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書寫教學現狀探究
小學低年級書寫教學現狀探究
一、書寫的意義
提高漢字書寫技能具有重大意義。第一方面,漢字作為一種文字,它不像英文字母那樣,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希望,一種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漢字作為一種文字,它以它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橫一豎間都體現著中華文字的優美,它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而寫好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素養是人的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語說得好“字如其人”,一個人的素養體現在他的書寫上,這也不是不無道理的。在新課標中強調到我們要重視寫字教學,同時教育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習慣。由此可以看出當一個人養成良好習慣,那么可以由此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進而使得自己的語文素養也得到提高。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另一方面,從文化傳統上看,學好寫字具有重大意義,漢字具有它特有的形體美和藝術魅力。在書寫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從漢字中散發出的古老文字的氣息,可以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像是手目為看、二木為林、三木為森、人木為休等等,這些從漢字構造來識字的方法讓我們看到古時人們構字的方式,這也讓我們更貼近古代人民的生活,體會到他們的智慧。像是從點到畫,從形式到內容,從筆法到墨法,從情感到神采,從不同角度可以窺視到書法美的博大與精深,漢字自身的美學價值,決定了實施美育的現實性和可行性。最后一方面,從生理上看,“寫字”也是一種健體的過程,鞋子的過程是一個氣運全身的過程,當我們在全神貫注地進行書寫運筆時,我們的大腦皮層的抑制和興奮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時,我們的體內器官功能作用得到調整,而手和指節的靈活性與力度在書寫中都得到鍛煉,血液循環旺盛且通達肢體末端,這一次的循環過程有利于強身健體。書寫意義深遠,它有利于實際運用學習與生活,又關聯著藝術,即訓練基本教學,又培養全面發展。
二、寫字的現狀及原因
1.書寫的現狀問題
從書寫的意義中,我們了解到書寫對中華文化,對個人語文素養與身心健康意義重大。但是,漢字書寫的現狀令人擔憂。它主要體現在,第一,漢字是一種講究音、形、義一體的文字,它是一種美的體現,但是通過平時批改作業的過程,我發現有部分學生不重視書寫,草草了事。這是學生在態度上對書寫的不重視,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態度不端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首要出現的問題。其二,書寫現狀反應出的問題是學生的錯別字過多,在平時的作業批改中,針對低年級作業出現的錯別字,我將挑出幾個在低年級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錯誤的字進行整理,此次調查整班總人數為62人,得出的結果是:
低年級出現錯別字示例分析表
例字年千己看見
出錯人數152330169
比例24%37%48%26%15%
從以上這組數據中看出,在這幾個例子中,學生產生錯別字比例較高的字是“己”字和“千”字,學生多把它們分別寫出“已”和“干”,低年級認字不多,易將字混淆。這可能是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還有就是學生在書寫時不夠細心,對字觀察不夠到位造成。在漢字里,如果筆畫寫錯了,那么錯別字便產生了,就像上面出現的“千”字,第一筆寫成橫,那么它就成了“干”字。所以在書寫時學生需要足夠專心。
其三,漢字書寫的現狀問題體現在學生的筆畫順序掌握的不到位,也就是學生在書寫時不講究字的筆畫順序。正因如此,部分學生寫出的字橫不像橫豎不像豎,這點在低年級特別明顯,就像有些小學生寫字如同是在畫畫,橫豎等筆畫都是連在一起的。這樣最后呈現出的漢字也就沒有了它該有的形態。最后一點是,學生書寫時沒有正確的書寫方式,通過平時的課堂觀察,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寫字時常常是趴著寫,握筆姿勢也是各式各樣,這也是導致后面寫出的字不到位的原因。
2.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
書寫現狀呈現出的問題令人擔憂,而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育對書寫模塊的忽視,學生對寫字的不用心,家長對書寫的不在意等等,這些都使得書寫教學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很少會有人真正的在乎書寫問題,新課標對書寫這一模塊的要求是由低段的寫好字到高段正楷字的過度,逐漸提高寫字質量。但是縱觀我國小學課堂,寫字課的開設是寥寥無幾的,就算開設了這門課,更多時間都是被“主課”所替代,課程的開設變得有名無實,在價值觀日趨功利的今天,寫好一手好字遠沒有驕人的成績更值得被贊揚,所以學生要做的是取得好成績,而字寫得如何沒有多少人會在乎,這使漢字的書寫日趨弱化。人們也不再注重書寫習慣的培養,這是一個令人堪憂的問題。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逐漸占據人們的生活,電腦的普及使得用筆書寫的機會更少了。
三、改變這一現狀的對策
針對以上出現的書寫問題,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我覺得單憑個人的力量是完全行不通的,這需要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合作。
首先,作為教育部門應對書寫這一方面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認識到在當前情況下漢字書寫教育的重要性與其代表的意義性。將寫字課設為一個考試的科目,把寫字課真正落實下來,在向全國推廣這個措施之前,我們可以再小區域內試行,因地制宜觀察其實施的效果。
