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探索畫面掌握圖畫語言
小結:探索畫面,掌握圖畫語言
繪本畫面中蘊含了各種各樣的圖畫語言,怎樣讓幼兒在自覺發現、自由探索中過程中掌握呢?在
《小老鼠分果果》這一繪本教學中,我是這樣嘗試的。
繪本《小老鼠分果果》所描繪的是一只饑餓的小老鼠無意中發現了一只既大又紅的蘋果,于是它
開心往家滾,打算獨自美美地享受一頓,接著就發生了一連串有驚無險的事情:先是滾到了水塘里,被青
蛙用后腿彈了出來;接著滾進刺叢里,被烏龜滾了出來;最后被一根粗大的樹干擋住了去路,一只小鼴鼠
挖了條地道又把大蘋果送回到了小老鼠手中。在經歷這些事情后,小老鼠雖然將大蘋果滾回了家,但還是
決定與幫助自己的好朋友分享這只大果果。
在遇到的三件事情中,滾進水塘、被木頭擋住是一眼就能看懂的,因為能很明顯地看到藍藍的水
和有著許多年輪的樹干,只有滾進刺叢對幼兒來說看懂有些難度,因為首先刺叢幼兒平時沒有接觸過,其
次是樹上的刺和小老鼠屁股上的刺都比較小,很容易被幼兒忽略,如果沒看到這兩處細小的地方就沒辦法
理解這是一片刺叢。在實際組織過程中,幼兒的表現與我課前的估計一致,那怎樣讓幼兒自覺發現,掌握
該畫面呢?
首先,縮小探索頁面。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從整本繪本書中尋找“大蘋果到底滾進了什么地方?”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縮
小探索的頁面,給幼兒充足的時間來探索、觀察指定頁面,鼓勵幼兒自主閱讀?!按筇O果到底滾進了什么
地方呢?答案就在第十、十一頁上的三幅畫面中,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边@是我在幼兒仔細探索
畫面前提出的要求。
其次,縮小探索畫面。
在指定頁碼后,幼兒就展開了細致觀察,大家邊看邊忍不住發表見解:“是烏龜的家!”“是鳥窩!
”“是樹林!”……各式各樣的回答都有,但都沒有提到“刺”。在聽到孩子們不夠準確的回答時,我不
慌,只是本著“從畫面入手、又回歸畫面”的理念,讓幼兒充分觀察畫面,并說說自己那樣認為的理由,
一步步縮小探索的畫面,最終能發現并理解細小的“刺”。如有幼兒說:“大蘋果滾進了烏龜的家!”教
師則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答:“因為有一只烏龜!”于是我不肯定也不否定幼兒的回答,
只是繼續從畫面上的烏龜入手,縮小探索畫面,問:“那看這只烏龜在干什么?”“烏龜好像在跟小老鼠
說話,在看小老鼠!”幼兒又答。“那我們也來學學這只烏龜,仔細地看看這只小老鼠,它怎么啦?”我
順著孩子的回答,再次縮小探索范圍――觀察小老鼠。沒過幾秒,“屁股上有刺!”孩子們終于看到了這
一細節?!鞍。窟@些刺是從哪弄來的呢?”將幼兒探索畫面的視線轉移到了前一幅小圖上,幼兒發現:小
老鼠爬到了樹上!樹上都是尖尖的小刺!至此,怎樣理解這一地方是刺叢就徹底解決了!教師利用縮小探
索范圍的方法,引導幼兒逐步細致地探索畫面,從中掌握了圖畫語言,也提高了閱讀能力。
“以繪本為本”、“以畫面為本”,幼兒必定能探索、掌握更多圖畫語言,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篇2:《在課堂上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在課堂上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到,雖然學生學習態度積極,但其英語交際能力提高并不盡人意。學生總是背誦學過的現成句子,難以用自身的思維來表達,局部比較害羞的學生不敢大膽表示自身,不能令人滿意地完成交際活動,相當一局部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因此,在課堂上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是必需的,本年度我圍繞這個課題進行了相關的課題研究活動。
一、在課堂教學中,從多渠道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1、加大語言的輸入量。
有輸入才有輸出,低年級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高年級用全英語進行教學。首先,教師用規范的、優美的語音語調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從感官上感知英語語言之美,有強烈的求知求學欲望。其次,高年級結合學生實際課前進行大量的Freetalk(口語問答),低年級課前多組織學生唱優美的歌曲,課堂上多組織學生朗讀課本里優美的童謠。只有有了足夠的輸入量學生才干張得開嘴。再次,用好課本資源,將課本上的對話采用操練形式不時鞏固,并擴充課外知識,讓學生瑯瑯上口。
2,創設情景,培養能力。
教師要利用課堂這塊主陣地,努力給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語境中。例如,三年級下學期的Unit11《PuttheTableAgainsttheWall》,我先作示范說出指令,然后在操作,同學們看見有活動的機會都紛紛舉手,躍躍欲試,但為了兼顧全體,我讓同桌兩人先練習好對話然后再舉手上前面來扮演,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
3,多褒揚、鼓勵,協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對小學生來說,鼓勵和褒揚時非常有魅力的。特別是在口語表達時,給學生贊揚,鼓勵他們大聲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從小養成大聲說英語的好習慣。為了鼓勵三年級的學生大聲大膽的開口說英語,我特別準備了一些小紅歌曲貼紙。每當學生大聲準確的回答問題;踴躍發言;大膽地在課堂上練習對話,我都會為學生們貼上小紅歌曲,鼓勵和褒揚他們。在小紅歌曲的“鼓勵”下,幾乎全班同學都積極舉手,踴躍發言,以前聲音較小的學生,為了得到小紅歌曲都敢于大聲開口說英語;一些害羞的學生,看見其他小朋友都得到老師的小紅花,互相比較誰的小紅花多,膽怯的學生也終于在課堂上舉起小手,我也會特別請他們回答問題,鼓勵他們大聲開口說英語,并為他們的進步而褒揚他們,為了鼓勵他們繼續進步,我會特別獎勵他們兩朵小紅花。其他同學也受到鼓舞,繼續努力,現在開口說英語更顯得自信。
