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大學因公臨時出國(境)用匯管理辦法

大學因公臨時出國(境)用匯管理辦法

2024-07-25 閱讀 8420

大學因公臨時出國(境)用匯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勤儉辦外事"的方針,進一步規范學校因公臨時出國(含出境,下同)用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國家外匯資金,防止因公出國中的逃匯、套匯、騙匯等行為,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因公臨時出國用匯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314號)、《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寧大政〔2005〕31號),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因公出國時間在3個月以內(含3個月)的為因公臨時出國。

第三條因公臨時出國用匯包括出國進行考察、訪問、學習、經貿洽談、新聞采訪、舉辦展覽、出席國際組織會議、短期培訓或研修等用匯;經財政部門批準的其他用匯。

第四條學校及所屬各單位、部門在組織因公出國團組時,應努力壓縮參團人數,盡量控制出國時間,嚴禁繞道旅游,避免重復考察,節約外匯開支。

第五條外事處、港澳臺辦和計劃財務處設專人負責出國用匯的管理、監督工作,其中出國由外事處負責管理,赴港澳臺地區由港澳臺辦負責管理。

第六條出國人員憑出國任務批件供匯聯,培訓團組還須持國家外專局或市引智辦的確認件到外事處或港澳臺辦辦理外匯開支預算申請手續。

第七條外事處、港澳臺辦編制出國團組外匯開支預算應按照《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執行。根據標準制訂住宿費、伙食費、公雜費、零用費及自費購匯的用匯指標預算,對沒有固定開支標準的項目用匯,原則上不予安排,因工作需要確需安排的,應提供相關的依據。

(一)城市間交通費:包括一國或多國城市間交通費,應在國內購買往返聯程機票時,盡量包含在國際旅費中,確需單獨開支的,應事先在出訪計劃中列明,可參照有關資料和根據慣例制訂預算,但不得超過同程間國際機票的價格。

(二)境外其他費用:出國團組申請參展費、場租費、會議注冊費等項目用匯,應提供與國外承辦單位簽訂的合作協議、合同文本及會議通知等資料。

(三)出國團組在出國期間由外方負擔的有關費用應從供匯預算中扣減。

(四)出訪國家在規定中無開支標準的,比照毗鄰國家的標準提供預算(毗鄰國家由財政部門確定)。

第八條出國團組向外事處或港澳臺辦辦理外匯開支預算申請手續時,提供的有關文件資料必須真實。

第九條計劃財務處對出國團組外匯開支預算進行真實性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出國任務批件是否是原件;國外邀請函是否真實可靠;國外活動日程安排是否明確、詳細,路線是否經濟合理;國外是否有收入,對方是否提供資助;人民幣經費預算是否已落實。

第十條對有開支標準的項目,計劃財務處應按《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進行審核;對無標準的開支項目,在報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審批后,計劃財務處方可按出國團組與境外接待方簽訂的"合作協議"及咨詢的出訪地物價水平核定相應外匯。

第十一條在審核出國實習、培訓用匯時,計劃財務處除按財政部、國家外專局頒發的《關于出國實習培訓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的規定》(〔93〕財外字第600號)執行外,還應對"培訓合同"中有關開支項目進行審核,包括付款程序是否合理,培訓費開支范圍是否符合規定,具體授課天數是否合理等。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辦理供匯:(一)手續不齊全;(二)有關資料反映情況不具體、不完整、不真實;(三)境外活動安排不合理,存在浪費行為;(四)超出規定范圍和標準,又不同意壓縮預算。

第十二條出國人員應在出國前10――15天持出國任務批件供匯聯、培訓團組還須持國家外專局或市引智辦的確認件、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填制的《臨時出國代表團組外匯開支預算表》、經經費主管領導審批后的借款單,到計劃財務處申請辦理購匯。計劃財務處對出國團組用匯申請審核后簽字蓋章,由出國團組向政府主管部門辦理批匯手續,并持政府主管部門核定的"臨時出國代表團組外匯開支預算表"及"預算內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申請書"(簡稱用匯申請書),到指定的中國銀行辦理購匯手續。

