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財務管理職業規劃

財務管理職業規劃

2024-07-30 閱讀 6997

財務管理職業規劃

保爾柯察金說過:“人的一生有且只有一次,應該這樣度過:當你回顧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人生負責的態度,為我們的未來制定一個嚴謹而周密的計劃,及時的規劃我們得人生理想,畢竟“機遇總是降臨于有準備的人”。

一份職業生涯規劃就是你對自己人生最基礎的一個準備工作。它對于學習和人生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對于我,一個進入社會工作5年的人,一份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具體詳細的規劃的說明,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將從自我分析、影響職業規劃的幾個環境分析及從職業定位做出SWOT分析等幾個方面,找到自己的優勢劣勢及未來職業的前進方向。

一、自我分析

(一)我的優勢。

為人性格開朗,能快速的適應新的環境,辦事認真,具有較好的服從性,能很好的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大學學習對口專業,在專業技能上基礎較好,目前從業經驗已經5年,對基礎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獨立完成,在部門協作上也能順利溝通。

(二)我的弱勢。

就職行業較為單一,對不同領域的財務管理工作談不上有全面了解,在日常工作室,本人不喜歡重復的做一件事,注意力有時候不集中,在毅力上有所欠缺。

1

(三)自我分析小結。

總體來說,本人在專業知識的技能上還需要加強學習,同時也需要磨煉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在社交方面尚在中上水平,不過不擅長處理跨行業、領域的新問題,但本人樂于挑戰新事物,擁有好學上進的性格。

二、職業分析

關于職業分析上我主要對影響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環境分析。

普通家庭出身的我在家庭環境上并沒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當然與同齡人相比也不存在明細劣勢,總體來說,家庭環境并不會對我的職業生涯規劃起到消極的影響。

(二)公司環境分析。

作為普通國企的一名財務人員,對于專業技能的鍛煉不是一個很好的環境,但是在與人溝通的能力上卻是一個較大的鍛煉優勢,因為國企環境較為穩定,人員變動不大,與人溝通特別需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三)社會環境分析。

目前中國經濟大環境是在低谷階段,不利于進行跨行乃至跨職業的跳槽,現階段比較適宜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等待機遇,穩中求進。

(四)職業環境分析。

①職位分析:財務管理工作要求細致嚴謹,技術水平較高,

2

技術進步較快,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法律法規,同時又不能過于死板的只做一個賬務記錄者,應該著重培養自己的財務分析能力才是職業進階之道。

②地域分析:作為中部城市,南昌的企業目前對財務管理這一塊的需求還在不斷增長,需要的人才較多,總體來說尋找工作是優勢大于劣勢。

其實,在我國現階段,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財務財務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生涌上人才市場,雖說財務會計是熱門職業,在這種現狀下普通和初級財務人員也明顯供大于求。但高端財務人才卻千金難覓。作為專業技術性很強和個人素質相對要求較高,且是企事業單位最重要的經濟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的財務財務會計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其從業人員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幾年財務會計工作實踐經驗,并且取得財務會計職稱如注冊財務會計師、ACCA等的中高級財務會計人才成為市場上搶手貨。這些現狀使其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臨這種現狀作為財務人員更應該好好籌謀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規劃。此外,國際財務財務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逐漸趨熱。財務會計行業總體呈現出中低端財務會計人才的供大于求,而高端人才存在著重大缺口。因此我覺得應該著重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努力使自己成為財務會計行業的頂尖人才。畢竟,一個再激烈的競爭環境也難不住一個優秀的求職者。財務會計是一個需要堅持和持續性的職業,能否在一個領域真正吃透,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于行業領域的選擇上需要冷靜思考,在專業技能的學習上,我也要積極主動,同時也要恒心與毅力地向著既定目標前進。

3

三、職業定位

綜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職業分析)的主要內容,得出本人職業定位的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內部環境因素

1)優勢因素(S)

本人專業對口,取得相關財務會計等級證書并且有從業經驗5年。對于有難度,有挑戰的工作充滿熱情,不懼困難。

2)弱勢因素(W)

遇事不耐心、從業經驗較為單一,缺乏多行業多領域的社會經驗,在與人溝通的能力上有所欠缺。

2、外部環境因素

3)機會因素(O)

公司的規模在不斷發展壯大,且在集團公司有足夠多的上升空間與崗位選擇,起點較高。同時,身處的中部城市在財務管理行業上逐步完善與規范,這導致目前行業人才缺口較大。

4)威脅因素(T)

