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改心得教學中饅頭藝術

教改心得教學中饅頭藝術

2024-07-31 閱讀 4822

今天聽到又一個說法,老師是酵母。的確,課堂上老師的角色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廣度和寬度。我們做老師的在課堂上曾經是個傳道授業解惑者,可那樣的滿堂灌注定塑造了一個個不懂得思考,不懂得創新的“模型”。

新課改一次次“逼”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自課改改革之路以來,我們不斷給自己的定位調整,如今聽到老師是酵母比喻的確恰當之極。

我們知道,做饅頭時,用的最多的材料自然是面,而酵母不能加多,卻又不可或缺,正如我們課堂上的主角一定是學生一樣,老師一定要體現出主導地位,這樣才會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火花,但老師又不可干預過多,那樣同樣會限制他們的思維,也讓他們的思維失去了更寶貴的創造力的培養。

今天下午聽了四位老師的優質課,說實在,各有瑕疵,前兩個老師在四十分鐘的時間里沒有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效果自然是差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呈現了將來學生可能會遇到的所有的問題,替學生做的太多了,比如在單項式和多項式時,所設計的每個例子都在預料之內,將來做題時不會跑出老師設計的題目圈,我們老師上課也經常這樣想,我有時候上課經常會用自己的思維幫學生進行概念剖析,生怕學生做題時做到的題目是我沒有提到的,肯定出錯,其實不然,我總結過了注意事項,學生也是繼續錯,其實原因很明顯,學生的體驗式學習不夠,那么所謂的印象深刻,所謂的一目了然都是我的自以為是。

今天突然從饅頭的道理上豁然開朗,我們老師不能怕學生出錯就攔截他們探索的渠道,甚至是扼殺他們出錯的權力。搞教學就像蒸饅頭,是門藝術,讓老師這酵母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智慧,是真的值得我們每一位一線老師探索的課題。

篇2:教改心得微講臺:提高作業效率小舉措

最近,經常聽見老師們抱怨你們回家作業的質量。同學們,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冷靜回憶,你是否覺得在家做作業的注意力及效率沒有在校期間高?

這種現象發生的最大殺手就是邊做邊玩,想想題目,不時還聽聽音樂或者吃吃零食等等。很大原因,思想上沒有約束,時間上沒有控制,滑到哪里就哪里。

上周外出參觀了浙江長興龍山中學期間,洋思中學的一位校長特別提到他們學校是如何提高學生在家作業的效率。我覺得,蠻好的。今天,借微講談的時間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有這方面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借鑒借鑒。

因為大家都有感受,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建議同學們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

具體做法:

同學們可以將一天的回家作業一項一項紀錄下來,自己在每一項作業后面先預估一下完成時間,如:7點至7點半完成數學等等。

然后,認認真真的按照你的預估表進行,相信,有了預估時間,一般思想上就會有約束,做起作業來相對會認真點,速度快些。當然,若意志不堅定的同學剛開始可以借助爸爸媽媽的督促來達到要求。

完成后,在預估欄后面再標上實際完成時間。

最后,自己對找、對比,看看你的完成情況。

一直堅持,你會發現,你的預估時間越來越接近實際時間,說明你做作業的專注度、作業的效率在慢慢提高。你對自己的理解及對作業的熟悉度也在慢慢提升。

同學們,有興趣的可以嘗試嘗試!希望,對你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