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珍惜勞動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珍惜勞動成果》

2024-07-31 閱讀 7159

設計意圖: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浪費現(xiàn)象也在不斷地增多。在學生中間,學習用品的浪費,水、電、糧食的浪費,時間的浪費,都不難發(fā)現(xiàn)。本課意在通過調查、采訪、搜集、學習、表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來體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勤儉節(jié)約,從而,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基礎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性。

2、懂得勤儉節(jié)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3、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4、爭節(jié)約章。

發(fā)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調查、搜集、組織、表演能力。

2、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活動形式:調查、采訪、搜集、學習、文藝匯報演出

活動準備:

1、分組搜集資料,向長輩了解,去工廠調查。

2、計算器,照相機,攝象機。

3、制作頭飾,小品排演,整理資料,編寫兒歌。

活動難點:組織串聯(lián)

活動過程:

起動階段:

1、分組、分工,確定活動時間。

2、準備、籌集活動用具。

3、討論并制定爭節(jié)約章的條件。

實踐階段:

1、小隊分組合作,走出校園,走進家庭,走上社會,尋找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的來歷,把它們用文字記下來,用錄音機錄下來,用照相機、攝象機拍下來。

2、尋找人們的生活中間的浪費現(xiàn)象,也用文字記下來,用錄音機錄下來,用照相機、攝象機拍下來。

3、組織學生考章。

匯報階段:

一、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費現(xiàn)象?

主持人:勤儉節(jié)約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黨和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廣泛開展增產節(jié)約、增收節(jié)制運動,這是利國利民的長期任務。我們少先隊員應該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紫微報》小記者:感謝中隊長給我提供了這一個采訪和學習的機會。懷著向大家學習的心情趕來參與機會,謝謝大家。

中隊長:下面請來看一組小品,你肯定會發(fā)現(xiàn),原來在我們身邊還真有這樣的事呢?

小品a:隊員甲站在會場中央,伸出右手做水龍頭狀。隊員乙肩扛書包,大汗淋漓,在龍頭上洗手。隊員丙踢著小足球上。乙和丙同時洗用一個水龍頭,爭搶起來,互不相讓,后來干脆用手打仗。忽然傳來上課鈴聲,乙和丙欲走,水龍頭將他倆拉住,定格

中隊長:請看,這屬于什么行為?

小記者:不象話,這不是浪費水嗎?

小品b:一隊員帶著春游的食品、水壺、面包等,邊飲邊磕上長,吃不下,搖搖頭。把半個面包扔了,定格。

中隊長:請看,像這樣的行為你見過嗎?看了有什么想法?(隊員自由交流)

小品c:一個化妝成鉛筆的隊員上來,嘆息著:

生在森林野山,

長在工廠車間,

為小學生服務,

咱心甘情愿。

誰知主人無聊,

削鉛筆當作好玩。

一毛錢一支鉛筆,

幾分鐘剩下半段。

隨手扔進垃圾里。

如此浪費現(xiàn)象,

實在令人心酸。

中隊長:這就是一支鉛筆的自述,聽得叫人臉紅。鉛筆頭到處亂扔,練習本撕下一張又一張,就是丟失一分錢,也是不愿意伸手撿,這種浪費現(xiàn)象十分普遍。

中隊長:請大家想一想,現(xiàn)在國家還不富裕,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不能丟。所以,我們少先隊員要開展一字節(jié)約活動。從自己身邊做起,節(jié)約一分錢,一粒米,一張紙,一滴水。

小記者:你說得對!一中有百,有千,有萬……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二、看一看,我們的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1、聽各小隊調查采訪的錄音。

2、看相關的圖片、錄象。

3、說調查采訪中的小故事。

4、隊員談感想。

三、聽一聽,一點一滴是多么的重要。

中隊長:最近我們中隊分工對一粒米、一滴水進行了算帳,下面,請隊員說一說。

第一小隊小隊長:

我們小隊里的隊員都在校吃午餐,可是有人經(jīng)常吃不完,把許多剩菜剩飯倒掉。有人還

說這有什么稀奇,小意思。今天,我?guī)砹?0克大米,請大家數(shù)一數(shù),

(小隊隊員分了米粒,然后加起來)

第一小隊長:如果全國十億人口,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米,有多少千克?