職位競爭較為激烈,經常需要跨行跨業的專業知識,工作的繁瑣程度導致在一個公司必須適應比較久的時間,進階速度較為緩慢,職業需要的能力的綜合性較強。

(二)職業目標、職業發展策略及路徑。

1、職業目標

將來從事企業的管理職位。

2、職業發展策略

4

爭取擔任企業內控制度完善的財務管理崗,能夠鍛煉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積累包括但不限于專業技能、溝通能力的工作經驗。

3、職業發展路徑

財務基層工作――財務管理崗――企業管理崗

4、具體路徑

初級財務會計人員―中級中層管理―高級、財務領導

四、職業規劃

經過自我分析及職業分析,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技能。

財務作為一個非常依賴專業技能的職業,對自我專業技能的培養是所有事情的基礎,對于個人專業技能的培養上,首先是從工作上就應當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對于不斷更新的法律法規,財務會計準則保持學習,同時深化自己的專業能力,利用工作外的時間考取CPA、稅務師等證書,這樣才能保持對工作外領域的財務會計知識的學習狀態,為自己以后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個人能力。

人是其社會關系的綜合,除了專業技能,人的能力有時候也體現在溝通及社交上。在職業規劃中,了解與自己同專業、同崗位以及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方式,對于學習對方的優點,了解自身的缺陷都是非常直觀而簡便的方式,這種能力不是先天得到的,而是需要在為人處世中不斷的鍛煉,學習、優化、改善。

(三)尋找突破。

有個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個人能力,可以保證自己在社

5

會競爭中占據一個相對有利的地位,如果讓自己在同能力的人員中脫穎而出就取決于尋找自身的亮點,作為一個突破。對于本人職業規劃的突破點,結合目前所在的公司屬于投資及資產管理,想要著重學習和熟練有關公司法、企業合并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了解企業的資本運作模式,未來的職業方向想在企業管理、資產管理的專業能力上有所突破。既能結合好財務的專業技能,同時也順應了未來社會發展中資本整合的必然趨勢。

五、結束語

經過一個學期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學習,相比之前,現在對自身發展的方向和目前能力的評估都有了新的角度與結論。這讓我更加認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及必要性。時代在發展,身在時代中的人也需要前進,如果一旦滿足于現狀,不給自己訂立具體的目標,未來的后果可以預見。能夠借由本次課程,為今后5-10年定好目標,寫下個人職業規劃,這讓我更加清晰的看到現在自身的局限性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在此,我也由衷感謝寧亮老師給予的親切指導與教學。未來,我也會按照本次職業規劃,昂首挺胸,向著未來邁步前進。

6

篇2:職業規劃的3張財務報表

職業規劃的3張“財務報表”

文/衛哲(阿里巴巴CEO)來源:中外書摘

職業的戰略規劃是從25歲到55歲,這是個

漫長的過程。一個人選擇了第一份職業時,即便是跨

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也不應當以此作為一勞永逸的成

功。

當一個人選擇了第一份職業時,即便是跨出了

正確的第一步,也不應當以此作為一勞永逸的成功。行

業的景氣狀況時有起伏,新興的引領經濟潮流的行業也

在陸續浮現。行業的選擇,跳槽的時機,職業目標,

這些都是在職業生涯的全程中必須被不斷關注和思索的大事。擇業思維如此復雜難當,有沒有一個可以用來對職業生涯的全程規劃加以價值考量的大坐標?它應當是一個可以終生受用的,在每個擇業階段都具有指導

意義的“擇業思維法則”。

可以通過一個比喻得以闡釋。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中有三張最重要表格,一張是損益表、一張是資產負債表、一張是現金流量表,企業的生生不息就圍繞著這三張表在轉。對于一個企業是樣,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其實也可以這樣去考量。

在職業生涯的不同的階段,對三張表的側重是不同的。

我們的職業經理人走入的誤區是:通常只盯著一張表――損益表。損益表是什么呢?收入多少和支出多少。忽略了還有資產負債表,還有現金流量表。其實,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他應該三張表都要關心,并且在不同的時期,要有不同的側重。

職業生涯的早年,要增加你的資產,減少你的負債。

在職業生涯的早年,剛開始的十年,要更多地關注資產負債表。你的經歷、服務的公司背景、良好

的培訓、團隊合作、家庭的平?……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這些都是資產,即使不能立即變現,但永遠是屬于個人的,需要不斷的積累。負債也“千姿百態”:對從事的職位缺乏經驗和歷練是一種負債;不有效地