第十三條出國團組必須按批準的用匯項目和限額預算使用外匯,不得擅自突破和擅自挪用,結余的外匯必須退回。

第十四條出國團組和個人對下列費用應全部上繳,不得挪用或私分。

(一)國外接待部門和國際組織等贈發的零用費、生活補助費、住宿費等,出國前已經領用相關費用的;

(二)住宿費、機票的回扣和公款利息收入等;

(三)出國團組和個人取得的其他應上繳收入(包括從事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的勞務費、出國展覽的展品銷售收入等)。

第十五條出國團組在國外的外匯開支必須取得原始憑證,并經經辦人、證明人和團組負責人簽字,確保費用開支真實、準確。

第十六條出國人員必須妥善保管所有單據。出國團組應在回國后15日內到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和計財處辦理外匯核銷手續。核銷時必須憑有效票據填寫"出國團組國外費用開支明細表"和"臨時出國用匯核銷表",并由臨時出國團組負責人或本人簽字。所附的各種原始單據必須用中文在憑證背面注明開支內容、日期、數量、金額等,并由經辦人簽字。數額較大的開支單據必須要有出國團組負責人簽字,對應由個人負擔的和不能報銷的單據予以剔除。此外,還應提供出國護照或港澳地區通行證、上抵、離境日期復印件。經外事處或港澳臺辦簽字蓋章后,送計劃財務處審核蓋章,由出國團組報政府主管部門核銷。出國團組在沒有辦理外匯核銷手續前,組團單位或出國人員所在單位不得辦理財務報銷手續,嚴禁坐支和轉移外匯資金。

第十七條出國團組向政府主管部門核銷出國團組外匯前,計劃財務處要進行以下審核:

(一)出國團組外匯開支的原始單據等資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二)送審時間是否超過規定時限;

(三)送審材料是否齊全、完整;

(四)各開支項目是否符合規定開支范圍和標準;是否有單項超支互相挪用行為;是否有外方已負擔費用而重復報銷問題;是否有收入而隱瞞不報行為等。

第十八條對下列開支不予核銷:

(一)超出規定開支范圍和標準的開支;

(二)無原始單據的開支;

(三)未經批準擅自改變國外活動路線、增加出訪地點和延長出訪時間的開支;

(四)屬于不應該負擔的開支或因私發生的開支等。

第十九條出國團組如有外匯結余,應按照政府主管部門

的核銷意見,辦理退匯,辦理退匯的類型包括:

(一)在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用匯手續后,因故沒有使用外匯;

(二)出國人員未按原計劃出訪,變更了時間、線路、人數等;

(三)發生外匯結余的。

第二十條辦理退匯手續時,由出國團組持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財政部統一印制的"預算內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退匯通知書",到中國銀行辦理退匯手續。沒有辦理退匯手續的,出國團組不得報銷其人民幣開支。

第二十一條跨地區、跨部門出國團組(以下簡稱"雙跨"團組)應嚴格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跨地區、跨部門因公出國團組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1997〕29號)組團,嚴禁以營利為目的組織"雙跨"團組。

第二十二條"雙跨"團組的參團人員只能向組團單位支付在國外開支所需要的等值人民幣,不得以外幣形式結算。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計劃財務處、外事處和港澳臺辦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經第14次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篇2:haccp的管理運用匯編

haccp的管理運用

食品伙伴網(2007-01-26)進入論壇

由于以終產品檢驗來判定食品安全性的質量管理傳統不能保證衛生安全,1959年美國Pillsbury公司在生產能在宇宙飛船上失重的情況下能夠使用的食品時,即考慮生產的太空食品的安全性,建立了一套食品安全生產預防性的質量控制系統,即HACCP(The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系統。該系統側重以預防為主,將食品質量管理的要點,從依靠終產品檢驗來判斷其衛生與安全程度的傳統方法向生產管理因素轉移,通過對原料、加工工藝條件、處理、貯藏、包裝、銷售和消費過程進行系統的危害分析,確立容易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環節與關鍵控制點(CCP),建立與CCP相匹配的預防措施,將不合格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消滅,減少產品在生產線終端被拒絕或丟棄的數量,消除生產和銷售中產品的不安全風險。此后,HACCP管理理念日益為各國食品工業等管理者接受,成為最大限度增加產品安全性的有效辦法和現代食品安全管理通用的最先進手段。

