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生產企業分公司效益工資管理辦法
港資生產企業分公司效益工資管理辦法
一、分公司總部效益工資標準
級別 |
分公司總經理 |
總經理特助 |
市場、設計組 |
業務專員 |
職員 |
級別系數 |
12 |
8 |
5 |
3 |
2 |
1、根據分公司當月或全年經營狀況(所獲得利潤)為計算依據;
2、計算公式:
分公司總部效益工資額-福利基金
員工應發效益工資= × 員工級別系數×達成點數
總系數
總系數=Σ【各崗位級別系數×相應員工(干部)人數】
福利基金=總部效益工資額×5%
(用於分公司各項活動、福利費用支付,此費用公開,由各員工代表查詢)
3、分公司總部效益工資額:
A、分公司總部效益工資額按分公司總部的所獲利潤來定。
B、總公司根據每個分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制訂其銷售任務(年、月度)。
C、分公司總部所獲利潤=各辦事處總利潤-各辦事處應發效益工資-總部銷售費用。
D、分公司總部效益工資=分公司總部所獲利潤×20%
E、總部經營銷售費用中各員工效益工資不計入在內。
4、工資發放:
A、按月發放,於每月5日發放上月效益工資之60%,另40%累計年終發放。
B、年終應發效益工資=年終累積效益工資總額×年度達成點數
級別 |
業務經理 |
業務主辦 |
業務員 |
會計 |
倉管 |
司機 |
級別系數 |
9 |
5 |
4 |
3 |
3 |
2 |
二、營業處效益工資
1、根據營業處當月或全年經營狀況(所獲利潤)為計算依據;
2、計算公式:
營業處效益工資額-福利基金
員工應發效益工資= ×員工級別系數×達成點數
總系數
總系數=Σ【各崗位級別系數×相應員工(干部)人數】
福利基金=總部效益工資額×5%
(用於營業處各項活動、福利費用支付,此費用公開,由各員工代表查詢)
3、營業處效益工資額:
A、營業處效益工資額按營業處的所獲利潤來定。
B、分公司根據每個營業處的實際情況來制訂其銷售任務(年、月度)。
C、營業處效益工資額=當月利潤×30%
4、效益工資發放
A、按月發放,於每月5日發放上月效益工資之60%,另40%累計年終發放。
B、年終應發效益工資=年終累積效益工資總額×年度達成點數
5、營業處比較出色的業務員可提升為業務主辦,享受相應的待遇,作為將來提拔的對象。有分區域負責的業務員的營業處,業務員的效益工資計算為:
個人業績×業績完成點數
業務員效益工資=各區業務員的效益工資總額××考勤點數
總業績
實際業績
完成點數是完成業績任務的百分比:完成點數= ×100%
業績任務
業績任務由各業務經理來制訂,由分公司負責人審批確定。
三、辦事處(總代理)
級別 |
業務經理 |
業務主辦兼會計 |
業務主辦兼倉管 |
級別系數 |
5 |
3 |
3 |
1、根據辦事處當月或全年經營狀況(所獲利潤)為計算依據;
2、計算公式:
營業處效益工資額-福利基金
員工應發效益工資= × 員工級別系數×達成點數
總系數
總系數=Σ【各崗位級別系數×相應員工(干部)人數】
福利基金=總部效益工資額×5%
(用於營辦事處各項活動、福利費用支付,此費用公開,由各員工查詢)
3、辦事處效益工資額:
A、辦事處效益工資額按辦事處的所獲利潤來定。
B、分公司根據每個辦事處的實際情況來制訂其銷售任務(年、月度)。
C、從所管轄區域的銷售回款中提拔1%作為該辦事處所創得利潤。
D、營業處效益工資額=當月利潤×30%
4、效益工資發放
A、按月發放,於每月5日發放上月效益工資之60%,另40%累計年終發放。
B、年終應發效益工資=年終累積效益工資總額×年度達成點數
四、達成點數
1、達成點數是根據每個單位的月(年)銷售回款和銷售目標來計算的。
2、對應達成點數明細表如下:
完成銷售計劃 |
50%以下 |
50%-100% |
100%-150% |
150%-200% |
200%以上 |
達成點數 |
70% |
80% |
100% |
120% |
150% |
3、制定銷售任務時分普銷和工程,在計算銷售任務達成率時,普銷可當成工程的兩倍來計算。
五、區域間人員調動期間的效益工資計算方法。
因工作需要或開發新的區域,區域間人員調動期間各相關人員效益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1、調離原職後第一個月:
員工效益工資=原職的效益工資×40%+現職的效益工資×60%。
2、調離原職後第二個月:
員工效益工資=原職的效益工資×20%+現職的效益工資×80%。
3、自調離原職第三個月後,全部領現職效益工資。
例如:甲在6月21日由A區a職調到B區b職,乙同時是6月21日調到A區a職。那麼甲6月份、7月份、8月份的效益工資分別是:
6月份效益工資=A區a職的日效益工資×20+A區a職的日效益工資×10×40%
+B區b職的日效益工資×10×60%。
7月份效益工資=A區a職的日效益工資×20×40%+A區a職的日效益工資×11×
20%+B區b職的日效益工資×20×60%+B區b職的日效益工資×11×80%。
8月份效益工資=A區a職的日效益工資×20×20%+B區b職的日效益工資×20×
80%+B區b職的日效益工資×11。
三、非正式員工工資制
1、適用范圍
與公司簽訂非正式員工勞動合同的臨時工。
2、工資模式
以日薪來計算。
3、非正式員工薪資是由相關主管制訂,上一層主管審覈,知會人事部與財務部。
四、附則
1、公司每月支薪時間為每月5日。
2、公司派駐下屬企業人員工資由本公司支付。
3、公司實行年終獎勵,獎勵金額以整年度員工績效考核來確定。
4、以上工資均為含稅工資,根據國家稅法,由公司統一按個所得稅標準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5、本方案經總公司總經理批準實行,解釋權在總公司。
篇2: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
維修基金使用管理辦法
一、維修基金的使用范圍
1. 公共設施設備的維修:包括電梯、水電管網、消防設施、監控設備等公共設施的維修。
2. 公共綠化的維護:包括小區內的綠化帶、花壇、草坪等的養護和改造。
3. 環境衛生的整治:包括小區內的道路清潔、垃圾收集、公共衛生間清潔等環境衛生工作。
4. 安全設施的更新:包括小區的門禁系統、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等的安全設施的更新和改造。
5. 其他與小區公共設施設備有關的支出:如小區內的路燈、指示牌等設施的維修或更換。
二、使用維修基金的條件
1. 維修項目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有利于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2. 維修項目具有緊急性和必要性,對小區居民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
3. 維修項目的預算合理,資金來源明確,且不涉及違規行為。
4. 維修項目的實施主體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能夠保證維修工程的質量。
