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爐安全操作規程
1.總則
1.1本規程適用于燃用高爐煤氣設備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與之有關的人員所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
1.2安全是一切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安全操作規程是安全生產的制度保證,全廠職工必須自覺遵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3職工必須嚴格執行三大規程(安全操作規程、設備維護規程、工藝技術規程)以及其他責任制度,遵守勞動紀律。
1.4進入車間的所有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5班前、班中嚴禁飲酒,班中要堅守崗位,集中精力,不準干與本崗位無關的事情。
1.6不得擅自操作非本崗位的設備。
1.7加熱工、煤氣設備操作者、維修人員,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操作,未經培訓合格,任何人不得操作煤氣設備。
1.8認真作好交接班,了解上班的生產及煤氣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有關人員。
1.9加熱工、煤氣設備操作者要堅守崗位,隨時掌握煤氣和風的壓力及比例。
1.10煤氣操作人員及其他崗位人員嚴禁在崗位上打瞌睡、睡覺。任何人不得在加熱爐附近或煤氣區域休息、逗留。
2.送高爐煤氣的操作程序
2.1用氮氣吹掃高爐煤氣管道15分鐘。
2.2打開眼睛閥組和放散閥,放散高爐煤氣
2.3防爆試驗合格后,依次打開均熱段、加熱段燒嘴閥門。
3.煤氣著火事故處理
3.1管徑在100mm以下的煤氣管道著火時,可以直接關閉煤氣的閥門。
3.2管徑在100mm以上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的壓力和流量,通入蒸汽滅火或用濕草袋撲滅,緩慢關閉閥門。煤氣的壓力低于100Pa時,嚴禁突然關閉煤氣的閥門,以防回火爆炸。
3.3煤氣設備燒紅時,嚴禁用冷水驟然冷卻。
3.4煤氣閥門、儀表有專人看管、操作。
4.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理
4.1煤氣爆炸,未著火,應立即切斷煤氣的來源,迅速將煤氣清理干凈。
4.2煤氣爆炸后著火,應按著火事故處理。
5.煤氣泄露、中毒的處理
5.1發現煤氣泄露,先開風扇通風,吹散煤氣。
5.2一般輕度中毒者,到通風處休息即可。
5.3中毒較重者,應通知衛生防護站進行現場搶救。
5.4中毒已經停止呼吸,應現場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通知救護中心、醫院。
6.非正常狀態下停車(一般事故處理)
6.1冷卻水事故處理
6.1.1如果凈化循環水壓力過低(壓力小于0.2MPa或停水),事故水將自動補水增壓(閥QF-1自動打開)。
6.1.2若水壓沒有回升,則通知水處理部門檢查事故水自動投入系統,并同時檢查加熱爐閉路循環水系統和開路供水管道有無泄露,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調度。
6.1.3立即關小煤氣調節閥和空氣調節閥降低爐溫。
6.2鼓風機突發性停轉:
6.2.1立即報告廠調度,通知電工和維修人員。
6.2.2鼓風機掉電,看火工監視煤氣總管快速切斷閥是否自動關閉,若未能自動關閉則馬上將加熱段和均熱段的煤氣調節閥關至最小。
6.4引風機突發性停轉
6.4.1立即報告廠調度,通知電工和維修人員。
6.4.2將故障引風機的煙氣調節閥開至最大,并停爐搶修。
6.5煤氣壓力低
6.5.1高爐煤氣管道應保持正壓操作,否則極易造成負壓回火。總管壓力低于4000Pa時,應自動報警。此時應迅速將均熱段和加熱段的煤氣調節閥關小,同時將空氣調節閥關小,保證爐內不斷火。
