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愉快中學習知識激發情感

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愉快中學習知識激發情感

2024-07-31 閱讀 6074

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愉快中學習知識,激發情感

摘要: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便能創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激發情感;創設意境;意韻美;渲染氣氛

語文是一門內涵極豐富、主體感極強的學科。語文課堂教學也是一門立體式藝術。傳統的語文觀認為語文只是文字的組合,因而只須注解文字,體悟內涵即可。傳統的語文教師也只憑著一支粉筆、幾幅圖畫就能馳騁于三尺講臺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就這樣產生于平凡的粉筆和尋常的課本中。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語文課的要求日漸提高,對人才的要求也越趨全面,我們不能再墨守成規。于是,多媒體教學成為時尚也是必然。他能夠把大量直觀材料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呈現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全過程,使教學中空間、抽象、費解的概念變得具體、直觀、易理解。而且他還能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聲、畫交融,給學生創造交際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刺激,引發學生思維的欲望。同時,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也可以讓農村孩子們能夠了解一點外面的世界。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愉快中學習知識,激發情感

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既提高課堂效率,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激發情感,以情促使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例:在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文,先從電教媒體課件呈現"一把斧頭""、山清水秀的小村莊"、"黃土坡"等畫面,同時再配上砍伐樹木的聲音,問:你們聽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這村莊變化的過程?我從電教媒體播放有關小村莊變化的畫面,并根據畫面直觀、生動的情境講述這個故事,這樣一來,使學生從枯燥地朗讀課文了解內容,走向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來,讓學生提出想了解的問題,集體討論,共同解疑,這無疑也是一種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方式.同學們通過畫面內容認識到小村莊從繁華到毀滅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導致的結果."一把斧頭"貫穿文章的始末,人們可以利用"斧頭"給生活帶來了方便,與此同時,人們也可以利用"斧頭"破壞環境,最終自食其果---整個小村莊被洪水卷走了.這時,我再讓同學們看看"原來的村莊"的畫面和"洪水卷走后的情景"將兩者進行比較,問:你們說該怎樣去修復這片河坡呢?同學們熱烈地討論起來,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植樹、有的說筑梯田、有的說建房子等等,大家通過認真思考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同學們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設意境,以景激情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學習便成了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

愉快教學是愉快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愉快教學是要創設一種愉悅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一種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學習氣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才會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心境愉快就會學得更好.應用電教手段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在實踐中,我們探索出了電化教學與愉快教學的結合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篇2:多媒體作用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作用

多媒體的作用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汪清縣第二實驗小學校金美花

新課改革以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的應用,無疑是教育現代化的一種重要標志。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能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營造濃郁的教學氛圍。特別是在小學漢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受到美的熏陶感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覺地步入知識學習的殿堂。這也是每個教師所追求的境界吧!

著名思想教育家李燕杰說:“教育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強調教育藝術化,籍以增強它的磁性,增強教育魅力與實踐性。”很顯然,魅力教學是教育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魅力教學是“寓教于樂”的具體體現,是教師教書育人課堂藝術的具體反應。雖說,課堂教學的組織大多是取決于教師的靈活反應與巧妙地教學設計,但是,對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課堂組織的輔助作用,我們也是無可厚非的。多媒體課件作為電化教育最為普遍的手段之一,對于魅力漢語課堂的教學實施確實具有立竿見影的輔助作用。

一、合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創設美好的課堂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睂τ谡谇髮W的學生而言,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形象思維占據了大的優勢,所以,如何創設符合課文需求的課堂情境成了現代教師經常思索的問題。我們要善于利用現代化教學中的圖片、視頻、音頻,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給他們同時施以多種感官刺激,有利于創設具體情境,幫助教師帶領學生迅速進入情境,為后面分析課文進行鋪墊。

例如三年級下冊中的《春天來了》一課,教師可以課上放一段關于春天的圖片和春天來了的歌曲,讓學生伴隨著聲音朗讀課文,仿佛走進了美麗的春天,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情境,更好的理解課文,更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感悟春天的美麗之情。還有五年級下冊中的《赤壁之戰》一課,我們可以直接用影視再現的手法,將影視中的故事與課文中的描寫進行對比,找出描述手法的不同,將《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故事進行深刻解析,在故事情景再現的情境下,不僅學習了課文,積累了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文學名著的魅力。

二、合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達到突破語言學習重難點的目的

在小學漢語課程中,漢語的學習首先要注重對漢語文字的學習。對于朝族學生來說某些難理解的語言,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使其凸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理解。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我們可以通過電化教育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比如《田忌賽馬》這篇文章,故事的重點在于調換馬匹出場順序與田忌戰勝齊威王的關系。文章雖然做了換馬的相關說明,但是我相信在課上仍有一些學生沒有在第一時間理解透徹,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說明的話,比如做一個flash出來,可以形象地將“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的出場順序以及田忌如何能贏得比賽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第一時間捕捉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

