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聾校開展句子教學有效實施策略
在聾校開展句子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摘要:聽覺障礙學生由于缺乏口語基礎,在讀句子時經常會出現斷詞斷句的情況,影響對語言的理解,朗讀句子可以幫助聽覺障礙學生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同時朗讀還有助于聽覺障礙學生內化語言規則,形成語感,因此在句子教學時要注重朗讀的訓練。朗讀句子要求聽覺障礙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表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朗讀時能正確停頓。除了按標點停頓外,朗讀訓練要特別注意引導聽覺障礙學生按照句子的結構正確停頓,在此基礎上要求聽覺障礙學生把句子讀連貫。對于具有感情色彩的句子,朗讀時還要指導聽覺障礙學生根據句子的內容輔助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其中的情感,做到入情入境。
關鍵詞:聽覺障礙;推理和想象;語言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聾生由于失聽影響語言的正常形成和發展,語言形成和發展的緩慢,又影響到兒童思維能力,其中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工具,是一套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聾生由于沒有有聲語言,不能與健全人正常交往,他們的個性、性格、情感、人生觀等方面的發展也都受到極大的阻礙[1]。因此,對他們進行句子訓練,其目的就是發掘他們的語言能力,激活他們的語言表達,從而以語言的發展帶動他們思維的全面發展。
那么,如何對聾生進行具體、科學的句子教學呢?現就我這幾年的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直觀法
直觀法是指聽覺障礙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動作、圖畫、多媒體課件等直觀形象來學習句子,低年級句子教學中經常采用這種方法。直觀法把情景直觀地展示在聽覺障礙學生眼前,聽覺障礙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觀察了解句子的含義,同時有利于聽覺障礙學生將語言文字與實際情景結合起來。
(一)觀察實物
實物展示直接將實際情景展現在聽覺障礙學生面前,有助于聽覺障礙學生將真實的生活環境與語言文字結合起來,不僅更具形象感,而且還有助于聽覺障礙學生借助這些真實情景進行交際性的練習,提高聽覺障礙學生運用語言的興趣和能力[2]。
例如在學習“芹菜是蔬菜。”一句時可以這樣進行:
1、理解句子含義
教師出示實物芹菜,指著芹菜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后再問:“它是蔬菜還是水果?”,學生回答后,出示例句“芹菜是蔬菜。”
2、朗讀例句
在指導聽覺障礙學生朗讀時,教師要注意引導聽覺障礙學生形成正確停頓。對于較長的句子剛開始朗讀時可以在一句話中多停頓幾次,然后逐漸引導聽覺障礙學生按正常的讀法停頓。如讀“白菜、芹菜和卷心菜都是蔬菜。”一句時,開始時可以這樣讀:白菜、/芹菜/和/卷心菜/都是/蔬菜。逐漸過渡到:白菜、芹菜和卷心菜/都是蔬菜。從而提高聽覺障礙學生朗讀句子的連貫性和流利性。
3、總結句式,說寫句子
總結出“(什么)是蔬菜”的句式,教師展示其它蔬菜,引導聽覺障礙學生說寫句子。同時,教師可以借用實物道具引導聽覺障礙學生運用已學過的句式進行對話練習。例如出示實物“芹菜”,教師逐步提以下問題“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芹菜是什么?”、“你喜歡吃什么?”,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不僅復習了舊的知識,豐富了句子量,還提高了運用句式的靈活性。
篇2: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3:在案例教學中組織有效課堂討論?
在案例教學中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
發布者:王玲梅
案例教學中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主要有:
一、資料選擇要精準:必須涵蓋主題或對學習內容具有啟發性。當然,這個資料包括教師提供的幫助學生討論的資料和學生自身查找是資料。
二、要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問題和教學過程。教師要確定討論以什么問題開始,按什么程序進行,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處理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也可運用演繹、歸納、推理的方法提高有效的課堂討論。
三、學生要有必要的心理準備。首先愿意與他人交流,肯于傾聽并尊重別人的意見,正確對待泰然對自己觀點的批評和反對,善于改進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地表明自己觀點,力求是自己的闡述準確、清晰、明了。其次,學生要有最基本的技能準備。包括分析歸納材料的技能;言語表達的技能;說服他人的技能。
四、倡導互助交流、協作的團隊精神。
總之,在課堂討論中,為了能使自己所發表的見解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認同,發言者必須切合題意,有所創新,從多方面進行全面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思維的邏輯性,發展了他們的分析、歸納、綜合的思維能力。
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時,要明確案例討論提出哪些問題,案例中哪些信息有價值,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那些,什么樣的決策最適宜,怎樣實施計劃,如何評價。
教教師通過各種方法來提出案例中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揭示,最后來尋找原理,來找到答案的。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有梯度的或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現在有問題呈現出來了,最主要的是怎么組織學生去討論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要組織課堂有效的討論活動,因為在整個案例教學活動當中學生自主的討論活動應該是一個中心。
在整個案例教學當中,要安排好討論活動時間,空間組織形式,討論過程當中什么人跟什么人在一起討論,他們之間的任務怎么來進行分配。我們平時上課有分好的組,每一個組有一個任務,來把這個任務一起進行探討。有記錄員,有發言者,討論完畢后要給大家來匯報他們討論的結果,所以大家按照分組自由的組合,每個同學可以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記錄員記錄下來,然后再匯總一下,然后結合一下就比較精煉了。討論方式,基本上要求學生是自由組合,然后把整個班級分成三個大組,這個自由組合的小組當中有一個主持人,還有一個記錄員。大概整個的過程討論時間是五分鐘左右。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這堂課的教學目的。
課堂,有效,教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