6.5.2煤氣壓力恢復正常后,且爐溫在800℃以上時,先打開煤氣燒嘴前調節閥(MX-1~14),打開煤氣支管調節閥(MT-1、MT-2),打開快速切斷閥(KQ-1),重新送氣。若等待時間過長(30分鐘以上),經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同意后執行停爐措施,吹掃煤氣管道。
6.6無論何種原因,煤氣系統停止工作60分鐘以上,重新點煤氣時,必須對煤氣管道進行吹掃,按點火程序進行點火。
6.7與煤氣系統有關的設備出現故障,停煤氣后,管道內的煤氣必須用氮氣吹出。
7.汽化冷卻系統故障
7.1汽化冷卻系統的給水泵和循環泵用兩路電源供電,一路運行,一路備用。運行電路發生停電事故時,應立即啟用備用電路供電。(2臺電動給水泵和2臺電動循環泵分別掛在2路電源上。運行中的泵停電,馬上啟動備用泵。)
7.2如果兩路電源都不能啟動,則應快速啟動柴油機循環泵和汽動給水泵,保持系統的正常工作。
7.3每一周啟動一次柴油機循環泵和汽動給水泵,保證柴油機循環泵和汽動給水泵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7.4如果動力廠停軟化水,根據停水時間長短,通知加熱爐降溫或停爐,利用水箱中的水打循環,維持汽包水位正常,并向調度室及有關人員報告。
7.5如果汽化冷卻系統中的爐內外水管發生崩裂、漏水、漏汽等現象,處理方法如下:
7.5.1加強給水,維持汽包水位。
7.5.2通知加熱爐迅速停爐,降低爐溫。
7.5.3立即向班長、調度、廠長匯報,組織人員搶修,盡量縮小事故范圍,并詳細記錄保存。
8.全廠停電
執行高線廠事故停電預案。
9.安全操作和檢修的注意事項
9.1加熱工、儀表操作者每班每小時巡檢一次,做好原始記錄,觀察煤氣、空氣的防爆膜是否正常。
9.2加熱工檢查加熱爐,煤氣設備周邊的CO濃度較高時,應及時向調度匯報,查找原因。從儀表上觀察煤氣壓力的波動,偏差過大時,應查找原因。
9.3煤氣區域設置明顯的危險標志和規定,提示行人和非操作人員嚴禁在此逗留。
9.4煤氣設備應保持正壓操作,遇到廠內大、中修或換其他部件時,應切斷煤氣來源。用氮氣吹掃煤氣管道,打開放散閥,關閉眼鏡閥。
煤氣設備維修時,必須確認煤氣管道的眼鏡閥已經關閉,并用CO檢測儀進行測試,無煤氣時方可操作。工作完成之后應清點人員。
9.5煤氣區域動火,提前一天辦理動火證。
9.6除焊接煤氣管道外,不得在煤氣設備上搭接電焊機地線或其他輔助線路。焊接煤氣管道時至少2人。
9.7煤氣區域不準存放易燃、易爆品。禁止火種,不準吸煙。
9.8非煤氣操作人員不得亂動一切電氣開關和閘閥。
9.9進入煤氣區域操作或巡檢,必須保證2人以上。
10.看火工安全操作規程
10.1必須熟悉所涉及設備的安全性能,嚴禁違章作業。
10.2接班后認真檢查加熱爐各設備(閥門、引風機、鼓風機、水冷件、換向閥、儀表、汽化冷卻系統)運行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處理。
10.3看火工操作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加熱爐運行情況,根據煤氣和空氣的流量、壓力,爐膛溫度、壓力,汽化冷卻系統和冷卻水系統的各項參數指標正確判斷加熱爐各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有異常情況,不能處理時及時向調度匯報。
10.4看火工巡檢設備時,應隨身攜帶便攜式CO報警儀,以防煤氣中毒。先檢查便攜式CO報警儀能否正常工作,確定能使用后,攜帶進行巡檢。
10.5便攜式CO報警儀應定期進行檢測,如不能正確檢測到CO濃度應予以報廢。
10.6加熱爐檢修時,應嚴格按照加熱爐開爐、停爐以及煤氣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檢修時間較長時,應可靠切斷煤氣,并經常巡視檢查是否有煤氣泄露。發現問題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如有異常情況,應向調度反應。
10.7看火工觀察爐內鋼坯加熱情況時,應防止加熱爐換向燃燒時爐內正壓過大造成火焰噴出爐門傷人。