食品工業中的HACCP管理現狀

1、用于控制食品原料質量

當前,人類對綠色食品和健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保證食品安全的手段必須從源頭開始,從原料的生態環境管理入手。在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生產和動物性食品原料的飼養方面,主要對害蟲、有害微生物和農藥及其它一些化學物質進行控制。對于當今的基因食品,有學者擔憂其大面積使用會造成人類對某些抗生素耐藥等問題,要考慮遠期的生物影響,因課題較深,茲不累述。

對于植物性食品原料,農藥的控制至關重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控制:即為種植者提供可使用的農藥清單,提供其所需要的農藥,并派專人指導使用和監督使用情況。

對于動物性原料,則更看重對飼料和獸藥中的激素、生長調節劑及抗生素的控制,對寄生蟲、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也很重要。通過對飼料的監督、改變生長環境,并對生物體定期檢查來滿足要求。不同的原料有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據具體情況確定HACCP關鍵控制點以得到安全的食品生產原料。

2、食品生產中的HACCP應用

生產過程中HACCP原理的應用尤其重要,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水產品

HACCP系統最早在水產品中得到應用,由于水產品含水量高,容易腐敗變質,使分配、運輸、貯存困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

②、冷凍食品

由于冷凍食品的特殊性,很難從外觀判斷內容物質量的好壞,又因冷凍不是殺菌的手段,生產過程中的冷凍工藝、細菌的污染和繁殖的防止就是關鍵控制點,在冷飲食品、凍肉、冷凍蔬菜的生產中采用該體系進行質量控制的研究很多.用HACCP體系進行質量控制可以避免引起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事件。

③、罐頭食品

罐頭的殺菌是商業性殺菌,要照顧到內容物的色、香、味,形,空罐加工、罐頭殺菌、封罐及成品的檢驗、儲存都是關鍵控制點。我國在出口的蘆筍罐頭中實行的HACCP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

④、果汁、冷飲、奶制品等

除了對原料的控制外,工藝的正確執行非常重要,空瓶的清洗、車間環境的管理與產品質量關系密切。

⑤、焙烤食品

焙烤食品被認為經過高溫應該是安全的,熔烤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產品的多樣性和新工藝的引人,在月餅、糕點及牛肉干、肉松生產中可以引入HACCP體系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

⑥、發酵制品

發酵過程控制雜菌是關鍵,一旦染菌損失慘重,發酵廢水、廢氣的排放與環境污染直接相關,利用工程菌發酵時對廢液的處理更要謹慎。目前,在醬油、酸奶和某些酒類的生產中已經采用了HACCP原理控制產品質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產菌的生長直接關系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⑦、油炸食品

油作方便面和許多休閑食品都屬于這一類,對油的質量控制、包裝材料的選擇和保持產品的脆性是關鍵。

⑧、食品添加劑

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種類名目繁多。在添加劑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得到符合要求的產品是生產安全食品的前提。

3、產品流通分配中的應用

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安全、高質量的食品。應用HACCP能夠使工廠生產的合格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凍少損失,延長貨價期,保證高質量的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冷凍食品、冷飲食品、水產品等分配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是保證高品質產品的關鍵。

4、餐飲業中的應用

一日三餐是人們必需的,烹調的溫度、時間、保存條件及后處理是制備可口飯菜的關鍵控制點。通過HACCP體系確定關鍵控制點,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質量意識,增加消費者對食品的滿意程度。調味品要嚴格按標準使用。新興的快餐食品配送中心、街頭食品等

都可以使用HACCP體系控制質量,包括對制作過程和發放過程的管理理,從原料的選擇到產品包裝都要嚴加控制。

5、家庭中的應用

在家庭中應用HACCP可以減少食品在家庭中的品質降低,并提高食品食用的安全性,增加消費者對食品滿意程度。這就要求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認真檢查,購買包裝未損壞的食品并完好的運輸回家,正確貯存,在保持期內食用。正確管理食品儲藏室、保持廚房用具衛生和個人衛生、正確處理剩余食品和腐敗變質食品也是保證家庭食品安全性的關鍵。

