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試卷這樣分析考試成績才會一次比一次高

試卷這樣分析考試成績才會一次比一次高

2024-07-31 閱讀 9516

試卷這樣分析,考試成績才會一次比一次高

考試的功能有兩種:檢驗和選拔。除了中考、高考、競賽類考試以外,其余幾乎都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中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所以,考后試卷分析其實是考試的一部分,或者說,與分數的獲得相比,考后試卷分析才是真正收獲的手段。

一、分析策略

所謂考后試卷分析,是指考試后訂正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分析考試的收獲以及考試暴露出的問題,然后歸類,逐一進行對照并制訂出自我提高的措施與方法。所以,試卷分析要講究以下四個策略:

1,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每一道錯題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分析思路是: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②知識點的內容是什么?③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④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么?⑤這道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考試丟分的原因大體有三種,即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謂“知識不清”,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生在考試之前,與考試發揮沒有關系。

所謂“問題情景不清”,就是審題不清,沒有把問題看明白,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問題。

所謂“表述不清”,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審題清楚,問題能夠解決,但表述凌亂、詞不達意。上述問題逐步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研究這三者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2,從數字分析到性質分析

要點有三:①統計各科因各種原因的丟分數值。如計算失誤失分、審題不清失分、考慮不周失分、公式記錯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這些分數是最有希望獲得的,找出來很有必要。在后續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么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總分提高也就很可觀了。

③任何一處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學生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篇2:信息技術環境下SPSS統計軟件對試卷質量信度分析

信息技術環境下SPSS統計軟件對試卷質量的信度分析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理念的發展進步,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已經成為教育界一種新的發展趨勢,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必將成為我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SPSS的應用就是其中之一。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是目前國際最流行并具有權威性的統計分析軟件之一,利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具有簡單、方便、準確等特點。完整的試卷質量分析,必須把涉及總體分析的效度、信度和涉及分項分析的難度、區分度及成績分布等指標結合起來綜合考查。本文就從信度角度對試卷進行質量分析,挖掘考試結果中蘊藏的大量信息,以期試卷與試題的選擇更為科學合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使得考試能穩定反應學生實際水平,同時為教師在試題與試卷的選擇上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SPSS軟件;試卷質量;信度分析;

1、引言

教學是一所學校存在的核心,而教學評價則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的標志。一般情況下,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的很大比重要看教學效果,即教學成績的優劣,而教學成績的檢測來自于試卷,通過對試題和試卷進行定量分析,衡量其優劣,掌握科學的數據,全面了解教與學兩方面的信息,及時發現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對教學做出合乎邏輯的調整,使教學活動保持最佳狀態,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編制或選用試題和試卷時,通常要采用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指標來衡量試題和試卷的優劣,以增加測試的科學性。通過對學生各項測試得分的統計分析,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和指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使教學工作更加富于實效。有效的試卷分析工作能客觀地反映教學的水平與效果,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發現教學活動中的薄弱環節,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2、SPSS介紹

2.1試卷分析的重要性

試卷分析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每個教師必須完成的工作。通過對試卷進行分析,可以反饋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幫助教師發現教學活動中的薄弱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全面的試卷質量分析工作量很大,目前尚無較好的試卷質量分析軟件。我們嘗試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該軟件能夠滿足試卷分析的全部指標。

2.2SPSS的發展歷程

SPSS的全稱是:statisticalProgramforsocialsciences,即社會科學統計程序。SPSS原是為大型計算機開發的,其版本為SPSSx。20世紀80年代初,微機開始普及以后,它率先推出了微機版本(版本為SPSS/PC+x…x)。80年代末,Microsoft發表Windows后,SPSS迅速向Windows移植。至1993年6月,正式推出SPSSforWindows6.0版本。該版本修正了以前版本的不足,使運行速度大大提高,根據統計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增加了許多新的統計分析方法,使之功能更加完善。與以往的SPSSfordos版本相比,SPSSforWindows顯得更加直觀易用。它采用現代的電子表格形式作為數據管理器,使用戶變量命名、定義數據格式、數據輸入與修改等過程一氣呵成;采用菜單方式選擇統計分析命令,簡明快捷;采用對象連接和嵌入技術,使計算結果能被其他軟件調用,實現數據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國正在使用的用戶中,絕大部分是使用9.0、10.0、11.0或13.0等版本。