(隊員拿出計算器計算)

第一小隊長:一年呢?

中隊長:小記者。如果把這些糧食全部給你吃……

小記者:啊,大概可以吃上千年吧!

第二小隊隊員:

我們學校里有一個自來水龍頭,每天有許多少先隊員在那里洗手,洗抹布,有時,水白白的流掉。總共能流掉多少米?讓我們也來學學第一小隊,算一算用水帳。如果每人浪費50克水,就這些水,全國有一億三千萬少先隊員,每人如果浪費50克水,要浪費多少水?

隊員甲:我們也算算,啊,有6500噸水。

中隊長:這些水如果讓你喝……

小記者:哈,你干脆叫我在里面游泳得了。

中隊長:作為一名學生,心中應該時刻有一字。

第三小隊長:現(xiàn)在就讓我們的隊員做個匯報:一度電可以做些什么?

小記者:對對對,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在鬧電荒,這個問題提得好!

第三小隊長:如果每家沒戶每天節(jié)約一度電,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么樣?

(小隊成員一個一個描繪)

第四小隊齊聲朗誦:《節(jié)電倡議書》

小記者:太好了!這則倡議短小精悍,內容扎實,我舉雙手贊成。(鼓掌)

齊:我們堅決響應。

中隊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鄧奶奶的話:我希望你們熱愛祖國,熱愛黨,珍惜勞動成

果,以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為榮,以追求奢侈豪華、鋪張浪費為恥,并把我的希望變成你們的行動,形成良好校風,這對國家、人民和你們自己都是有益的,你們說對嗎?

小記者:太好了!你們牢記老一輩無產革命家的教導,并把它付諸于行動,你們的這種做法,你們所發(fā)的倡議,我回到報社一定要好好整理一下,登在《紫微報》上,讓全國的小朋友都知道。

中隊長:隊員們,讓我們用我們的紫微精神,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勤儉節(jié)約,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做起。

齊:對,勤儉節(jié)約,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做起。

四、輔導員講話:略。

五、頒發(fā)節(jié)約章

延伸階段:

1、寫一篇活動后感。

2、出一期與活動內容相關的黑板報作宣傳。

3、向自己的家長做一次勤儉節(jié)約的宣傳。

4、沒有爭到節(jié)約章的同學可以繼續(xù)爭章。

附:爭節(jié)約章的條件

1、調查了解一粒米,一滴水,或一度電……的來歷,并記錄下來。

2、參加一次勤儉節(jié)約的宣傳活動。

3、知道身邊的一些浪費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后能主動勸阻。

4、養(yǎng)成愛惜糧食,節(jié)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篇2: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設計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它既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人自然社會、水的綜合利用等指定領域,也包括班隊活動、科技周、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等非指定領域。它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主體意識、實踐意識、合作意識,以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協(xié)作能力。因而在開發(fā)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我們注意了結合學校特色、學生特點、教育資源、教師特長等方面,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開發(fā)、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達到學科間內容間整合優(yōu)化的效應。我們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在《九年一貫制學校課程整合與校本化實施研究》主課題引領下,提出了“以整合的思想及方法來重新規(guī)劃學校的綜合實踐課程,提高全體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學校辦學特色”的設想。

二、主題的提出:

華南實驗學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學校,學生在校的閑暇時間比較充裕,這就給我們集中開展各類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春天來了,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寫春天”,音樂老師帶領學生“唱春天”,美術老師則帶領學生“畫春天”,我從他們身上受到啟發(fā),決定帶領學生開展以“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萬物的蓬勃生命力。

