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管理中心工作制度
**區社會管理中心工作制度
為切實履行區委區政府對機關工作人員的要求,加強中心工作人員及派駐部門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造全區先進示范單位,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全體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工作時間,按時上下班,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不無故缺勤。上班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1:30-5:30.
2、工作時間要儀表端莊,統一著工裝,男士頭發不蓋耳,不留胡須;女士著淡妝,不濃妝艷抹。
3、嚴肅工作紀律,工作時間不得玩電腦游戲、聊天、炒股、看電影及與工作無關的錄像視頻等。
4、端正工作態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工作時間不得亂串崗位、聚眾聊天、大聲喧嘩;不得在辦公樓內吸煙、吃零食、亂扔臟物;愛護公共財物和辦公環境,保持辦公區域和餐廳衛生;無特殊公務接待,工作日中午不得飲酒。
5、規范窗口服務,對辦事人員熱情禮貌、耐心接待,不得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貽誤工作。
6、嚴格做好本職工作,對96715群眾利益訴求工作做到實時督察督辦;對社區網格員視頻信息輸入情況和手機24小時暢通進行隨時抽查。
7、高度重視迎檢工作,工作人員要按照迎檢責任分工各負其責,確保不出差錯。
8、周六周日值班人員由中心工作人員和視頻監控輪班人員(注:不包括各委辦局派駐中心的工作人員),值班人員按照規定時間上下班,并做好相關記錄。
9、加強安保工作,保安要對進入中心的人員,嚴格詢問、登記,閑散人員不得入內;對中心外部環境及車輛的停放要實時監管;對中心內部要加強夜間巡邏,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10、保潔員要對大廳公共區域隨時進行清掃,不留死角,確保干凈整潔,同時負責花卉養護。
11、司機要管理保養好車輛,保持車輛清潔安全無事故。
12、視頻監控員要定期檢查維護系統設備,確保正常運行。
13、嚴肅請假制度,要事前請假事后銷假,凡請假一天以內,須向中心分管領導請假;超過一天須向中心主任請假;超過三天要形成書面材料,交由中心主任批準。
14、各單位派駐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員,請假制度參照制度的第十三條執行。如派駐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員原單位因工作需要超三天以上請假的,需由原單位的分管領導與中心主任溝通后,交由中心主任予以批準。
中心工作人員及派駐部門工作人員違反紀律,情節輕微,首次違反給予訓誡和教育;兩次以上出現違紀行為,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并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給中心造成不良影響的,除責令做出書面檢查,予以通報批評外,本年度不予評優評先,績效考核不予獎勵;情節特別嚴重,將從重處理。
**區社會管理中心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工作總結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總結物業管理中心工作總結
篇2:食品質量安全社會管理體系
食品安全性已成為當今影響廣泛而深遠的社會性問題。加強食品安全性的管理,對食品安全性進行監控,建立相應的社會管理體系是各國食品生產者、供應者、管理部門的共同責任。目前,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食品安全立法
作為各國政府,因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涉及所有居民的健康。一些重大食品安全時間甚至涉及社會安定和國家安全,各國均已立法形式來保障食譜你的安全性。如:美國的《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我國《食品衛生法》;世界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的《食品法典》(供各國參考并借以協調國際食品貿易中出現的食品安全性標準問題)。
2.建立藥物管理機制
對食品生產和供應系統所用的各種化學品,包括農藥、獸藥、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種類、用量和使用范圍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登記等。
3.建立健全市場食品安全性的檢驗制度,加強執法,保障人民健康
在市售食品多渠來源以及食品中可能的危害因子因時間地點而多變的條件下,僅通過生產、加工等過程的監測與管理還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可靠。加強食品市場管理,建立食品市場檢驗制度,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法規是政府管理部門可能和必須實行的另一項保護消費者的重要措施。。
上述幾種手段,主要是政府機構、科研機構需要為之努力的工作。作為食品生產、加工者,需要側重于以下兩種手段:
4.采用綠色的或可持續的生產技術,生產對人與環境無害的安全食品
現代食品安全性問題的出現,大部分的問題則是受短期、局部的目標和利益驅使,采取了某些違背生態規律、破壞自然資源的生產技術,造成惡果。如為片面追求生產效益而濫用化肥農藥,生產出的瓜、菜、水果淡而無味,營養成分含量低,硝酸鹽等有害成分上升,并因作物易感染病蟲害而使用農藥越來越多,最終結果是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降低。過度依賴化學品支持的農業與畜牧業,在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生產成本上升、消費者安全性意識提高的情況下,面臨著改變經營策略和生產技術的挑戰。這正是現代可持續的農業技術或綠色生產技術成為當今技術進步重要趨勢的原因。
