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征集與考核辦法

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征集與考核辦法

2024-07-25 閱讀 3024

周至縣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征集與考核辦法

第一章征集

第一條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為人民群眾謀福祉,鼓勵各鄉鎮、各部門積極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抓大事,有效地將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實事大事項目分為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部門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和鄉鎮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三部分。

第三條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包括: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縣政府主要領導安排的建設項目或縣政府重大招商引資項目;

部門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包括:省、市政府、部門下達計劃內及計劃外爭取的項目、部門招商引資項目、部門向上級或通過其它途徑爭取資金所建項目;

鄉鎮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包括:鄉鎮政府主動向省、市政府、部門或通過其它途徑爭取資金所建項目,鄉鎮招商引資項目,鄉鎮村民自籌資金建設并為集體所有的項目。

第四條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投資額必須在400萬元以上;部門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項目和鄉鎮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項目投資額必須在10萬元以上。

第五條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分類:主要以經濟指標考核的為項目建設類,以建設規模和服務質量考核的為創優服務類。

第二章考核

第六條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爭先創優的原則,工作實績與工作作風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第七條考核組織:實事大事的考核工作在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縣實事大事工作考核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實施。

第八條考核對象:承擔辦理實事大事任務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第九條對實事大事項目考核實行日常考核和年終驗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第十條考核方式:

(一)逐件考核,臺賬記錄。

(二)實行單位辦理實事大事總件數平均值優加劣減制。每辦一件實事大事基礎分為100分,單位辦理多件實事大事取其平均值,優加劣減后為最終得分。

(三)加減分值標準。

以下情況加分:

1、縣政府鼓勵各單位多辦實事大事,承辦單位以1件為基準,每多辦1件在單位平均值上加1分。承辦單位中途追加辦理事項,經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后,每追加1件在單位平均值上加2分。

2、年終考核超額完成投資額的事項,每超額10%,在基礎分上加1分(加分最高不超過3分)。

3、對部門、鄉鎮(不含縣政府)辦理的實事大事投資額大、工作難度大、產業效益好的事項,在基礎分上給予加分。

①投資額加分值。對投資額在50―100萬元的項目加1分,101―300萬元的項目加2分,301―500萬元的項目加3分,501―1000萬元的項目加5分,1001萬元以上的項目加10分。

②對受市級部門表彰獎勵的事項加1分,受市政府、省級部門表彰獎勵的事項加2分,受省政府以上表彰獎勵的事項加3分。受獎單位加分,依據上級文件表彰決定,時限在縣實事大事年終考核結果經政府常務會審定之前。

以下情況減分:

1、對年終未完成的項目,每件完成投資額在50%以下的,在單位平均值上扣2分,每件完成投資額在50%以上的,在單位平均值上扣1分,單位在年初確定事項的基礎上少辦一件事,在本單位平均值上扣3分。

2、對承辦單位未成立實事大事機構的,在平均值中減3分;對未制定實事大事實施方案的單位在平均值中減3分;對未按時限要求及不按要求向縣實事大事辦上報辦理進度表的單位,每次在平均值上減0.5分。

3、單位上報項目已經縣政府常務會通過后,一般不允許更換,確因特殊情況需要更換的,須由承辦單位提出申請,經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后方可更換,每更換1件在承辦單位平均值中減0.5分。

4、對承辦單位夸大投資額的,每虛報一件,在單位平均值上扣1分。

5、對承辦單位弄虛作假,將本年度以前辦結事項立為本年度實事大事項目的,經查實,取消對承辦單位的考核。

第三章獎勵

第十一條實事大事項目獎勵設完成任務獎、排名獎。

第十二條完成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的牽頭單位,各獎1萬元的完成任務獎,所得獎金中的3000元獎給牽頭單位主要領導;部門和鄉鎮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按得分排名分別取前6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分別獎8000元、6000元、4000元;部門和鄉鎮獲一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3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獲二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2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獲三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1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一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占取二、三等獎名額,二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占取三等獎名額,三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不超過兩名,納入三等獎,超過兩名取消全部并列三等獎。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周至縣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工作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征集與考核辦法

周至縣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征集與考核辦法

第一章征集

第一條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為人民群眾謀福祉,鼓勵各鄉鎮、各部門積極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抓大事,有效地將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實事大事項目分為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部門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和鄉鎮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三部分。

第三條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包括: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縣政府主要領導安排的建設項目或縣政府重大招商引資項目;

部門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包括:省、市政府、部門下達計劃內及計劃外爭取的項目、部門招商引資項目、部門向上級或通過其它途徑爭取資金所建項目;

鄉鎮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包括:鄉鎮政府主動向省、市政府、部門或通過其它途徑爭取資金所建項目,鄉鎮招商引資項目,鄉鎮村民自籌資金建設并為集體所有的項目。

第四條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投資額必須在400萬元以上;部門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項目和鄉鎮為群眾辦理的實事大事項目投資額必須在10萬元以上。

第五條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分類:主要以經濟指標考核的為項目建設類,以建設規模和服務質量考核的為創優服務類。

第二章考核

第六條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爭先創優的原則,工作實績與工作作風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第七條考核組織:實事大事的考核工作在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縣實事大事工作考核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實施。

