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某煤礦來礦參觀實習人員的管理規定

某煤礦來礦參觀實習人員的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9111

某煤礦來礦參觀、實習人員的管理規定

一、管理規定

(一)礦成立外來人員參觀、實習管理小組,政工部、技術中心、財資部、企管部、職校、安監部、生產部等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管理辦公室設在技術中心。

(二)外來人員必須憑單位介紹信及參觀、實習計劃,由礦領導簽字批準后方可參觀、實習。

(三)外來人員來我礦參觀、實習必須與我礦簽訂參觀、實習協議,協議要約定外來人員的安全風險責任、對參觀、實習中收集圖紙、資料保密等責任,具體由管理小組負責。

(四)外來人員下井前由礦職工學校負責進行下井安全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需要我礦工程技術人員講課,由礦職工學校負責安排。

(五)外來人員下井參觀需報總工程師和主管礦長批準,按照礦外來人員下井管理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由礦調度室安排下井事宜。外來人員下井由管理小組安排不低于2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帶隊及現場安全管理。

(六)外來人員參觀地面場所,由管理小組安排地面場所所屬單位安全管理人員陪同。(七)外來人員如收集圖紙、資料,須提供清單由礦總工程師批準,圖紙、資料收集時要簽署收條交技術中心,技術中心負責建立圖紙、資料對外提交檔案。

(八)外來人員住宿安排在礦招待所,收取相應的住宿費用。外來人員承擔相應的參觀、培訓費用。

二、考核辦法

(一)各單位要嚴格遵守以上管理規定,凡違反以上規定的,對違反人員每次罰款100元,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企業管理部負責考核落實。

三、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某某煤礦。

篇2:煤礦變電所防雷措施

1雷云的形成和雷電發展

雷電是大氣中自然放電現象,一般叫閃電,它的形狀分為線狀、帶狀、片狀和球狀。按空間位置可分為雷云之間和雷云對大地之間兩類。前者發生在高空,對人類危害較小,后者為發生在雷云對大地間的落地雷,尤其是負極性落地雷,對人體和設備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礦變電所雷擊事故的主要來源。雷電與雷云的存在分不開,在天氣悶熱時,熱空氣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氣,水蒸汽結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與繼續上升的熱空氣發生碰撞出現水滴分離形成微細水滴,這些水滴隨風吹聚形成帶負電的雷云,雷云是產生雷電放電的前提。負極性的落地雷的發展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1先導放電

當天空中有帶負電電荷的雷云時,由于感應作用,地面和地面物體都帶上正電荷,雷云中某處電荷較多就使該處附近電場強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時,就使空氣絕緣被破壞,開始出現游離,形成先導放電通路,方向從雷云向大地逐級發展(放電速度約數10km/s),向下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地面物體可能產生向上的先導,它影響下行先導的發展方向和雷擊點的方位。

1.2主放電

下行先導的極高電位和上行先導的感應電荷與大地距離較小,在電場強度足夠大時,就使剩余的空氣隙被擊穿,游離出來的電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電荷迅速沖向雷云,就會產生很強的光亮和巨大的雷聲。主放電電流極大,大多數雷電流瞬間幅值約數10kA,少數可達數百千安。劇變的雷電流產生過渡過程,形成雷電沖擊波,使雷擊點周圍的磁場出現很大的變化。雖然主放電時間只有幾十微秒,但破壞作用極大,造成人畜傷亡、建筑物和設備損壞及引起火災。

1.3余輝放電

主放電后,雷云中的剩余電荷按通路持續流入大地,形成余輝放電,放電電流隨時間的延長而快速減小,只需幾毫秒放電就結束了。在存在多個雷云中心時,還會出現重復放電,只是放電電流小多了。

2雷電活動規律和雷電流幅值概率

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雷電活動的規律。按地理環境的分布規律是:山區和熱而潮濕的地區雷暴高于平原和冷而干燥的地區,內陸多于沿海。按地質條件易遭雷擊的地點為:土壤電阻小,地表土壤中粘土電導率高;地下埋有金屬礦床等;高聳突出或孤立的建筑物;高壓輸電線路轉角等。雷電活動時間大多在白天下午1至9時,雷暴的高峰月為七八月。

3變電所雷擊類型及防雷的首要任務

煤礦變電所遭受雷擊事故的類型分為三類:一是輸電線路受雷擊時沿線路向變電所入侵的雷電波;二是雷擊輸電線路附近地面的感應雷;三是雷直擊變電所內線路和設備的直擊雷。雷電波與感應雷的陡度大、幅值高,危害嚴重,不采用防雷措施就使變電所的電器設備絕緣擊穿。據統計,我國110~220kV的變電所因雷電波引起的事故率約0.5次/百所.年,直配電機的損壞率約1.25次/百所.年。

變電所防范雷電波和感應雷是防雷的首要任務,對直擊雷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對高壓輸電線路要用耐雷水平和雷擊跳閘率來衡量防雷性能優劣,確保煤礦變電所安全正常運行。

4煤礦變電所對直擊雷的防護措施

變電所防護直擊雷的有效措施就是在變電所安裝避雷裝置。避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接閃器采用避雷針、帶、線和網。引下線要保證接閃器與大地間有良好連接,接地裝置的電阻應不大于10Ω。

在避雷針高于被保護設備時,它的保護范圍包括變電所廠房及室外所有設備。避雷針就像一把傘,只要把被保護設備置于傘蓋的范圍內,它就能將雷電吸引到自身上,就能把極大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引入地下的接地裝置,盡快散逸到大地并與異種電荷中和,可以保護設備雷擊概率小于0.1%。要防止它們之間造成反擊事故。在采用滾球法計算時,避雷針保護范圍縮小,可在建筑物上安裝避雷帶(網)。