三、合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漢語教學在發展了學生基本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起到了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想象力的目的。無論何時,對學生思維的培養都需要貫穿于語言訓練之中。對于小學生而言,處于感性認識的階段,除了學校的時間,他們和外界接觸的時間短,機會少,所以他們考慮問題時會思維不夠完整或者時常遇到思維障礙。通過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認識接受到在校外無法認識的事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學生進行正確完整的思維,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合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四腿俱全的蝌蚪”等畫面,同時再給畫面配上蝌蚪說話的聲音,問:你們知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蝌蚪變化的過程?我從電教媒體播放有關蝌蚪變化的畫面,并根據畫面直觀、生動的情境講述這個故事,這樣一來,使學生從枯燥地朗讀課文了解內容,走向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來,讓學生提出想了解的問題,集體討論,共同解疑,這無疑也是一種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方式。同學們通過畫面內容認識到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的成長變化,經過認真思考了解了青蛙的生長過程,同時懂得了愛護青蛙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從而有利于同學們思維能力的培養。

篇3:激發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生書法技能

激發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小學生的書法技能

湖北省利川市普庵小學莊志昌

物理學家楊振寧告訴我們: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小學生寫好字的關鍵是培養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為了讓學生樂于寫字,能寫好字,在寫字教學中,我用多媒體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示范激發興趣。

第一節寫字課前,我會精心設計規范、精美的板書,給學生心靈的撞擊,學生就會心慕手追,自然產生一種要寫好字的沖動。平時,我還為學生樹立一些比較容易學習模仿的榜樣,如經常獎勵班級中書寫水平較高的學生,激起其他學生想要趕超上去的欲望,以此激發學生們寫好字的興趣。

二、故事激發興趣。

我國古今書法家留下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故事、軼聞,書法課前五分鐘,可以充分將這些故事穿插在寫字教學中。如《張芝臨池的故事》《歐陽詢夜宿觀碑》等故事,展示名書法家的作品等,激發學生學好書法的熱情,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書法學習活動。

三、講解激發興趣。

小學生寫字的難點是不能很好地準確把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這就需要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在分析字形結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根據字的結構編成小故事。

如"哭.字,有的學生說:"因為不小心碰傷了,所以兩個'口'代表兩只眼睛,點代表我的眼淚,我'大'聲地'哭',所以記住了字形結構。"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觀察想象能力。

培養習慣,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素養。魯迅先生曾概括中國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寫字教學不僅是一種技能訓練,也是一種審美教育。在小學寫字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引導學生體驗美、欣賞美、展示美。

一是培養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引導學生在書寫中體驗美。小學生好動、貪玩、急于求成,為此,我首先從規范學生的寫字坐姿和握筆姿勢做起。我把正確坐姿和握筆的要點編成兒歌:'學寫字、要注意,身坐正、肩放平,雙腳平放頭微傾,眼離紙面一尺遠,胸離桌邊一拳距,指離筆尖一寸高,靜心凝神寫好字。"我讓學生熟記成誦,并印發給家長,讓家長配合學校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在規范書寫習慣的同時,我注重指導學生聯系生活,感悟漢字筆畫雄厚、飛動、秀美、和諧的形態之美,讓學生在書寫時表現出來。如"豎彎鉤"可想象成浮在水面上的一只大白鵝,"撒"可想象成一把刀,"彎鉤'可想象成一把弓,等等。另外,書寫時要講究輕重緩急,有節奏感,筆畫的組合要疏密勻稱、左右避讓,讓學生通過書寫實踐體驗并提高對漢字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的感受力和領悟力。

二是倍養學生悉心觀察的習慣,引導學生在欣賞中品味美。小學生寫字常常不認真觀察就匆匆下筆,以至徒勞無功。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就要倍養學生悉心觀察的習慣。

要指導學生寫字前做到細看、深思:看字的筆畫,思考、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在教學中,我還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欣賞各類書法作品,如觀看投影、錄像、少兒書法,進行作業展覽、開展寫字競賽活動,讓學生品味各種字感受漢字的藝術精華。

營造良好的班級書法藝術氛圍,在教室內懸掛學生的優秀書法作品,在黑板報上開設“書法園地”,專門展出學生的優秀書法習作,使學生受到濃郁的藝術氛圍的熏陶,從而提高欣賞能力。

三是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練字的習慣,引導學生在書法實踐中展示美。勤學苦練是寫好漢字的必由之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持之以恒地堅持練字,我在寫字教學中增加了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寫好字的樂趣,充分激發學生勤學苦練的動力。如每月的黑板報由字寫得好的學生承擔編寫任務;組織全班學生辦手抄報;組織書法比賽活動;組織學生向各類報刊社投寄自己的書法稿件等?;顒又?,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大膽創作,盡情發揮,激發了其展示美、創造美的熱情,也真正體會到學習寫字的無窮樂趣。

開展書法大課間、書法故事會、書法展示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書法文化知識,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書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