HACCP與ISO質量認證標準的關系

有學者認為,不能把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混為一談。理由是ISO9000系列主要著眼于生產商和供應商之間的契約性關系以及規定符合消費者利益的尺度,HACCP是為生產商在食品生產中能確保食品的安全而設立的。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的簡稱。ISO9000體系是由ISO/TC176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它是由一些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在一起的系列標準組成的立體網絡,形成了一個包括實施指南、標準要求和審核監督等多方面的完整的體系。其核心是ISO9001-9003質量保證標準系列。當要證實企業設計、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控制能力時,選擇和使用

ISO9001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當需要證實企業具備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控制能力時,選擇和使用ISO9002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如果僅僅要求企業保證最終檢驗和試驗符合規定要求時,則選擇ISO9003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由此作者認為,HACCP系統在應用上與ISO9000系統雖然存在一些區別(見下表1),但總體上還是一致的,都是一種預防性的質量保證體系。運用HACCP與ISO質量認證標準的兼容互補性,促進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的科學化、合理化和可操作化。

表1ISO9000與HACCP的主要區別項目

ISO9000族標準HACCP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行各業應用于食品行業目標強調產品質量能滿足顧客要求

強調食品衛生,避免消費者受到危害標準

企業可在SIO9001-9003三種模式中依自身

企業可依據市場所在國政府的法規或規條件選擇其一,再逐步提高作業標準

范的要求生產產品,嚴格按照HACCP計劃要求執行標準內容

標準內容涵蓋面廣,涉及設計、開發、內容較窄,以生產過程的控制為主

生產、安裝和服務,應用于各種企業

適用于食品工業,目前水產品應用較廣泛監控對象無特殊監控對象

有特殊監控對象,如病原菌實施接受自愿,放棄自由

自愿逐步過渡到強制

目前HACCP在中國的應用現狀

食品安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企業對食品安全性的保證和對質量的控制仍然存在某些缺陷,HACCP原理推廣應用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利用HACCP自動控制軟件進行管理,起步晚、應用少,但這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研究方向。

①、對HACCP體系的研究起步晚,具體操作經驗少,存在問題多,應加強基礎研究工作。

②、食品法規不健全且執法力度不夠,應加強立法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③、管理不全面,只重視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對原料的生產和產品的分配流通抓得少,應進行食物的全線控制,保證消費者食用安全的食品。

④、保證食品安全時,要嚴格把好質量關,二者兼顧。

⑤、工廠化生產對產品安全和質量管理嚴格,個體食品、街頭食品管理松散,不注意食品衛生,這方面的管理有待加強。

⑥、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有盲目性,尤其是對關鍵控制點的確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指定相應的HACCP計劃。

⑦、對HACCP管理情況的監督要嚴格,生產單位內部,監控應由質檢部門完成,避免車間走過場的行為。

⑧、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強監督部門監控生產廠家的執行情況。針對工業上應用HACCP管理系統存在的問題,在實際應用中,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發揮該系統的優點,給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和安全的食品。

不久前,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實施了《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對企業HACCP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的基本要求、認證、驗證、監督管理作出明確規定?!豆芾硪幎ā分赋?,國家鼓勵從事生產、加工出口食品的企業建立并實施HACCP管理體系。列入《出口食品衛生注冊需要評審HACCP管理體系的產品目錄》的企業,必須建立和實施HACCP管理體系。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負責所轄區域內企業HACCP管理體系的驗證工作,并根據國外食品衛生管理機構的要求,出具HACCP驗證證書。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認監委)負責全國HACCP管理體系認證認可工作的同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工作,監督管理HACCP管理體系的實施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驗證工作,負責調整和公布《目錄》。

當前應對《生物恐怖法》的檢驗檢疫對策

20**年6月12日,美國總統簽署《20**年公共健康安全和生物恐怖應對法》(簡稱《生物恐怖法》)。根據該法案的規定,FDA先后發布

4個相關的配套法規草案,要求對美出口的所有國內外食品設施的所有者、經營者其代理人于今年12月12日前向美國FDA注冊。我國企業開始注冊的時間是10月12日,截止12月12日。在此期間,企業如不能按時申請注冊或者注冊程序不符合要求,其產品可能無法繼續正常對美出口,造成經濟損失。據估計,我國對美出口食品、飼料企業有3000多家。由于資格和費用等問題,在美注冊猶如一道門檻,橫亙在出口企業面前。如果不能讓這些企業在今年12月12日之前對美注冊,企業將受到損失。

