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部品UL控制程序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1.目的
規范塑膠部品的生產流程,滿足顧客的UL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客戶有UL要求的產品。
3.職責
3.1營業科:接收顧客UL定單,組織評審;編寫構成表,確認UL部品清單。
3.2生產管理科資材系:負責購買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并要求供應商提供有關的資料。
生產管理課計劃系:根據客戶的要求,在發送生產通知單時,須注明相應的標識,以便相
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
3.3技術部:根據客戶要求,確定部品的用料,確認模具上有關UL的標識,確認UL部品清單。
3.4制造部:在生產過程中,確保正確用料,確保部品的標簽內容符合要求。
3.5物流購買科:確保正確發料發貨。
3.6質量保證部:確保產品的質量及標簽的內容符合要求,并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相關資料。
3.7體系管理科:UL部品清單的作成。
3.8工場長:UL部品清單的承認。
4.資料
4.1我司ULFileNO.:E254094;
4.2ULDesignCODE:F1121。
5.程序(產品實現過程控制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同時須符合以下規定):
5.1營業部確認客戶要求的UL塑膠部品(只限本公司生產);包括部品品名/番號(用以識別
客戶)、所用原材料品名/番號/ULFILENO.(用以識別供應商),并提供體系管理科,由
體系管理科制定《公司UL部品清單》并進行文件受控發放相關部門。
當營業科收到新的UL部品訂單,及時聯絡體系管理科修訂清單。
5.2營業部接收客戶UL部品定單進行評審后,根據《UL部品訂單評審流程》進行控制。
5.3生產管理科資材系根據客戶的要求,確定部品的用料,是否已經過UL論證(黃卡或咨詢
及物料標識、ULFileNO.標識;模具科確認模具的標識,并根據UL部品清單建立UL部品
模具清單,技術部給相關部門發放產品工程資料(成形條件表、捆包作業指導書、品質判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4頁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定票等。
5.4如有本公司內部訂購UL原材料,技術部確認該原材料在注塑成型工藝中是否有混料(原
料、再生料及添加劑:如著色、填料、脫模劑、色母、色粉、熒光粉等),混料的微粒、阻燃級別及供應商是否相同;同種產品同時所用材料是否不同,其最少厚度和實際密度時的UL94級別是否一樣(或要求客戶提供測試報告);再生料的使用比率是否超過25%。如不符合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則需做相應測試(按UL746D要求)。
5.5生產管理科根據產品工程資料(或按顧客指定的),購買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并要求物
料供應商提供相關資料,如:材料規格書、黃卡、出貨檢驗報告(此報告在每批來料時必須提供)交由質量保證部保存。
5.6物流科將原材料存放入指定地方:按要求做好標識(可加“UL”字樣標識)。發料時,
做好出入數的記錄(包括:發出數量/日期、回收數量/日期等),并在相應的單據上加蓋(UL)字樣印章,以便和其它物料進行區分。
5.7生產管理科在收到營業科的P/O和《制品構成表》時,確認是否為UL產品,如是則在《生
產計劃》上標注(UL)字樣印章(要能清晰標明或識別是UL部品),各相關部門收到資料后,按UL的要求作業。(注意:如未獲得UL認可的外協商不能生產UL產品)
5.8制造部根據工程資料(如:生產通知進行領料生產和退料,在混料時,須在裝料桶外加
注(UL)標記,有關的記錄(如領料單、生產卡、混料/投料記錄、生產日報表、退料單等)亦須做(UL)標記。
5.9生產過程中,成形科對支頭、水口等廢料,存放于有(UL)印章標識、物料名稱標識的
水口箱內(最好及時碎料后密封包裝待用!有(UL)印章標識)。并做相應的支頭、水口等廢料碎料記錄與有(UL)印章標識;熱塑性再生料再生比率按標準(<25%),并做混料記錄及有(UL)印章標識。
5.10對部品所用的《交貨單》必須填寫材料制造商名及材料名稱,并在《交貨單》上注明我
司的ULFileNO.:E254094和DesignCODE:F1121。
5.11部品入倉時,制造部在入倉單上注明(UL)印章標識,部品在出倉時,物流部在送貨單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4頁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4頁
上加蓋UL印章標識。
5.12檢驗員在檢驗過程中,核準產品的編號,所用原材料名稱,產地,UL印章等級是否正確。5.13質量保證部的質量記錄須有(UL)印章標識。在每批貨出發時(或根據客戶要求)提供
出貨報告,材料證明書,原材料黃卡等相關資料。
5.14體系管理科負責UL管理體系的維護和UL季度審核的對應。
6.流程圖
流程文件資料責任部門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文件編號:頁次:第4頁共4頁
篇2:UL部品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
UL部品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
1.目的
本程序目的在于確保營業部接收到客戶UL部品定單后能按UL要求進行控制,使本公司提供的產品滿足顧客的要求。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產品有UL要求的控制。
3.職責
3.1營業部負責組織與UL產品有關的要求的確定的評審,做好與UL產品有關的要求的確
定和評審記錄及其管理工作。
3.2營業部長或其授權人負責與UL產品有關內容的評審。
3.3相關部門參與UL產品有關的相關內容的評審。
3.3.1營業部負責組織和協調合同評審。
