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談心理教育在數學學科中滲透
小學老師談心理教育在數學學科中的滲透
暑期的全員培訓中,徐潔老師的講座“呵護心靈關愛成長”提出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作為現代教師,要重視、懂得、學會心理教育。的確,在當今社會,學生除了獲得文化知識,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應得到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作為數學教師,也應擔負起這一責任,在數學教學中適當滲透心理教育。
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多年的教學,也曾碰到過各種問題學生,有多動癥、抽動癥、學習障礙、厭學等,從一開始接觸這類新名詞新問題的茫然無措,到在摸索中了解這些心理問題,我也感受到懂得心理教育是教師必備的條件。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而問題學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就如同這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作為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在教學時就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及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對于個別問題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不一味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比如抽動癥的孩子,記性差,學習上比較困難,即使花費很多力氣教會了,也許隔天又忘了。對這樣的孩子,責備只會讓他更沮喪,無異于雪上加霜,不如多鼓勵,讓他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增加對學習的信心。又如情緒不穩定,容易焦慮的孩子,在碰到豎式計算每次都錯好幾個比較焦慮時,我會跟他一起找錯誤原因,把字寫清楚,計算時進位寫小1,退位寫上退位點,這樣就不會每次錯很多。
二、課堂滲透潤物無聲
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只要教師充分發掘教材,精心設計,心理教育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輕松愉悅,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如課堂的情境創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產生數學學習的需求。課堂中教學環節的設置,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更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比如設置某個問題,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解決了問題,學生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也增強了自身的自信心。課堂評價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課堂上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賞的話語都能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積極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推動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充分調動起來。數學課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動,也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數學學習中的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勇于嘗試的機會,即使嘗試不成功,也能夠從容面對學習中的小小失敗,分享別人的方法,拓寬自己的解題思路。當學生學習產生困難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合作機會,讓學生感受到群體的力量,同時也學會與人交往。
心理教育要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數學教學中也應如此。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課堂中適度滲透心理教育,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形成。
羊尖實驗小學陳燕婷
篇2:小學生人際心理教育活動方案
小學生人際心理教育活動方案
設計理念:
學生指明了與人友好相處的人際關系小竅門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處理得當,和和氣氣,處理不當,心里產生怨恨,所以我設計人際心理活動方案,來調整他們的心態,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活動的中心主體是學生,建立在“情”和“誠”的基礎上,學會如何正確地去處理人際關系,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中的規則,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讓學生懂得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難免的,關鍵是學會如何正確地去處理人際關系。
2、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伙伴之間友誼的珍貴。懂得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種快樂,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3、讓學生學會一些處理人際關系的小竅門,結交更多的好朋友。
4、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中的規則,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
1、讓學會掌握人際關系的小竅門,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2、引導學生善于換位思考,不要以“我”為中心,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活動準備:
:報紙若干張、繩子若干條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拍手游戲
在上新課前,我們先來放松一下心情,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做!用你右手的一個手指拍擊你左手的掌心,然后再用兩個手指拍擊掌心,再用三個……直到用五個手指一起拍
2.談體會:問:為什么五個手指一起拍擊手掌時才會有很響的聲音呢?(生答)
3.揭示課題
其實是因為五個手指一起合作才會成功地拍出響亮的聲音,如果他們不合作,就象剛才一樣,用一個或者兩個手指去拍是不會有響亮的聲音的。
二、想象家園:
1、動手操作:以“我希望居住的島――快樂島”為主題,小組合作作畫。
2、寫好作品解釋詞,進行小組講說、評比。
快樂島讓我們回到了天真的童年,天真的童年生活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呢?也許你和他曾經大動肝火,也許你曾和別人有過很多的磕磕碰碰的事情,也許……。
三、合作游戲
1、過渡:上節課我們做了一個游戲,這節課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不過這一回我要求大家根據我們學到的知識好好的使用起來,爭取每一組都成功!