2.3SPSS的使用方法

2.3.1SPSS的運行環境

SPSS對微機的軟硬件環境要求不高,其支持平臺為Windows95或以上版本即可,內存(RAM)為16MB以上,硬盤50MB及以上磁盤空間。

篇3:教師教研材料進行試卷分析

資料試卷講評課是復習教學的主要課型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矯正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以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講評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試卷的講評,不論是哪一種科目,都應該告訴同學三個問題,首先是答案是什么,其次是為什么是這個答案,學生為什么會出錯。再次是如何解決錯誤。我們的教學中一般重視的是答案是什么,和為什么是這個答案,但是對學生出錯的原因沒有一個深入的研究,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這就導致了同樣的問題,學生會重復的出錯。那么如何上好試卷分析課呢?下面我針對在試題評講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準確統計

一是統計每題得分率(對得分率較低的試題應認真分析錯誤原因)。二是統計每題出現的典型錯誤(若是無解題過程的選擇題,填空題,還要找學生了解錯誤的結果是怎么做出來的)。

事實表明,造成學生考試錯誤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審題,書寫,語言表達,知識積累等因素。因此,根據試卷的內容,特點和考試結果,對試卷進行歸類分析是必要的。

3、制定教案

在前兩點的基礎上制訂教學方案:確定講評要達到的目的;還要確定哪些題略講,哪些題重點評講;用什么方法講,講到什么程度;確定學生出錯關鍵及思維障礙所在,怎樣才能在今后不出或少出錯,措施如何。

4、講評

(1)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講評

講評課教師切忌包辦代替,而要引導學生共同分析試卷,共同總結學習經驗,有的時候,比較典型的題目,可以請解答的比較出色的同學講一講是如何正確思維的,為其他同學進行思維示范,還有的時候,可以就學生做題中出現的典型錯誤,請出現這種錯誤的同學談談他當時是怎么思考的(請解題有錯誤的同學,老師一定要對其給予充分尊重);了解同學出現錯誤的原因,其他同學聽了有利于糾正自己思維上的誤差,老師聽了有利于增強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針對性。試卷發還學生后應留給一定時間讓學生自查自改,進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剖析、自我評價、自我改進學習方法、自我明確努力方向。要通過講評課講出積極性、評出積極性。特別不要挖苦諷刺考得不好的學生,不要對這些學生指桑罵槐,而是要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原因,幫助他們彌補缺漏、樹立信心,使下次考得更好些。

(2)要重視激勵

當學生接到試卷后(尤其是大型的模擬考試后)心情十分復雜,多數學生都有后悔,懊惱的表現。如果,此時只是一味地責怪學生“這些內容老師平時再三強調過,為什么還錯?”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講評感到厭倦,進而對語文課望而生畏,甚至產生對立情緒。

一堂好的講評課,首先應該是發現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充分肯定成績,鼓勵和表揚學生的進步(落實到具體的學生,具體的題)。要注意因人而異。從解題思路,書寫格式等方面細心尋找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試卷上的“閃光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產生經過努力能取得更好成績的愿望。

(3)要借題發揮

在講解時,可以展現對某題的各種解法,著重分析各種解法的思路,讓學生分析比較各種解法的優缺點,從中尋找出最佳的方法和一般的規律。

(4)要追根尋源

“錯在哪兒了?”講評課中要引導學生搞清自己出錯的原因,是基礎不扎實還是審題不不細心?是解題表述不規范還是隱含條件的意義不清?是思想不重視還是心理緊張過度?要找準病根以對癥下藥,以求收到實效。

(5)課后個別輔導。

多數情況下,課堂上師生主要是對學生解題中存在的共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個別學生在解題中的特殊問題,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得到關注。這就需要課后老師與學生個別交換意見,進行個別輔導。當然要有效進行這樣的個別輔導,首先取決于老師在批改試卷和對試卷統計分析時是否注意對學生解題中存在的個別問題進行了記錄。其次,要求老師能夠與學生真誠平等對話而不是訓斥,才能理解到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再次,在個別輔導時,不僅要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更不要忘了對學生的欣賞,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在解題中的成功之處,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

(6)分析試卷時不要回避老師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次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檢測出老師教學的得失(當然學生學習水平和老師教學水平不能完全由某一次考試檢測出來)。老師在分析試卷的時候,除了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也可以給學生分析試卷中那些由于自己教學方面存在問題而導致學生出錯的題目,老師發現自己在教學上還需要做哪些改進。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于形成老師與學生在思想上的共鳴,從而真誠地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