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檢修作業的安全措施
一、動火作業
(一)動火作業必須遵守化工防火、防爆的有關規定,辦理動火證,經批準、分析合格后方可作業。
(二)動火作業前的隔絕、清洗、置換準備工作是安全動火的關鍵。應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大修時應將設備、管道內的可燃易爆有毒介質排凈,再用空氣置換,分析合格。
二、抽加盲板作業
(一)在易燃、易爆系統進行動火作業或罐內作業,該檢修的設備、管道必須用盲板隔絕或卸下一段管道隔絕。
(二)抽加盲板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繪制盲板圖,并編號、登記、落實到人。盲板的材質、厚度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抽加盲板應在系統卸壓后保持正壓時進行。檢修人員配備適當的防毒面具和滅火器材,并掛盲板標志牌。
(三)動火作業的其他要求按《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動土作業
(一)動土作業前,應做好地質、水文、地下設施(如電纜、管道、隱蔽工程)調查,挖土深度超過0.5米,面積在2米2以上,必須按規定辦好動土許可證。
(二)在廠區內凡推土機、鏟車、壓路機、載重卡車、重型物件對地坪壓力在5噸/米2以上,進入非正常行駛區域應視為動土作業范圍,必須辦理“動土許可證”。
(三)動土許可證應由施工單位經總圖、水汽、電氣、工藝、基建、安全等部門會簽,在道路上動土還應辦理斷路聯絡票,經保衛消防部門簽證,并設圍欄,掛警示牌,夜間亮紅燈。
(四)動土作業應遵照《建筑安裝技術規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五、高處作業
(一)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或作業地段坡度大于45度,斜度上方及附近有坑、池、罐和傳動機械等易傷人地段作業,均視為高處作業。
(二)高處作業的分級、種類遵照《高處作業分級》標準GB3608-83執行。二、三級高處作業由安技部門審批,報主管廠長備案;特殊高處作業由主管安全廠長或總工程師審批。
(三)在易散發有害、有毒氣體上方的廠房、塔、罐上部施工,應禁止放空,同時高處作業人員應注意站在上風側,佩戴防毒面具并派專人監護。
(四)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交叉作業必須戴安全帽,攜帶工具袋;在同一垂直下方多層次作業,必須有防止落物的安全措施。
(五)直接攀登高塔、煙筒的爬梯、平臺、欄桿必須在作業前嚴格檢驗是否牢固,作業完畢及時撤離。嚴禁作業人員依、靠、坐在欄桿及腳手架護欄上休息。
(六)高處作業人員所帶工具、材料能觸及的范圍內,應符合電氣安全間距規定。遇惡劣天氣應停止作業,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照明。
(七)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使用單位的操作要求,同時要遵守最新《架子工安全規程》。
六、罐內作業
(一)進入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罐內作業許可證。入罐作業前必須嚴格執行安全隔離、清洗、置換的規定。做到物料不切斷不進入;清洗置換不合格不進入;行燈不符合規定不進入;沒有監護人員不進入;沒有事故搶救后備措施不進入。
(二)入罐作業前30分鐘取樣分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濃度及氧含量合格方可進入作業。視具體條件加強罐內通風;對通風不良環境,應采取間歇作業。
(三)進入罐內清理有毒、有害、有腐蝕殘留物時,必須穿戴符合規定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防毒面具。在作業過程中注意檢修環境的變化,如有可能危及檢修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設備。進入設備作業后,應每隔2小時取樣分析一次氣體成份;罐外監護人員應堅守崗位,密切內外聯絡。
(四)在罐內動火作業,除了執行動火規定外,還必須符合罐內作業條件,有毒氣體濃度低于國家規定值,嚴禁向罐內充氧。焊工離開作業罐時不準將焊(割)具留在罐內。
(五)參加檢修的作業人員,除了遵守本系統、本崗位的安全技術規程外,還必須遵守本工種、本專業的有關安全規范,并接受檢修現場安全監督。
篇2:化工廠電氣焊檢修工安全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2.對于動火作業,盡可能地把動火時間和動火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
3.氣焊作業時,若發生回火,應先關閉乙炔開關,后關閉氧氣開關。
4.焊割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危險性較大的應有專人現場監護。