國家認監委已采取了許多措施積極應對美國法案,但出口企業仍須注意以下4點:一、此次美國食品注冊方式比較靈活,可以由美國代理人代為注冊,企業也可以自己在國內通過登錄美國FDA網站進行注冊;二、此次美國實行新的注冊規定的同時,美國其它法規仍然有效,對美出口企業應注意同時滿足其它法規的要求,如水產品企業和果蔬汁企業要建立HACCP體系,食品企業要符合GMP法規規定條件等;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對美國和對其它國家、地區出口食品的企業必須首先取得出口衛生登記資

格,方可生產、加工、儲存出口食品。因此,對美出口食品生產、加工、儲存企業應在取得出口注冊登記資格的基礎上申請對美注冊。沒有取得出口衛生注冊登記的企業即使申請到美國FDA注冊,也不能出口;四、對美出口食品和飼料的生產、加工、包裝、倉儲企業在取得在美注冊后,應及時將信息告知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方便其產品出口時及時報檢查驗。

原文網址:

由弘一網童保存,尚未注冊。注冊

篇3:大學因公臨時出國(境)用匯管理辦法

大學因公臨時出國(境)用匯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勤儉辦外事"的方針,進一步規范學校因公臨時出國(含出境,下同)用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國家外匯資金,防止因公出國中的逃匯、套匯、騙匯等行為,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因公臨時出國用匯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314號)、《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寧大政〔2005〕31號),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因公出國時間在3個月以內(含3個月)的為因公臨時出國。

第三條因公臨時出國用匯包括出國進行考察、訪問、學習、經貿洽談、新聞采訪、舉辦展覽、出席國際組織會議、短期培訓或研修等用匯;經財政部門批準的其他用匯。

第四條學校及所屬各單位、部門在組織因公出國團組時,應努力壓縮參團人數,盡量控制出國時間,嚴禁繞道旅游,避免重復考察,節約外匯開支。

第五條外事處、港澳臺辦和計劃財務處設專人負責出國用匯的管理、監督工作,其中出國由外事處負責管理,赴港澳臺地區由港澳臺辦負責管理。

第六條出國人員憑出國任務批件供匯聯,培訓團組還須持國家外專局或市引智辦的確認件到外事處或港澳臺辦辦理外匯開支預算申請手續。

第七條外事處、港澳臺辦編制出國團組外匯開支預算應按照《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執行。根據標準制訂住宿費、伙食費、公雜費、零用費及自費購匯的用匯指標預算,對沒有固定開支標準的項目用匯,原則上不予安排,因工作需要確需安排的,應提供相關的依據。

(一)城市間交通費:包括一國或多國城市間交通費,應在國內購買往返聯程機票時,盡量包含在國際旅費中,確需單獨開支的,應事先在出訪計劃中列明,可參照有關資料和根據慣例制訂預算,但不得超過同程間國際機票的價格。

(二)境外其他費用:出國團組申請參展費、場租費、會議注冊費等項目用匯,應提供與國外承辦單位簽訂的合作協議、合同文本及會議通知等資料。

(三)出國團組在出國期間由外方負擔的有關費用應從供匯預算中扣減。

(四)出訪國家在規定中無開支標準的,比照毗鄰國家的標準提供預算(毗鄰國家由財政部門確定)。

第八條出國團組向外事處或港澳臺辦辦理外匯開支預算申請手續時,提供的有關文件資料必須真實。

第九條計劃財務處對出國團組外匯開支預算進行真實性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出國任務批件是否是原件;國外邀請函是否真實可靠;國外活動日程安排是否明確、詳細,路線是否經濟合理;國外是否有收入,對方是否提供資助;人民幣經費預算是否已落實。

第十條對有開支標準的項目,計劃財務處應按《江寧大學臨時出國(境)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進行審核;對無標準的開支項目,在報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審批后,計劃財務處方可按出國團組與境外接待方簽訂的"合作協議"及咨詢的出訪地物價水平核定相應外匯。

