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學習動機調查分析及其策略
山區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學習動機調查分析及其策略
[內容摘要]
我校地處山區,相對城區來說,家庭子女較多,條件艱苦,經濟落后,信息閉塞,教學設施落后,由于受傳統的教育體制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較少也無力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忽視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習動機的培養,在學校教育中,教法陳舊單一,注重應試教育,而忽視了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使得山區學生普遍存在較差現象:自卑心理導致厭學,學習興趣不高,不能主動學習,人際關系淡薄,不善交往,想象力貧乏,思維不夠活躍……為了改變上述不良現狀,使山區學生健康成長,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達到教法與學法最優化,我們探索和構建了以“關于山區學生心理素質與學習動機”為中心議題的教育模式。在山區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意義。并可為山區中小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施展教育功能做借鑒。促進山區教師注重自身教學過程及效果,防止給學生在未來學習和成才時留下困難、形成困難。更可教育山區學生重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保證其學習動機、學習能力、成長效果、成績取得與其學齡同步提高。促使其在未來成長中有更大的發展。探索出一條具有個性特色的山區素質教育模式。
[關鍵詞]山區學生心理素質學習動機研究與對策
一、調查時間:二0一三年九月
篇2:不合格人員和心理障礙人員的管理制度
不合格人員和心理障礙人員的管理制度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市教委和區教育局關于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指標要求,進一
步加強我校的校園安全工作,有效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學校正常教育
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特制訂學校不合格人員和心理障礙人員管理制度:
1、學校嚴禁校外心理障礙人員進入校門。
2、學校及時發現行為不合格員工和心理障礙教職員工,原則上應規勸他們離崗
回家。離崗后待遇按相關人事政策辦理。
3、個別情況下,校內如還存在不合格員工和心理障礙員工的話,應加強管理。
對不合格員工應經常性談心教育。對心理障礙應及時觀察,一旦發現情況異常,
應馬上勸其回家治療。
篇3:中學生減壓團體心理培訓方案
活動主題:釋放壓力,放松心情,輕松學習,快樂生活
培訓目標: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緩解釋放壓力,使學生學會合理的減壓方式,愉悅心境,增進集體凝聚力
培訓對象:面臨期末考試的各班級學生培訓時間:40-60分鐘
過程:一、破冰訓練(暖身活動):輕揉按摩操持續時間:5-10分鐘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背景音樂(指導師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節奏感強的音樂即可)步驟:1.先將全班學生按實際人數情況排列成若干縱隊,后一排同學將兩只手臂置于前排同學的雙肩上2.指導師講解按摩動作(可選擇揉肩膀、捶背、捶腰,也可三者皆選)3.指導師開啟音樂,指導學生隨音樂節拍做動作,被按摩同時學生也要隨音樂節奏扭動身體4.在音樂進行中指導師發號口令(如:全體向后轉、向右轉)變換隊形,也可形成同心圓隊形(兩圓逆行)
二、活動(一):抓烏龜(抓住快樂,躲避痛苦)持續時間:10-15分鐘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幾個簡短的小故事步驟:1.先將全班學生按實際人數情況排列成蛇形隊伍2.指導師講解動作:每位同學將自己的左手手掌心朝下,與地面呈水平,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朝上,與地面垂直;然后將自己的左手掌置于左側同學的右手食指之上,依次放好。3.指導師講解游戲規則:設定“反應字”;當學生聽到指導師講故事的過程中出現“反應字”時,應以最快速度抓住左側同學的食指,同時將自己的右手食指逃脫出來4.游戲規則清楚后,可以先演練一次,以熟悉游戲過程;然后進行3-4輪游戲(中間可更換反應字,也可更換故事,以增加游戲難度)5.獎勵與懲罰:連續三次被捉住的同學要受到懲罰(讓其表演節目等),連續三次捉住別人的可獲得小的獎勵
活動(二):數字傳遞持續時間:10-15分鐘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寫有數字的白紙、空白白紙、筆步驟:1.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人員5名-8名左右,并選派每組一名組員出來擔任監督員(交叉監督,不能監督本組的隊員);2.所有參賽的組員排縱列排好,由指導師向全體參賽學員和監督員宣布游戲規則3.游戲規則:1)各隊排尾同學到指導師身邊來,指導師說:“我將給你們看一個數字,你們必須把這個數字通過肢體語言一次讓你隊員知道,并且讓小組的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到白紙上,看哪個隊伍速度最快,最準確。”2)全過程不允許說話,后面一個隊員只能夠通過肢體語言向前一個隊員進行表達,通過這樣的傳遞方式層層傳遞,直到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在白紙上,并由指導師提示所提交的答案是否正確,以及由小組內部決定從哪個隊員開始重新傳遞;3)比賽進行5局(數字可由指導師設定,例如可設定為:0、900、0.01、-1960、198/63等),每局中間休息1分15秒。感受分享:請幾個學生隨意暢談自己的感受(該活動中什么是制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