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有效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

有效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

2024-07-31 閱讀 6672

有效的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

九所鎮中灶小學陳紅英**-4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獨立或半獨立的學習活動,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線。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結合多種方式,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要為學生的嘗試探索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足夠的空間,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本人就結合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特強,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刺激而激動、興奮。因此,合理創設學習環境,可以引起兒童對學習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新生剛邁進小學大門。小學生活與幼兒園比較,學生環境變,學習內容多了,學習負擔重了,使他們原來那種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消失了,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學習興趣。為做好幼小銜接,除了在教室環境的布置上創設一些氣氛如“比一比誰的☆多”、“賽一賽誰的小紅旗多”等以外,主要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采取多種方式,創設各種情境,比如可以把有關的學習內容編成兒歌,盡可能地增加圖片內容,課中間的游戲安排,動手操作、小紅花、小貼貼的獎勵等來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促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感興趣,從而很快地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學“米和厘米”時,讓學生扮演測量員,測量出教室的長、寬;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讓學生來當售貨員,模仿超市工作情境,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靈活運用。兒童在這些活動中,求知欲得到了滿足,更加樂意投入到新的學習情景中去,這樣,客觀環境與主體活動的和諧,有利于兒童身心發展。

當然,興趣的引發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環境的感染,有教師語言創設的情境也有相當大的作用。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猜謎等特感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這一課時,一開始就可以用謎語引入新課,教學時,老師可以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兒有一個謎語,想不想猜?”“謎面是……”,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小手,老師可以告訴他們“猜對了”,并夸獎說“真聰明”,然后讓學生猜猜這節數學課會學什么新知識,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不要局限于教材,要靈活運用教材

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內涵,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例如:在一年級上期教學“第幾”時,我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幾個學生上來排隊,全班同學來數第7個小朋友是誰,然后讓第7個小朋友舉起手來,看看和同學們數的是否一致。這樣一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了,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而我也省了不少力。更主要的是,我找到了一種讓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那就是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數學轉化為一種快樂的學習活動,使原來枯燥的知識充滿樂趣。

三、重視探究,引導學生求異創新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應動手實踐、自主創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打破教學的老框框,鼓勵學生多發問,允許學生“插嘴”。因此,鼓勵學生多提問,發表獨特見解,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一旦學生提問,起初無論質量如何,正確與否,哪怕某些發問是可笑的、甚至錯誤的,教師也要從積極方面加以引導、鼓勵,并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比如,在學習了連加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組練習:(1)3+7+5(2)5+6+4,讓學生很快算出得數,完成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在(2)中不少學生先算6+4的10再加5,用“湊十”的方法,但卻說明學生善于提出意見,體現了創新意識,我也給予了熱情的鼓勵“你真會動腦筋!”、“你真聰明!”,保護了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四、賞識教育,讓孩子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從兒童來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應該善于發現并不斷鞏固和發展他身上所有好的東西。”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巧妙地運用賞識性評價,要看到每位學生的長處,找出他們行為中的閃光點,哪怕是細微的優點。特別是那些內向的孩子或學有困難的學生。如:我在教學“找規律填數”時,2、4、8、()、()很多孩子都能很快找出后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2倍,因此括號里分別填16、32。當我正為孩子們的敏捷思維感到高興時,我們班平時不怎么發言的蒙蒙卻說,老師我覺得該填14、22,同學們都笑了,說他錯了,可我還是微笑著鼓勵他,讓他說說自己的想法。他怯聲地回答到“2加個2等于4,4加2個2等于8,因此8應該加3個2等于14,14再加4個2得22”。聽到這兒,我不禁帶頭為他鼓掌,表揚他的勇敢與認真。從此蒙蒙上數學課更加認真了,發言也比以前積極了。因此我覺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無論是點學生回答問題,還是同桌討論、小組交流,或者學生的作品展示、動手操作等,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構建一個互動賞識的平臺,使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樂園。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傾聽,讓每個都能動腦思考、動口表現,相互啟發、互相幫助,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甜頭,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個性飛揚的舞臺。

五、注重實踐活動,使數學知識能力化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有新鮮感,好動和不滿足是他們的特點。實踐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說更易于學生接受。讓學生置身于學校大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之中,在活動中動腦、動手、交流,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為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奠定基礎。例如教學一年級“數學樂園”實踐活動課中,用游戲將學生帶進愉悅的童話世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再枯燥無味。課前教師在操場上畫好簡筆畫。一只狼狗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處,準備吃了它,小白兔必須按1到9的順序下山,才能脫離危險,同學們都來當一回小白兔,親自走一走。這些設計都使學生印象深,記得牢,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實踐告訴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生動、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想方設法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創新的精神,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篇2:課堂管理經驗分享調控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紀律

一直教高年級數學,猛然面對低年級的孩子,真的是無從下手。于是在課堂上,當學生的紀律不好時,我只能扯著嗓子大聲制止,盡管每節課后筋疲力盡,嗓子也啞了,但效果不好。怎樣才能讓這些孩子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樂于學習呢?

經過一學期的摸索,本學期開學,我轉變了上學期的教學方法,發現效果還不錯,下面就是我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種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例如:班班通、投影儀、簡筆畫、實物、圖片、實驗等教學手段,配以教師的表情和體態語言,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使語言情景化、交際化。因為小學生感觀較具體直觀,而且容易受情緒的影響把觀察目標轉移到新穎的事物上去。他們年齡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穩定,難持久,思維以形象為主,對有直觀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記憶。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習興趣。

2、由于小學生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力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也不會超過20分鐘,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從而在課堂上會注意力分散,無精打采。學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難集中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就會導致視而不聽,聽而不聞,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認識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種種教學方法,例如:猜謎,游戲,設疑提問等,這些活動都能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刺激大腦興奮中樞,有助于學生迅速積極地處理學習信息。能培養小學生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如能適時調控教學節奏,發現學生有疲倦、注意力渙散的現象時,就可以適時穿插一些趣味性的謎語,游戲等,讓學生猜一猜,動一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眼、耳、口齊用,集中注意力,積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