10.8加熱爐點火操作時,應嚴格按照《加熱爐技術操作規程》《高爐煤氣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當發現爐內火焰熄滅時,應及時切斷煤氣,并對爐膛氮氣進行吹掃,以防重新點火時發生煤氣爆炸事故。
10.9加熱爐煤氣警示區域嚴禁煙火、焊接、吸煙。
11.裝出料工安全操作規程
11.1必須熟悉設備的安全性能,加熱技術規程,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以防高溫燙傷。
11.2當爐子發出裝鋼信號時,裝料爐門應開啟到上極限。
11.3當得到軋機發出要鋼信號時,應保證出料爐門處于開啟狀態。
11.4上班時嚴禁串崗,以防煤氣泄露中毒。
11.5裝出料工觀察爐內鋼坯加熱情況時,應防止加熱爐換向燃燒時爐內正壓過大造成火焰噴出爐門傷人。
篇2:制粉工(包括中速磨加熱爐風機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啟動磨機前,詳細檢查機械、電器、液壓、潤滑系統,通知有關崗位做好啟車準備。
2、制粉噴吹系統,所配置的各種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好,氮氣閥門處應懸掛警示標志及開關指示,定期檢查系統防爆孔、防爆膜片保證其完整,發現破裂及時處理。
3、混噴時,磨機運轉過程中嚴密監視系統溫度及含氧量,并調整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給煤崗位隨時觀察煤量不得斷煤空倉。
4、制粉、噴吹系統嚴禁動火、吸煙;檢查、檢修時,必須將殘余煤粉吹掃干凈,使用氮氣滅火時開關氮氣閥門要有監護人,防止人員窒息。
5、煤氣區域作業必須嚴格遵守《煤氣安全規程》嚴禁單人操作,工作時攜帶煤氣測定儀,煤氣壓力低于規定值時停止燒加熱爐,并關閉煤氣閘閥。
6、制粉、噴吹系統需動火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許可證;崗位人員將動火部位煤粉清理干凈;準備滅火器材現場監護;動火完畢確認無火種和其它遺留物。
7、進入設備內部檢查、檢修,需先降溫通風,同時要可靠切斷電源,測定一氧化碳和氧含量,合格后方可進入,照明使用防爆型燈具。
8、制粉噴吹系統的設備、設施及室內地面、平臺每班進行清掃不得積存煤粉。
篇3:加熱爐操作規程
一、加熱爐啟動:
1、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1)穿戴好勞保用品,帶棉紗、活動扳手以備用。
(2)檢查供氣管道各部連接點,保證各部螺絲緊固齊全,各閘門開關靈活,供氣閥門應處于開啟狀態。
(3)液位計應清潔、完整、清晰。
(4)安全閥必須在有效期內,完好靈敏,整定壓力為0.1MPa。
(5)檢查壓力表,保證在有效期內,顯示靈敏準確。
2、點爐:
(1)檢查加熱爐水位,液位計上顯示液位在40至70之間(加熱爐的1/2至2/3處),若水位不足,給爐子上水,同時沖洗液位計。
(2)檢查調壓閥,保證供氣管線的壓力在合適的范圍內(1千帕左右)。
(3)合上溫控箱的電源開關,并按下燃燒器啟動按鈕。
(4)注意觀察燃燒器控制面板上指示燈的變化情況,若燃燒器處于報警狀態,則需檢查燃氣的供給情況。
(5)觀察火焰的變化情況,同時根據需要調節溫控儀的上下限溫度,上限定為80°,下限定為70°。
二、加熱爐的運行:
1、正常運行過程中爐膛內均勻連續的轟轟聲。聲音異常變化時,應察看天然氣供氣情況,并調節燃燒器設定溫度,檢查程控器和伺服電機的運行情況。
2、保持供氣穩定,防止氣量忽多忽少,引起爐膛內燃劇烈變化,保持控制面板上水溫顯示在80°以上。
3、液位計應保持清潔,明亮,無油污,無水銹。
三、停爐
1、停爐時需按下燃燒器的停止按鈕,并拉下溫控箱的電源開關。
2、按采暖循環泵操作規程,停止循環泵的運轉。
3、維持正常水位,使爐內壓力逐漸下降。再經8---12小時,可適當放水一次,直到爐水冷卻到70度以下時,便可放盡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