錄、標注焊縫標識編號。長軌焊接、正火、探傷、外觀檢查、焊縫標識編號等情況均須按規定進行書面記錄。記錄必須及時、規范、詳實,并做好整理和存檔。
三、其它工作
1.在夜間或隧道內焊軌(正火)的照明。利用焊軌(正火)發電機帶動燈具照明。
2.焊好的長軌條,應檢查確認軌條支墊穩固不侵限,沒有往線路一側臌曲或翻倒的隱患,必須檢查軌底是否高出間距固定桿的卡槽,如有高出立即處理使軌底落入間距固定桿的卡槽中。
四、試驗結果
2005年以來,運用此方法在南寧鐵路局內現場更換長鋼軌,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目前止,已成功焊接3500多個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