、資源的利用:

1、離學校不遠處的丹陽花王公司是我們的校外綜合實踐基地之一,學生公寓后面有一塊5畝見方的“紅領巾種植園”,這是我們的校內綜合實踐基地。

2、學校的一大批生活老師勤勞樸實,有著豐富的種植經(jīng)驗,他們很樂意指導孩子們進行勞動實踐。

3、學校圖書館藏書量豐富,設兒童文學館、國學館、外國文學館等各一個,便于學生閱讀查找各類資料。

四、課程目標設計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走進自然、研究自然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機活力,激發(fā)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熱情,了解保護植物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他們生態(tài)意識、生態(tài)責任感的提高,更好地建立熱愛生活、奮發(fā)向上的高尚情操。

2、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了解校內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種類、形態(tài)結構及其生長規(guī)律,初步認識植物的豐富與精彩。

3、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開展調查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②通過制作植物標本、繁殖植物,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活動準備:

1、分組落實:教師把按活動要求進行分組,學生根據(jù)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小組;

2、制訂計劃:各組長負責,小組討論共同制訂活動計劃、調查提綱、活動記錄表等;

3、物質準備:自制花盆等器具、放大鏡、記錄本、尺子、照相機等;

4、思想教育:在實踐過程中注意安全,調查訪問及與家長、生活老師等的交流過程中注意文明禮貌,講究方式方法,獲取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獲得真切的實踐體驗。

六、探究方法:

1、資料分析法:以個人獨立研究為主,要求每個同學從圖書館、網(wǎng)絡上查閱有關身邊的植物的相關資料(圖片),了解在身邊的植物種類、生長特點等;

2、實地考察、實驗觀測法:在個人觀察、動手移栽培植植物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研究;還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到校內外和居住地實地拓展觀察,做好有關植物觀察記錄。

3、訪問調查法:了解同學和家長對于植物的認識和保護植物的建議,了解植物的培植及保護措施。

七、內容要點:

(一)、基本活動:初步認識植物

通過圖書館、網(wǎng)絡查詢、搜集植物的相關資料,通過觀察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其生長規(guī)律。

(二)、延伸活動:嘗試繁殖植物和藝術再現(xiàn)植物

1、在園藝師、科學老師的指導下嘗試不同品種的野草、花卉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工藝創(chuàng)作,藝術再現(xiàn)植物,以植物為材料的賀卡、紀念卡、書簽、葉脈畫及小工藝品的制作。特別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花盆等,確立“變廢為寶”的藝術觀。

(三)、探究活動:我們的綠色行動

通過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規(guī)律,通過多樣的活動加深“愛植物,保護植物”的生態(tài)意識。采用調查分析和采訪有關技術部門、負責部門,對校園及身邊的植物保護提出自己的“金點子”。

八、實踐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步驟:走近春天、撫摸春天、走進春天、享受春天。

(一)走近春天。

1、參觀花王公司。

通過參觀,從花王公司及其園藝師、工作人員的介紹中,了解各種花木的名稱、生長習性等相關知識。

2、調查校園花木。

布置同學們對校園里的花木進行調查、識別,做好相關記錄。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我們通過兩種途徑來解決:

(1)聘請花王公司工作人員做現(xiàn)場講解;

(2)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找資料。

3、制作校園植物名片。

指導學生每人精心制作校園植物名片2-3張,并選擇其中優(yōu)秀的名片封塑后給植物們掛上名片。

4、學生及時寫下感悟。

(二)、撫摸春天。

為了增強孩子們關愛生命的意識,使它們深刻感受到生命孕育過程中的艱辛,我們緊接著開展種子發(fā)芽觀察活動。

1、自制種子發(fā)芽觀察盒。

鼓勵學生在美術課上自己動手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種子發(fā)芽觀察盒。

2、種子發(fā)芽觀察。

指導學生在自制的觀察盒里種上豌豆和黃豆種子,定期適量澆水、施肥,觀察它們的發(fā)芽過程。

3、舉辦“種子發(fā)芽觀察展”。

等到大家的種子都發(fā)芽成功了,我們舉辦“種子發(fā)芽觀察展”。

4、學生及時寫下感悟。

(三)、走進春天。

1、自制花盆。

2、移栽野花野草。

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放假時間,在家長的帶領下去野外找一找、認一認各種野花野草,并選擇1-2種移栽進花盆里帶到學校。