5.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高掛抵用。
6.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的欠缺。
7.著火具備的三個條件_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
8.檢修作業使用的大錘,錘把上不可有油污。不準戴手套或用單手掄大錘,周圍不準有人靠近。
9.進入化工生產區域嚴禁吸煙,并不允許將煙和火種帶入生產區域。
10.安全標志有哪四類: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指示標志。
11.進入狹小潮濕的環境作業時采用的安全照明電壓為12V。
12.乙炔氣瓶在使用時瓶體溫度不能超過40℃度。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任何人發現有違反安全規程的情況,應立即制止,經糾正后才能恢復工作。(√)
2、乙炔瓶在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臥放。(√)
3、可以酒后上班,但不可在班中飲酒。(×)
4、干粉滅火器適宜于撲救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火災。也適宜于撲滅液體、氣體、電氣火災(干粉有5萬伏以上的電絕緣性能)。有的還能撲救固體火災。(√)
5、當生產和安全發生矛盾時,要把生產放在首位。(×)
6、焊接工作完畢后,應檢查和清理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后方可離開。
(√))
7、發現重大隱患應立即按程序上報管轄區域負責領導,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或擴大。(√)
8、急性皮膚中毒的現場急救措施是:立即脫去受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沖洗,
禁止用熱水。并且沖洗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
9、氫氣本身不可燃,可以助燃。(×)
10、鉗工作業時,嚴禁帶壓檢修,不許在容器、管道帶壓的情況下扭緊或拆卸固件。(√)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使用滅火器撲救火災時要對準火焰(C)噴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2、因事故導致嚴重的外部出血時,應(B)。
A.清洗傷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藥棉將流出的血液吸去
3、通過合理調節自然通風氣流,設置全面、局部送風裝置或空調,降低工作環境的溫度是防止(A)作業的有效手段。
A.高溫B.低溫C.冷水D.危險化學品
4、(C)下列工作環境是不適合進行電焊作業的。
A.空氣流通B.干燥寒冷C.炎熱而潮濕
5、氫氣和一氧化碳都屬于(B)
A.易燃氣體B.易爆氣體C.劇毒氣體D.壓縮氣體
6、進入容器、狹小艙室內作業時,焊割炬應:(B)
A.在工作結束后拉出B.隨人進出C.任意處置
7、人體因操作不慎而觸及兩相電源的觸電,稱為:(B)
A.單相觸電B.雙相觸電C.三相觸電
8、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生產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稱:(A)A.物理爆炸B.化學爆炸C.核爆炸
9、危險性較大,重點要害部門動火需經:(A)。
A.動火的車間或部門領導批準B.安全消防部門批準C.企業領導批準
10、氧氣瓶閥門及附件嚴禁沾有(C)。
A、水B、灰塵C、油脂
四、問答題:(共30分)
1、簡述電氣焊作業安全措施?(本題6分)
答:焊割工作點火前要遵守操作程序,焊割結束或離開現場時,必須切斷電源、氣源,并仔細檢查現場,消除火險隱患。
2、廠區動火作業時指什么(本題5)
答: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工藝設置以外的非常規作業,如使用電焊、氣焊、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差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
3、在設備容器內部檢修時有哪些要求(本題8)
答:①要按規程要求進行置換,經分析合格后才能工作
②進入容器內部要有安全措施,外面要有人監護,必要時要帶好防毒面具
③容器內部要有通風設備,溫度過高時工作人員應根據情況經常進行替換
④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要在出入口法蘭加盲板
4、什么是四不傷害?什么是三違?(本題6分)
