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事業單位辭退員工程序

事業單位辭退員工程序

2024-07-25 閱讀 3026

  事業單位辭退員工程序

一.事業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

  1、弄清所犯錯誤事實。

  2、由單位有關行政領導或人事(組織)部門提出書面意見,說明辭退理由和事情依據。

  3、經單位領導集體決定。

  4、按人事管理權限辦埋辭退手續。辭退要形成書面決定,并通知當事人,報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

  5、發給當事人《辭退證明書》。辦埋相關手續,如發給辭退費,做好工作和公共財物交接,人事檔案轉移,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轉移等。

  6、當事人對辭退決定不服的,可到上級主管部門協調解決;也可在60日內,向當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二.公務員辭退的條件

  一是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的。公務員年度考核的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檔次。如果公務員在連續兩年的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就表明該公務員已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了。

  二是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務員,可以辭退。公務員是否勝任現職工作,要經過認真考核加以確定。這里所說的考核與年度考核有所區別,主要是結合任職條件進行的考核,即考察公務員在思想水平、業務能力、身體條件等方面能否勝任現職工作。對于不勝任現職工作的公務員,行政機關一般會給予另外的適于該公務員工作能力的工作安排。如果公務員不接受對他的合理安排,即可以將其辭退。

  三是對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可以辭退。根據發展的需要,國家隨時都可能對個別機構進行調整。對在機構改革中的因單位調整、撤銷、合并或縮減編制員額等原因而需要調整工作的公務員,如果拒絕服從合理的工作安排的,機關有權予以辭退。

  四是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的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在本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機關可予以辭退。國家公務員必須履行公務員的義務,遵守公務員的紀律。如果不履行義務,不遵守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但違紀的嚴重程度又達不到給予開除處分的,對這樣的公務員可以辭退。

  五是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可以辭退。公務員有忠于職守、不得擅離工作崗位的義務。如違反這個規定,擅離工作崗位,則構成違紀行為;超過一定期限的,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不論是曠工或因公外出,還是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只要連續超過15天,或者在一年內累計超過30天,可以將其辭退。

篇2:公司員工辭退辭職制度(12)

公司員工辭退辭職制度(十二)

一、定義

1、辭職:公司員工根據個人意愿或因勞動合同期滿不愿意續簽合同而辭去工作的行為。員工辭職必須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向公司提出申請,經公司研究同意后,方可辦理辭職手續。

2、辭退:公司根據相關的規章制度、管理規定或聘用協議,事先不必征得員工同意而單方面決定終止與員工的聘用關系的行為,包括結束試用、除名或開除、辭退等情況。

符合下列情況者,部門主管可提出辭退建議:

(1)以欺詐、虛假等手段,欺騙公司并被查實的。

(2)患有非本職工作引起的疾病或非因公負傷,醫療期滿后,經醫療部門證實身體不適,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

(3)工作能力明顯不適應本職工作需求,在公司內部找不到或無法安排合適工作的。

(4)參加崗位適應性再培訓后考核仍不合格。

3、自動離職:員工未經公司批準而擅自離開崗位三天以上的行為。辭職、辭退員工未在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離職手續者,原則上人力資源部亦會將其轉為自動離職。

二、內容:

辭職申請審批或辭退員工報告審批、工作移交、部門離職結算、財務結算、工資結算。員工自動離職,部門主管和部門考勤員需在員工自動離職之日起5天內向人力資源部提交《員工自動離職報告單》,經人力資源部審核確認后,辦理其離職手續。

三、審批程序:

1、辭職:員工填寫《辭職審批表》,提出辭職申請,經所屬部門主管、一級部門主管簽字同意后,報人力資源部和總經理批準同意后方可辦理工作移交。

2、辭退:部門主管提出建議并填寫《員工辭退建議及評申報告單》,經上級主管核實審批后,報人力資源部核實并簽署意見,送總經理審批。總經理批準后,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擬辭退人員所在部門安排工作移交。

四、工作移交:

五、財務結算

員工憑《離職手續移交表》到財務部結清備用金、未報銷事項,到固定資產管理員處辦理資產移交工作,經相關部門主管審批后須在《離職手續移交表》上簽署意見。

、工資結算

在工作移交及財務結算完畢后,員工持審批后的《離職手續移交表》到人力資源部辦理工資結算。

七、本細則自簽發之日起執行。

篇3:后勤企業員工辭退辭職管理制度

后勤集團員工辭退與辭職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

為加強后勤集團員工管理,規范集團員工辭退與辭職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集團非在編員工的辭退與辭職管理。

在編員工的辭退與辭職管理按照學校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第三條集團各單位對于不符合崗位任職條件以及違反集團、本單位管理規定、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員工有辭退的權力。

集團各單位禁止錄用因違反集團、各單位管理規定、觸犯國家法律法規被辭退的員工。

第四條各單位員工有主動提出辭職的權力。

第五條各單位依據本制度制定相應工作細則,報集團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二章辭退管理

第三條各單位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員工可以給予辭退:

(1)員工在試用期內經發現不符合任職條件者。

(2)經考核,達不到崗位工作標準要求,經調崗試用仍達不到崗位工作標準者。

(3)全年工作績效考核出現3次以上(含3次)不合格,經考察試用仍不合格者。

(4)一年內出現記過超過2次(含2次)者。

(5)全年曠工累計超過3日(含3日)者。

(6)因工作失誤造成單位、集團重大經濟損失或造成惡劣影響者。

(7)觸犯國家法律、法規者。

(8)各單位根據相關管理規定需要辭退者。

第四條各單位辭退員工時,必須依據國家《勞動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進行處理。

第八條辭退員工工作由各單位負責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部門或工作人員負責。各單位必須明確本單位負責此項工作的工作人員,以及辭退員工的工作程序,并嚴格按照本單位規定的工作程序辦理員工辭退工作。

1、嚴禁各單位的下屬部門或班組直接辭退員工。

2、各單位按規定辭退員工時,必須提前1個月以書面形式通知和送達本人,被辭退員工應簽名、注明日期。

3、應給予經濟補償的,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勞動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在與當事人協商的基礎上,給予合理經濟補償。

4、被辭退員工必須及時辦理各項辭退手續。

第九條被辭退員工對本單位辭退處理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辭退通知書之日起7日內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小組提出申訴;如對本單位調解不服的,可以向集團勞動爭議調解小組提出申訴;如對調解結果仍不服的,可以按照國家《勞動法》有關規定向勞動仲裁部門提出申訴。

第十條被辭退員工無理取鬧或糾纏單位、集團領導并嚴重影響正常生產工作秩序的,提交學校保衛部門按照相關治安管理處罰制度處理。

第十一條員工辦完辭退手續后,各單位相關工作人員應在1周內登記、匯總,并報集團人力資源部。

第三章辭職管理

第十二條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應提前一個月向本單位負責部門提出申請,填寫辭職申請書,經直接領導簽署意見,送交本單位負責部門審核。

第十三條員工辭職申請被批準后,應及時辦理辭職手續。

第十四條各單位應根據與該員工所簽訂勞動合同的約定,確定是否需向該員工收取經濟補償。

第十五條員工辦完辭職手續后,各單位相關工作人員應在1周內登記、匯總,并報集團人力資源部。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制度內容如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相抵觸時,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執行。

第十七條本制度的擬定、修改、解釋由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

第十八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