第八條考核對象:承擔辦理實事大事任務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第九條對實事大事項目考核實行日常考核和年終驗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第十條考核方式:

(一)逐件考核,臺賬記錄。

(二)實行單位辦理實事大事總件數平均值優加劣減制。每辦一件實事大事基礎分為100分,單位辦理多件實事大事取其平均值,優加劣減后為最終得分。

(三)加減分值標準。

以下情況加分:

1、縣政府鼓勵各單位多辦實事大事,承辦單位以1件為基準,每多辦1件在單位平均值上加1分。承辦單位中途追加辦理事項,經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后,每追加1件在單位平均值上加2分。

2、年終考核超額完成投資額的事項,每超額10%,在基礎分上加1分(加分最高不超過3分)。

3、對部門、鄉鎮(不含縣政府)辦理的實事大事投資額大、工作難度大、產業效益好的事項,在基礎分上給予加分。

①投資額加分值。對投資額在50―100萬元的項目加1分,101―300萬元的項目加2分,301―500萬元的項目加3分,501―1000萬元的項目加5分,1001萬元以上的項目加10分。

②對受市級部門表彰獎勵的事項加1分,受市政府、省級部門表彰獎勵的事項加2分,受省政府以上表彰獎勵的事項加3分。受獎單位加分,依據上級文件表彰決定,時限在縣實事大事年終考核結果經政府常務會審定之前。

以下情況減分:

1、對年終未完成的項目,每件完成投資額在50%以下的,在單位平均值上扣2分,每件完成投資額在50%以上的,在單位平均值上扣1分,單位在年初確定事項的基礎上少辦一件事,在本單位平均值上扣3分。

2、對承辦單位未成立實事大事機構的,在平均值中減3分;對未制定實事大事實施方案的單位在平均值中減3分;對未按時限要求及不按要求向縣實事大事辦上報辦理進度表的單位,每次在平均值上減0.5分。

3、單位上報項目已經縣政府常務會通過后,一般不允許更換,確因特殊情況需要更換的,須由承辦單位提出申請,經縣實事大事考核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后方可更換,每更換1件在承辦單位平均值中減0.5分。

4、對承辦單位夸大投資額的,每虛報一件,在單位平均值上扣1分。

5、對承辦單位弄虛作假,將本年度以前辦結事項立為本年度實事大事項目的,經查實,取消對承辦單位的考核。

第三章獎勵

第十一條實事大事項目獎勵設完成任務獎、排名獎。

第十二條完成縣政府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的牽頭單位,各獎1萬元的完成任務獎,所得獎金中的3000元獎給牽頭單位主要領導;部門和鄉鎮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項目按得分排名分別取前6名,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分別獎8000元、6000元、4000元;部門和鄉鎮獲一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3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獲二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2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獲三等獎的單位所得獎金中的1000元獎勵給單位主要領導。一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占取二、三等獎名額,二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占取三等獎名額,三等獎并列數大于設獎數者,不超過兩名,納入三等獎,超過兩名取消全部并列三等獎。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周至縣為群眾辦理實事大事工作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優秀班集體考核細則

優秀班集體考核細則

一、優秀班集體條件

  (一)模范執行《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常規》,模范遵守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評比活動,成績突出。

  (二)有一個好的干部核心

  1、班委會、少先隊能主持班隊日常工作,組織教育活動,完成好學校交給的任務。

  2、有干部會議制度,定期研究班上工作,干部的模范作用。

  3、有分工,每個干部都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4、有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配合好。

  5、積極開展教育活動,每學期應有質量較高的教育活動或主題班會二次,以檢查學生干部能力和集體水平,并上交主題班會活動匯報,給政教處。

  (三)班集體有學期的奮斗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步驟措施并做到人人皆知,有正確的輿論,是非觀念清楚,能抵制不良作風,對本班內出現的問題能及時向老師反映,配合老師做好個別生轉化工作。

  (四)有濃厚的學習氣氛,課堂紀律好,學習成績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目學習成績的及格率、優秀率在年級平均值以上,全勤率高.

  (五)積極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積極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社會實踐、軍訓、勞動及其它各項活動,表現突出。

  (六)全班學生講文明,有禮貌,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班級之間團結好,有良好的組織觀念,無嚴重違紀現象。

  (七)體育活動開展較好,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衛生、課間操檢查后年級中游以上,體育成績及格率85%以上。

  (八)無嚴重破壞公物現象,無違法亂紀現象發生。

  (九)班級中不斷樹立學生中各種類型的好的典型。

二、優秀班集體評比辦法

  (一)學校德育量化評比扣分情況在年級后平均值以下。

  (二)班委會根據“優秀班集體條件”和本學期工作情況寫出書面總結。

  (三)年級組長召開年級學期工作總結會,各班代表匯報工作,提出申報,年級任課老師評議,學生干部和老師投票,初評選出先進班集體。

  (四)年級把書面材料及填好《優秀班集體評選申請表》報政教處,經校行政會通過。

三、獎勵辦法

  (一)“優秀班集體”每學期評一次,第一學期初評張榜公布;第二學期總評授發獎狀。

  (二)優秀干部人數可適當增加。

  (三)照像獎勵,學校光榮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