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2024-07-31 閱讀 9745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題共包含三個子課題: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由于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所以本課題從幾幅有關燃燒的圖畫引入,進一步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教材采用從實驗觀察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來探討燃燒的條件以及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和思考掌握知識。通過一個有趣的面粉爆炸實驗,來說明為什么會發生爆炸,并通過一些注意安全的圖標來加強對安全的認識,說明隨時注意防火、防爆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本課題共需兩課時,第一課時:燃燒和滅火,第二課時:滅火器、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此設計為第一課時。

【學情設計】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對“燃燒”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如在氧氣的性質探究實驗中對硫、磷、細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加上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整體素質比較好,知識掌握全面,善于捕捉新知識、新信息;又由于本節課知識內容淺顯易懂,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學習,以學生自主探討學習為主,教師為輔。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得到收獲。此外,我預測了學生在學習本課題時,對“著火點”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多數學生認為降低著火點可以滅火,把降溫與降低著火點混為一談。因此應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及多運用知識解釋實例現象,進而達到糾正錯誤觀念的目的。

【設計理念】

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本課題也是一節最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最能培養學生從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發現問題,是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掌握科學探究方法的極好契機。本節課我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完成燃燒條件的探究、滅火的方法等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實驗中培養學習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學過程中以啟發、誘導、探究、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實驗來探討燃燒的條件以及滅火的原理,讓學生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和思考掌握知識,并通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識,培養自護自救能力。

(3)、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識。

2、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能用化學科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和滅火的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

(2)、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

(3)、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運用比較、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疑點】著火點是否可以降低。

【實驗器具準備】

1、學生探究燃燒條件:小木棒、紙片、小石頭、棉花團、木炭、火柴、蠟燭、燒杯、鑷子;

2、學生滅火競賽:用剪刀、水、濕抹布、沙土等熄滅燃著的蠟燭;

3、學生做火災模擬實驗:用燒杯罩住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觀察哪只蠟燭先熄滅;

4、教師演示實驗: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場景:神舟7號載人飛船點火發射的場景,日常生活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有益的燃燒,森林大火的畫面。

過渡語:燃燒是一把“雙刃劍”,要想讓它為我們人類服務而不帶來災難,就要學習一些有關“燃燒和滅火”的知識。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新課講解

1、探究燃燒的條件

【揭題】我們要想充分利用和控制燃燒,就必須知道物質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燃燒?下面我們就通過“玩火”的實驗來探究燃燒所需的條件,在“玩中學”、“做中學”。

【指導】活動前進行安全指導和方法指導,探究內容是“燃燒需要什么條件”,提供的儀器和藥品有:

(1)、火源(供熱源):火柴、蠟燭;

(2)、可供點燃的;棉花、紙片、小木棒、木炭、小石塊、蠟燭;

(3)、儀器:燒杯、鑷子。

【探究】學生開始探究,教師指導實驗。

【交流】以小組方式展示學生的猜想、方案及操作步驟等。從而引出“著火點”的概念。

【介紹】出示著火點的概念及表格:

可燃物

棉花

紙張

木材

木炭

著火點(℃)

50~150

130~190

250~330

320~370

【小結】燃燒的概念及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這三個條件只具備其中一個就可以嗎?通過板書得出三個條件如果同時具備,火就形成了。

【板書】如下圖(將燃燒的三個條件當成“火”字的“三個筆畫”組成一個“火”字,以形象地說明燃燒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2.滅火的原理

【過渡】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如果缺少一個,燃燒會怎樣?學生回答燃燒會停止,從而引出燃燒和滅火存在著一正一反的推理關系。

【推理】教師和學生一起用推理的辦法得出滅火原理,邊推理邊出示下面的電子板書。

隔絕空氣

清除可燃物

降溫

清除可燃物或隔絕氧氣或降溫

【小結】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關系,(板書:把滅火的三種原理放在“火”字的上方,成一行,“火”字變成了“滅”字)。和學生一起分析“滅”字所體現的滅火方法和滅火原理,并體會漢字的藝術。

【過渡】學了滅火原理,下面我們來一個滅火競賽。

【活動】滅火競賽:點燃一支蠟燭,利用所給儀器用品,你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熄滅它?(供選用的儀器用品:燒杯、膠頭滴管、水、濕抹布、沙土、鑷子。)你甚至可以嘗試不用上述物品,只要能滅火就算成功。

