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的分析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入學適應問題、學習方面問題、厭學逃學問題、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意志障礙、問題行為、人格障礙、依賴心理、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等方面。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并從小學生自身、家庭、學校、社會四個方面剖析這些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有實踐價值的對策。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對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于部分心理發展良好的、以及在幼兒園受過入學準備教育的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由于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1995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于國家教委規定標準60%,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70%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郁,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三)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5%
篇2: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按照學校課程計劃及工作安排,認真做好備課、授課等教學工作及學生管理工作;
2.采用探究式、參與式、啟發式、體驗式教育教學方法授課;
3.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教學與管理并重,教書育人,管教管導;
4.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和規定的文化業務進修;自覺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5.對學生分層次教學、按需輔導,培優輔弱,鞏固提高學生成績。
任職資格:
1.要求具備全日制院校(師范類)本科及以上學歷,心理學專業畢業;
2.1-3年以上的教學經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持有普通話等級證和教師資格證;
3.應屆畢業生需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本科需為國內統招A類院校;
4.應屆畢業生有教師資格證或在2019年7月之前可以獲得教師資格證,熱衷社會活動,曾擔任學校管理職務者優先考慮。
5.骨干教師獲得過省、市級先進教師者優先;
6.具有省、市級以上公開課獲獎經歷者優先;
7.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有突出的科研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
篇3: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
為不斷提升口腔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在口腔醫學院深入展開,普及心理知識,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口腔醫學院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年5月4日――5月25日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口腔醫學院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危機干預知識,營造關心、關注、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圍繞樹立陽光心態、積極應對壓力,打造和諧型校園、關愛型校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口腔醫學院將舉辦人際關系團體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委員培訓)、心理讀書會和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
2.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傾向排查工作,杜絕極端事件發生。口腔醫學院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口腔醫學院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危機排查工作。做到深入細致,對特困生、畢業生等重點人群進行排查工作,搜集并跟蹤異常心理學生的信息,及時向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具體報告。杜絕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極端事件發生,確保學院穩定。
3.認真總結工作,完善工作體制和機制。口腔醫學院借此機會,對本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一次深入的回顧和總結,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逐漸建設好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完善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
三、活動目的
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大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使學生在悅納自我、開發潛能、優化人格、全面發展上,獲得成長的動力與快樂人生,同時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口腔醫學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