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制劑車間主任崗位職責

制劑車間主任崗位職責

2024-07-28 閱讀 7211

1、負責其功能領域內主要目標和計劃,制定、參與或協助上層執行相關的政策和制度;

2、負責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部門員工的管理、指導、培訓及評估;

3、負責工廠生產計劃落實,物料準備,新產品導入準備;

4、完成車間每月生產任務,并做好每月生產報表及各項統計;

5、負責加工車間設備保養規范使用和現場管理;

6、作業環境與5S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及員工管理。

篇2:公司固體制劑車間職能(1)

公司固體制劑車間職能(一)

1目的

明確固體制劑車間生產管理職能,強化車間生產、技術、質量的管理,確保車間生產計劃的全面完成。

2范圍

固體制劑車間。

3責任

車間主任組織全體員工履行本部門職能,生產技術部、主管副總經理進行監督、檢查。

4內容

4.1固體制劑車間是在生產技術部領導下,負責全車間人員管理,生產、技術、質量、成本、安全的管理。

4.2負責按生產技術部編制下達的生產作業計劃以及物耗、能耗計劃組織車間生產。

4.3負責按照產品工藝規程、質量標準及各種操作標準組織車間生產。

4.4負責做好固體制劑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對本車間生產的產品質量及安全負責。

4.5負責開展本車間的挖潛改造、節能降耗、提質增效活動。

4.6負責按GMP要求,組織編寫本部門GMP文件。

4.7負責本部門人員GMP知識、操作技能的培訓與考核。

4.8負責對本部門使用的各種有形資產的管理。

4.9積極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與合作,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

4.10負責建立健全本部門各項規章制度,理順生產管理程序。

4.11定期向生產技術部、主管副總經理匯報本部門工作,并完成其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3:某制劑車間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概況

1.1編制的目的

規范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員工的傷亡和車間財產損失,維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保證車間生產的順利進行。

1.2編制依據

依據《制劑車間崗位標準操作規程》《制劑車間安全標準操作規、程》《制劑車間設備安全標準操作規程》等規程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下列生產事故的應對工作:

(1)車間發生火災事故時;

(2)車間粉塵濃度、乙醇濃度過高,發生爆炸時;

(3)車間員工對機器進行操作發生意外傷害時。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車間員工的安全防護意識,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車間安全工作小組的骨干作用和車間員工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車間主任負責車間的安全領導工作,各級管理人員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相應的應急處置工作,員工要認真履行車間相應規定。

(3)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正常生產狀態下的安全報警、預案演練、機制完善等工作。

2事故應急組織及職責

制劑車間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援救組織體系由車間主任、技術主任、工藝員和各崗位班組長組成。(制劑車間安全領導小組)車間主任負責制定應急預案、現場指揮,車間技術主任現場副總指揮,工藝員配合車間主任做好車間員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對車間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檢查,車間安全員負責現場調度,車間各班組組長按照職責履行本部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職責。

3危險因素分析

(1)制劑車間生產中藥品種,多數品種在制粒過程中使用乙醇為粘合劑,在濕顆粒烘干過程中乙醇揮發,會造成環境中乙醇濃度過高,容易產生爆炸。

(2)中藥品種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粉塵飛揚的現象,當環境中的粉塵濃度過高時,容易產生粉塵爆炸。

(3)車間員工在操作機器時,由于不遵守設備安全標準操作規程造成人身傷害,其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手部。

(4)車間潔凈區隔斷材料為彩鋼板,其內部為易燃的苯板結構,某些崗位在工作狀態時會使用加熱設備,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大型火災事故。

4現場應急處理方案措施

4.1事故災難監控與信息報告

車間相關部門和安全員應當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對可能引發事故的險情,或者其它災難可能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重要信息及時上報。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班組負責人,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給車間安全員和安全工作小組,車間安全工作小組及時將情況上報給公司領導。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有關部門要及時、主動向車間安全工作小組提供與事故應急救援有關的資料,車間安全員提供事故前監督檢查的有關資料,車間安全工作小組根據收集的有關資料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4.2預警行動