答: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被傷害。違反勞動紀律、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5、發生事故后,“四不放過”的原則是什么(本題5)
答:1、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
2、職工群眾和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3、沒有落實防范措施不放過
4、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
篇3:化工廠安全檢修作業規范
一、動火作業
(一)動火作業必須遵守化工防火、防爆的有關規定,辦理動火證,經批準、分析合格后方可作業。
(二)動火作業前的隔絕、清洗、置換準備工作是安全動火的關鍵。應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大修時應將設備、管道內的可燃易爆有毒介質排凈,再用空氣置換,分析合格。
二、抽加盲板作業
(一)在易燃、易爆系統進行動火作業或罐內作業,該檢修的設備、管道必須用盲板隔絕或卸下一段管道隔絕。
(二)抽加盲板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繪制盲板圖,并編號、登記、落實到人。盲板的材質、厚度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抽加盲板應在系統卸壓后保持正壓時進行。檢修人員配備適當的防毒面具和滅火器材,并掛盲板標志牌。
(三)動火作業的其他要求按《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動土作業
(一)動土作業前,應做好地質、水文、地下設施(如電纜、管道、隱蔽工程)調查,挖土深度超過0.5米,面積在2米2以上,必須按規定辦好動土許可證。
(二)在廠區內凡推土機、鏟車、壓路機、載重卡車、重型物件對地坪壓力在5噸/米2以上,進入非正常行駛區域應視為動土作業范圍,必須辦理“動土許可證”。
(三)動土許可證應由施工單位經總圖、水汽、電氣、工藝、基建、安全等部門會簽,在道路上動土還應辦理斷路聯絡票,經保衛消防部門簽證,并設圍欄,掛警示牌,夜間亮紅燈。
(四)動土作業應遵照《建筑安裝技術規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五、高處作業
(一)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或作業地段坡度大于45度,斜度上方及附近有坑、池、罐和傳動機械等易傷人地段作業,均視為高處作業。
(二)高處作業的分級、種類遵照《高處作業分級》標準GB3608-83執行。二、三級高處作業由安技部門審批,報主管廠長備案;特殊高處作業由主管安全廠長或總工程師審批。
(三)在易散發有害、有毒氣體上方的廠房、塔、罐上部施工,應禁止放空,同時高處作業人員應注意站在上風側,佩戴防毒面具并派專人監護。
(四)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交叉作業必須戴安全帽,攜帶工具袋;在同一垂直下方多層次作業,必須有防止落物的安全措施。
(五)直接攀登高塔、煙筒的爬梯、平臺、欄桿必須在作業前嚴格檢驗是否牢固,作業完畢及時撤離。嚴禁作業人員依、靠、坐在欄桿及腳手架護欄上休息。
(六)高處作業人員所帶工具、材料能觸及的范圍內,應符合電氣安全間距規定。遇惡劣天氣應停止作業,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照明。
(七)腳手架的搭設應符合使用單位的操作要求,同時要遵守最新《架子工安全規程》。
六、罐內作業
(一)進入設備內作業,必須辦理罐內作業許可證。入罐作業前必須嚴格執行安全隔離、清洗、置換的規定。做到物料不切斷不進入;清洗置換不合格不進入;行燈不符合規定不進入;沒有監護人員不進入;沒有事故搶救后備措施不進入。
(二)入罐作業前30分鐘取樣分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濃度及氧含量合格方可進入作業。視具體條件加強罐內通風;對通風不良環境,應采取間歇作業。
(三)進入罐內清理有毒、有害、有腐蝕殘留物時,必須穿戴符合規定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防毒面具。在作業過程中注意檢修環境的變化,如有可能危及檢修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設備。進入設備作業后,應每隔2小時取樣分析一次氣體成份;罐外監護人員應堅守崗位,密切內外聯絡。
(四)在罐內動火作業,除了執行動火規定外,還必須符合罐內作業條件,有毒氣體濃度低于國家規定值,嚴禁向罐內充氧。焊工離開作業罐時不準將焊(割)具留在罐內。
(五)參加檢修的作業人員,除了遵守本系統、本崗位的安全技術規程外,還必須遵守本工種、本專業的有關安全規范,并接受檢修現場安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