(為了避免太多重復,鼓勵他們選擇那些比較特別、少見的進行移栽。)

3、調查認識花草。

⑴開展班級“移栽作品交流會”,同學們爭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⑵提出了問題;

⑶上網(wǎng)或到閱覽室查找有關野花野草的知識。

4、舉辦“移栽作品”展。

在學校圖書樓下面布置展覽,讓老師和同學前來參觀。

5、學生感悟展示。

(四)、享受春天。

1、開展種植園種植活動。

⑴在經(jīng)驗豐富的生活老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選種了青菜、黃瓜、蠶豆、莧菜、四季豆、玉米等多個品種,利用勞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課余時間翻地、下種、栽苗、澆水、鋤草、下肥;

⑵成立了種植園跟蹤觀察記錄研究小組,研究觀察、記錄情況。

2、開展豐富多彩的收獲活動。

在蔬菜等成熟后,組織同學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實踐體驗。

(如用自己種的綠色青菜下面條、包餃子,為老師送上一根鮮嫩的黃瓜,把蔬菜賣給食堂,用掙來的錢支援貧困學生……)

3、學生記錄感悟,教師撰寫論文等。

九、活動反思研究。

就“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綜合實踐活動的系統(tǒng)建構,充分發(fā)揮它的課程張力?”等問題作專題研究。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走近印刷》活動方案

“輕叩詩歌大門”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我與經(jīng)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寒假“過快樂文化年”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海濱三小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我愛我家》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20**年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走近印刷》活動方案

一、前期準備

1、搜集有關印刷術的相關知識,(如歷史背景、發(fā)明者、發(fā)明過程、特點、演變情況等)回顧印刷術的發(fā)明與發(fā)展歷程。

2、登陸金羊網(wǎng),了解中國報紙的發(fā)展、印刷技術的發(fā)展(羊城晚報擁有非常先進的印刷技術和設備)

二、參觀過程

1、參觀印刷廠生產第一線,觀看印刷制作的全過程,讓同學們近距離地感受高科技生產的氣息。

2、攝影(將你感興趣的場景或事物拍攝下來)

三、活動成果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優(yōu)秀作品將放在校園網(wǎng)或校內展示。)

1、參觀的心得體會,用ppt的形式。

2、以印刷術、中國報紙發(fā)展為主題,用電腦排版、設計制作手抄報,并打印出來。

3、“創(chuàng)意diy”:利用廢舊印刷品制作工藝品,變廢為寶。

綜合實踐活動《走近啤酒》活動設計

一、前期準備

1、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了解啤酒的發(fā)展歷史、分類、原材料等知識。

2、了解中國啤酒工業(yè)發(fā)展的歷史(包括珠江啤酒廠生產的先進技術)。

3、了解啤酒的釀制原理、生產過程。

二、參觀過程

1、文字記錄(將你感興趣或覺得有用的資料摘抄在筆記本上)。

2、攝影(將你感興趣的場景或事物拍攝下來,例如:啤酒的生產、包裝過程)

三、活動成果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優(yōu)秀作品將放在校園網(wǎng)或校內展示。)

1、制作一份精美的《走近啤酒》為主題的手抄報或ppt。

2、仿制啤酒生產過程的模型。

3、“創(chuàng)意diy”:利用啤酒瓶、罐、蓋、商標等制作成一些物品。

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20**學年第一學期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