其二,作為校方,我們應盡力將寫字課落到實處,健全漢字書寫課程管理崗位,確保課程的教學質量。在此處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漢字書寫教研組,確保漢字書寫計劃的實施。而作為教師,我們要強化書寫筆畫等技能,以身作則,確實加強學生在握筆姿勢及坐姿上的指導與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校期間,可給學生安排些書法比賽活動,如書法展、書法競賽、書法賞析等,使學生置身在漢字書法的濃郁氛圍中,充分感受書法的魅力?!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句話我深有體會,只有讓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他們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書寫中。記得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我向學生展示了“人”字從甲骨文向現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字有這么多種形態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似乎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我再趁熱打鐵告訴學生漢字的一筆一劃間都散發著中華文明的氣息。在這之后,大部分學生在書寫時的態度有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漢字書寫的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仍需要我們教師以后多方面的努力與堅持。
其三,教育書寫質量,除了靠學校的努力還需要社會的支持,漢字書寫計劃的實施與落實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只有讓書寫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風氣,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漢字書寫”才能更長遠地發展下去,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媒體,如廣播、電視廣告等向世人展示漢字的優美與書寫的重要性,使人們在此氛圍中形成“愛書寫,練書法”的意識。
最后,我們還需要的是家庭的力量,作為孩子他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除了在學校外,剩下的便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我們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說學校是孩子構建知識的殿堂,那么家庭便是孩子構建這座殿堂時的主架,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一個擁有良好氛圍的家庭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有利的。父母自身重視漢字書寫,那么他們的孩子在漢字書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影響的。因此,家庭因素在改善現在出現的漢字問題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總之,漢字書寫不僅是一門技能,也是一門藝術,“以字育人,字如其人”它代表著一個人的臉面,也是個人語文素養,綜合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它代表著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是弘揚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學中實施“漢字書寫“的計劃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力量,切身實際,克服一切困難和阻礙,努力投身提高我省中小學書寫綜合實力的建設中,為書寫計劃實施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篇2:小學低年級書寫教學現狀探究
小學低年級書寫教學現狀探究
一、書寫的意義
提高漢字書寫技能具有重大意義。第一方面,漢字作為一種文字,它不像英文字母那樣,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希望,一種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漢字作為一種文字,它以它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橫一豎間都體現著中華文字的優美,它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而寫好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素養是人的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語說得好“字如其人”,一個人的素養體現在他的書寫上,這也不是不無道理的。在新課標中強調到我們要重視寫字教學,同時教育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習慣。由此可以看出當一個人養成良好習慣,那么可以由此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進而使得自己的語文素養也得到提高。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另一方面,從文化傳統上看,學好寫字具有重大意義,漢字具有它特有的形體美和藝術魅力。在書寫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從漢字中散發出的古老文字的氣息,可以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像是手目為看、二木為林、三木為森、人木為休等等,這些從漢字構造來識字的方法讓我們看到古時人們構字的方式,這也讓我們更貼近古代人民的生活,體會到他們的智慧。像是從點到畫,從形式到內容,從筆法到墨法,從情感到神采,從不同角度可以窺視到書法美的博大與精深,漢字自身的美學價值,決定了實施美育的現實性和可行性。最后一方面,從生理上看,“寫字”也是一種健體的過程,鞋子的過程是一個氣運全身的過程,當我們在全神貫注地進行書寫運筆時,我們的大腦皮層的抑制和興奮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時,我們的體內器官功能作用得到調整,而手和指節的靈活性與力度在書寫中都得到鍛煉,血液循環旺盛且通達肢體末端,這一次的循環過程有利于強身健體。書寫意義深遠,它有利于實際運用學習與生活,又關聯著藝術,即訓練基本教學,又培養全面發展。
