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2024-07-31 閱讀 2551

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先預習再隨文識字

溫故而知新,預習同樣也能知新。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在上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預習生字。首先,布置學生在家長或姐姐哥哥的幫助下,初讀課文。一年級課文內容大多兒歌化,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能熟練地閱讀課文,并不等于學生就能認識課文中的每一個字。他們往往表現為:課文讀得很熟甚至能背誦,但是課文中的生字單個指出來有的卻不認識。因此,在學生預習完生字后還有些字不認識時,可以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后從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結合課文的句子認識生字。經過這樣的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生字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很自然地就會運用這一方法進行識字。

二、掌握識字方法、識字規律

學生在沒有學習拼音的情況下,剛接觸一篇新課文,要想認識文中的生字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采取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對熟悉課文,比如說,聽錄音朗讀、師范讀、小老師領讀,這時學生對課文比較熟悉了,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在讀課文時進行隨文識字。如果遇到比較難讀、難認的字可以先作一下標記,然后師生一起來學習記錄的難字,在學習的同時,告訴學生認字的方法: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學習生字不能脫離課文,注意這個字的鄰居是誰,這還能和誰交上朋友。不僅要記住這個字的音,還要記住它的形。例如:我在教“唱”字時,提問學生: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呢?有的學生說:“一口二日”,也有的學生說:“口”字加“昌”字,還有的學生說:“日日張口唱”,這樣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比較深刻了,也就記住這個字了。

四、在活動中識字

在課外活動進行識字,是培養學生識字興趣的重要手段。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感,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成績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針對這一心里特點,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廣泛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會到識字其樂無窮,同時教師要不吝嗇的表揚鼓勵他們,特別是后進生,要盡量迎合他們好勝心的心理,使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低年級識字量多、難度大,為了讓學生掌握的更牢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如何學習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

篇2: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小課題研究方案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小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源由

人類進入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世紀。激烈的人才、知識、科技競爭必不可缺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合作與交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必定要有一種最快捷的傳遞方式,那就是口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交流合作,影響辦事的效率和效果。小學生應當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比較薄弱,因此重視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與實際應用價值: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基本特點就是說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這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石。作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以“說”為主,而“說”就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切實打好基礎。

2、適應課程改革目標的需要。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圍繞著人的發展目標來設立和確定的,要激發學生興趣,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

3、適應我?,F代教學改革需要。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教師們反映我校的中高年級的學生說話習作水平較低,根本原因是基礎不扎實,在低年級時未加強說話能力的培養造成這一現狀。為了改變現狀,就需要從源頭抓起,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基礎條件

1、我校低年級教師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校的領導,多年來倡導科研興校,十分重視科研情況,并鼓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同時對科研工作給予很大的支持與幫助,提供很多便利條件。因此,學校里有濃厚的研究氛圍,教師自覺地向研究型教師靠攏。

2、我校教學設施先進、完備,具有得天獨厚的網絡資源、圖書資源,有利于資料的查閱。

3、本課題研究對象為一至三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有的缺乏表達的欲望;有的表達不夠完整或欠具體。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培養學生說完整話、說連貫話的習慣,提高學生日常會話中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的實施,培養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遵循兒童認知規律,激發識字興趣,開發學生識字潛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擴大識字量。

五、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一至三年級學生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采用理論分析法、文獻法:對近幾年出版的有關如何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文獻資料進行大量收集。在對這些文獻資料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出有效的經驗為本課題所借鑒。

2、教育實踐法即采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學實踐中,初步構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學實踐

篇3: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快樂玩游戲激起學生興趣來提高識字能力

德慶縣實驗小學何小燕

內容摘要:語文識字教學中,老師創設識字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挖掘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游戲情境家長提高能力

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一直存在著學生難認、難記、難寫,學生遺忘較快,老師費力、收效較小等高耗低效的現象。而《語文課程標準》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為教學的第一目標。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首先要重視學生識字的興趣。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以游戲激趣是提高學生識字的最有效途徑,在游戲中認識的字才會深深地記入學生的腦海中,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認字、識字、用字的目的。

一、游戲中認識有規律漢字,在識字中體驗快樂

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边@句話充分說明了識字的重要性。因此,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讓學生去挖掘識字的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蜻、蜓、蝴、蝶、蝌、蚪、螞、蟻,我先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知道這些字都是“蟲”字旁,都與昆蟲有關聯的。其次為了鞏固這類生字,我安排了一個玩大轉盤的游戲,把“蟲”字旁寫在小轉盤上,把“青、廷、胡、馬、義、科、斗”寫在大轉盤上。讓學生像魔方那樣一一轉動,每轉一次學生就讀一個生字,記一個生字。這樣認讀,識記就完成了。最后揭示形聲字構字的規律,學生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對于會意字的教學,要使識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我在一年級的語文科教學中通常是幫助學生揭示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師生同編一些瑯瑯上口的兒歌和順口溜,如:三日‘晶’,兩人‘從’,王上一點叫做‘主’,兩個小兒土上‘坐’……課堂實踐證明了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于樂,學生易學易記,不僅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

二、游戲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游戲千差萬別,多得數不勝數。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材和本班學生的特點去量身訂做識字游戲。記得我曾經教的一班學生,他們活潑,愛說愛玩,而且團體意識不強,課堂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在布置學生預習任務時就安排四人小組合作制作生字卡片,由小組長分配任務,我則強調學生“生字卡片制作得好的那個小組成員才有機會上臺比賽”。這樣先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意識,團結的力量。然后在課堂上把所有識字環節用游戲形式串起來,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2課《春雨的色彩》,我利用學生制作的生字卡片,課堂上穿插了一個放鞭炮的游戲,一優生監督,臺下的學生當評委,兩個小組的學生同時比賽,把認讀對的生字卡片放入一個紅色的爆竹筒內,當比賽的同學讀對了,下面的學生跟他一起讀,并模擬爆竹的聲音:“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