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用網絡主題社區平臺學習資源建設

用網絡主題社區平臺學習資源建設

2024-07-31 閱讀 4173

用網絡主題社區平臺學習資源建設

廣西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唐玉英徐有誠

摘要:信息技術的最大功能是為學習者提供有效支持。設計并開發主題社區是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學習活動的有效途徑。建立互動學習社區,學習資源模塊化、學習評價多元化、小組學習網絡化、評價目標體系化,實現課內外學習資源的互動交流。依托信息網絡,綜合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展示相對獨立和完整內容的教學應用軟件和學習平臺,滿足了各層次學生自主學習,滿足不同教師課內外教學需要,實現了教學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關鍵詞:主題資源、學習平臺、有效利用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及學習狀態,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開發已經成為了各個國家地區關注的教育焦點。隨著硬件問題的解決和淡化,軟件與資源成為信息技術能否真正革新教育的關鍵。對新資源的開發,資源的數字化特征還要更加突顯,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分類,建設彰顯學科特征的主題社區,并進行有效利用便成必然。我們在主題社區的開發利用方面開展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20**年,我們在網絡平臺上建立了“我家有芽初長成”主題學習社區,以論壇學科課程分區討論的形式出現,學生可以在不限時空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

主要做法如下:

一、學習資源模塊化

搭建主題學習社區,首先要圍繞主題設計一個個學習模塊專題,“我家有芽初長成”主要設立了七大模塊。

成長檔案:主要針對學生的整個學書過程在網上呈現,每周老師會在家長和孩子提交的作業之后進行點評,提出學習意見。家長也可以在這個平臺與老師進行交流,形成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欄目和孩子習書一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堅持。相信,孩子看到自己的歷程在網上呈現,應該對孩子的興趣是有很大幫助的。

小小展廳:主要面向孩子的優秀作品展示,固定時間進行網上作品展。進入展覽的同學將獲得學習積分。

專題活動:主要是孩子參加班級、學校、社會上的科學相關活動,家長、老師會把鏡頭放到這個平臺,讓孩子感受科學生活。

感受科學:孩子學習科學之后,肯定會有所感受,中高年級的同學可以用文字寫下來,低年級的小朋友可以讓家長幫助下,一起撰寫習書日志。

科學故事:主要介紹著名科學家學習科學的經典故事,老師會不斷充實這方面內容提供給大家。

經典欣賞:主要提供歷代(現代)大家的作品進行賞析,讓孩子學會欣賞,提高孩子欣賞科學的眼力。

老師日志:老師自己的學習科學日志。

二、學習評價多元化

“激勵,是學生積極需要的滿足?!痹u價,是激勵的重要手段。然而,一直以來,家長們關注的重點多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對于他們參與活動的情況,就很少聽到家長過問,關心甚少。少先隊活動的評價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因為在各類活動中,學生與生活世界的交往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在主題學科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嘗試創建多元的評價體系,引導

家長參與活動的過程之中,與教師、同伴、學生自己共同參與活動評價。

(一)挖掘教育資源,評價內容多元

篇2: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應用與共享實踐問題

淺析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應用與共享的實踐問題

【摘要】

數字教育教學資源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構建數字化學習新環境、探索數字化教學新模式的重要保障。教育資源是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新的教育理念與終身學習思想的指導下,教育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學與教,而且是自我學習的重要輔助工具與知識來源。隨著教育資金投入的增大,教育資源的形式和種類不斷地增多,教育資源普遍存在應用較少的現象,從而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通過調查了解中小學教師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的態度、意見和建議,分析了中小學教師應用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探究資源建設、應用和共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

數字教育資源調查現狀現狀和需求數據分析

數字教育資源是指為教學目的而專門設計的或者能服務于教育的各種以數字形態存在和被使用的資源,如媒體素材、題庫、試卷素材、課件與網絡課件、案例、文獻資料等。

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基于支撐平臺以免費或適當收費的方式提供給大家共同使用,是實現教育資源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將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看作一個系統,從共建共享系統的內部看,它是一個系統動力機制問題,即系統中各要素和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從共建共享系統的外部看,它是一個市場經濟機制的問題,即把數字教學資源共享過程看作是一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

