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突出學生主體作用
在寫字教學中如何應用多媒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教學跟傳統教學比起來具有很大的優勢,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枯燥乏味的教學變得趣味橫生,使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易懂。寫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可將漢字的音、形同時展示,讓抽象的筆畫變得靈動起來,還可以進行多角度的辨析分解和結構對比,能夠及時指導學生突破書寫的重難點,充分激發學生的書寫欲望。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來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呢?
1、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書法鑒賞材料,創設教學情境,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產生書寫的興趣。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這是其它文字都沒有的特點,因此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還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只有讓孩子像欣賞花兒一樣欣賞漢字,熱愛我們的漢字,才有寫好漢字的欲望。多媒體課件正好提供這個平臺,它讓孩子們坐在小小的教室里,就可以欣賞到雕刻在懸崖峭壁上的墨寶,領略到龍飛鳳舞般的書法藝術。如果在播放時,以音樂、圖像等多種形式融合在一起,學生更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那些靈動的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愛漢字才會想寫好漢字。另外,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系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所以多看多欣賞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產生書寫的欲望。
2、多媒體令教師講解更加生動,開啟學生的情感機制,激發學習興趣,誘導主動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的書寫興趣持久一些。
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在揭示課題以后,我們大多先說說字的結構和書寫的注意事項,然后范寫后讓學生反復練習。而練習基本以學生的描紅為主,最后通過單調的評改來判斷學生學習的結果。這種方法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他們的思維消極,毫無寫字興趣,因而學習效率低。這時,多媒體發揮它的巨大優勢,可以讓枯燥的寫字講解變得生動活潑,如上課的時候教師在屏幕上展示出寫字的方法、步驟及每一筆畫的起筆收筆方法,省卻了不少時間,并且做到直觀形象。學生還能跟著屏幕的步驟與速度同步書寫,這樣會讓學生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影響深刻。如講解“川”字時,先用紅點指明撇畫的起筆在什么位置,然后撇畫書寫的過程中同時顯示筆畫特征“撇長”,接著動畫演示寫豎畫,同時顯示筆畫特征“豎短”,最后整體顯示字形特征“字稍扁,上窄下寬”。從每一筆畫到整體字形的把握一氣呵成,講解生動而直觀,而且有趣。這樣對學生保持濃厚的寫字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3、運用多媒體多角度地將漢字分解,教給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寫字要領及注意事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孩子們的寫字興趣。
漢字是由簡單的筆畫或幾個簡單的漢字組合而成,指導學生書寫就要分解辨析漢字,掌握筆畫、部件之間的搭配。傳統的分解漢字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能夠化抽象為具體的畫面,極大的增強學生的書寫興趣。例如指導書寫“馱”字:馬
篇2:讓多媒體技術融入寫字教學策略
讓多媒體技術融入寫字教學的策略
【摘要】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具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也以它獨有的聲、形、意結合,吸引了無數的教師。要在寫字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寫字興趣,訓練寫字姿,指導寫字方法,評價寫字成果。讓多媒體技術成為打開寫字教學成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寫字教學策略
一、現狀:怎一個愁字了得
漢字,如同一個個鮮活的音符,跳動在翻動的書頁中,譜出一曲源遠流長的贊歌;漢字,如同默默少女的長發,總會不時撩動你的心弦,抓住你匆匆離去的眼神;漢字,如同參天之書的片片綠葉,葉脈分明,卻總也看不透,道不完;漢字,無論是秀麗頎長,亦或是行云流水,那飄香翰墨時時縈繞心間。人們常言字如其人,人們從來就把一個人的書寫和這個人聯系起來,足以見得字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實踐,我發現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寫字模式單一化
平常的寫字課教學中教師們習慣性地長期都采取一種機械化的教學模式:讀準字音
篇3:用多媒體來輔助寫字教學提升學生能力
用多媒體來輔助寫字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
湖北省利川市第二民族實驗小學劉愛華
內容摘要:
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對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對于促進教育改革,擴大教育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加快人才培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我們也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讓我們都以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精神,共同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獻一份情!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方法教師學生能力書法寫字教學
正文:
在當今各種教育手段竟相發展的時代,多媒體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優越性正在受到越來越普遍的關注、重視和運用。這是教育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迅速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說,多媒體的普及程度及其運用水乎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是,改革從來都是合理的“揚棄”,而不是簡單的“否定”或輕易的“取代”。有人提出,有了電腦以后,將會取代寫字,我不這么認為,相反,能促進寫字教學的發展,當前在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育并存而傳統教育還占優勢的情況下,從教育教學的目標出發,認真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積極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改革傳統教法,探索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優化組合的規律和途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本人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談談幾點認識:
一、優化組合
多媒體教育研究的實踐己證明,使用多媒體并不能保證教學過程自然優化,還必須按照現代科學理論來精心選擇,優化組合,調動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一切與媒體作用效果密切相關因素的積極作用,才能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
1.多媒體與教學方法的組合
教學方法有很多,諸如講授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歸類識字法等。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各種方法都可以結合多媒體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應用。比如進行心字底的教學時,可以用flash制作:從四點底到心字底的變化,再通過學生討論,借助動畫演示,最后概括出心字底的特征。這樣,不僅學生學習興趣大增,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此時老師精煉的語言概括(如用兒歌出示),適當的板書又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多媒體究竟何時運用,怎樣運用,有一個科學的度量問題。一般來說,投影一次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與傳統媒體的結合從時間維度看比較緊密。而從內容與形式的維度如何緊密給合,優化組合,是需要探討的問題。而對于較長的錄像教材,是一次播放完畢,還是根據教學內容逐段進行分析,或是全部觀看一遍,然后再逐步分解,這就涉及到優化組合的技術問題。這就要因學生而異,還有待大家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實驗,但我個人認為,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應配合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功能,而不是貫穿教學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