管理時間,分不清輕重緩急是一種負債;不能有效地整合資源,領導團隊能力欠佳是一種負債;對家庭,缺乏關懷導致隔閡也是負債。這些負債都需要用資產去補償。補償以后還有剩余,就形成了凈資產。當你有了

凈資產,你可以隨時變現,可以你現在服務的公司變現,或者是其他公司。明智的公司是認可你的資產負

債表,而不是你的損益表。你在A公司拿一萬,B公司一定要給你一萬嗎?顯然不一定。那么B公司怎么考核你呢?就是看你的資產負債表,你的經歷、素質、客戶關系對它的價值有多少。

所以初我從萬國證券的中層轉去普華永道時,主動提出拿低薪到基層崗位上工作,從頭干起。

實我覺得這是一種帶薪的MBA,它是一種投資,是補充資本金。

我讀MBA還要花錢,我在那里受到的培訓比MBA還要好,它還付我工資,至于多少我都無所謂。其實不只這一次,我的三次跳槽都是減薪跳槽,但是我每一次減薪以后都能夠在一年內將薪水調整到比以前還要高。這就是你通過新的資產積累實現比你原來的資產價值再大一點。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到了我的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我以前從來沒有管過五千人的企業,但現在百安居已經有五千多號人了,并且很快要達到一萬個人。如果我不加我的資產,那么,我坐這個位置對公司就是一種債。好就好在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集團,我們集團有十幾萬人,我可以向那些管理幾萬人的經理

去了解他的方法和高見,可以實地培訓。這些對我的現金流量表、損益表沒有任何影響,但都增加了我的資產,減少了我的負債,為管理一個一萬人的企業打下了基礎。我相信:百安居(中國)真的到了一萬人的規模,我的損益表也會相應的獲得更加出色的表現。

通過專業的機構,合理變現你的資產。

職業經理人進入職生涯的第二個十年,則要偏重關注損益表了。當你積累了資產,你就要看你的資產有沒有得到合理的評估,得到有效的實現。如果在原公司沒有得到很好的價值體現,就要考慮跳槽了。這時候就需要請專業的機構,比如獵頭公司,來評估一下你的資產,看看你的市場價值多少。如果獵頭公

司看了經理人的資產負債表,也就是你的簡歷,發現你的實力很強,價值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就會給予適當的建議,幫你找到“出口”的途徑。

又想兼職,又想投資,結果往往什么也沒做好

第三個階段,即職業經理人的第三個十年,就要關注現金流量表了。假如你今年賺了一百萬,就要考慮是否有一百萬的現金可以使用,是現金流量表和損益表之間的一個區別,是一個基本的財務常識。為何最后要考慮現金流量呢?因為臨近退休了,所以要更多考慮家庭的擔和養老。你前期的養老保險、房產、

證券方面的投資,都應該在這個十年作出貢獻,使你可以安度晚年。有些職業經理人希望在職業之外,以投資或兼職的方式取得額外的收入,增加現金流量。我個人的建議是:在早年最好不要這做,你能夠看好你

的資產負債表已經不錯了。

一來剛開始能夠投資的金額不大,二來分散你的精力。你又想兼職,又想投資,創造其他的現金流入,結果往往會導致資產負債表沒有看好,損益表也不好看,現金流量表自然不會好看到哪里去。

職業經理人的三張表具有階段性,因此職業經理人要很好地加以規劃,才能得到更多的價值認可。否則“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反而會造成職業生涯的短視行為。

職業的戰略規劃是從25歲到55歲,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它幾乎是和國家的經濟發展規劃同步的。對于大多數人,要求他們作這樣一份時間跨度近1/3個世紀的規劃,將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一

般人的思維能力,對自己的規劃只能是以三年至五年為上限。所以,我并沒有說現在就要去設計并確定這

十年中每一年做哪些具體的事情,我強調的是一個戰略規劃的次序。前十年干什么,中間十年做哪個方面的

事情,最后十年如何做。前十去積累自己的資產負債,增加自己的凈資產凈能力;第二個階段實現你的收益的最大化;第三個階段是考慮你的現金流量,退休前后的現金流量。我所強調的是種戰略角度的對這三個十年的各自職業價值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