第十一條在審核出國實習、培訓用匯時,計劃財務處除按財政部、國家外專局頒發的《關于出國實習培訓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的規定》(〔93〕財外字第600號)執行外,還應對"培訓合同"中有關開支項目進行審核,包括付款程序是否合理,培訓費開支范圍是否符合規定,具體授課天數是否合理等。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辦理供匯:(一)手續不齊全;(二)有關資料反映情況不具體、不完整、不真實;(三)境外活動安排不合理,存在浪費行為;(四)超出規定范圍和標準,又不同意壓縮預算。

第十二條出國人員應在出國前10――15天持出國任務批件供匯聯、培訓團組還須持國家外專局或市引智辦的確認件、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填制的《臨時出國代表團組外匯開支預算表》、經經費主管領導審批后的借款單,到計劃財務處申請辦理購匯。計劃財務處對出國團組用匯申請審核后簽字蓋章,由出國團組向政府主管部門辦理批匯手續,并持政府主管部門核定的"臨時出國代表團組外匯開支預算表"及"預算內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申請書"(簡稱用匯申請書),到指定的中國銀行辦理購匯手續。

第十三條出國團組必須按批準的用匯項目和限額預算使用外匯,不得擅自突破和擅自挪用,結余的外匯必須退回。

第十四條出國團組和個人對下列費用應全部上繳,不得挪用或私分。

(一)國外接待部門和國際組織等贈發的零用費、生活補助費、住宿費等,出國前已經領用相關費用的;

(二)住宿費、機票的回扣和公款利息收入等;

(三)出國團組和個人取得的其他應上繳收入(包括從事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的勞務費、出國展覽的展品銷售收入等)。

第十五條出國團組在國外的外匯開支必須取得原始憑證,并經經辦人、證明人和團組負責人簽字,確保費用開支真實、準確。

第十六條出國人員必須妥善保管所有單據。出國團組應在回國后15日內到外事處或港澳臺辦和計財處辦理外匯核銷手續。核銷時必須憑有效票據填寫"出國團組國外費用開支明細表"和"臨時出國用匯核銷表",并由臨時出國團組負責人或本人簽字。所附的各種原始單據必須用中文在憑證背面注明開支內容、日期、數量、金額等,并由經辦人簽字。數額較大的開支單據必須要有出國團組負責人簽字,對應由個人負擔的和不能報銷的單據予以剔除。此外,還應提供出國護照或港澳地區通行證、上抵、離境日期復印件。經外事處或港澳臺辦簽字蓋章后,送計劃財務處審核蓋章,由出國團組報政府主管部門核銷。出國團組在沒有辦理外匯核銷手續前,組團單位或出國人員所在單位不得辦理財務報銷手續,嚴禁坐支和轉移外匯資金。

第十七條出國團組向政府主管部門核銷出國團組外匯前,計劃財務處要進行以下審核:

(一)出國團組外匯開支的原始單據等資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二)送審時間是否超過規定時限;

(三)送審材料是否齊全、完整;

(四)各開支項目是否符合規定開支范圍和標準;是否有單項超支互相挪用行為;是否有外方已負擔費用而重復報銷問題;是否有收入而隱瞞不報行為等。

第十八條對下列開支不予核銷:

(一)超出規定開支范圍和標準的開支;

(二)無原始單據的開支;

(三)未經批準擅自改變國外活動路線、增加出訪地點和延長出訪時間的開支;

(四)屬于不應該負擔的開支或因私發生的開支等。

第十九條出國團組如有外匯結余,應按照政府主管部門

的核銷意見,辦理退匯,辦理退匯的類型包括:

(一)在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用匯手續后,因故沒有使用外匯;

(二)出國人員未按原計劃出訪,變更了時間、線路、人數等;

(三)發生外匯結余的。

第二十條辦理退匯手續時,由出國團組持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財政部統一印制的"預算內非貿易非經營性用匯退匯通知書",到中國銀行辦理退匯手續。沒有辦理退匯手續的,出國團組不得報銷其人民幣開支。

第二十一條跨地區、跨部門出國團組(以下簡稱"雙跨"團組)應嚴格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跨地區、跨部門因公出國團組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1997〕29號)組團,嚴禁以營利為目的組織"雙跨"團組。

第二十二條"雙跨"團組的參團人員只能向組團單位支付在國外開支所需要的等值人民幣,不得以外幣形式結算。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計劃財務處、外事處和港澳臺辦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經第14次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自發文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