二、寫字的現狀及原因
1.書寫的現狀問題
從書寫的意義中,我們了解到書寫對中華文化,對個人語文素養與身心健康意義重大。但是,漢字書寫的現狀令人擔憂。它主要體現在,第一,漢字是一種講究音、形、義一體的文字,它是一種美的體現,但是通過平時批改作業的過程,我發現有部分學生不重視書寫,草草了事。這是學生在態度上對書寫的不重視,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態度不端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首要出現的問題。其二,書寫現狀反應出的問題是學生的錯別字過多,在平時的作業批改中,針對低年級作業出現的錯別字,我將挑出幾個在低年級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錯誤的字進行整理,此次調查整班總人數為62人,得出的結果是:
低年級出現錯別字示例分析表
例字年千己看見
出錯人數152330169
比例24%37%48%26%15%
從以上這組數據中看出,在這幾個例子中,學生產生錯別字比例較高的字是“己”字和“千”字,學生多把它們分別寫出“已”和“干”,低年級認字不多,易將字混淆。這可能是學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還有就是學生在書寫時不夠細心,對字觀察不夠到位造成。在漢字里,如果筆畫寫錯了,那么錯別字便產生了,就像上面出現的“千”字,第一筆寫成橫,那么它就成了“干”字。所以在書寫時學生需要足夠專心。
其三,漢字書寫的現狀問題體現在學生的筆畫順序掌握的不到位,也就是學生在書寫時不講究字的筆畫順序。正因如此,部分學生寫出的字橫不像橫豎不像豎,這點在低年級特別明顯,就像有些小學生寫字如同是在畫畫,橫豎等筆畫都是連在一起的。這樣最后呈現出的漢字也就沒有了它該有的形態。最后一點是,學生書寫時沒有正確的書寫方式,通過平時的課堂觀察,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寫字時常常是趴著寫,握筆姿勢也是各式各樣,這也是導致后面寫出的字不到位的原因。
2.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
書寫現狀呈現出的問題令人擔憂,而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育對書寫模塊的忽視,學生對寫字的不用心,家長對書寫的不在意等等,這些都使得書寫教學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很少會有人真正的在乎書寫問題,新課標對書寫這一模塊的要求是由低段的寫好字到高段正楷字的過度,逐漸提高寫字質量。但是縱觀我國小學課堂,寫字課的開設是寥寥無幾的,就算開設了這門課,更多時間都是被“主課”所替代,課程的開設變得有名無實,在價值觀日趨功利的今天,寫好一手好字遠沒有驕人的成績更值得被贊揚,所以學生要做的是取得好成績,而字寫得如何沒有多少人會在乎,這使漢字的書寫日趨弱化。人們也不再注重書寫習慣的培養,這是一個令人堪憂的問題。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逐漸占據人們的生活,電腦的普及使得用筆書寫的機會更少了。
三、改變這一現狀的對策
針對以上出現的書寫問題,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我覺得單憑個人的力量是完全行不通的,這需要教育部門、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合作。
首先,作為教育部門應對書寫這一方面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認識到在當前情況下漢字書寫教育的重要性與其代表的意義性。將寫字課設為一個考試的科目,把寫字課真正落實下來,在向全國推廣這個措施之前,我們可以再小區域內試行,因地制宜觀察其實施的效果。
其二,作為校方,我們應盡力將寫字課落到實處,健全漢字書寫課程管理崗位,確保課程的教學質量。在此處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漢字書寫教研組,確保漢字書寫計劃的實施。而作為教師,我們要強化書寫筆畫等技能,以身作則,確實加強學生在握筆姿勢及坐姿上的指導與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校期間,可給學生安排些書法比賽活動,如書法展、書法競賽、書法賞析等,使學生置身在漢字書法的濃郁氛圍中,充分感受書法的魅力?!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句話我深有體會,只有讓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他們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書寫中。記得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我向學生展示了“人”字從甲骨文向現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字有這么多種形態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似乎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我再趁熱打鐵告訴學生漢字的一筆一劃間都散發著中華文明的氣息。在這之后,大部分學生在書寫時的態度有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漢字書寫的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仍需要我們教師以后多方面的努力與堅持。