5.對食源性疾病風險實行環境全過程控制,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
食品中許多重要的致病菌如肉毒梭菌、彎曲桿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如農場、牧場、水體、飼料、家畜、野生動物、人體、廄肥及其他腐生環境中,并可在適當條件下在人工環境中滋生、爆發、蔓延。控制這類病害對食品和人體的侵染,不可能只采取消滅某一處病源的方法,而必須考慮在整個環境循環或食物鏈的各個環節上,控制、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和侵染機會。這也就是要對從農場、牧場到餐桌的整個食物環境進行全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管理目前存在以下通行的做法:即質量管理體系、HACCP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以ISO9001:2000《質量管理要求》為標準,遵循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按照PDCA的方式,對食品生產過程進行控制。
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即通過危害分析、建立HACCP計劃,確定關鍵控制點,設定關鍵限值等對生產過程進行預防性的控制,從而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目前,其主要體現為CAC1997年公布的《HACCP體系及其應用準則》(詳見后面第2章內容)。
我國質檢總局于2004年發布實施的SN/T1443.1-2004《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是上述兩者的結合,在CAC公布的HACCP體系為核心的基礎上,融入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
對于這3者的理解是我們本次培訓的重點內容。
篇3:社會管理中心工作制度
**區社會管理中心工作制度
為切實履行區委區政府對機關工作人員的要求,加強中心工作人員及派駐部門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打造全區先進示范單位,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全體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工作時間,按時上下班,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不無故缺勤。上班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1:30-5:30.
2、工作時間要儀表端莊,統一著工裝,男士頭發不蓋耳,不留胡須;女士著淡妝,不濃妝艷抹。
3、嚴肅工作紀律,工作時間不得玩電腦游戲、聊天、炒股、看電影及與工作無關的錄像視頻等。
4、端正工作態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工作時間不得亂串崗位、聚眾聊天、大聲喧嘩;不得在辦公樓內吸煙、吃零食、亂扔臟物;愛護公共財物和辦公環境,保持辦公區域和餐廳衛生;無特殊公務接待,工作日中午不得飲酒。
5、規范窗口服務,對辦事人員熱情禮貌、耐心接待,不得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貽誤工作。
6、嚴格做好本職工作,對96715群眾利益訴求工作做到實時督察督辦;對社區網格員視頻信息輸入情況和手機24小時暢通進行隨時抽查。
7、高度重視迎檢工作,工作人員要按照迎檢責任分工各負其責,確保不出差錯。
8、周六周日值班人員由中心工作人員和視頻監控輪班人員(注:不包括各委辦局派駐中心的工作人員),值班人員按照規定時間上下班,并做好相關記錄。
9、加強安保工作,保安要對進入中心的人員,嚴格詢問、登記,閑散人員不得入內;對中心外部環境及車輛的停放要實時監管;對中心內部要加強夜間巡邏,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10、保潔員要對大廳公共區域隨時進行清掃,不留死角,確保干凈整潔,同時負責花卉養護。
11、司機要管理保養好車輛,保持車輛清潔安全無事故。
12、視頻監控員要定期檢查維護系統設備,確保正常運行。
13、嚴肅請假制度,要事前請假事后銷假,凡請假一天以內,須向中心分管領導請假;超過一天須向中心主任請假;超過三天要形成書面材料,交由中心主任批準。
14、各單位派駐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員,請假制度參照制度的第十三條執行。如派駐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員原單位因工作需要超三天以上請假的,需由原單位的分管領導與中心主任溝通后,交由中心主任予以批準。
中心工作人員及派駐部門工作人員違反紀律,情節輕微,首次違反給予訓誡和教育;兩次以上出現違紀行為,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并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給中心造成不良影響的,除責令做出書面檢查,予以通報批評外,本年度不予評優評先,績效考核不予獎勵;情節特別嚴重,將從重處理。
**區社會管理中心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工作總結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總結物業管理中心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