數字教育教學資源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構建數字化學習新環境、探索數字化教學新模式的重要保障。隨著教育資金投入的增大,教育資源的形式和種類不斷地增多,教育資源普遍存在應用較少的現象,從而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通過調查了解中小學教師對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的態度、意見和建議,分析了中小學教師應用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現狀和需求,探究資源建設、應用和共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行動作為新一輪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工程,已成為當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實踐熱點。

一、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

當前國家對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關注度及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度日益提高。《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十一章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年3月份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篇3:學校信息化建設數字化校園教育資源建設實踐與思考

學校信息化建設數字化校園教育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教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是構建教育資源庫的重要過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歷史上最為深刻的變革之一。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大力推進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對資源的需求可以說是教育信息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具有轉折意義的象征。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學校信息化建設教育信息化網絡應用教學管理資源共享

學校資源共建、共享與應用的問題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學校內部的資源建設與共享問題。為了提高校內現有資源的組織性和利用率,實現分散在各部門或個人手中的教育教學資源的廣泛共享,方便教師和學生免費使用教育資源,促進自身特色資源的積累,需要構建基于校園網的網絡教育資源中心和管理機制。學校內部的資源建設與共享是更大范圍資源共享的基礎。另一個是行業、地區或國家范圍的資源建設與共享問題。通過建立行業、地區或國家級資源網,推行統一的教育資源標準,引領資源建設的方向,規范、整合和共享分散在各地教育機構和個人中間的教育資源,鼓勵多個單位和個人共同參與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建設。

通過認真研究,我們認為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應用效益的提升可通過以下以下途徑來進行。

一、搭建辦公平臺,實現學校管理的自動化、無紙化

實行聯體辦學后,學校規模擴大,教育教學管理任務比以前更重,更加紛繁復雜。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自動化、無紙化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校在認真分析和研究聯體辦學特點、學生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需要等的基礎上,自主開發了學校辦公管理平臺,以適應學校運作的新形勢,實現學校公文網上流轉、各項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化、自動化以及無紙化,從而拓展與完善了教育教學服務,提高了辦學效益。

二、拓展資源利用,實現教學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

如果說開發學校辦公平臺提高辦學效益具有顯性特點的話,那么建立學校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則更具有其隱性特點。為了進一步拓展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我們發動學校教師根據自身學科優勢和教育教學實際需要,依托資源平臺的上傳、下載的功能,構建起具有本校鮮明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庫。通過努力,一方面減少了教師機械性重復動動,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也為新課標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信息資源保障。學校在教學資源庫建設與使用的同時,還著重完善資源庫建設的評價與激勵機制,提高教師提供及使用教育資源的積極性,促進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共享。

三、創新培訓模式,實現教師發展的持續性、自主性

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必須在教師培訓上進行創新。聯體辦學后,學校教師規模較大,教師之間專業水平的發展更加參差不齊。因此,我們在分析學校教師的特點及課堂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對教師培訓的內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科學規劃與組織,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對教師進行分類培訓,培訓的內容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主。按培訓內容進行分類,教師培訓可分成基本素養及專業素養培訓。其中基本素質培訓可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網絡瀏覽與電子郵件、電教平臺的使用。專業素養培訓可包括:語文教師腳本編寫能力、數學教師使用《幾何畫板》能力、美術教師使用PHOTOSHOP圖形處理能力等。另外,專業素養培訓還包括骨干教師的FLASH動畫制作、課題實驗主持人和骨干教師的網頁設計等。

按培訓方式進行分類,教師培訓可分為面授培訓與網上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采取兩種方式互相結合。同時,也可結合校本教研的開展,進行針對性較強的、緊扣活動主題的實踐性培訓,如在我們以學校網站為平臺,開展了組建專題學科網站、班級網頁網站等專業化培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