2、游戲―三人四足
要求:每個小組派出3個人,3個人并排站著,將相臨的兩個人的腳用繩子綁在一起,從教室的一邊跑到另一邊,先到者為勝利
四、美文欣賞
1、請同學朗讀《為別人點燃一盞燈》。
2、說說你的感受。
3、你也想成立一個“快樂協會”嗎?
過渡:
在英國有一個“快樂協會”。人們每隔一個星期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聽到的、遇到的趣事說出來,大家一起盡情歡笑,分享快樂。于是,一個人的快樂就變成了許多人的快樂。同學們,你們也想成立一個“快樂協會”嗎?
討論:
(1)、如果你是快樂協會的會長,你準備給協會起個什么好聽名字?
(2)、你想給你們的快樂協會準備一首什么快樂歌曲?
讓我們來唱一唱你們的快樂歌曲。
4、同學們,當我們遇到快樂的事情,心里一定特別開心,是不是想馬上告訴自己的好朋友,與他們一同分享呢?那么,當別人有了快樂的時候,你愿意和他一起分享嗎?為什么?讓我們先來看兩幅圖:
(1)、圖上畫的是什么?你有過類似的情景嗎?當時心里怎樣?能用一句話說說你當時的心情嗎?并說說為什么。
(2)、第二幅圖上畫的是什么?他們是怎樣分享別人的快樂的?
5、小組討論:
(1)、你曾經和別人分享過快樂嗎?分享過什么樣的快樂?
(2)、當你與別人分享快樂的時候,有什么樣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表情?能形容一下或者表演一下嗎?
6全班交流。
五、小結:
1、齊讀:當我們用欣賞的目光看別人時,我們也擁有了快樂。當你同別人分享快樂時,一個人的快樂,就變成了許多人的快樂。
2、跟錄音機齊唱歌曲“一個籬笆三個樁……”結束本課。
篇3:小學老師談心理教育在數學學科中滲透
小學老師談心理教育在數學學科中的滲透
暑期的全員培訓中,徐潔老師的講座“呵護心靈關愛成長”提出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作為現代教師,要重視、懂得、學會心理教育。的確,在當今社會,學生除了獲得文化知識,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應得到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作為數學教師,也應擔負起這一責任,在數學教學中適當滲透心理教育。
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多年的教學,也曾碰到過各種問題學生,有多動癥、抽動癥、學習障礙、厭學等,從一開始接觸這類新名詞新問題的茫然無措,到在摸索中了解這些心理問題,我也感受到懂得心理教育是教師必備的條件。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而問題學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就如同這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作為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在教學時就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及個性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對于個別問題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不一味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比如抽動癥的孩子,記性差,學習上比較困難,即使花費很多力氣教會了,也許隔天又忘了。對這樣的孩子,責備只會讓他更沮喪,無異于雪上加霜,不如多鼓勵,讓他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增加對學習的信心。又如情緒不穩定,容易焦慮的孩子,在碰到豎式計算每次都錯好幾個比較焦慮時,我會跟他一起找錯誤原因,把字寫清楚,計算時進位寫小1,退位寫上退位點,這樣就不會每次錯很多。
二、課堂滲透潤物無聲
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只要教師充分發掘教材,精心設計,心理教育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輕松愉悅,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如課堂的情境創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產生數學學習的需求。課堂中教學環節的設置,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更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比如設置某個問題,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解決了問題,學生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也增強了自身的自信心。課堂評價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課堂上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賞的話語都能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積極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推動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充分調動起來。數學課堂中的合作探究活動,也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數學學習中的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勇于嘗試的機會,即使嘗試不成功,也能夠從容面對學習中的小小失敗,分享別人的方法,拓寬自己的解題思路。當學生學習產生困難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合作機會,讓學生感受到群體的力量,同時也學會與人交往。
心理教育要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數學教學中也應如此。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課堂中適度滲透心理教育,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形成。
羊尖實驗小學陳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