【交流】用嘴吹滅、用書本扇滅、剪去燭心、用濕抹布該滅、用水澆滅、燒杯蓋滅、二氧化碳滅火……從熄滅蠟燭的實踐中總結各種方法里所體現的滅火原理(破壞的是燃燒條件中的一個?)。

a.清除(移走)可燃物,如:剪去燭心……

b.隔絕空氣(氧氣),如:蓋滅、撲火(吹滅可能也與空氣隔絕氧氣有關)……

c.降溫至著火點一下,如:水澆,吹滅,扇滅……

【過渡】我們已經學習了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下面來做一個有趣的綜合性探究實驗。

【探究】點燃高低不同的兩支蠟燭,然后用燒杯罩住{如右圖}。

【猜想】學生猜想哪支先滅,嘗試說出理由。

【驗證】學生動手做驗證實驗。

【交流】實驗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過渡】高蠟燭先滅的原因即淺顯的又深奧,值得我們今后慢慢研究。現在我們重點來研究這個實驗結果的用途,讓化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3.火災自救

【聯想】學生思考:該實驗對我們在火災中正確逃生有何啟示?

【交流】可能的答案:著火的房間里煙塵彌漫在中上方,貼近地面的空氣較清晰;有濃煙的房間內應匍匐前進,用濕毛巾捂住鼻口以過濾有害的煙氣……

【講述】師:火勢過大時需要報警,撥打119電話。(如過教學時間比較充裕,教師請兩位學生分別撥打119電話報警的人和消防隊接線員的角色。然后播放視頻《如何撥打火警119電話》)。

三、學以致用

1.炒菜時油鍋中不甚著火,如何處理?利用了什么原理?

2.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把白磷放入約80℃的水中,白磷會燃燒嗎?如果不能燃燒,根據所學知識你能使它在熱水中燃燒嗎?(教師演示想熱水中的白磷吹氣使白磷在水中燃燒的實驗)

四、小結:學生收獲或疑惑。

五、作業課內:課本P13第3題和第5題;

選做:1.寫一篇有關火的小短文;2.關于火災逃生的小調查。

設計,教學

篇2: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一、組織機構人員分工(應明確到人或崗位)

(一)指揮部

1.總指揮:由單位值班領導擔任,消防安全責任人到場后,移交指揮權。

2.成員:由單位各部門負責人組成。下設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通訊聯絡及設施保障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3.職責:掌握現場情況做出決策,向各組下達指令,指揮滅火、人員疏散行動,在公安消防隊到達后,移交指揮權,配合公安消防隊行動。

(二)滅火行動組

1.負責人:單位自定

2.成員:單位自定

3.職責:第一滅火力量在60秒內采取措施控制火情,第二滅火力量在接到火情后3分鐘內到達現場并根據現場情況展開滅火行動。

(三)疏散引導組

1.負責人:單位自定

2.成員:單位自定,要求對應每個樓層、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在場人員安全疏散。

3.職責:接到火警信息后,引導單位內的工作人員和顧客疏散,清查各樓層有無人員滯留。

(四)安全防護救護組

1、負責人:單位自定

2、成員:單位自定

3、職責:接到火警信息后,疏通室外消防車道,打開地下消火栓井蓋,協助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初步救護,視情況撥打“120”求救,并協助醫務人員送傷員至醫院救治;設置安全防護警戒區,避免樓面跌落物品擊傷行人,制止無關人員進入樓內。

(五)通訊聯絡及設施保障組:

1、負責人:由主管工程設備部門負責人擔任。

2、成員:工程設備部門相關人員組成。

3、職責:切斷非消防動力電源,保障照明及消防設施、設備電源,迫降消防電梯,在一層停止并鎖定客用、貨運電梯,停止空調運行,操控防排煙設施、防火卷簾、消防泵等自動消防設施,如聯動控制發生故障,則由工程設備部門值班人員趕到設備處實施手動控制,為防火和疏散提供設備保障。

二、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一)發現火情

任何單位人員發現火情應立即按下附近手動報警按鈕或用電話向消防控制室報告,發生火情部位的巡查人員(或就近工作人員)應立即形成第一滅火力量并在60秒內采取措施控制火情,直至第二滅火力量(滅火行動組)趕到現場展開行動。

(二)火警確認

消防控制室對任何火警信號必須核實,核實火警以人員語言確認為準。

(三)報警及進入應急狀態

確認火警后,按以下程序操作:

1、消防控制室將自動消防設施聯動控制置于“自動”狀態,迫降消防電梯,配合滅火組及疏散組隨時控制、啟動起火層應急廣播,防排煙系統及相關的自動滅火設施。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向“119”公安消防指揮中心報警。