4,課堂上堅持各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讓評價活動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教師的口頭評價必不可少,但不能泛濫,“Verygood!”用多了學生沒有了成績感,注重評價語言多樣性,有針對性,評價工具也要隨教學內容隨時改變。在口語活動中,教師往往高度警惕地聽著學生所用的每一個詞句,假如在學描述或練習過程中,立刻予以糾正,不只打斷學生思路,影響學生完整的表達,也會造成學生疑慮,擔心自身的發言和句子有無語法錯誤,過多的注意語言形式,缺乏自信心,漸漸就會失去口語表達的愿望。因此,教師對學生口語中出現的語法和語音錯誤不要和時糾正,等學生完成后采取鼓勵和肯定的態度糾正其錯誤,使學生經常的不時的獲得勝利的愉快的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給學生留出考慮的時間,允許學生“結巴”,不要在學生停頓考慮是給與太多的協助,造成學生過于依賴的心理,養成獨立完整表達的習慣。
二、課后練習中進一步督促學生練習口語。
每天堅持檢查聽讀作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讀習慣,每天固定時間聽讀,讓聽讀英語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局部。為了進一步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我會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學生讀書,并對一些不正確的發音進行糾正;為了提高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我經常將學生分組,然后進行角色扮演,有時候還會進行競賽,讓學生來評學生。
三,努力創設學校英語文化氛圍,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的平臺。
鼓勵學生在學校里大膽地運用英語日??谡Z,學以致用,見到英語老師和同學用英語問好,課間我會適當地用英語與學生交流;與學生交流英語學習方法;與學生談論外國文化和文化差別,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英語成為每一位學生學校生活的一局部
現階段課題研究的階段效果:
1,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具有英語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2,學生大膽大聲地開口說英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3,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初嘗“成績感”,逐漸消除畏難情緒
4,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勇于開口說英語;高年級學生積極在課堂上使用英語與同學交流,運用已學知識自編對話
接下來,我將繼續進行該課題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研究,摒棄保守的教學,注重學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自我探究,注重知識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根據學生學習經驗和需求,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完美結合,才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讓學生成為懂英語的“啞巴”!
篇3:金橋學校開展教研組長示范課觀摩活動小結
為了更好地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12月10日和11日兩個上午,金水區金橋學校開展了教研組長示范課觀摩活動。
參加示范課的六位老師分別擔任不同學段多個學科的教研組長,他們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態度嚴謹,多位是鄭州市骨干教師和金水區“希望杯”獲得者。其中,劉敏玲老師執教的《七色鹿》課堂氣氛活躍,充滿鼓勵和風趣的語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優美的范讀和朗讀指導提升了學生成長的空間。王振坤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圍繞目標層層設計教學活動,課堂簡約樸實,引起學生的很大興趣。祝曉倩老師執教的《滴水穿石的啟示》將“以讀代講”滲透到整個教學中,注重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和知識點的拓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次教研組長示范課活動,既為骨干教師提供了鍛煉成長的平臺,又給青年教師在教學領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范例,很多老師自覺地調課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
近年來,面對青年教師所占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越來越高,金橋學校始終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相繼開展了青年教師基本功訓練和形式多樣的教研培訓活動,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