車間安全工作小組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和班組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

4.3應急響應

事發部門應當按照相應的預案全力以赴組織救援,車間安全工作小組應隨時掌握救援工作的進展情況并及時將進展情況上報公司工程部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公司領導。

4.4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班組應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根據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出現急劇惡化的特殊險情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人員在充分考慮有關部門及專業人員建議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4.5制劑車間安全逃生路線

(1)車間二樓潔凈區內人員迅速分散匯集到東西兩側的安全玻璃門處,拿起旁邊的鐵錘或鐵棒將玻璃敲碎,迅速離開潔凈區,東側沿對面樓梯下到一樓順走廊逃離事故現場;西側由對面的疏散通道離開事故現場。

(2)車間二樓一般區人員由二樓西側的疏散通道離開事故現場。

(3)車間一樓潔凈區內的人員迅速分散匯集到東西兩側的安全玻璃門處,拿起旁邊的鐵錘或鐵棒將玻璃敲碎,迅速離開潔凈區,東側由走廊離開事故現場;西側由安全門離開事故現場。(也可由一樓物流門離開事故現場)

(4)車間一樓一般區的人員由一樓安全門離開事故現場。也可由一樓物流門離開事故現場。

(5)由于電失火引起局部著火,馬上切斷所有電源,阻止火勢蔓延,同時用滅火器滅火;若無法控制火勢,則按(1)中所述迅速離開火災現場。(6)由其它原因引起著火,馬上用滅火器進行滅火;若無法控制火勢,則按(1)中所訴迅速離開火災現場。

(7)當發生非正常停電事故時:車間內的電燈有蓄電功能,在停電

后會亮二十分鐘左右,在此時間內車間人員可速離開車間。

5應急結束及后期處理

5.1應急結束

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人員撤離現場。由車間安全工作小組負責人宣布應急結束。

5.2后期處置

安全事故結束后,車間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其中包括對傷者及受影響人員給予妥善處理,清理和處理事故產生的污染物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盡快恢復車間正常生產秩序。

6事故災難調查報告、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事故災難調查報告、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由車間安全工作小組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必要時,由公司有關部門領導直接組成調查組或者授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安全生產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并及時上報。

改進建議:

(1)建立健全車間安全組織機構,達到科學化、網絡管理化。

(2)利用宣傳形式,如畫廊、板報、錄像等一球有力的宣傳工具,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

(3)對新入廠員工&臨時工及換崗員工,開展“三級”安全教育,以增強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

(4)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使操作者按章操作,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5)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總結上月工作,研究部署本月安全工作。

(6)開展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定時間、定措施、確定專人進行整改,保證安全。

(7)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杜絕死亡、重傷事故,

輕傷事故率應控制在上級給下達的指標之內。

(8)發生人身事故時必須采取有效地急救措施,并迅速報告工程部。保護好現場便于調查。

(9)對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必須做到及時準確并堅持“三不放過”原則認真處理,使員工吸取教訓,杜絕事故的發生。

(10)對特殊工種人員加強管理并培訓,做到持證上崗,無證人按國家規定,壓力容器及附件進行定期檢查校驗,確保使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及時辦理“三同時”審批手續,加強塵毒、噪音、高溫、煙塵等有害部位的治理,使其控員禁止操作。用中的安全,并做到檔案資料的齊全。工程竣工后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制在國家的標準以內。

7、本預案自公布之日開始實施。本預案自公布之日開始實施。

制劑車間安全領導小組

主任:李貴

副主任:馬麗紅

組長:尹秀麗

組長:候景華

副組長:谷春芝

副組長:陳興華

杜金張靜瑤

凌桂云

郭錫明呂鵬

增耀林馮春梅王晶鄒志榮李曉晶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