其三,教育書寫質量,除了靠學校的努力還需要社會的支持,漢字書寫計劃的實施與落實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只有讓書寫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風氣,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漢字書寫”才能更長遠地發展下去,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媒體,如廣播、電視廣告等向世人展示漢字的優美與書寫的重要性,使人們在此氛圍中形成“愛書寫,練書法”的意識。
最后,我們還需要的是家庭的力量,作為孩子他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除了在學校外,剩下的便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我們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說學校是孩子構建知識的殿堂,那么家庭便是孩子構建這座殿堂時的主架,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一個擁有良好氛圍的家庭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有利的。父母自身重視漢字書寫,那么他們的孩子在漢字書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影響的。因此,家庭因素在改善現在出現的漢字問題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總之,漢字書寫不僅是一門技能,也是一門藝術,“以字育人,字如其人”它代表著一個人的臉面,也是個人語文素養,綜合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它代表著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是弘揚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明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學中實施“漢字書寫“的計劃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力量,切身實際,克服一切困難和阻礙,努力投身提高我省中小學書寫綜合實力的建設中,為書寫計劃實施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篇3:打好低年級學生寫話基礎
如何打好低年級學生寫話的基礎
安陸市趙棚鎮中心小學彭艷萍
從教以來,都覺的語文是所有學科最考驗老師的一門學科,也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還是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帶的也都是*x歲的小孩子,他們每天活力四射,精力無比旺盛。從最初課堂組織教學的不知所措到后來的暴跳如雷,再到自己的欣然接受,慢慢的理解并愛上了這個群體的學生。班上很多都是留守學生,平時接觸的信息很少,幾乎沒有課外書籍可以供他們閱讀。所以每當讓他們練習看圖寫話,或造句訓練時,就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很無賴,不是他們不愿意說,而是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儲存更多的信息,導致他們無話可說。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和摸索,慢慢的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多讀多記。有感情地朗讀必是課堂上師生的有感而發,是文本使感情從心里自然的流淌。①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反復讀、體會,學生深入課文,自然就會投入感情,表情也就會自然豐富。②可以進行情境教學,配合樂曲,學生情趣高,隨著音樂的變化和課文內容的變化,表情自然就會發生變化。③有時孩子們的感悟暫時無法到位,教師的情緒感染和恰如其分的示范至關重要。教師自己的示范、領讀強于講解方法。
學生的讀書形式,朗讀評價,讀書效果都可以由課文、教師、學生、環境這四要素的實際特點決定。我們在設計時要進行合理的預設。比如:對于需要理解的文本,我們可以采取默讀,給學生“為什么”的思考空間。對于段落內容、結構并列的文本,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根據閱讀需求、閱讀興趣自由選擇朗讀,這樣學生在興趣驅動下的朗讀效果最佳。對于每一次的表演讀,之前都可以給學生一個自己讀的時間,有了充分的準備,獨自交流時才夠自信,交流讀的效果才好。
第二,模仿句式,積少成多。語文學習一定要循序漸進,所以平時在生字教學時,我會按照"字-詞-句”的順序,特別是一些常見字,常用詞,會鼓勵他們多組詞,多說一句話。比如在學習生字"距"時,學生組詞"距離"后,然后說出一句話,這時我就會讓其他的同學也用這個字組成其他的詞,再說話,如果只會詞組,那就可以把說話的機會給其他的學生,反復的練習,不斷地積累。此外,我們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二年級學生寫話階段,挖掘教學中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疑問句、感嘆句、像、一邊……一邊……句式、連詞成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詞語仿寫運用。教材中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讓學生進行先記憶再填空訓練。長期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以說促寫。低年級的教學中,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挖就利用這一憑借的優勢,在學習課文時,有意的讓學生記住一些好的詞語,好地句子,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平時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奇妙的動物世界”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他們熟悉動物的樣子,特點,生活習性寫起,課堂氣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