3、消防控制室通知配電室切斷起火層日常用電路,通知配電室確保照明用電及消防設施、設備用電,確認消防設施、設備電源控制柜狀態;關停中央空調電源。

4.通知當班人員就位,各級人員到位,展開滅火疏散行動:

1)、第二滅火力量(滅火行動組)在3分鐘內趕到起火部位,利用就近消防設施(滅火器、室內消火栓等)開展初期火災的撲救,公安消防隊(第三滅火力量)到場后協助開展火災撲救;

2)、應急疏散組通知單位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喊話等方式,各疏散引導員在預案規定的崗位上,引導人員利用最近的安全疏散通道疏散至安全地帶,并清點人數,向到場消防隊報告。

3)、通訊聯絡及設施保障組保障指揮部與各組之間通訊暢通,消防用電不間斷,各消防設施運行正常。

4)、安全防護救護組實施區域警戒,清理車場通道,打開地下消防井蓋迎候消防車;設置安全防護警戒區,避免樓面跌落物品擊傷行人,制止無關人員進入樓內。

(四)火警解除

火災撲滅后,徹底清查起火現場及相關部位,確認已完全撲滅,煙氣已基本排除,所有被疏散對象都已安全疏散完畢,征詢公安消防人員同意后下達火警解除指令。

火警解除后,派出人員負責保護現場,協助公安消防機構進行火災原因調查。

篇3:煙草專賣局滅火減災預案

**縣煙草專賣局(公司)

滅火減災預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防火滅火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和完善防火安全體系,文秘部落預防和減輕火災造成的損失,確保國家財產和人員安全,根據我局(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基本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2、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的原則;

3、在最大程度地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的基礎上,優先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原則;

4、沉著應付,服從領導,措施果斷,有效滅火的原則。

二、火險分析

(一)起火防范目標及其基本情況:

卷煙和煙葉是易燃物品,因而倉庫是防范的重點目標。

1、卷煙倉庫:位于局(公司)機關大樓

一、二樓,磚混結構,動力及照明線路大部分為暗線,部分明線使用套管。安裝有防火、防盜報警設施,配備有干粉滅火器5個,院內有消防栓3個和消防池1個。

2、煙葉倉庫:位于城關旬白路磚混結構,庫內配有干粉滅火器20個,消防池1個,動力及照明線路全部使用套管。

(二)起火原因分析

1、火源火種管理不嚴。如煙頭,煤氣及其他明火管理不當引發火災。

2、電源起火。由于電源線路老化,裸露造成漏電、短路或超負荷用電而引發火災。

3、違法犯罪分子故意縱火。

三、滅火力量

公司全體員工為成員,組成義務消防隊。配備地面和墻體固定消防栓3個,蓄水池兩個,干粉滅火機(器)40具,及消防用沙、消防火鉤、水桶等滅火工具。

增援力量:一旦有火險,請縣消防支隊及附近群眾予以支援。

四、戰斗方案:

1、當倉庫發現火情時,保管員或義務消防員邊用電話報告“119”,同時報告公司領導,邊用干粉滅火機(器)進行自救;如果火情現場有兩人以上,其中一人電告有關單位或領導,其它人員立即打開干粉滅火機(器)進行自救,在自救的同時要呼叫鄰近居民予以增援。

2、當發現火情,進行自救時,若有二人以上時可用地上消防栓進行自救。

3、當電器、電源的電火花引起火情時,保管員、義務消防隊員應首先切斷輸入電源后,方能使用干粉滅火器或地上消防栓進行滅火自救。

4、由于場地條件受限的煙葉倉庫,一旦突發火情,保管員應及時打開干粉滅火器進行自救外,公司職工或其他義務消防隊員應爭取時間,自帶消防工具(臉盆、水桶等)趕到現場,奮力搶救。

五、火險現場的組織指揮:

火險現場由公司領導擔任指揮;如因公司領導出差在外,火險現場應由其他主要領導擔任;若情況緊急,公安消防人員到場,全體消防人員要絕對服從公安消防人員的指揮。

六、幾點要求:

1、全體義務消防隊員要顧大局,講奉獻,樹立敢于戰斗,敢于取勝的信心,以迅速準確、雷厲風行的戰斗作風,出現于火險現場,隨時準備為搶救人民生命財產貢獻力量,把火災損失降到最低。

2、全體義務消防隊員和職工,當聽到火情報警后,應盡快趕往火場,采取措施,參加滅火戰斗。

3、參加滅火人員,要注意安全,時時觀察火情、險情,加強自我保護,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4、④參加滅火人員,要聽從指揮,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做到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