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紐帶
一個小小的作業本,就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在這別具一格的交流過程中,我和同學們取得了相互的信任。我知道,是我在作業本上對他們別致的評價方式,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進步的動力的作用,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同時,教師在愛的情感基礎上,通過小小的作業本,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進行心心相印的交流活動,去充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而改變了老師的空洞說教,讓教育充滿了人本主義色彩,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老師也在同學生真誠的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升華,教師和學生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提高。由于在工作中第一次嘗試這種評價方式,為了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好奇心,有時候過于注重這種評價方式,使一些評價流于形式,沒有一定的深度。而對那些不善于動筆表達情感的學生往往又疏于交流,致使老師對他們形成無意的冷落,從而傷害了這部分學生的自尊。為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加強和學生進行交流的廣度和深度,爭取使教師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2:教學心得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紐帶
一個小小的作業本,就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在這別具一格的交流過程中,我和同學們取得了相互的信任。我知道,是我在作業本上對他們別致的評價方式,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進步的動力的作用,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同時,教師在愛的情感基礎上,通過小小的作業本,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進行心心相印的交流活動,去充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而改變了老師的空洞說教,讓教育充滿了人本主義色彩,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老師也在同學生真誠的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升華,教師和學生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提高。由于在工作中第一次嘗試這種評價方式,為了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好奇心,有時候過于注重這種評價方式,使一些評價流于形式,沒有一定的深度。而對那些不善于動筆表達情感的學生往往又疏于交流,致使老師對他們形成無意的冷落,從而傷害了這部分學生的自尊。為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加強和學生進行交流的廣度和深度,爭取使教師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3:教師工作心得: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現在已經工作近兩年的時間了,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磨練,我已經漸漸的體會到“教師---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教授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塑造學生身心的過程。融洽、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相對輕松的教學環境,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一個人的情感狀態影響著大腦思維的活躍程度,在不同的情感狀態下學習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而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怎樣加強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經驗:
首先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有人說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與學生應該是最親近的,而后就是主科老師,與學生天天見面,自然感情就深一些,而小學科的老師與學生一周見不了一兩次面,談不上什么感情溝通,說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點夸張了。但是我認為,這種想法有很大的不足之處。對于小學科老師來說可能教的班級較多,有不少的學生甚至還不知道他們叫什么就不再教他們了,所以學生的名字叫不上來是很正常。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希望老師注意到自己,記住自己,有的會上課積極聽課,表現得很認真,有的會故意出個小動靜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可是最大一部分就是那些想表現自己卻羞于表現或不知如何做的學生,他們往往是被忽視的對象。
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次課上我都會提問一些問題請同學們回答,一般情況下我會提問兩類學生,難點的問題請成績好的或是上課表現活躍的同學回答,簡單一些的問題請成績差些的或是做些小動作的同學回答,不但有效率,還能保證課堂紀律,我自以為這種抓兩頭的策略很好,直到有一天有幾個不起眼的女學生來問我:“老師,你問的問題我們也會,怎么從來不叫我們?為什么你老是叫那幾個同學回答問題?是不是老師還不知道我們叫什么?”一連串的發問讓我一下愣住了。課后我仔細的回顧了一段時期以來的上課情景,確實如這幾個女學生所說,班上有那么多的學生我叫不上名字來,雖然他們上課從來不多講話也不做小動作,可是他們在想什么、在聽什么、在看什么我一點印象也沒有,確確實實的,我忽略了他們。我深深的自責,天天在講愛的教育,要關心愛護每位學生,現如今我卻不知道他們的名字!那幾個學生皺著眉頭不甘心的發問的樣子及時提醒了我,一個被忽視的團體如果沒有得到老師的關愛,很有可能就會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導致思維不跟隨老師,成績下滑等等不良后果,如果到那時再教育難度就加大了。當老師全身心愛護關心幫助學生時,關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要關愛每個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情感、思想等多個方面加以關心愛護,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其次,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一個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不僅僅是因為他講課精彩,知識淵博,更重要的一點是尊重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所處的位置不同,但是在人格上卻是等同的,教師沒有任何權力侮辱學生。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差等生,他們的自尊心都是不容污染的,尤其是中學生正值心理快速發育期,可能教師的一個不屑的眼神,一句諷刺的話語都可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或是偏激的行為,對抗的情緒一旦產生,那我們的教育也就失敗了。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極端的行為,比如離家出走,自殺等等。我們身為老師應該為人師表,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尊重是相互的,不管在課上還是課下,我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如果我們常常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學生就會慢慢疏遠我們,距離越來越遠還怎么進行情感交流。
記得一次課上我給學生們講解練習題,說同學們先看題,看完了我來說答案,看看是不是跟自己做的一樣,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舉手提問。這時一個上課向來不是很認真地學生一下舉起了手,而且身子就要躺到地上了,當時我很氣憤,很嚴厲的批評他:“你怎么聽課的?你那是手嗎?”當時他愣了愣,然后坐在那里就不說話了。我沒太在意的繼續講課。下課了,那個學生氣沖沖的跑到我的跟前,用一種挑釁的眼光看著我,大聲的嚷嚷:“你行,老師,當著同學的面侮辱我,你說我那不是手是什么,你憑什么這么說我?你有資格當老師嗎?當面侮辱同學,你得給我道歉!!!”他的情緒很激動,跟在我身后不停的說:“你說怎么辦吧”我突然一下醒悟了,是啊,我有什么資格站在講臺上,我對學生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一句氣憤的話傷害了學生的自尊,縱然他上課表現得不好,可是我絕對不能通過傷害他的自尊心來管理他。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那句“你有資格當老師嗎”不停的出現在腦海里,我很懊悔,天天接受師德教育,可是卻做出了這樣違背師德的事情。第二節課上課以前我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承認了錯誤,并向那位同學真誠的道歉,同學們都鼓掌表示對我的原諒。尊重學生,在根本上就要求教師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不分等次、不化優劣,不論受教育者的成績有多差、多么的不可愛,我們做教師的都應該尊重他。
第三,主動開辟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做學生的知心人。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愿將內心的想法告訴別人,有的學生心存顧慮,怕被老師不理解,而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問題,老師必須廣開溝通的渠道,如與學生進行個別談話,要達到人與人的交流,情與情的相融,老師必須放下架子真誠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真誠是打動人的有效手段,只有真誠才能達到相互信任,學生才回答老師當作知心朋友,打開心扉,傾心而談。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生能有一個好的發展就是我們的最大的成就。現在的學生是非常有活力有思想的一代,他們有朝氣,有激情,我們不能輕易的扼殺他們的新思想,要用心去聽,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除了個別談話的方法外,也可以多多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因為在活動中可以增進了解,增強交流。比如我所任教的信息技術學科,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叫學生們做動畫,錄制自己的MP3音樂,不但可以增進師生感情,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尤其是那些平時性格內向的學生時時迸發出智慧的創作火花,讓老師和其他同學對他們刮目相看,不但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了解,還讓他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如此一來可謂收獲甚多。
我希望自己能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更加關愛每位學生,并且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教師不但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還要使學生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如此一來我們才配擁有“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神圣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