三、使用維修基金的程序
1. 提出申請:使用單位需向物業管理公司提出書面申請,說明維修項目的內容、預算及實施主體等情況。
2. 審核立項:物業管理公司收到申請后,應組織相關部門對維修項目的合理性、緊急性和必要性進行審核,確保維修項目符合相關規定。
3. 確定預算:物業管理公司應根據維修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市場價格,制定合理的預算方案。
4. 簽訂合同:使用單位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維修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保維修工程的順利進行。
5. 資金撥付:物業管理公司根據合同約定,將維修基金撥付給使用單位。
6. 施工驗收:使用單位完成維修工程后,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驗收合格后,物業管理公司將維修基金余款支付給使用單位。
四、維修基金的管理與監督
1. 物業管理公司應建立健全維修基金管理制度,明確維修基金的使用流程、審批權限和責任追究機制。
2. 物業管理公司應定期對維修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確保資金的合規使用。
3. 業主有權對維修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違規使用維修基金的行為進行舉報。
4.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維修基金使用的監管,對違規使用維修基金的行為進行查處。
五、維修基金的籌集與管理
1. 業主按照購房款的一定比例繳納維修基金,用于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
2. 業主還可以按照物業管理服務費的一定比例繳納維修基金,用于小區公共綠化、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維護工作。
3. 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補貼,支持維修基金的使用和發展。
4. 物業費中應包含一定比例的維修基金收入,用于補充維修基金的資金缺口。
5. 物業管理公司應定期公布維修基金的收入和使用情況,接受業主和社會的監督。
篇3:物業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物業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物業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是為了加強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安全意識,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培訓目標
1. 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熟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2. 增強員工安全防范能力,掌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法。
3. 提升員工業務能力,確保物業服務安全、有序進行。
二、培訓內容和方法
1. 法律法規培訓:
(1)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標準。
(2)物業服務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制度。
培訓方法:邀請專業律師或行業專家進行專題講座,通過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等方式進行。
2. 安全知識培訓:
(1)消防安全知識,包括火災預防、滅火器使用、疏散逃生等。
(2)設備設施安全知識,包括電氣設備、特種設備、消防設施等的操作與維護。
(3)治安安全知識,包括安保巡邏、來訪管控、反恐怖防范等。
培訓方法: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采用理論授課、實操演練、實地參觀等方式進行。
3. 急救知識培訓:
(1)心肺復蘇(CPR)、緊急止血、燒傷處理等急救技能。
(2)電梯被困、觸電、高空墜落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培訓方法:邀請專業急救機構進行培訓,采用理論授課、實操演練的方式進行。
4. 業務技能培訓:
(1)物業管理基礎知識,包括物業服務合同、物業管理條例等。
(2)物業管理實務,包括客戶服務、工程維修、綠化保潔、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培訓方法: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采用理論授課、實操演練、崗位實習等方式進行。
三、培訓計劃與實施
1. 培訓計劃制定:
(1)物業服務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培訓計劃。
(2)計劃內容應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方式等。
2. 培訓實施:
(1)培訓實施部門應按照培訓計劃,組織員工參加培訓。
(2)培訓結束后,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優化培訓方法和內容。
四、職責分工
1. 培訓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督培訓工作,保證培訓的實施和質量。
2. 培訓實施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培訓工作,包括培訓內容準備、培訓組織、培訓效果評估等。
3. 員工:積極參與培訓,提高個人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確保培訓效果。
五、培訓效果評估與激勵機制
1. 培訓效果評估:
(1)通過培訓前、后的知識測試或實操考核,評估員工培訓效果。
(2)關注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評估培訓成果轉化情況。
2. 激勵機制:
(1)設立優秀學員獎勵機制,表彰培訓中表現優秀的員工。
(2)將培訓效果與員工績效考核掛鉤,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