5煤礦變電所對雷電波的防護措施

5.1變電所內防護雷電波措施

變電所內的主變電壓最重要,應重點保護。利用變電所母線安裝閥型避雷器,把它接在主變壓器旁邊。在雷電波入侵到主變壓器時,產生全反射使它們身上的電壓升高,雷電波電壓曲線與閥型避雷器的較平坦的伏秒特性相交,使避雷器動作。對有正常防雷的110~220kV變電所,流過避雷器的雷電流不大于5kA,在主變壓器沖擊耐壓大于避雷器沖擊放電電壓時,主變壓器得到可靠保護。要選擇好安裝避雷器的位置,它與主變壓器及其它設備的距離都應小于最大允許電氣距離。一組不滿足要求時可再增一組。

5.2輸電線路防護雷電波措施

35~110kV無避雷線的輸電線路,當進線段遭雷擊時,雷電波的幅值和陡度會超過變電所設備的耐壓值。在接近變電所1~2km的進線段處安裝避雷線就能降低雷電波的陡度,限制流過變電所閥型避雷器中的雷電流不大于5kA,使進線段內出現雷電波的概率大為減小,即使出現也只能在進線段外。對重雷區及雨季經常合閘的情況,還應該在進線段保護的首端各安裝一組管型避雷器。

5.3各種變壓器防護雷電波措施

(1)三相繞組變壓器只須在低壓繞組某相出口處加裝一只避雷器;

(2)自耦變壓器可在高壓、中壓側與斷路器之間各安裝一組避雷器;

(3)35kV變壓器中性不用保護,110kV變壓器中性接避雷器;

(4)3~10kV配電變壓器采用閥型避雷器,對多雷區還要在低壓側安裝一組氧化鋅避雷器。

5.4直配電機防護雷電波措施

在每臺電機出線的母線處安裝一組磁吹避雷器,再采用進線段保護措離來限制流入磁吹避雷器中的雷電流不大于3kA;在電機母線上安裝電容器,也能限制雷電波陡度,降低幅值,保護直配電機匝間及中性點絕緣。

篇3:城鎮煤礦加高高壓架空線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城鎮礦重新修水泥路后,10KV高壓架空線距地安全距離不足6米,通信線距路面高度不足4.5米,為防止過往拉煤車撞斷線路,保證線路對地安全距離,擬將城鎮礦高壓架空線起高。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作業內容:

1、高壓線桿上加頂尖(5個轉角桿,2個直角桿);

2、起高高壓線桿橫擔;

3、保證線路對地安全距離。

三、施工程序:

停鐵眾線高壓電→斷開高壓斷路器→驗、放電→接地線→松開高壓線→加頂尖→起高橫擔→緊線→拆除地線→合上高壓斷路器→聯系送電

四、安全負責人:施工負責人:

五:施工時間:2012年月日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公司機電處負責聯系供電局停鐵眾線高壓電,由城鎮礦負責斷開高壓斷路器。斷開(合上)高壓斷路器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使用拉線桿。并在高壓斷路器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停電牌。

2、線路經過驗電、放電后,電工應立即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掛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

3、上桿人員要按規定著裝。衣著要靈便,防護用品穿戴整齊,褲腳要扎住,戴好安全帽,禁止赤腳、穿光滑的硬底鞋、拖鞋等從事高空作業。

4、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四肢有殘缺以及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空作業。酒后禁止高空作業。

5、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風力六級以上、下大雨、冰雹等)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高空作業。

6、電工上桿前應先檢查腳扣、保險帶是否安全可靠。并將作業時使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裝入工具袋。上下線桿時人員手中不得拿物件。

7、登桿操作腳扣應與桿徑相適應。使用腳踏板,鉤子應向上。安全帶應拴于安全可靠處,扣環扣牢,不準拴在瓷瓶或橫擔上。

8、電工松開高壓線時,應把高壓線放置在橫擔上用8#鐵絲固定牢固。

9、拆除原有抱箍瓷瓶后,電工用麻繩將抱箍捆綁好后放至地面,再由地面輔助人員將頂尖捆綁牢固后升至作業地點并固定在線桿上。

10、起高橫擔時把原有螺栓松開后,用手錘把橫擔敲至相應高度后,再把原有螺栓緊固。

11、緊線時應檢查導線有無障礙物掛住,工作人員不得跨在導線上或站在導線內側。

12、高空作業時,線桿周圍5米范圍內嚴禁站人,防止高空墜落物體砸傷人員。地面應設專人警戒,阻止過往行人及車輛。警戒人員應帶安全帽,適當遠離線桿,以便監護及協作,并可防高空墜物。

13、工作結束后,現場負責人必須檢查線路狀況及線路上有無遺留的工具、材料等,通知電工從線桿上撤回地面后指揮拆除現場接地線。電工下桿時,應使用腳扣下桿。嚴禁甩掉腳扣,抱桿快速下溜。

14、拆除接地線時,應先拆導線端,后拆接地端。拆地線時應帶絕緣手套,人體不準接觸地線。

15、送電前,由安全負責人清點工具、作業人員等。待檢查無誤后方可合上高壓斷路器。

16、安全負責人與供電局聯系停、送電時,雙方要復誦無誤。嚴禁約定時間停、送電。待線路送電正常后,工作人員方準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