3.3.2技術部負責技術內容的評審。
3.3.3生產管理部負責資材供應能力、生產能力及交貨期的評審。
3.3.4質量保證部負責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審。
3.3.5制造部、設備動力科負責所需設備的評審。
4.工作程序
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3頁
UL部品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
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3頁
UL部品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5.相關文件
(無)
6.相關記錄
6.1《新合同評審記錄》
6.2《出貨計劃》
6.3《新制品構成表》
6.4《合同》(訂單)
[修訂履歷]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3頁
篇3:塑料部品UL控制程序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1.目的
規范塑膠部品的生產流程,滿足顧客的UL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客戶有UL要求的產品。
3.職責
3.1營業科:接收顧客UL定單,組織評審;編寫構成表,確認UL部品清單。
3.2生產管理科資材系:負責購買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并要求供應商提供有關的資料。
生產管理課計劃系:根據客戶的要求,在發送生產通知單時,須注明相應的標識,以便相
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
3.3技術部:根據客戶要求,確定部品的用料,確認模具上有關UL的標識,確認UL部品清單。
3.4制造部:在生產過程中,確保正確用料,確保部品的標簽內容符合要求。
3.5物流購買科:確保正確發料發貨。
3.6質量保證部:確保產品的質量及標簽的內容符合要求,并根據客戶的要求提供相關資料。
3.7體系管理科:UL部品清單的作成。
3.8工場長:UL部品清單的承認。
4.資料
4.1我司ULFileNO.:E254094;
4.2ULDesignCODE:F1121。
5.程序(產品實現過程控制按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同時須符合以下規定):
5.1營業部確認客戶要求的UL塑膠部品(只限本公司生產);包括部品品名/番號(用以識別
客戶)、所用原材料品名/番號/ULFILENO.(用以識別供應商),并提供體系管理科,由
體系管理科制定《公司UL部品清單》并進行文件受控發放相關部門。
當營業科收到新的UL部品訂單,及時聯絡體系管理科修訂清單。
5.2營業部接收客戶UL部品定單進行評審后,根據《UL部品訂單評審流程》進行控制。
5.3生產管理科資材系根據客戶的要求,確定部品的用料,是否已經過UL論證(黃卡或咨詢
及物料標識、ULFileNO.標識;模具科確認模具的標識,并根據UL部品清單建立UL部品
模具清單,技術部給相關部門發放產品工程資料(成形條件表、捆包作業指導書、品質判文件編號:頁次:第1頁共4頁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定票等。
5.4如有本公司內部訂購UL原材料,技術部確認該原材料在注塑成型工藝中是否有混料(原
料、再生料及添加劑:如著色、填料、脫模劑、色母、色粉、熒光粉等),混料的微粒、阻燃級別及供應商是否相同;同種產品同時所用材料是否不同,其最少厚度和實際密度時的UL94級別是否一樣(或要求客戶提供測試報告);再生料的使用比率是否超過25%。如不符合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則需做相應測試(按UL746D要求)。
5.5生產管理科根據產品工程資料(或按顧客指定的),購買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并要求物
料供應商提供相關資料,如:材料規格書、黃卡、出貨檢驗報告(此報告在每批來料時必須提供)交由質量保證部保存。
5.6物流科將原材料存放入指定地方:按要求做好標識(可加“UL”字樣標識)。發料時,
做好出入數的記錄(包括:發出數量/日期、回收數量/日期等),并在相應的單據上加蓋(UL)字樣印章,以便和其它物料進行區分。
5.7生產管理科在收到營業科的P/O和《制品構成表》時,確認是否為UL產品,如是則在《生
產計劃》上標注(UL)字樣印章(要能清晰標明或識別是UL部品),各相關部門收到資料后,按UL的要求作業。(注意:如未獲得UL認可的外協商不能生產UL產品)
5.8制造部根據工程資料(如:生產通知進行領料生產和退料,在混料時,須在裝料桶外加
注(UL)標記,有關的記錄(如領料單、生產卡、混料/投料記錄、生產日報表、退料單等)亦須做(UL)標記。
5.9生產過程中,成形科對支頭、水口等廢料,存放于有(UL)印章標識、物料名稱標識的
水口箱內(最好及時碎料后密封包裝待用!有(UL)印章標識)。并做相應的支頭、水口等廢料碎料記錄與有(UL)印章標識;熱塑性再生料再生比率按標準(<25%),并做混料記錄及有(UL)印章標識。
5.10對部品所用的《交貨單》必須填寫材料制造商名及材料名稱,并在《交貨單》上注明我
司的ULFileNO.:E254094和DesignCODE:F1121。
5.11部品入倉時,制造部在入倉單上注明(UL)印章標識,部品在出倉時,物流部在送貨單文件編號:頁次:第2頁共4頁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文件編號:頁次:第3頁共4頁
上加蓋UL印章標識。
5.12檢驗員在檢驗過程中,核準產品的編號,所用原材料名稱,產地,UL印章等級是否正確。5.13質量保證部的質量記錄須有(UL)印章標識。在每批貨出發時(或根據客戶要求)提供
出貨報告,材料證明書,原材料黃卡等相關資料。
5.14體系管理科負責UL管理體系的維護和UL季度審核的對應。
6.流程圖
流程文件資料責任部門
UL控制程序制定部門:體系管理科生效日期:2007-11-23
文件編號:頁次:第4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